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阿哥胤䄉在众兄弟当中为何这么豪横?他到底什么背景?

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个优秀的程序员都是雍正皇帝,为什么呢?因为雍正皇帝是干掉八阿哥(bug)的人,听了这个谐音梗,王建国会不会生气呢?

康熙晚期九子夺嫡,这位人称八贤王的八阿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身边有哼哈二将,其中之一,就是康熙爷的第十个儿子,十阿哥胤䄉!

这个老十可是非常的豪横,吵架的时候就数他嗓门最大!做事非常的嚣张与跋扈,但是奇怪的是,康熙皇帝却没有对这么一个不懂事的儿子进行处罚,反而是给他加官进爵,在八爷党中,这个无脑的老十,竟然是爵位最高的人,一本一碗惊不惊奇?

难道是康熙皇帝最喜欢这个头脑简单的儿子?当然不是,而是这个小子背后的势力,让康熙皇帝不得不对他显得溺爱三分。

别说康熙皇帝了,雍正皇帝上台之后,对整个八爷党的几位皇子可谓是恨之入骨,甚至给老八老九起了,阿其那,塞斯黑,这样带有侮辱性名字。可是对于这个无脑的十阿哥,却没有涉及,在乾隆登基之后,这位叔叔,获得了自由,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就因为他长的帅?

其实是因为这位十阿哥,出身非常的高贵,在康熙爷的那么多皇子中,他的地位仅次于二哥,废太子胤礽!

原因就在于这位阿哥母亲的地位高,众所周知,废太子胤仁的生母是康熙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与此同时,康熙册封的另外两位皇后,一位是钮钴禄氏,一位是佟佳氏。

但是这两个女人并没有为康熙生下孩子,所以这位二阿哥胤礽,虽然排行老二,但是却是康熙皇帝唯一的嫡子,尽管他不是长子,但是根据古代的立储的规定,作为皇帝的唯一的嫡子,他就是皇帝法定的继承人。他的身份在康熙诸多的子女中是最高的。

看过甄嬛传的朋友都知道,在皇后之下,后宫中位分最高的就是皇贵妃,皇贵妃下面是贵妃。

康熙除了后来晋封为皇后的两位皇贵妃之外,就没有侧封过皇贵妃,贵妃也只有两位,这两位贵妃分别是后来成为皇后的钮钴禄氏以及佟佳氏的妹妹,这位佟佳氏贵妃,也没有生下皇子,而钮钴禄氏贵妃,生下了十阿哥胤䄉!

这样算下来,咱们这位胤䄉,就成了仅次于皇太子,出身最为高贵的皇子。这位钮钴禄氏可不是一般人,他们的爸爸可是遏必隆!这位老兄是康熙初年四位顾命大臣之一,和著名的鳌拜平起平坐的人物。

尽管因为依附鳌拜而被康熙短暂罢黜,但是很快重新又活跃在朝堂之上。这位遏必隆大叔的母亲身份也很高贵,他的妈妈是努尔哈赤的女儿,所以这样算来,这位遏必隆还是康熙皇帝的老表叔呢!

而他的儿子阿灵阿继承了他一等公的爵位,并且长期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是朝堂上最有权势的大臣之一,有这么一个好外公,好舅舅,你说这位皇子胤䄉腰杆能不硬吗?说话能不横吗?

要知道康熙51年,皇太子被废,进而被康熙圈禁,从此时一直到康熙过世,这十年里,整个皇子中身份最高,地位最显赫的就是这位无脑的皇子胤䄉。

康熙皇帝在贵妃之下,还有四妃,分别是,惠宜德荣,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邓婕扮演的宜妃确实是有历史原型的!这位宜妃生下了九阿哥胤塘,惠妃生下了大阿哥,德妃是雍正的母亲,荣妃生下了三阿哥!这些皇子由于母亲的地位不如钮钴禄氏,所以他们的地位无法和胤䄉相比。

至于八阿哥胤禩,这个地位那就更低了,他的母亲出生于辛者库,那个地位可真的是不一般的低,他的母亲属于奴才阶层,这位八爷党的首脑之所以能够参与九子夺嫡,还真的是能力之外的资本为零。

和这些母亲家族势力较大的兄弟们比起来,他还真的算是白手起家,他在八爷党中的核心地位,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如果他的身份有胤䄉那么高的话,他可能不需要做什么事,继承权就有可能砸在他的头上。

后来八爷党在九子夺嫡中失败,遭到了雍正皇帝的疯狂报复,度过了十几年圈禁生活。不过后来,比起雍正报复老八,老九的时候,这位老十享受的待遇相对还是好一些的,至少没有给他取一个侮辱性的名字。

到了乾隆上台之后,这位叔叔终于被放了出来,获得了辅国公的爵位,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几年,乾隆六年胤䄉去世,也算是得到了善终,比起他的八哥来,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十阿哥胤䄉在众兄弟当中为何这么豪横?他到底什么背景?

胤䄉,为什么看起来很豪橫?那是因为人家有资格。

清康熙二十四子,除胤礽外,就属胤䄉的身份最尊贵。

历代皇子,论其实力强不强悍,尊不尊贵,除了看皇帝宠不宠爱他,就看他母族的实力强不强,母族实力强悍,皇子的实力必然强悍,身份必然要比其他母族稍弱的皇子稍尊贵些许。

那胤䄉母族的实力强悍吗?那是绝对的强悍,除胤礽外,就属于他母族最为强悍!

