为什么说伦勃朗的绘画地位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相上下?

伦勃朗1606年生于荷兰,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的画作体裁广泛,包括风景和、人物肖像画、宗教画和风俗画,直到现在无人超越,也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伦勃朗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有油画600多幅,2000多幅素描和300多幅蚀版画,伦勃朗热衷于给自己画像,有自画像100多幅。

伦勃朗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地位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几位巨匠不相上下的,他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绘画技法~明暗法,这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明暗法截然不同,伦勃朗的明暗法是以黑暗来描绘光明,被后期的艺术评论家称为“夜光虫”。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诸位巨匠和伦勃朗都各自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独具匠心的技法,本人一向不喜欢做比较,艺术不是体育比赛非得决出个高低胜负。

伦勃朗和文艺复兴的大师们一样都是后人难以超越的艺术大师。

为什么说伦勃朗的绘画地位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相上下?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世界顶尖级的艺术家们,可以论资排辈,却很难在艺术造诣上决出个一二三四。我想,“伦勃朗的绘画地位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相上下”,也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至于原因,也主要是因为伦勃朗的艺术成就较高。

伦勃朗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近代绘画承前启后的大师”。

伦勃朗(1606-1669),17世纪荷兰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青年时就读于莱登大学,后来又先后向斯奥莱布尔夫和拉斯特曼学习绘画。1625年,不到二十岁的伦勃朗就建立了自己的画坊。

在伦勃朗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画作,仅传世的就有500多幅油画、300多幅版画和1500多幅素描作品。这样高产的画家在艺术史上并非绝有,但也不是很多见。

(伦勃朗自画像·23岁时创作)

伦勃朗的代表作及其艺术成就:

就影响力而言,《杜尔普博士的解剖课》应该算是伦勃朗第一幅成名作。当然,这幅画之所以有名,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按照规定,公开进行的解剖课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而伦勃朗所描绘的就是杜尔普博士的一次公开解剖课的场景。有了这个“噱头”,自然对于宣传自己的作品具有积极作用。

(《杜尔普博士的解剖课》)

伦勃朗的画风是写实的。而且,有时候还常常剑走偏锋,不时地“另辟蹊径”。比如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达娜厄,原本为一名美貌的少女,宙斯遇到她后还对其产生了爱慕之情。而伦勃朗却将美丽的达娜厄画成了一位世俗生活中的中年妇女。

(因严查图片,原图已删)

(《达娜厄》)

当然,也有人说这幅画是伦勃朗以自己的夫人为模特创作的。但无论如何,伦勃朗这幅画的风格确实与提香笔下的少女形成了巨大差异。不过,艺术创作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式,伦勃朗笔下的达娜厄自然有人喜欢有人批判。

伦勃朗其实也算是一个全才,除了油画之外,在铜版画创作方面也有一定建树。

在版画创作领域,除了丢勒以外,我想伦勃朗也是另一位可以称为大师的人物吧!伦勃朗除了油画以外,在铜版画创作上也颇有建树。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基督说教》、《三个十字架》和《三课树》等。

(《基督说教》)

当然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丢勒的版画。不过,伦勃朗的版画也很出色,线条准确、清晰流畅,并且具有强烈的明暗对比。所以,我觉得有“伦勃朗的绘画地位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相上下”这样的说法,也主要是基于伦勃朗的艺术成就而讲的吧!

为什么说伦勃朗的绘画地位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相上下?

说“伦勃朗的绘画地位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相上下”,不仅在于他对艺术的执着严谨和孜孜以求,不仅在于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而其中不乏经典成就卓著,更在于他开创的“明暗法”是对绘画艺术的一大贡献。

伦勃朗“明暗法”是在绘画中用黑褐色或浅橄榄色做底色或背景也就是做画面暗部处理,用白色或浅白色浅黄色来突出画面主体部分也就是明部处理,将光线概括为一束束如同电筒光似的集中线集中在画面的主要部分。这样出来的视觉效果仿佛是画面中的人物处于黑褐色舞台的中央,一束强光打在她(他)的脸上或身上,更加突出了画面的主体部分,而用黑褐色或浅橄榄色做背景的暗部处理也起到了弱化和消融画面中次要因素的作用。

伦勃朗《杜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伦勃朗“明暗法”是油画创作表现手法上的一个创举和突破,对十七世纪以后的世界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后来出现的摄影艺术也起到了重要启示。特别是在早期的黑白摄影作品中,更多地借鉴了伦勃朗“明暗法”。

伦勃朗《夜巡》

为什么说伦勃朗的绘画地位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相上下?

