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洋务运动自造铁甲舰“平远号”战绩如何?

整个北洋水师的表现众所周知,“平远号”作为北洋水师的一员,战绩一般。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艘舰。

(平远号)

起源

“平远号”是洋务派设计制造出的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1886年12月7日开工,1888年1月29日下水,首先服役于福建水师,当时不叫“平远号”,而是叫做"龙威"号,1890年调入北洋舰队。

“平远号”满载排水量2650吨,有260毫米"克虏伯"前主炮1门,150毫米"克虏伯"副炮2门,另外还有速射炮6门,鱼雷发射管4具,装备还是比较齐全的。而且“平远号”防护性好,但是机动性能不佳。

战果

甲午海战时,“平远号”并未受到重视而且作为后备力量,最开始并没有加入战斗行列中去。但是随着战局的恶化,北洋舰队逐渐处于下风,“平远号”和“广丙号”等不知名的小舰艇开始加入到战斗中。

“平远号”主炮发射的一颗钢弹击中日本旗舰"松岛",使得"松岛"320毫米主炮无法旋转,4名日本鱼雷兵窒息死亡。“平远号”速射炮又接连命中"松岛"的中央鱼雷发射室和桅杆,多名日本鱼雷兵受重伤,鱼雷管发射电路被打断。

然而就在几分钟后,"平远号"前主炮被命中且燃起大火,被迫退出战斗。

结局

北洋海军覆没后,"平远"与残存的北洋舰只一起屈辱地被编入日本舰队,1904年日俄海战中被俄军水雷击沉。这艘一度象征了中国近代造船业最高成就的军舰就这样最终沉入了大海……

晚晴洋务运动自造铁甲舰“平远号”战绩如何?

在黄海海战中,平远号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晚清国产军舰的巅峰之作

平远号铁甲舰严格的说应该属于近海防御铁甲舰,或者是装甲化的蚊子船,其原型是法国的黄泉级近海防御铁甲舰,和正牌的铁甲舰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福建船政局选择建造这种军舰是因为其吨位小,吃水浅,适合福建船政局的船坞,并非是其性能有多优越。不过平远号已经是清朝时期国产吨位最大的、也是技术水平最高的一艘军舰。

平远号的主要特点是虽然吨位不大,不过具有水线带装甲,防护能力较强,另外还有一门口径达到260毫米的主炮,火力比较凶猛,缺点则是航速比较慢,只有10.5节。在归属北洋水师以后,平远号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主要和蚊子船一起承担守卫港口的责任。

黄海海战表现不俗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进行保养,平远号的状态并不算好,航速下降到了8、9节的样子。而更重要的是,平远号所使用的260毫米克虏伯主炮在北洋水师中是独此一门,因此炮弹储备极少,在黄海海战爆发前总共仅有45发260毫米穿甲弹。而且从战后平远号请领了30出发射药看,黄海海战中平远号实际能用的260毫米炮弹仅有15发,其战备情况并不算好。

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北洋水师护航大东沟时,平远号和广丙号是作为第二梯队,在大东港港内承担警戒任务,和定远等舰并非在一起。直到北洋水师主力发现日本舰队来袭,定远号挂出“归队作战”命令以后,平远号、广丙号和鱼雷艇福龙、左一才紧急起航,赶往战场。

由于航速较慢,平远号抵达战场已经是下午2时15分,海战爆发1个多小时后了。平远号抵达战场以后,和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遭遇,双方展开激烈炮战。2时34分,平远号发射的1发260毫米炮弹击中了松岛号的中央鱼雷室,毙敌4人,并打坏了松岛号主炮的转动机构,使其失去作用。3时10分,平远号47毫米哈乞开斯速射炮发射的炮弹又多次命中松岛号的中央鱼雷室,多名鱼雷兵重伤。

日本绘画的被平远号击中的松岛号中央鱼雷室

此后平远号又击中了日舰严岛号,不过随即它的主炮被日舰击中,不能转动。由于平远号除了主炮外,仅有两门150毫米副炮,因此主炮受损以后战斗力大减,不得不在4时16分暂时退出战斗进行修理。

根据战后统计,平远号在海战中共发射了10发260毫米炮弹和20发150毫米炮弹,所以在后期平远号仅剩下了5发260毫米炮弹可用。总体来说,平远号在有限的参战时间里,用有限的炮弹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刘公岛保卫战被俘

黄海海战之后,平远号又参加了刘公岛保卫战。在保卫战中平远号将所剩的30发260毫米炮弹全部打光,此后只能靠副炮作战。在刘公岛沦陷以后,平远号被俘,并被编入日本舰队。

晚晴洋务运动自造铁甲舰“平远号”战绩如何?