胤䄉的母亲是仅次于皇后、皇贵妃温僖贵妃;姨妈是孝昭仁皇后;曾外祖父额亦都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曾外祖母和硕公主穆库什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第四女;外祖父遏必隆是顺治遗命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六舅尹德是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都统;七舅阿灵阿是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额亦都、遏必隆这二人,就几乎可以秒杀除胤礽外的其余皇子的母族。

额亦都,自努尔哈赤起兵不久,就跟随其四处征战,随他一统女真各部,直至建立后金,是名副其实的大清开国功勋元老。骁勇善战的他,是备受努尔哈赤的信赖和钟爱,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自称汗王,建立后金时,即任命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为五大臣,与四大贝勒一起,共参国政。

此外,为示自己的恩宠,努尔哈赤不但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努尔哈赤还将对他忠心耿耿的部属分为三个世管牛录,安置在镶黄旗、正白旗之下,由其后人世代统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额亦都的后人将世代对镶黄旗、正白旗二旗保持着长久而又深远的影响力。

要知道镶黄旗、正白旗可是清朝的上三旗,彼时清朝的皇宫侍卫可都是从上三旗中挑选的,而清朝有诸多的重臣都是御前侍卫出身,比如和珅等。由此,可想而是额亦都所获得的三个隶属于镶黄、正白两旗的三个世管牛录,对其家族所起到的作用是有多大,可以说只要这三个世官牛录不丢,再加上额亦都的开国之功,只要额亦都的后人不犯傻,比如造反、目无君上,无论换哪个皇上即位,额亦都家族始终都能占据一席之地。

遏必隆,顺治遗命辅政大臣,与索尼、苏克萨哈、鳌拜等三人共同辅佐幼帝康熙治理天下。康熙初期,遏必隆的地位和权势,仅次于索尼、苏克萨哈、鳌拜三人。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亲政,封其一等公,加太师衔。本来,凭借着其父额亦都的威望,和其母和硕公主的身份,遏必隆的成就将不比其父低,但是因鳌拜独断专行,屡次矫诏诛杀大臣时,遏必隆身为顾命大臣,不但不加以阻止也未曾弹劾,更不站在康熙这边,而是选择明哲保身默许鳌拜的目无君长

如此,当康熙清除鳌拜一党时,这位明哲保身的皇亲国戚之后,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康熙八年(1669年),在康熙的授意下,遏必隆被康亲王杰书以十二项罪名弹劾削去其太师之职夺世爵,论死罪。不过康熙虽对遏必隆没啥好感,但念及是功勋之子,其家族在上三旗又颇有影响力,于是次年就下诏恢复其公爵之位,仍以公爵宿卫内廷。

总得说,凭借着额亦都的功勋,钮祜禄氏在上三旗是颇有影响力的,且因其额亦都、遏必隆二代人皆为当世的辅政大臣,因此钮祜禄氏的门生故吏是遍布天下,朝野上下有很多的官员,或其本身,或其先祖,都曾受过钮钴禄氏的恩惠。同时,再加上钮钴禄氏在康熙朝又接连出现两位妃子,尤其是出现了一位皇后,即孝昭仁皇后,由此在皇后母家身份的加持下,钮钴禄氏在康熙朝可谓是达到了顶峰,在臣子中,可谓是第一家族。

可以这么说,只要皇帝不对钮钴禄氏下手,钮祜禄氏家族就是清朝最为顶级的家族之一,其权势、地位皆是当世最强之一。

由此,可想而知,作为钮钴禄氏家族的外孙,又是爱新觉罗的子嗣,胤䄉能不豪橫吗!只要钮钴禄氏不倒,康熙还认胤䄉是自己的儿子,就没人敢惹他,哪怕是胤礽动他,都得三思而后行,而且还未必能动的了!

十阿哥胤䄉在众兄弟当中为何这么豪横?他到底什么背景?

看过历史正剧《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其中的十阿哥胤䄉不会陌生,而几乎所有人对于他在剧中表现的评价也非常的一致,那就是“豪横”。

实际上,《雍正王朝》对于十阿哥胤䄉的演绎并没有对正史进行夸张或者篡改,历史上的他就是如此,甚至其言行举止还要“过激”,所做出的事情也是更加的嚣张与跋扈。然而,胤䄉并没有因为他的处事豪横而遭到康熙皇帝的处罚,相反,他是所有“八爷党”皇子中获封爵位最高的一位。

这并不是因为康熙有多么的喜欢自己的这位头脑有些简单的儿子,而是在于他的出身太过于高贵,其外戚家族的地位更是极为显赫,使得康熙都要对他留有几分“溺爱”。

在雍正登基之后,在对曾经“九子夺嫡”的政敌们尽皆打击和报复的时候,也对于十阿哥胤䄉予以了“手下留情”,使其得以在乾隆皇帝登基之后得以重获自由,而这也与胤䄉强大的出身背景密切相关。

十阿哥胤䄉在所有康熙皇子中,出身仅次于太子胤礽。

清朝的时候,评价一位皇子的地位高低,并不是看他的年龄,而是要看他的生母的出身,即所谓的“子以母贵”。

康熙的所有皇子中出身和地位最为高贵的,毫无疑问是太子胤礽。

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与此同时,康熙所册封的另外两位皇后,即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以及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并没有诞育皇子,所以胤礽可以说是康熙皇帝唯一的、由皇后所生的嫡子,而这一“嫡子”的身份就已经让胤礽压盖住所有的其他康熙皇子了。

而在皇后之下的地位最高的后妃是皇贵妃,在皇贵妃之后的是贵妃。

在康熙在世时,除了后来被晋封为皇后的钮祜禄氏皇后和佟佳氏皇后外,并未册封其他皇贵妃,贵妃也仅仅册封了两位,即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以及贵妃佟佳氏,她们两人分别是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亲妹妹。

这其中,贵妃佟佳氏并没有诞育皇子,于是由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所生的十阿哥胤䄉成为了除太子胤礽之外,出身最为高贵的皇子。

