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108将宋江何德何能当梁山的老大?
排在梁山好汉第一把交椅的呼保义宋江说起他的武功来远远不如林冲,董平,鲁智深,李逵等人,说起他的智谋,也远远不如吴用,朱武这些军师。而且在晁盖临死的时候,在他的心目中,合格的接班人也不是宋江,而是刚刚上山的卢俊义。卢俊义人才一品,还长得特别帅,武艺超群号召力也很强,作为梁山之主,应该完全没有问题。
可是没想到,晁盖尸骨未寒,林冲等人便拥立宋江成为梁山之王,这是为什么呢?
宋江影响力最大因为在整个梁山好汉中,宋江的影响力最大,在江湖上山东及时雨,好汉宋公明的名头可算是非常的响亮。当年宋江只是郓城的一个小小的押司,他就以自己的仗义疏财,结交好汉,乐于助人,而天下扬名。
江湖上无论上不上梁山,只要是好汉,都愿意结交宋江这个朋友。在古代,这个信息流通不太顺畅的年代里,有这样的影响力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宋江这个人对待自己的朋友,可谓是极为上道,有的时候甚至利用自己职务之便为那些,和朝廷作对的英雄好汉的大开方便之门,受过他恩惠的英雄好汉不在少数。
宋江和武松结识的时候,他看到武松的衣服旧了,马上就拿钱出来给武松做一件衣服。尽管这些钱都是小钱和柴进花在武松身上的赢梁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宋江胜在细节,他是真的关心武松这样的英雄。在细微之处,无微不至的关心武松,所以才赢得了武松这个非常有傲骨的人的尊重与友谊。
正因为如此宋江的名声才得以口口相传,越来越大,在江湖上也算是顶天立地的一号人物,影响力极大,所以才有很多人愿意为宋江赴汤蹈火,这才有了众多英雄好汉自发前来劫法场救宋江。这得益于宋江的人脉基础,宋江的人脉之广。
人脉资源最广还有一件事情得到了体现,段景柱在祝家庄偷来一匹马,送到了梁山,并不是要送给梁山好汉的大当家,托塔天王晁盖,而是要送给宋江哥哥。这就能够看出宋江,在这些江湖儿女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当晁盖死后,统领梁山的有且只能是宋江,只要宋江不死,你选其他人,作为梁山泊的大头领,肯定就会有人跳出来不服,怎么能够让名满天下的宋江哥哥屈居人下呢?原本晁天王时代,名分已定,宋江上山的时候,晁盖就已经做了第一把交椅,既成事实,没有办法改变。
如今,晁盖天王已经去世,重新选举带头大哥,众多受过宋江恩惠的好汉,毫无疑问的都选边站在了宋江这里。还有一些虽然没有受到过宋江恩惠,甚至之前都没有和宋江见过面的英雄好汉,因为江湖上传颂的宋江的英雄好汉事迹,也愿意支持宋江,这才保送宋江成为了梁山头把交椅的拥有者。
总结所以宋江能够坐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不是偶然,他极其强大的影响力,他的人格魅力,他的亲和力,都为他登顶梁山做下了铺垫。
《水浒传》108将宋江何德何能当梁山的老大?