平远舰是福州船政所造第29艘舰船,是福州船政局设计制造出的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1886年12月7日开工,1888年1月29日下水,1889年5月15日竣工,同年加入福建船政水师服役,于1890年5月16日调归北洋海军。

在说它的战绩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纸面数据:

长59.99米、

宽12.19米、

舰艏吃水4.19米、

舰艉吃水4.4米、

主匡面积76.88平方米、

正常排水量2067吨、

满载排水量2650吨,

动力为2座康邦省煤卧式2汽缸蒸气机、4座圆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400匹马力、航速10.5节、装甲甲板厚2寸(76.2mm)、水线带装甲厚9.4寸(238.76mm)、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5寸(127mm)、炮盾厚1.5寸(38.1mm),编制202人

我们再来看它的武器配备:

260毫米‘克虏伯’主炮1门,有效射程12200米。射速3--4分钟1发(由于安装样式为落后的架退式导致射速很垃圾),共备弹70发。

150毫米‘克虏伯’副炮2门,最大射程11000米,射速2分钟1发,左右射界非常大,能对军舰正前方、侧面和后方进行足够的火力支援;

5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2门,位于150毫米副炮前部两侧的炮墩内,射速1分钟20发,炮手有5毫米的炮盾防护;

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2门,分别位于舰尾两侧的炮房内,射速1分钟20发,炮手有5毫米的炮盾防护;

37毫米5管‘哈奇开斯’速射炮4门,分别位于舰尾平台和罗经舰桥两侧,射速1分钟60发。

另有18英寸(457.2mm)鱼雷发射管4具,共备‘白头’鱼雷12条。

再来看它的战绩:1894年参加甲午战争,与广丙舰负责警戒任务,之后驰援主力舰队。击伤“松岛舰”、“严岛舰”。(作为一艘二等战舰这个战绩已经非常耀眼了)

日军占领刘公岛后被俘获,后被编入日本舰队(还有一艘济远舰),仍沿用原名。1904日俄战争爆发,炮击俄国要塞时触雷沉没(济远舰也在同一地点沉没)。

晚晴洋务运动自造铁甲舰“平远号”战绩如何?

近海防御铁甲舰:福州(FooChow)船政局所造第29艘舰船,是福州船政局在参考法国“柯袭德”(“Cocyte”)、“士迪克十”(“Styx”)、“飞礼则唐”(Phlegeton)等3艘近海防御军舰基础上,设计制造出的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由魏瀚、陈兆翱、郑清濂、吴德章、李寿田、杨廉臣监造,1886年12月7日开工,1888年1月29日下水,1889年5月15日竣工,同年加入福建船政水师服役,命名为“龙威”,北洋海军总查琅威理(LangWilliam M)对该舰检查后甚为满意,于1890年5月16日调归北洋海军,更名为“平远”。

长59.99米、宽12.19米、舰艏吃水4.19米、舰艉吃水4.4米、主匡面积76.88平方米、正常排水量2067吨、满载排水量2650吨,动力为2座康邦省煤卧式2汽缸蒸气机、4座圆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400匹马力、航速10.5节、装甲甲板厚2寸(76.2mm)、水线带装甲厚9.4寸(238.76mm)、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5寸(127mm)、炮盾厚1.5寸(38.1mm),编制202人,管带为都司衔。

非常不幸的是,虽然属于国造军舰,但是由于建造材料都源自国外,等于断绝了维护的来源,因此1894年的“平远”状态并不比其他北洋水师军舰好到哪里去。原本就不高的航速(10.5节)也只剩下8-9节左右。由于航速损失过大,又长期不当主力使用,海战中被“边缘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1894年,因朝鲜事变,中日两国间爆发了甲午战争。9月16日,北洋海军主力护送增援平壤作战的陆军前往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抵达后,“平远”与同队舰“广丙”作为第二梯队,被配置于大东沟口外,担负警戒任务,这艘近海防御铁甲舰自降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执行了近海防御的任务,而北洋海军其余的10艘主力舰则作为一线主力,在口外12海里处下锚。9月17日中午,口外的北洋海军主力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展开激战, 距离战场较远的“平远”、 “广丙”以及鱼雷艇“福龙”、“左一”在看到远方弥漫的硝烟后,立刻一起急驶战场,支援作战的北洋舰队主力。