除了皇后、皇贵妃和贵妃,康熙后宫中还有地位非常高贵的“惠宜德荣”这“四妃”。

其中,惠妃那拉氏生下了大阿哥胤褆,宜妃郭络罗氏生下了九阿哥胤禟,德妃乌雅氏生下了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荣妃马佳氏生下了三阿哥胤祉。也正是由于生母地位上的差别,使得这些康熙皇子自然无法在出身上与太子胤礽与十阿哥胤䄉相比。

至于八阿哥胤禩,那就更不用说了,他的生母良妃卫氏是辛者库出身,这也使得他是所有参与了“九子夺嫡”皇子中出身最为卑贱的。至于十三阿哥胤祥,其母在世时也仅仅是庶妃,没有得到正式册封,去世后追封为“敏妃”,这也使得胤祥的出身也并不高贵。

不仅如此,胤䄉还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晋封为敦郡王,而整个康熙朝时期,获封亲王爵位的仅有三阿哥胤祉、雍正以及五阿哥胤祺,“八爷党”中的其他皇子,爵位均不如胤䄉,八阿哥胤禩为贝勒,而九阿哥胤禟更是只有贝子爵位。

然而,十阿哥胤䄉的豪横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生母地位的高贵,他所坐拥的外戚支持势力同样是极为显赫的。

十阿哥胤䄉的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嫡母同时也是他的姨母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即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而这对“姐妹花”都是遏必隆的女儿。

遏必隆是康熙朝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在朝堂上享有极高的权势和地位,即便是因为当年依附于鳌拜而被康熙短暂罢黜,但是很快又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不仅如此,遏必隆的父亲是努尔哈赤时期“开国务大臣”之一的额亦都,而他的母亲更是努尔哈赤的女儿穆库什公主,按照辈分,康熙皇帝也要喊遏必隆一声表叔。

在遏必隆去世后,他的儿子阿灵阿袭承了其一等公的爵位,并且长期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等职务,成为在索额图、明珠、佟国维等一众权臣之后,朝堂上最有权势的朝臣。而他也正是十阿哥胤䄉的亲舅舅。

自己的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和姨母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在后宫中地位尊崇,再加上自己的姥爷遏必隆以及舅舅阿灵阿在同样在朝堂上权势显赫,这无疑给了胤䄉“豪横”的资本。

特别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胤礽遭到了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废黜,进而被康熙圈禁在咸安宫,至此开始至康熙去世,胤䄉也成为这一时期之中出身和地位最为显赫的康熙皇子。

雍正登基后,随即对十阿哥胤䄉及其背后的整个钮祜禄氏家族进行了打压。

其实不少人觉得,将十阿哥胤䄉与“八爷党”之中的其他皇子放在一起,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八爷党”的核心与领袖八阿哥胤禩,虽然出身非常卑贱,但其为人谦逊、能力出众,这一点就连日后登上皇位的雍正都深感钦佩;九阿哥胤禟,富有经商头脑,财力雄厚,同时他也非常的聪明,特别是在数学、字符等领域也是颇有造诣;十四阿哥胤禵,是所有康熙皇子中公认的文武双全,尤其是他统领西北大军平定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成功收复了西藏,立下不世功勋。

可再看十阿哥胤䄉,头脑简单,性情耿直,再加上从小受到了极度的宠爱,性格上也非常的跋扈,做事情常常是不顾及后果,可他却依然是八阿哥胤禩等人极力拉拢的对象,并对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十阿哥胤䄉高贵的出身,胤禩等人需要他来“冲锋陷阵”。

前文中也说到了,胤䄉是所有康熙皇子中,出身和地位仅次于太子胤礽的存在,而此时“八爷党”集团中,又需要有人来对太子胤礽的势力进行制衡,再加上他与胤礽的关系交恶,所以胤䄉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甚至是唯一人选。

当然,除此之外,胤禩等人更加看重的还是康熙对于胤䄉的特殊“溺爱”,这也使得胤䄉在通常情况下犯了错误之后,不会受到康熙皇帝的处罚,或者是仅仅受到一些象征性的惩罚,而如此一来即可以保全“八爷党”的实力。

另一方面,则是此时胤䄉背后的整个钮祜禄氏家族利益的驱动。

太子胤礽在朝堂上最为重要的支持势力就是以索额图为代表的赫舍里氏家族,而索额图的“死对头”正是叶赫那拉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明珠。在“索明党争”时期,叶赫那拉氏家族与钮祜禄氏家族关系交好,明珠之子、翰林院掌院学士纳兰揆叙更是与阿灵阿之间的称兄道弟,两人关系极为密切。

大阿哥胤禵的生母,同时也是八阿哥胤禩养母的惠妃那拉氏正是出身于叶赫那拉氏家族,而九阿哥胤禟不仅与明珠家族有着密切的生意往来,财富利益早已捆绑,之后更是和纳兰揆叙结为了儿女亲家。

这样一来,便使得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背后的政治支持力量趋于一致,并最终直接导致了他们之间的联合,共同参与到“九子夺嫡”之中。

尽管“八爷党”人多势众,兵强马壮,似乎对于皇位是势在必得,但最终,雍正成为了“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并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后,成功登上了皇位,并随即开始对于“八爷党”众位皇子的迫害与报复,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十阿哥胤䄉了。

雍正元年(1723年),前来觐见雍正的大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在北京圆寂,于是雍正下旨安排胤䄉前往护送活佛灵龛回喀尔喀蒙古。胤䄉当即以身染疾病为由提出了拒绝,而雍正却是不依不饶,下了一道严旨,责令胤䄉必须要前往护送。