被称为荷兰绘画三杰之一的伦勃朗1606年7月15日出生在荷兰北部的莱顿市。

他的家面对着莱茵河的一条支流,岸边有着很多风车。

伦勃朗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尽管家里孩子众多,但父母让每个孩子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伦勃朗在很小的时候就表露出艺术天赋,画了很多他家附近风车的素描画。

15岁时,伦勃朗成为了艺术家雅各布·范·斯旺伯格(Jacob van Swanenburg)的学徒,三年后,他又在彼得·拉斯特曼(Pieter Lastman)的画室学画。1625年,19岁的伦勃朗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开始出售他的圣经场景画。

伦勃朗也为当地居民画了很多肖像画。

21岁时,伦勃朗开始招学徒,自己当上了老师。

1631年,年仅25岁的伦勃朗就已经是一名成功的肖像画家,为了事业上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他移居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当时,大多数画家都会把人物肖像画画的很完美,开滤镜、去皱、美颜、瘦脸……,就像使用了美图秀秀的特效。然而,伦勃朗在作肖像画时,却用光影来表现人物的皱纹,以及脸上最小的瑕疵……

伦勃朗善于捕捉和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情绪。

伦勃朗还善于表现人物群像,譬如这张《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以及《夜巡》中,准备战斗的士兵。

伦勃朗笔下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使用了一种被称为“明暗对比”(chiaroscuro)的意大利绘画技巧,以突出作品中的细节和突出主要人物的效果。伦勃朗对细节的关注使他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家,他成为当时非常受欢迎的大师,订单纷至沓来。

1634年,28岁的伦勃朗与艺术商萨斯基亚·范·尤格伦伯格(Saskia van Uglenburgh)的侄女结婚。

伦勃朗的事业也越来越成功,他赚了很多钱,但他更喜欢花钱,买漂亮的衣服、昂贵的珠宝,收集艺术品……。

伦勃朗一生中画过许多肖像,其中近100幅是自画像,堪称“自拍大师”。

伦勃朗的铜版画使他在国际上闻名。伦勃朗先在铜板上蚀刻、切下嵌痕,然后在铜板上涂上墨水,这样就可以把作品大量印刷出来,再销往世界各地。

1641年,伦勃朗的妻子萨斯基亚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提图斯。

不幸的是,萨斯基亚不久后就去世了。后来,伦勃朗与儿子的保姆亨德里克杰再婚,并于1654年有了一个女儿科妮莉亚。

晚年的伦勃朗债台高筑、负债累累,赚不到足够的钱来养家。他不得不卖掉他漂亮的房子和许多财产来偿还债务。1660年,伦勃朗的儿子和第二任妻子一起开了一家小艺术商店,出售伦勃朗的作品来养家糊口。

伦勃朗的晚年是悲惨的,他们家没落了,贫困交加。1663年,伦勃朗的第二任妻子去世,五年后,他的儿子提图斯去世。1669年,伦勃朗去世,享年63岁。

今天,伦勃朗被认为是荷兰历史上最重要的画家。

伦勃朗以细腻的写实主义艺术作品被人们铭记,几百年来,他一直激励着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

他的画作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之一。

据传,荷兰著名画家梵高对伦勃朗颇为推崇,曾面对伦勃朗的画作说:“你知道吗,我只要啃着硬面包在这些画的前面坐上两个星期,那么即使少活十年也甘心。”这就是伟大艺术不朽的魅力。

为什么说伦勃朗的绘画地位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相上下?

伦勃朗(1606-1669)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在绘画史上,他是可以和达•芬奇比肩的画家。

梵高曾说:“如果他能够坐在伦勃朗的画前欣赏两周,他心甘情愿少活十年。”

伦勃朗的绘画技艺超群,他尤其善于运用光线,“伦勃朗式布光法”,到今天依然是摄影师们必备技能。

伦勃朗的艺术产量极高,他的代表作《夜巡》和《蒙娜丽莎》、《宫娥》并称为“世界三大名画”。

↑ 伦勃朗 -《解剖课》,光线强化主要部分,让深色背景去弱化次要部分,主次分明

伦勃朗被后人称为“夜光虫”,他非常善于在画面中表现光线。

伦勃朗的作品常用深色作为背景,同时用光线强化主体部分,让深色背景弱化次要部分,他的作品主次分明,给人很内敛的感觉,这是伦勃朗绘画作品的重要特点。

伦勃朗继承并发扬了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比,将戏剧性的强烈对比发挥到了极致。

他发明的“伦勃朗光”,是将光源放在人物斜上方45度的位置,这样的布光方法,既不像正面打光那样毫无立体感,也不会像侧面强光一样“阴阳脸”,这样打光会在脸上留下一个“三角区”,会让脸部很有立体感,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线,稳定庄重,又平衡和谐,还超级显瘦。

↑ 伦勃朗 -《伯萨沙王的宴会》,人物的神情生动,情绪和内心刻画得十分到位

伦勃朗的作品直指人心,他始终深信:画“人”要先画“心”,灵魂才是整幅画最重要的地方。

伦勃朗是一位非常走心的画家,善于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眼睛是伦勃朗描绘的重点,他可以将人物的神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动人,对不重要的部分一笔带过。