午2时以后,“平远”、“广丙”二舰相互配合,向日本舰队旗舰,法式巡洋舰“松岛”发起攻击。“广丙”一度准备向“松岛”发射鱼雷,但因敌方火力过于凶猛,而被迫撤退。防护能力较强的“平远”则在管带李和指挥下,于弹雨中拼死冲向“松岛”,下午2时34分,双方距离逐渐接近至2200米,“松岛”舷侧的速射炮疯狂地向“平远”倾泄弹雨,“在无数发炮弹的轰击下,已使其舷侧出现洞穴,从舰内冒出浓烟,舰内也出现火焰”,而几乎与此同时,“平远”舰舰首260毫米主炮发射的一颗钢弹击中“松岛”,炮弹从“松岛”左舷中部下甲板的医疗室斜穿而入, 击穿1英寸厚的钢铁墙壁,穿过中央鱼雷发射室,击中“松岛”320毫米主炮塔下的机关,引起爆炸,顿时使得320火炮炮罩粉碎,火炮无法旋转。这颗炮弹在穿越中央鱼雷发射室时,“使舰内各室发生猛烈震动,硝烟弥漫,人近咫尺难以辨认,令人窒息”,4名日本鱼雷兵因此窒息死亡。

下午3时10分,“平远”舰装备的47毫米哈乞开斯五管小速射炮又接连命中“松岛”的中央鱼雷发射室和桅杆, “弹片四起,室内周围壁上喷溅着骨肉碎末,甲板上流淌着血肉相混之水,难以步行……”,多名日本鱼雷兵受重伤,鱼雷管发射电路被打断。根据战后统计,在整个黄海海战中,日本旗舰“松岛”共中弹13发,被击毙35人,在这战绩中“替补队员”“平远”占了很大比重。短短几分钟后,下午3时20分、3时30分,“松岛”的姊妹舰“严岛”又接连被“平远”命中,被击毙4人。而“松岛”等舰也发炮还击,“平远”前主炮被命中无法操作,且燃起大火,被迫于下午4时16分退出战斗,驶向大鹿岛附近的浅水区,灭火自救。开战前并未被列入一线阵容,且大受李鸿章歧视的“平远”舰,尽管进入战场的时间较晚,参战时间较短,但却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一方面体现了“平远”舰自身武备和防护的先进性,同时以管带李和为首的全舰将士之奋勇精神,也是其能取得如此战果的重要决定因素。黄海海战后,“平远”舰随舰队返回旅顺抢修。1895年,日军水陆夹击威海湾内的北洋海军,“平远”又参加了威海保卫战。不久,日军占领刘公岛,北洋海军覆没,“平远”与残存的北洋舰只一起屈辱地被编入日本舰队,列为一等炮舰,仍保留使用“平远”舰名。1904年爆发的日俄海战中,“平远”被编入日本第七战队,担负旅顺口的警戒,以及对陆支援等任务。后又被并入“济远”支队,负责渤海湾的哨戒工作。9月18日,“平远”舰在东渤海铁岛附近巡弋,傍晚遇到强风骤雨,与支队其他舰只失去联系。晚上7时45分,在铁岛以西1.5海里处(北纬38度57分,东经120度56分),右舷碰到俄军布设的水雷,引发大爆炸,几分钟后,这艘一度象征了中国近代造船业最高成就的军舰最终沉入了大海……

晚晴洋务运动自造铁甲舰“平远号”战绩如何?

作为“中场替补队员”,加入战场的“平远”一上场就出手不凡!1发260炮弹彻底废掉了“松岛”的320毫米主炮,“水压机粉碎,操炮机构全灭”,还一直落到了弹药库!如果这发炮弹不是永远都不会爆炸的实心弹,而是一发装填10公斤黑火药的开花弹的话,引爆320弹库内的下濑炸药引发的威力足够将这艘3000吨级的日本联合舰队旗舰连同司令长官一起扯得粉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