于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胤䄉带着队伍以极为缓慢的速度朝喀尔喀蒙古进发,待行进到察哈尔地区的时候,又下令驻扎休整拒不向前,反而自己偷溜的回到的了北京,引得了雍正的巨大不满。

更加令雍正感到愤怒的是,在这之后胤䄉给雍正的奏折上,竟然直呼雍正为“雍正新君”,于是雍正下令,让胤禩亲自审理胤䄉,实际上这就是雍正导演的一出让“八爷党”自相残杀的“好戏”。

最终,迫于雍正的威胁与压力,胤禩审理并罗列了胤䄉的罪过,将其判以圈禁之刑,至此,胤䄉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圈禁时光。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开始向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发难,对其议罪圈禁、迫害致死,并将这两位康熙皇子削宗夺爵、逐出宗室,就连名字都被改为了“阿其那”和“塞思黑”。

反观十阿哥胤䄉,尽管已经失去了自由,但是雍正在对其进行处罚。而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还是有着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还是胤䄉背后的钮祜禄氏家族势力太过于强大了。

尽管雍正登基后,随即对钮祜禄氏家族进行了打压,不仅将阿灵阿之子阿尔松阿处死,还将其墓碑改为“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加以羞辱,但是整个钮祜禄氏依然有大量的成员以及旧部在朝为官,影响力依然非常的大。包括历史上的那桩关于乾隆生母姓氏的“迷案”,雍正也是选择了给其“落户”在了钮祜禄氏家族,这个家族雍正确实有点“得罪”不起。

再加上胤䄉嫡福晋出身于蒙古贵族,考虑到其背后的蒙古诸部的势力与影响,也让雍正对于除掉胤䄉有所忌惮。

其次,就是胤䄉能力实在有限,对与雍正确实没有什么威胁。

不同于能力出众的八阿哥胤禩和精明强干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确实没有这份权谋与机智,他有的只是耿直和憨厚,尽管脾气火爆,但是性格上直来直去,没有什么心眼,所以完全对于雍正构不成威胁。

再次,胤䄉被圈禁,当时是胤禩所审理议罪的。

雍正让胤禩审理胤䄉,既是为了让“八爷党”的皇子们自相残杀,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自己陷入不利的舆论之中。而在胤禩去世后,雍正缺乏处置胤䄉的理由,也没有合适的人选,自己亲自去做的话则会引得非议,所以雍正也就此选择保持了现状。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登基,随即开始对于雍正此前的一系列行为和政策的改变,并在乾隆二年(1737年)的时候,将十阿哥胤䄉放了出来,让其重获自由,同时将其封为辅国公。

乾隆六年(1741年),胤䄉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乾隆皇帝按照贝子级别的礼仪予以了祭葬,而胤䄉也算是就此寿终正寝、得以善终收场。

十阿哥胤䄉在众兄弟当中为何这么豪横?他到底什么背景?

十阿哥确实是有豪横的资本,毕竟在他的身后,站着整个钮祜禄氏。

在康熙的诸多序齿皇子中,身份最为尊贵的,无疑是皇次子胤礽。因为他的母亲赫舍里氏乃是正儿八经的皇后,胤礽因此有着嫡子身份的先天优势。此外,赫舍里皇后背后的家族更是显贵无比,势力庞大。

比如赫舍里皇后的祖父,乃是位列康熙朝四大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赫舍里皇后的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还有赫舍里皇后的叔叔索额图,同样是清朝重臣,一度权倾朝野。嫡子的身份,加上如此雄厚的外戚背景,是胤礽能够成为太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胤礽之后,如果单论身份地位,那就是皇十子胤䄉。

首先胤䄉的母亲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其乃是康熙皇帝亲封的三大贵妃之一,地位仅次于皇后。

当然了,这里或许有人不理解,温僖贵妃不过是贵妃而已,在她上面还有皇贵妃呢,凭什么说她地位仅次于皇后。这里其实存在一些误会,按照清朝皇帝的后妃世系排名去看,温僖贵妃确实排不上号。且不说康熙皇帝先后有四位皇后,就连皇贵妃也有三位。但是,这里面的许多皇后与皇贵妃是存在水分的,大部分都是后面追封的。

比如说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是雍正追封的。其在康熙朝的大部分时期,都只是比妃更低的嫔。在还有恭仁皇后乌雅氏,那也是雍正追封的,其在康熙朝连贵妃都不是。

真正在康熙朝被册封贵妃的就三位,即温僖贵妃和佟佳氏两姐妹。当然,后面佟佳氏两姐妹一个当了皇后,一个当了皇贵妃,地位都比温僖贵妃高,但她们并没有儿子。

总之,单就母亲的地位而言,康熙的序齿皇子里面,也就胤礽的皇后老妈能够压过温僖贵妃一头。有着贵妃当母亲的胤䄉,自然要比其他阿哥们高出一头,豪横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胤䄉的自信不仅来自于母亲温僖贵妃,更来自于温僖贵妃背后的钮祜禄氏家族。钮祜禄氏家族是满洲八大家族之一,出过不少名臣后妃,背景底蕴非常深厚。比如胤䄉的姨母,乃是孝昭仁皇后,是康熙在赫舍里皇后去世后所册封的第二任皇后;而胤䄉的外公遏必隆,则是和索尼一个级别的清朝元老,康熙朝的四大辅政大臣中,他排第二。还有温僖贵妃的姑母元妃,乃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原配夫人。

如果再往上,那就更厉害了,比如遏必隆的父亲额亦都,乃是清朝开国功臣,是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与费英东、扈尔汉等人齐名;而遏必隆的母亲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四公主,按照辈分,康熙还得叫遏必隆表叔。

