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送荀彧“空盒子”意欲何为?荀彧为何直接自杀?

前一段时间由吴秀波主演的三国题材电视剧《军师联盟》大火,吴秀波把魏国的大军师司马懿简直演活了,那个狼顾镜头堪称经典。

在三国这个军师辈出的年代里,蜀国有诸葛亮,吴国有周瑜,陆逊,在曹操时期,他手下也有两个非常厉害的能人,一个是郭奉孝,一个就是荀彧,荀文若。

荀彧对于曹操而言,这个人就相当于萧何,在日本光荣游戏公司出品的三国志中,荀彧的政治能力,压过诸葛亮一头,是整个三国人物中最高的,曹操留荀彧在许都很放心。

可是这么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曹操为什么要送一个空盒子暗示他自杀呢?

原因在于曹操自己有了野心,他已经不是那个反董卓联合军时期那个豪气干云,要为汉朝锄奸,匡扶汉室的曹操了。作为此时的曹操他想当魏公,想当魏王,想要加九锡。

要知道在整个汉代,只有一个人有过这个爵位,那就是篡夺了西汉天下的王莽,所以曹操这个要求封公爵的举动被视为他即将实施篡位的信号,试探群臣的反应。

作为汉朝坚定的拥护者,荀彧自然也看出了此间的名堂,他坚决反对曹操加封魏公,他直接亮底牌不同意!

曹操听了心中极为不爽,这时曹操的狗腿子董昭出来为主子解围。

“岂可以一人而阻众望?”

坚决要求曹操进爵魏公。

荀彧听了董昭的话,不禁长叹一声:“我不想今日见此事。”荀彧的牢骚话很快就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曹操对他更加不满了。

建安17年,曹操准备南下进攻孙权,他破天荒的没有让荀彧留在后方,而是要求荀彧跟他同行。

荀彧是何等聪明的人,他早就看出曹操对他的不满,为了保住小命他就自己给自己开了请假条,请了病假,停在了寿春。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既然这么讨厌荀彧,那为什么不在许都就把他给干掉了?

因为荀彧在朝堂上的名声太高了,杀了荀彧一时爽,但是寒了天下士子的心,那可就轮到曹操哭了。

可是曹操又岂是善与之辈?两个人原本是合作伙伴,如今却在隔空斗智,曹操后来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

荀彧这么聪明的人,一打开盒子,一看,就知道曹操的意思了。盒子是用来装东西的,这也是盒子的价值所在。给他一个空盒子,这分明就是在告诉荀彧,你已经没有用了。

荀彧参透了其中的奥秘之后,没有选择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而是像真正的男子汉一样,自行了断余生。

《三国演义》中曹操送荀彧“空盒子”意欲何为?荀彧为何直接自杀?

《三国演义》中,曹操送荀彧一个“空盒子”,荀彧见后直接自杀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曹操与荀彧都是绝顶聪明之人,在决定生死之际,一切说法都是多余,一个空盒就足以代表。

早年荀彧初见曹操时,当时曹操大喜,直呼荀彧“吾之子房”。荀彧在曹操身边确实起到了张良的作用。首先在汉献帝遭劫难之时力劝曹操奉迎皇帝,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使曹操身价倍增,直接号令天下。曹操灭群雄无一不是挟天子之威而行事。曹操与袁绍相争时,荀彧为曹操谋划,打消曹操及部下的顾虑,破除了袁绍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整个平定北方的进程中,荀彧基本上是在首席战略家的位置“居中持中”。每次重大战役荀彧都掌握各种军情,制定作战大政方针和细节谋划。荀彧并不随军,每当曹操亲征,荀彧居中调停。每处战争危难之急,他都能拿出最合适的主张送达前线。曹操虽谋士众多,但在统一北方整个进程中,荀彧应算头一功臣。