梁上刚起家的时候,并没有108将,而那时候的头领也不是宋江,而是晁天王:晁盖。晁盖这个人平生仗义疏财,爱结交天下好汉, 更喜欢舞枪弄棒,练就一身好武艺。晁盖虽然出生于土财主之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他不贪财、不好色,为兄弟两肋插刀,义薄云天。
说真的,相比于宋江,晁盖更像一个山大王,无论从他的性格、品行还是思想上来看,他都具备了一个山大王所应该有的素质,而且 还发扬光大。本来他可以快活地纵横于江湖之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哪个宵小敢虎头拔须,哪个奸邪不望风而逃。晁盖称霸梁山 ,图的是什么?终其一生,他未娶一室,未贪一财,他只是想和兄弟们喝酒吃肉,同享人间富贵。晁盖重情重义,一旦认准了某个人 ,便会倾心相待,毫无私心。在他看来,梁山是一片人间净土,容不得那些寡情薄义、偷鸡摸狗的人来玷污,即便他再有能耐也不行 ,就是这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使得他遭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暗算。
宋江家境也不差,晁天王死后,他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按照晁盖的临终遗言,是谁能替他报仇梁山第一把交椅就归谁,最后是卢 俊义替晁盖报的仇,但是众人却拥护宋江当老大,这其中要说没有猫腻,我都不信。晁盖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宋江带上梁山,宋江 此人狼子野心,表面上笑脸相迎,暗地里却偷使绊子,每次晁盖想要出征讨贼或者搭救兄弟,宋江都会以“哥哥是一寨之主,岂可轻 动”为由极力劝阻,而他则带领手下南征北战,抢夺功劳,笼络人心,使得晁盖和兄弟们之间的感情生疏,架空了晁盖的权利。
你以为晁盖打曾头市是一时热血沸腾,误听谗言就鲁莽行事,他这是逼不得已呀。他感觉到自己在梁山的地位和影响力已大幅下降, 身边全是宋江的人,长此以往,自己的头把交椅还怎么坐得安稳,所以他急需一些功绩来威服众人。谁料,此去竟是末路,晁盖中了 史文恭的暗箭,毒发生亡,为什么说是史文恭呢,因为毒箭上刻着“史文恭”三字。说来好笑,史文恭只是一名教师,又不是什么大 将军,他为什么要在箭上刻自己的名字,难道是吃饱了撑的?而且,晁盖临死前说的是:“捉住射我的人”,他为什么不直接说:“ 去,给我砍了史文恭!”晁盖当时还没眼瞎,不至于“史文恭”三字认不出来,俗话说“欲盖弥彰”,其中道理耐人寻味。
宋江能当上梁山老大,完全靠的是坑蒙拐骗的卑劣手段,当初晁盖早就看出了他投降朝廷之意,只是苦于宋江隐藏得太好,城府太深 ,没能抓住什么把柄,后来宋江势力越来越大,晁盖想要动他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宋江才会取代了晁天王当上梁山老大,梁山只是 宋江的暂栖之地,他的抱负是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水浒传》108将宋江何德何能当梁山的老大?
宋江自身能力就比晁盖强,眼光看得比较远,比如招安的事都是宋江想出来的。
晁盖有武功也有智谋,但威望只能统帅10来个梁山好汉。
宋江的威望能统帅到108个梁山好汉。
晁盖占领了梁山,战斗力能同一个山寨或庄子持平。
宋江发扬光大了梁山,战斗力能同一个南宋持平。
《水浒传》108将宋江何德何能当梁山的老大?
宋江在兄弟中比较重义气,仗义疏财,又乐善好施,正如人送外号及时雨,而且他又比较会说话,更容易拉拢人心
《水浒传》108将宋江何德何能当梁山的老大?
宋江,小地主出身,在县衙系当时的公务员,“刀笔小吏”。他在社会上由于自已貌不惊人,体态胖矮而黑,常常被人欺负,受些腌臜气,与广大百姓接触较深,所以宋江他反对强暴,反对贪官污吏,同情贫民百姓的疾苦,并且“济人贫苦,賬人之急,扶人之困”,得到贫苦百姓的爱戴,被人称为“及时雨”。
书中第十八回说:“这宋江自在郓城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低,无有不接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如土!人向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毎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他有无数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朋友们能倚靠他,他也能倚靠朋友们。他在江湖世界,如鱼得水,游泳自如。
他江湖义气第一桩。当晁盖等七人劫取生辰纲的事件被官府查出以后,他主动地、勇敢地"担着血海也似的干系",给晁盖通风报信,表现出一个江湖好汉的本色。
由于宋江在江湖上德高望众,又由于在宋王朝当干部期间的衙吏的经历,可谓“吏道"纯熟,用今天的词汇,就是有非凡的组织能力。宋江上粱山后,由于客观形势对起义军的发展极为有利,加以他有一定的威信、经验和才能,山寨的面的确一天比一天更加兴旺起来;山寨的纪律日益严明;山寨的影响日益扩大;许多江湖上的草莽英雄不断慕名来归;他又陆续以宽大政策招揽了一批失败被俘的朝廷武将;连续赢得了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攻打高州、青州、华州、东平府,东昌府等一系列的胜利。
宋江的寨主地位,一个是他江湖的德高望众,另一个是组织、调动指挥才能,一百零八位中,只有具备这二个条件的人,方可为寨主。历史上真实的宋江也必须具备这二个条件。
《水浒传》108将宋江何德何能当梁山的老大?