这样的家族背景,放眼康熙诸皇子,除了皇太子胤礽,有谁能够比得上?像雍正的母亲德妃乌雅氏,虽然是属于四妃之一,在后宫具有一定话语权。但乌雅氏背后的家族却乏善可陈,毫无背景可言。而九子夺嫡中呼声颇高的八阿哥胤禩,其生母良妃卫氏更是出身卑微,仅仅是正黄旗的旗人包衣,也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仆人。

大阿哥胤褆要稍微强一点,毕竟其背后有着纳兰一族的支持。他的舅公纳兰明珠,乃是堪比索额图的权臣,势力不小。此外,胤褆的母亲惠妃,也是惠宜德荣四妃之首,地位即使不如温僖贵妃,但也差不了太远。尤其是在温僖贵妃去世之后,惠妃更是成为了后宫的实际管事人,权势不小。这也是为何太子被废之后,胤褆首先跳出来争储,毕竟资本摆在那里。

但总的来说,在温僖贵妃去世前,十阿哥胤䄉的背景出身,是仅次于太子的。而在太子被废之后,胤䄉更是诸皇子中,地位最为尊贵的一个。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份背景,使得行事鲁莽,头脑简单的胤䄉能够成功跻身“群英荟萃”的八爷党。

我们看八爷党里面,除了十阿哥胤䄉之外,无一不是精英。八阿哥虽然出身卑微,但情商最高,八面玲珑,在九子夺嫡中支持者众多。九阿哥胤禟,头脑灵活,颇有经商头脑,是八爷党中的智囊加金库。还有后来加入的十四阿哥,那更是威名远播的大将军王,战功赫赫。唯有十阿哥胤䄉,除了身份尊贵以外,基本没啥特长。但对于八爷党来说,只需要胤䄉这个出身就够了,毕竟不是胤䄉当皇帝。

胤䄉虽然没什么特长,但是他可以充当八爷党的挡箭牌,什么脏活、累活甚至得罪人的事情,都由他出面。反正他身份尊贵,即使犯错,只要不太过分,康熙也不会真正处罚他,最多是象征性的走个过场。这样一来,八爷党行事计划,就要大胆且方便许多。只是不知道,胤䄉自己是否清楚,八爷党在拿他当枪使。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再加上胤䄉自身的尊贵身份。在雍正登基之后,平日最为无理霸道的胤䄉反而是结局最好的。雍正四年,八爷党中的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遭到雍正的报复,被削夺王爵,议罪圈禁、改名为连名字都被改为了“阿其那”和“塞思黑”,最终二人在绝望中被折磨致死,结局悲惨。

反观十阿哥胤䄉,虽说也遭到了雍正的惩罚,但仅仅是夺爵拘禁,并未过多折磨。后来乾隆登基,还赦免释放了胤䄉,让其安享晚年。这样的结局,比起自己的两位哥哥实在是好上太多。

十阿哥胤䄉在众兄弟当中为何这么豪横?他到底什么背景?

爱新觉罗.胤䄉,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十八子,序齿为第十子。胤䄉出生时,其生母钮钴禄氏在后宫中的位份是贵妃,此时康熙帝后宫中,原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已崩逝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继立的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胤䄉生母贵妃钮钴禄氏同母姐姐)也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去世,而康熙帝后宫中能够在后来得到比“贵妃”更高级别之“皇贵妃”称号的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三位妃子,此时或是为庶妃身份、地位低下,或是尚未进宫,未及册立。因此,诞育了皇十子胤䄉的钮钴禄氏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册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晋封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的皇贵妃佟佳氏(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之异母姐、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侄女、一等公佟国维之女、雍正帝重臣隆科多姐姐)。

而即使皇贵妃佟佳氏在位份上比诞育了皇十子的贵妃钮钴禄氏要高(佟佳氏是康熙帝第一个行册立礼的贵妃,也是唯一一个生前行册立礼的皇贵妃,本人更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去世前一日被册立为皇后,即康熙帝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但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一生只生育了皇八女一个孩子,这个女儿还夭折了,再加上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贵妃钮钴禄氏同母姐)也没有生育子嗣,这样在康熙帝所有皇子中,只有康熙帝原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所诞育的且唯一成活的皇次子、皇太子胤礽,才比生育皇子时位份是贵妃的钮钴禄氏所诞育的皇十子胤䄉身份要贵重。而诞育了皇四子雍正帝胤禛和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的康熙帝第四位皇后——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诞育皇子时的位份是德嫔或者德妃,也比钮钴禄氏诞育胤䄉时的位份要低。

在皇子中的出身仅次于嫡母、康熙帝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所出的皇太子胤礽,自幼又被皇父康熙帝无度的宠爱和骄纵,这也是胤䄉将来长大后为人豪横跋扈、行事胆大妄为、不服管教、不学无术的重要原因之所在。而抛开生母位份和皇父宠溺这个原因,皇十子胤䄉的外家钮钴禄氏(即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贵妃钮钴禄氏的母家)也是相当的有势力,在清初朝堂上占据了重要地位,除了皇太子胤礽的外家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母家)之外,胤䄉的外家钮钴禄氏可以横扫其余诸兄弟的母族(康熙帝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没有生育皇子,不予考虑其母族),这是皇十子胤䄉在康熙末年所表现出来的“豪横风格”的另一重要助力。

相比较其余皇子:皇长子胤禔母族是叶赫那拉氏,是当年爱新觉罗氏的死敌,虽然归顺清朝后氏族出了苏克萨哈和明珠这样的重臣,但是不能长保富贵权势,在康熙末年就完全败落,成为普通人家了(当然,最后还是被慈禧太后找回了场子)。皇三子母族马佳氏,普普通通氏族。皇四子胤禛母族乌雅氏,普普通通氏族。皇五子、皇九子母族郭络罗氏,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权势。皇七子母族戴佳氏,普通氏族。皇八子母族卫氏,更是“辛者库贱婢”出身。其余诸年幼皇子们的母族,也没有什么显赫家世。皇十子胤䄉在康熙帝诸子中,母族仅次于皇太子胤礽,自然有“豪横”、“跋扈”的资格了。