那么这么优秀的谋士为何让曹操所不容呢?原因很简单,荀彧是汉王朝忠实的卫道者,他跟随曹操是他认为自己与曹操志同道合,共同平定天下,结束汉朝战乱纷争的局面,还大汉一片宁静。但作为汉相,曹操则日益野心膨胀,忠心日减,汉王朝都只能仰他鼻息生存。在曹操要加九锡,进位魏公时,终于荀彧提出了反对意见,于是曹操视荀彧为自己的政治障碍,在几度变更荀彧的职务和削减权力后,荀彧自行退出权力圈子,休病疗养。

此时就是荀彧生命的尽头。曹操命人送来了一盒点心,荀彧打开一看居然是个空盒,马上明白了曹操之用意。

荀彧知道自己的使用价值没有了,政治前途完全断送,一切空空如也。以荀彧之才干和气节,如此活着如同行尸走肉,岂不是生不如死?曹操深知这一点,荀彧更是心知肚明,此招其实就是取他性命,所以自尽而亡。

《三国演义》中曹操送荀彧“空盒子”意欲何为?荀彧为何直接自杀?

曹操送空盒子之前发生了一件事。曹操当时已经平定二袁,消灭了吕布,除掉了马腾,收服了韩遂,打败了马超,正是非常得意的时候,长史董昭建议曹操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董昭要上表请尊曹操为魏公。

荀彧说:“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听到荀彧的话,勃然变色,非常不高兴。

董昭说:“岂可以一人而阻众望?”所以董昭不听荀彧的话,只管上表。

荀彧叹气:“吾不想今日见此事!”曹操听到这句话,更恨荀彧。

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再次兴兵南下攻打孙权,命令荀彧同行,荀彧知道曹操要杀他,托病停留在寿春。曹操使人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曹操亲封的笔迹。荀彧打开盒子看,盒子是空的。荀彧知道曹操要杀他,所以荀彧服毒自杀而亡。

荀彧并不是胡乱猜测,曹操确实是要杀荀彧,因为荀彧死后,曹操非常懊悔。因为他知道是空盒子带给荀彧的死意。这个空盒子表达的意思是:从前你荀彧对我曹操有功,所以我曹操非常器重你荀彧,如今,大家拥戴我曹操做魏公,你荀彧不该阻拦。既然如此,以后我曹操再不可能会厚待你,正如这空盒子,里面再不会有我曹操对你荀彧的恩赐。

荀彧跟随曹操多年,他对曹操太了解,所以荀彧服毒自杀而亡。

曹操年轻的时候,荀彧是最早投奔曹操的人,并且向曹操举荐很多人才,帮助曹操打败二袁,消灭吕布,把刘备赶出徐州、汝南,曹操成就霸业,可以说荀彧的功劳很大。

曹操最初确实是以匡扶汉室自居,一路走来,走着走着,就改变了初衷,篡汉之心早已萌发,只是他还要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得以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以笼络人心,使自己一直处于匡扶汉室的正义的旗帜之下达到自己的目的。前不久的铜雀台建造完工时,曹操仍然以匡扶汉室的功臣自居。

而现在,天下形势,只剩下孙权、刘备,刘璋暗弱,曹操不会把刘璋放在眼里,张鲁在曹操眼里也不堪一击,所以曹操的心思开始不需要再装。所以他对荀彧的话非常反感,阻挡曹操称公、称帝,他必然不会容忍。所以荀彧必死。

西川张松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曹操轻贤傲士,只可同忧,不可同乐。……”

《三国演义》中曹操送荀彧“空盒子”意欲何为?荀彧为何直接自杀?

简单一句话,就是三观不合了。

荀彧选择辅佐曹操,是为了重振汉室。所以当早期曹操扫灭诸侯时,荀彧出谋划策,是曹操的亲密战友,被曹操称为“王佐之才”。

赤壁一站败北后,曹操统一中国的梦想破碎了。这时候的曹操开始为曹氏家族谋划,他开始封魏王,加九锡,这些路子完全是在模仿西汉王莽的篡权之路。荀彧看出苗头不对,就站出来和曹操说他们当年的“初心”,说他们的“使命”。曹操对此很伤心,写下了千古名篇《让县自明本志令》(对,就是那篇“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一诉衷肠。然荀令公依然表示不谅解。

大失所望的曹操只能忍痛割爱,在东征孙权的路上,送了一个空饭盒给荀彧,告诉荀彧可以去领便当了。

荀彧一死,荀氏家族基本上就与曹魏政权对立了,大部分都投向了司马氏。所以可以看到,西晋的顾命大臣和将军太守中,姓荀的很多,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荀彧或者荀氏家族的后代。

《三国演义》中曹操送荀彧“空盒子”意欲何为?荀彧为何直接自杀?