说到这个问题,每个胸怀侠义的水浒迷都有自己对梁山头领交替有一些看法!《水浒传》中,晁盖武艺过人,又有勇有谋,宋江象貌平平,一介书生小史,为什么能接替天王晁盖梁山的第一把交椅,最后控制了梁山大权,带领众兄弟们走向朝廷招安!晁盖又有什么地方不如宋江呢?让我来综合分析一下他们的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当之处权当梦话:
一:两人出身
1.相同点
宋江同晁盖同为下层小史,一个在县衙,一个在乡镇,都可算是草莽英雄。两人对水泊梁山发展都有再造之功。特别经宋江一系列制度政策改革。梁山一步步的走上了鼎盛阶段。
两人都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好结交江湖好汉。对官场腐败和黑暗都深恶痛绝,都想对黑暗社会做出反抗行为。
2.不同点
晁盖出身于普通耕种之家,自幼习得一身功夫,在当地为一方豪杰。但因文化.经历.眼界及环境所限,缺乏政治素养和长期的人生规划,更没有最终革命目的!以山大王式小团伙吃肉喝酒的富贵生活为追求!
宋江出身耕读世家,自幼熟读经史,胸怀大志。无奈官场黑暗,科举屡试不第,只得屈身于官场小史。但光宗耀祖仕途之志却从未放弃,可以说宋江就是潭中之龙,只等时机一来,就可飞天。刺配江州岳阳楼上题反诗,既可见宋江胸中的志气非同寻常!
二:江湖影响力
1.托塔天主晁盖体伟力健,武艺高强,无奈环境经济所限,所交英雄范围有限,仅本县有些知名度而已!
2.及时雨宋公明
宋江家道富裕,虽身无武功,但有凌云之志,最终千金散去,在江湖上留下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宋公明的称号。山东范围内如雷灌耳!
三:聚义理念区别
1.晁天王竖起的梁山聚义大旗主旨还绿林江湖习气,只是不再抢劫民财,改为以打劫过路客商为主。同官府态度为利用水泊梁山地利优势,对抗到底!反贪官更反皇帝!虽然兵强马壮,但没有明确的聚义政治理念,只能算是啸聚梁山,规模较大的一伙有组织纪律的绿林山贼而已。
2.宋公明到梁山后,经过一系列政策和目标改革。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树立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指明了梁山聚义的路线和目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为以后招安留下伏笔。军事上转向攻打朝廷的郡县为主。只劫富济贫,不骚扰民众,以获取水泊梁山附近的民心。广招各路天下英雄,快速的充实梁山的军事实力,以便拥有同朝廷谈判的资本。
四.聚义手段不同
1.晁天王晁盖对于新晋人才的态度是,觉着合适就留,不合适就赶走或杀掉。以一己好恶为聚义兄弟的招收入伙标准!过于耿直和缺乏城府。没过多考虑梁山的壮大问题,以及壮大后的何去何从。
2.宋公明宋江则是尽最大力度拉拢各类英雄,尽可能将其收入帐下。甚至采用种种看似阴险手段赚取部分不得志军官.人才及各方名人!广招人才,极力壮大队伍。扩大自己在梁山的实力,为以后能执掌梁山大权做好准备。
五:聚义目的不同
1.天王晁盖从最开始劫生辰纲开始,就已经打定主意要吃匪盗这碗饭,他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就是想当一方山大王。过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绿林生活,痛快洒脱。
2.宋公明宋江自科举失利后,就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用落草为寇的非正常手段引起统治者关注。积极笼络江湖人士,壮大梁山实力,打起替天子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口号。为以后跟朝廷谈判条件打好基础。用招安方式搏取功名仕途!
天王晁盖同宋江的最大区别主要是:晁盖是个小富既安,容易满足的人!宋江是个有准备有想法的人,也是看清梁山泊短板和局限的人,只有招安同政府合作才是众兄弟最佳出路。水泊梁山大权交到宋江手中是最好的结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