胤䄉的外家钮祜禄氏,是清朝(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首额亦都的后代。额亦都十八岁归附清太祖努尔哈赤,参与清太祖此后进行的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深受清太祖信赖,赐其名号为“巴图鲁”。清太祖确立八旗制度后,额亦都隶镶黄旗,由清太祖亲自指挥统带,之后因为战功升迁为左翼总兵官,封一等大臣,受清太祖之命世袭镶黄旗、正白旗下辖的三个牛录属众。清太祖先将族妹嫁给他,后来又把自己的第四女穆库什嫁给他,作为对这个忠心耿耿的属下的奖励。

额亦都于天命六年(1621年)病逝,年六十岁。天聪元年(1627年)清太祖登汗位后,追封额亦都为一等弘毅公,由其第十六子遏必隆(穆库什所生)承袭一等昂邦章京(子爵),准予世袭罔替。遏必隆就是康熙帝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贵妃钮钴禄氏姐妹的生父,也是皇十子胤䄉的外祖父。

顺治八年(1651年),遏必隆袭一等公,并被顺治帝授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掌卫事等要职。顺治十四年(1657年),遏必隆加授少保兼太子太保、再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临终前遗命遏必隆与索尼、苏克萨哈、鳌拜三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嗣皇帝(即康熙帝)处理朝政。这样,遏必隆和他身后的钮祜禄氏,从此走上了清朝中枢的最顶峰。

康熙六年(1667年),十二岁的康熙帝亲政,特晋封遏必隆为太师,在原有一等公之外再追加一等公爵,成为双公爵。此时遏必隆已老,对于同为辅政大臣鳌拜的独断专行、妄杀大臣、冒犯皇权的行为不加阻止也没有弹劾,选择了明哲保身,导致年轻的康熙帝对其由失望到不满,最后不再倚重。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帝擒拿鳌拜及其党羽后,对于唯一留存的辅政大臣遏必隆(索尼已去世、鳌拜被擒、苏克萨哈被鳌拜陷害致死),康熙帝起先授意王公大臣出面弹劾,准备议定其颟顸圆滑、纵容鳌拜擅权欺君之罪。康亲王杰书等在康熙帝暗中指派下,以十二项大罪弹劾遏必隆,建议削去其太师之职、夺一等公爵,并追论死罪。

但后来康熙帝顾念遏必隆是开国功臣之子,自身也是功勋卓著,又是顺治帝亲口任命的顾命大臣,还是自己的表伯父(遏必隆与顺治帝是表兄弟关系),钮祜禄氏家族在上三旗之内的影响力也是很大,于是下谕说:“遏必隆因无结党之事,所以免其重罪,但革太师及后加一等公,其原有一等公仍准留与伊子法喀”。就这样,康熙帝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了遏必隆,张弛间彰显了赫赫皇威。

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觉得对遏必隆的处理过重,为了显示自己对功臣之后的照顾,于是令遏必隆宿卫内廷,恢复其一等公爵的名号,宽宥了他的过失。康熙十三年(1674年),遏必隆病重,康熙帝亲临其府邸慰问。当年遏必隆病逝,康熙帝赐其谥号为“恪僖”,称为“一等恪僖公”,由其第三子法喀承袭一等公,并担任御前大臣、内大臣、护军统领兼佐领等职。法喀也是日后进宫的孝昭仁皇后和贵妃的同母弟。

而遏必隆的六子尹德、七子阿灵阿(遏必隆其余诸子早夭或者早逝),日后都先后承袭过父亲留下的一等公爵,并担任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等要职,孙子辈的讷亲、萨穆哈、策楞、阿里衮等,也都任过领侍卫内大臣、各部尚书、各地将军、总督、殿阁大学士等职,讷亲还担任过乾隆前期的领班军机大臣。整个钮祜禄氏一族,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是权势赫赫、手握大权的朝廷重臣,为三代皇帝所倚重。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康熙帝将遏必隆次女选入宫中,先册立为妃,后晋封皇贵妃。此时孝诚仁皇后已经崩逝,康熙帝晋封遏必隆次女为皇贵妃,其实就是继立她为皇后的先兆。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八月二十二,康熙帝册立皇贵妃钮祜禄氏为继任皇后,并为岳父遏必隆建家庙为纪念。但是半年后,刚刚当上皇后的钮祜禄氏在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二月二十六因难产崩于坤宁宫,康熙帝第二次失去了妻子。痛惜皇后去世的康熙帝在本年闰三月追谥钮祜禄氏为孝昭皇后(康熙帝去世后,钮祜禄氏加祔帝谥,称孝昭仁皇后。)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夏,就在孝昭仁皇后去世百日后,康熙帝在本年挑选秀女中将其同母妹选入宫中,诏令为妃(未经册立礼,不过以妃位待遇视之),这是康熙帝思念孝昭仁皇后,故而纳其妹入宫作为替代者的本意。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康熙帝册立小钮祜禄氏为贵妃,这是康熙一朝第二位被册立为贵妃的后宫主位(第一位是此时代行皇后职责、统领六宫的康熙帝表妹皇贵妃佟佳氏。原本是贵妃的佟佳氏在小钮祜禄氏被立为贵妃的同一天晋封皇贵妃)。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身为贵妃的小钮祜禄氏为康熙帝生下了皇十子胤䄉,康熙帝极为开心,厚赏了贵妃,并对这个出身仅次于嫡子胤礽的皇十子钟爱异常,给予的待遇超过了他的诸位兄长们。因此少年时的胤䄉就依仗着皇父爱护和生母家族的势力,行事时骄奢跋扈、豪横妄行、无所畏忌,又不喜欢读书和骑射,经常在念书时带头挑事,成为康熙帝诸皇子中有名的刺头。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十一月初三,贵妃小钮祜禄氏因病去世,时年只有十二岁的胤䄉失去了母亲。康熙帝追谥小钮祜禄氏为“温僖贵妃”,将其安葬于景陵妃园寝。温僖贵妃小钮祜禄氏也是有清一代唯一有谥号的后宫贵妃。