伦勃朗是几百年来第一位真正开始忠实于内心世界、忠实于自己的艺术家。

后来找伦勃朗画肖像的人越少,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让画家来审视自己的灵魂。

伦勃朗像记日记一般的画自画像,从他的系列自画像中,可以看到伦勃朗一生内心的起伏变化。

↑ 伦勃朗 - 青年时期自画像,脸颊上有伦勃朗式的三角光

伦勃朗早年成名,年轻时的他将“春风得意”写在脸上;中年家道中落,晚年生活潦倒,他很真实地在自画像中记录了自己的颓废和沧桑。

↑ 伦勃朗 - 52岁时的自画像

伦勃朗52岁时的自画像,是公认的他最冷静的也最有魄力的一幅自画像。

画里伦勃朗如实描绘了他满脸的皱纹和松弛的下巴,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他抿紧着嘴巴,眼神隐藏在阴影中,那一年是伦勃朗人生的最低谷,他破产了,全家搬进了贫民区。这幅画好像在向人生宣战:“我已经一无所有了,你还能拿什么来打倒我”?

↑ 伦勃朗 - 53岁时的自画像

伦勃朗画风粗犷,他能用一系列概括性的笔触,让人迅速感受到一幅作品的重点。

伦勃朗的画风与古典画法相比,显得有点儿粗糙,但这也恰恰是伦勃朗对巴洛克艺术的重大贡献,他向后来的浪漫主义前进了一大步。

↑ 伦勃朗 -《夜巡》

伦勃朗的代表作《夜巡》是世界三大名画之一,画面非常具有戏剧性,光线聚焦在中心,有主有次。

这是伦勃朗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生命中苦难的转折点。伦勃朗打破传统,不甘于只将人物机械地排列,他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然而,出钱人认为没有在画中得到公平对待,因为很多人没有露出正脸,这导致伦勃朗官司缠身,从此以后,找他订画的人越来越少,伦勃朗后半生陷入潦倒。

伦勃朗的画,越到晚期越精彩。

他的晚年相当凄惨,儿子、恋人都比他早逝,他穷得连前妻的墓地都卖了,然而也正因此,让他成了无与伦比的艺术大师,因为他摆脱了一切世俗的羁绊,彻底直面灵魂最深处,高能作品才接连不断。

伦勃朗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明知道当时的客户喜欢明亮细腻的画风,只要他按这个套路走,就可以接到订单,就能让生活富裕起来。但他没有为现实改变,一直坚持追求光影的强烈对比,竭力刻画人物灵魂,直至死亡。

伦勃朗深刻影响了近现代画派,200多年后,印象派画家从他的光影和色彩中大受启发,而他挖掘人物灵魂的理念也启蒙了现代画派,因为现代艺术的本质,就是借助作品去展现画家的思想和情绪。

为什么说伦勃朗的绘画地位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相上下?

立于艺术巅峰,流芳百世的伟大画家——伦勃朗

伦勃朗作为欧洲艺术史上巴洛克时代最伟大的的艺术大师,无论是在油画技法、绘画语言和色彩语言的表达上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和执着的精神,他不断追寻自由、运用灵感,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见解来审视艺术。

《朱迪思在何乐弗尼的宴会》

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他借鉴了卡拉瓦乔明暗对比的画法,在自己的创作中把对光影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后人称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他在创作中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画面生动,层次丰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刺瞎参孙》

在创作中的光线运用上,伦勃朗在卡拉瓦乔的基础上发展了光线的对比和明暗色调的表达。他加重了光影的对比,并添加了中间色调,这使整体色调过度自然而丰富,大大提升了画面的空间效果,感觉更加真实。

《从十字架上降下基督耶稣》

伦勃朗在色彩上对于光线统一的追求,他运用活跃的、变化的色彩语言,微妙且细腻,整体非常和谐丰富,再加上注重细节描绘与刻画,这使他的画面中的形象虚实交替,具有强烈的空间感。这与他对油画颜料本质的不断研究和使用方式上的不断尝试有很大关系。

《基督耶稣在以马忤斯的晚餐》

伦勃朗善于捕捉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而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甚至为了创作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还深入地研究相学,成绩斐然。

《戴金盔的男子》

结语

伦勃朗绘画极富个人特色的“明暗”画法,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的绘画技巧。被19世纪的画家弗罗芒坦称为“萤火虫”。

《悔过自新的犹大返还碎银子》

在艺术上,他不但在17世纪的荷兰有着重要的位置,在整个欧洲都享有盛誉,在那个时代,无论他的肖像画还是宗教画,都拥有明显的优势和成就,他的绘画地位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相比,可以说实力不相上下。

《老隐士》

《巴兰的驴子》

《赛门和黛利拉》

不同的视角,互通的视界,我是魔韵,欢迎同道互动关注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