《三国演义》中,曹操送荀彧:“空盒子”意欲何为?荀彧为何直接自杀?



送“空食盒”之前,荀彧反对曹操改易九州,晋位公爵。曹操便将荀彧撤职,调他到军中赴任。

曹操送“空食盒”意欲何为?就是告诉荀彧:给官位、侯爵,富贵,增加封邑,最后连女儿都嫁到了荀彧家,该给的富贵都给了,该拉拢的手段都已用尽,给了荀彧很多机会,你荀彧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我曹操只能给他一个“空食盒”。以你的聪明不会不懂?

当看见“空食盒”荀彧就明白了,曹操已经不需要他了,以他的资历和威望又决定了不可能束之高阁,继续留在朝中哪怕不再做声也是潜在的威胁,将他解除一切职务罢免回家,曹操又不免要担上薄待功臣的恶名。

除了死没有别的选择。不过死也不简单,绝不能明正典刑,荀彧主持朝政十七年,又是创业的元老功勋,曹营上下、朝廷内外、地方官员,有几人不是经他推荐的?他是颍川士人的领袖、曹操的亲家、天子的老师,牵一发而动全身。公然处置荀彧必然导致一场政治地震,无论朝堂还是幕府都将轰然崩塌。

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无人的地方,让荀彧结束自己的生命,不牵扯不株连一了百了。荀彧早已洞悉曹操意图,以曹操当时的实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荀彧是聪明人,也不能不死。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三国演义》中曹操送荀彧“空盒子”意欲何为?荀彧为何直接自杀?

曹操送荀彧的不是简单的空盒子,而是空食盒。食盒里面应该装的是食物,食物是让人吃的,如果是空盒子,就没有食物吃了。曹操给荀彧送空食盒,就是告诉荀彧说,你没有食物可吃了。没有食物可吃的人,是不能够存活的,与其饿死,不如直接自杀,少受些煎熬。于是,荀彧接到食盒后,便直接自杀了!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主要是荀彧在建安十七年后明显与曹操政见不合。《后汉书 荀彧》传说:“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表留彧曰:臣闻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谋而鲜过者也。臣今当济江,奉辞伐罪,宜有大使肃将王命。文武并用,自古有之。使持节侍中守尚书令万岁亭侯彧,国之重臣,德洽华夏,既停军所次,便宜与臣俱进,宣示国命威怀丑虏。军礼尚速,不及先请,臣辄留彧,依以为重。书奏,帝从之,遂以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这段记载把荀彧仰药而死说的很清楚,曹操想做魏公,想取得荀彧的支持,但荀彧表示不支持。于是曹操就想法子收拾荀彧。然而,荀彧在名义上是汉朝的大臣,尚书令,万岁亭侯,要处置他,理论上讲是要经过汉献帝同意的。于是曹操就想了个办法,他南征孙权,就表请汉献帝派荀彧到前线劳军。既然荀彧已经到了前线,就不能让荀彧回去了,于是又向 献帝上表说了一大堆客套话,无非是说荀彧留下是代表皇帝参与前线军事,是不可缺少的。汉献帝本身就是曹操的傀儡,曹操能给他上表是面子,就是不上表,他自己处置了荀彧,献帝也没有办法。其实情况也是这样,荀彧人先留下了,然后表才到皇帝那里。献帝当然同意。曹操军队从寿春开到濡须,荀彧病了不能随行,曹操便下了最后的手段,给荀彧送了一个空食盒,让荀彧自己结束生命,排除了称国公路上的障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