此后康熙帝命其他后宫妃子代为照看皇十子,其中良妃卫氏多有看顾,这使得少年的胤䄉和良妃的独子、比自己大两岁的八哥胤禩关系开始变得亲密起来,胤祀对这个失去了母亲的弟弟关爱照顾,很是友爱,胤䄉从此开始成为八哥的小跟班,更是在日后成为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中重要的一员。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二十七岁的胤䄉被封为敦郡王。而在康熙帝生前,获封亲王的皇子只有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皇五子恒亲王胤祺,获封郡王者也只有皇长子直郡王胤禔、皇七子淳郡王胤祐,皇十子敦郡王胤䄉。这六位获得王爵的皇子中,大都是因战功或者办差得力得到皇父的赐封奖赏,只有皇十子胤䄉,一向不务正业、骄奢豪横,却得以获封郡王,完全是因为他的母族势力庞大、自身出身高贵的缘故。

康熙末年,皇太子胤礽两立又两废,导致储位空缺、国本不固。胤䄉和八哥胤禩、九哥胤禟一起,结党谋夺皇嗣之位。其中胤禩是首脑人物,胤禟是钱财总管,各有其优势,只有胤䄉,除了给两个哥哥跑跑腿、用皇子身份压一压其他夺嫡兄弟所属官员、联络母族钮祜禄氏的舅舅和表兄弟们一起为八哥胤禩助一助拳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大用了。当然,最起码倒忙是不会帮的,这也是豪横跋扈的“十爷”给他八哥最大的帮助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即使“八爷党”看似得到了朝廷内外大多数官员的支持和拥戴,可是在康熙帝眼中,这几个皇子绝不是可以托付大业的人选,在康熙末年,胤禩被皇父康熙帝几次打击,势力大衰,不能继续左右朝野人心。同时康熙帝对于“八爷党”的压制也是毫不松懈,导致胤禩、胤禟、胤䄉想要以人望夺取储位的希望彻底破产,康熙帝厌恶这几个儿子明目张胆的夺嫡之心,甚至说出了:“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狠话来。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帝在畅春园驾崩,时年六十九。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笑到了最后,在步军统领隆科多(胤禛养母孝懿仁皇后之弟,胤禛自幼称呼其为舅舅)的全程协助下,胤禛得到了康熙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的遗诏,从而在康熙末年诸皇子的“夺嫡”争斗中笑到了最后,成为康熙帝的继承人,清朝第五代皇帝——清世宗雍正帝。

而夺嫡失败的“八爷党”以及其他皇子们,在雍正帝登基后均遭到雍正帝毫不留情的打击,雍正帝最大的对手皇八子胤禩在雍正四年(1726年)被革爵抄家,改名“阿其那”,其主要支持者皇九子胤禟也被革爵、抄家,禁锢于保定囚室,改名“塞思黑”。其余皇三子胤祉、皇十四子胤禟(雍正帝同母弟)也都被革爵幽禁、取消一切待遇。这其中胤禩、胤禟、胤祉都在圈禁中悲惨死去。

而“八爷党”的重要成员,皇十子敦郡王胤䄉,在雍正帝眼中,除了跋扈豪横、荒唐妄为之外,其实并没有多少威胁,给胤禩的夺嫡助力也聊胜于无。他的作用,主要还是在于背后的母族:钮祜禄氏家族势力,其本是人不堪大用、掀不起什么风浪的,说草包废物过分了些,说是颟顸无能、虚张声势,那是一点没错。

于是,新登基后的雍正帝,首先就拿这个平日里豪横跋扈、却又毫无能力的十弟下手,借口他护送第一世哲布尊丹巴活佛返程不力、私行禳祷时又对新君不敬,直接下诏把胤䄉从张家口召回京师,逼迫此时尚为议政王大臣的胤禩审理胤䄉大不敬之罪,最后把胤䄉判定为夺爵圈禁,拘压在自己的府中。这一年是雍正元年(1723年),胤䄉四十岁。

此后,为了彻底打击八爷党以及背后的拥戴势力,雍正帝以皇权之威力,逐步开展打击,把胤禩、胤禟抄家关押致死,胤祉、胤禵圈禁终身,胤禔、胤礽始终未予平反、继续圈禁到死(这个是康熙帝的诏令,和雍正帝倒没有直接关系)。而原先朝臣中最有势力的胤䄉母族钮祜禄氏,则被雍正帝分化打击,对反对者毫不留情、依附者加以重用,最终完全收为己用(胤䄉的舅舅们,遏必隆第六子尹德归附雍正帝,得袭公爵,授领侍卫内大臣,又升议政大臣,儿子讷亲更是成为乾隆帝辅政大臣、领班军机大臣。第七子阿灵阿则因为党附胤禩,即使本人已死,也被雍正帝追论其罪,赐予侮辱称号“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长子阿尔本阿籍没家产,诏令出钮祜禄氏家族入包衣为奴,次子阿尔松阿处斩,籍没家产,妻子儿女出钮祜禄氏,入辛者库为奴)。

胤䄉自雍正元年(1723年)被圈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被新君、侄子乾隆帝下诏释放出府,改授辅国公爵位,这个品级比之胤䄉之前的敦郡王爵,足足低了四级,待遇也天差地别。不过被时年已经五十四岁的胤䄉在被圈禁了十四年后,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豪横跋扈、无所顾忌”的少年皇子了,几十年的起起伏伏,磨平了他的棱角和锋芒,能够安安稳稳活着,比什么都强,和悲惨死去的八哥胤禩、九哥胤禟相比,能够平安度过雍正帝打击的胤䄉,不啻为一个幸运儿了。此后的胤䄉低调内敛、默默无闻,小心翼翼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再也没有当年的跋扈和无畏了。

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五十九岁的康熙帝第十子、辅国公胤䄉在家中病逝,走完了他少年时豪横、中年时多舛、老年时内敛的人生,乾隆帝闻报后赐予十叔以贝子礼仪下葬,并命胤䄉唯一在世的儿子、自己的堂弟弘晙降等承袭镇国将军爵位,以承胤䄉的祭祀。当年那个飞扬跋扈、乖戾豪横的皇十子,终究逃不过岁月斗转,融入了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辙中。

十阿哥胤䄉在众兄弟当中为何这么豪横?他到底什么背景?

文|日尧居 正解雍正朝的十阿哥胤䄉的豪横和强大背景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那里面有一位八爷党骨干成员,他不但是雍正皇帝的对手,还竟敢在朝堂之上放屁刁难、起哄雍正帝,而雍正皇帝不但没有把他治罪,而且此人还活到乾隆朝,他就是康熙皇帝的皇十子胤䄉。

一,十阿哥胤䄉的豪横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我们看到“九子夺嫡”异常激烈,如果还原历史恐怕会更加恐怖,在第一次推倒太子胤礽时,所谓的八爷党的势力尤为突出,以八阿哥胤祀为首,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这兄弟四个如同猛虎一般向太子胤礽发起来围攻。

他们明火执仗,或暗里串通,把所有的矛头指向了太子胤礽。八爷党代表着巨大的资本利益集团,财源滚滚,为他们争夺太子之位提供了充足的经费。

当康熙皇帝发现朝廷户部亏空如此严重时,八爷党中的十阿哥胤䄉竟然也从户部借银子二十万两。作为四阿哥的雍亲王胤禛,此刻正是清理亏空的钦差大臣,可是却对这位弟弟老十胤䄉毫无办法,不但当街变卖家当丑化朝廷,还暴打朝廷命官田文镜。

十阿哥胤䄉说的也在理:朝廷的钱就是皇上的钱,皇帝是自己的老子,儿子花老子的钱那不是应该的吗?对于十阿哥胤䄉的这些举动,康熙帝只是给他一个小小的宗人府半年的圈禁罢了。

二,对雍正帝的不买账

在康熙帝驾崩以后,雍正皇帝成为了最高统治者,事实已经证明八爷党彻底失败,他们当中的哥四个面临的处境可想而知,那一定是雍正皇帝的疯狂反击,可这位十阿哥胤䄉不但不收敛,而且对雍正皇帝极度放肆。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是这样演绎的:康熙帝刚刚驾崩还没有出殡,雍正皇帝主持的御前会议,因为新皇登基必定要对朝政做出一定的安排,可是这十阿哥胤䄉竟然在朝堂之上响屁连天,而且嚷嚷要拉屎出恭,这是对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多大的讽刺?

当然这是剧情的一是加工,有些夸张。但是在《清史稿》中和相关的清王朝历史记载,康熙皇帝的十皇子胤䄉的确没有受到雍正皇帝的更多处罚。

即使是康熙皇帝在世,也是比较偏爱这个二杆子阿哥,除了十阿哥胤䄉有一个强大的背景以外,就是这位十皇子胤䄉是一位直筒子阿哥,他跟随八阿哥胤祀,大多不过是因为出于对八阿哥胤祀的崇拜。

三,康熙帝的十皇子胤䄉的出身

发生在康熙皇帝晚年的“九子夺嫡”中的八爷党的核心成员以八阿哥胤祀为首,其次就是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这四位,除了十四阿哥胤禵是雍正皇帝的一母同胞留下以外,还有大家好奇的就是这十阿哥胤䄉为何能独善其身的活到了乾隆朝?

清王朝的历代王朝中,如果皇子多了就要讲究皇子的母系,如果母系的出身显赫,势力强大,那这位皇子在皇帝的眼里的地位一定高贵,康熙朝的十阿哥胤䄉就是如此。

十阿哥胤䄉的外公是康熙朝辅政四大臣中的遏必隆,大姨妈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而其母亲又是康熙皇帝的“温僖贵妃钮钴禄氏,”这就使十阿哥胤䄉在他的父皇康熙帝眼里十分骄纵。

所以,十阿哥胤䄉在康熙皇帝的二十几位兄弟当中的地位除了太子胤礽以外无人可以比拟。自小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按照现在的说法,虽然是有些二杆子,但是他是一位惹不起的主!

有历史记载:雍正帝登基以后,并没有过分的刁难他这位兄弟十阿哥胤䄉,但是对他的惩戒还是有的,并没有像对待八阿哥胤祀,九阿哥胤禟那样开除宗籍,称呼“阿其那,塞思黑,”只是他的封号没了。

有记载:十阿哥胤䄉的生母“温僖贵妃钮钴禄氏”人缘特别好,雍正帝登基以后这位太妃跟随她的儿子老十胤䄉住在皇宫以外,即使是雍正帝的母亲“乌鸦氏”在和雍正帝闹别扭的时候也曾经住过她家。

十阿哥胤䄉一直活到乾隆年间:

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子六人。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希望网友们提出不同的看法,共同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