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卧龙凤雏齐名,为什么感觉庞统比诸葛亮差好多?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向刘备推荐两人一名凤雏一名卧龙,他告诉刘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卧龙先生诸葛亮和凤雏先生庞统是两位齐名的人物。但是在后世,诸葛亮的名声远大于庞统,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就是诸葛亮寿命长!诸葛亮活到了50几岁,庞统死的时候只有36岁。在庞统死后的几十年里,诸葛亮仍然活跃在历史舞台的最前沿,充分展现了一代能臣的风采。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骨,成为后世膜拜的楷模。
而庞统英年早逝,他在历史上只是留下了一个模糊的身影,纵使他有天纵之才,经天纬地之能,都没有办法得到展现。也是因为她的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就明显不如诸葛亮多,这也造成了庞统虽然和诸葛亮齐名,但是对后世的影响远小于诸葛亮的情况。
第二点,没有迷弟吹捧!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诸葛亮,以及武圣人关羽的迷弟,再整个《三国演义》中到处充满了对诸葛亮的吹捧,围绕着诸葛亮有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甚至为了他颠倒黑白,改变历史。
比如说新野之战,明明是刘备放的火,在罗贯中的笔下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无中生有的给诸葛亮安排了空城计这么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于是在罗贯中坚持不懈的造神运动下,诸葛亮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形象也越来越神话。随着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诸葛亮也就成为了一个半人半神的人物。
而庞统,罗贯中没有多废笔墨,而且在关于庞统的故事中,他的故事也不够精彩,完全不能和孔明的故事相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两人对后世影响的天差地别。
最后这两个人在个性上有差距诸葛亮给人态度是,恭谦有礼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而且诸葛亮长得非常帅气,让人过目不忘,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而庞统则不然,他的那副尊容和帅没有关系,应该这么说,他丑的浑然天成,个子也不高,可能就是一个低配版的宋小宝。
而且庞统的个性也存在缺陷,在他的身上有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傲气,恃才傲物,这让他的人际关系很不好。这一点和诸葛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诸葛亮能和这些大老粗们打成一气,当关羽打算离开荆州和马超单挑的时候,就是孔明的一封信,制止的关羽的荒唐举动。
在信中,诸葛亮甚至还戏称关羽为大胡子。由此可见,孔明和关羽的关系多好。这一点,庞统可是比不了,所以就没有人替他吹嘘。这也是导致,庞统在知名度上远远不如诸葛亮的一个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凤雏在知名度远低于齐名的卧龙的原因了。
虽然卧龙凤雏齐名,为什么感觉庞统比诸葛亮差好多?
凤雏与卧龙虽然听上去是齐名,但诸葛亮是三顾茅庐请出山的,而庞统是自己找上门的!徐庶在其母被曹操软禁之后,走之前向刘备首先举荐就是卧龙,他对徐庶是很信任的,因此刘备对诸葛亮是很欣赏的!而卧龙可以说是闪亮登场,一出山就火烧博望坡,再之后更大胜利,借东风联合周瑜🔥火烧赤壁,致使曹操大败,此战之胜使刘备看到了争夺天下的希望,因些对诸葛亮是更加高看,就连一向高傲的关羽都服了,可以说那时卧龙之名如日中天!虽说此胜庞统献连环也有功劳,但他当时还并没有加入刘备阵营一直都是在幕后,而在台前的卧龙把光环都挂上了!之后庞统去东吴而孙权没看上他,在诸葛推荐下跟随了刘备,在带兵入川之时为了急于立功沒有听从诸葛亮忠告,在落凤坡又中了张任的埋伏被乱箭射死,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没有了一展雄才的机会,过早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后留下了遗憾!如不是这样以凤雏的才能,敢于出奇制胜加上卧龙用兵谨慎,二人可以说是珠联璧合,之后一个守荆州一个在西川,还会出显关羽在荆州的惨败吗?否则等待天下有变一个带兵出荆襄、另一个带兵以出秦川,也须真能实现隆中对的策略,极有可能改变三国的历史走向!综上所述与分析、这可能就是卧龙之名高于凤雏之原因!🍁
虽然卧龙凤雏齐名,为什么感觉庞统比诸葛亮差好多?
凤雏庞统本与卧龙孔明齐名,只因心高气傲,不听孔明劝阻,还没来得及施展智慧才华就惨死于落凤坡。而伏龙孔明诸葛亮,才高八斗,胸藏万计,夜观天象,昼挥雄兵,空城退司马,阵图摆八卦,六出祁山,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火烧曹船,三气周瑜,智斗蒋干。等这些都是诸葛孔明不同于庞统的优点,更是谦虚谨慎,沉着冷静的收获。
虽然卧龙凤雏齐名,为什么感觉庞统比诸葛亮差好多?
卧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庞统,他们都是三国的顶尖谋士,刘备的得力军师、左臂右膀。素有诸葛孔明美誉的诸葛亮早于家喻户晓,而和他齐名的庞统却鲜有人知,所以让人感觉庞统比诸葛亮要差好多,这对于和诸葛亮一样是旷世奇才的庞统来说,是一种悲哀。为什么会有庞统比诸葛亮差好多的感觉呢,我认为有以下4方面的原因,大家认为呢?
庞统没有在对的时机遇到对的人在对的时机遇到对的人,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古今中外都有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卧龙凤雏虽齐名,但卧龙诸葛亮在公元207年27岁时出隆中就直接辅佐刘备,而凤雏庞统尽管20岁时就有凤雏的美誉,但在公元210年30岁时才被刘备重用,比诸葛亮整整晚了3年。3年时间,诸葛亮已在刘备的蜀中树立了很高的声望,后来者庞统是无法跟他比拟的。从20岁到30岁的10年间,庞统没有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蹉跎了岁月,先机就已不再。
庞统丑陋的外貌让他走了很多弯路究其庞统蹉跎10年光阴,兜兜转转走了许多弯路,让他失去先机到刘备身边施展抱负的机会,皆因为他的丑陋相貌掩盖了他的才华。起初,庞统只是周瑜手下的幕僚,周瑜去世后,鲁肃把庞统推荐给孙权,孙权因为他的相貌,没有重用他。庞统来到蜀国之后,刘备也是注重外表的人,只让他做了一个小小的知县,这让庞统感到耻辱和悲哀。后来在张飞和诸葛亮的极力推荐下,吴将鲁肃也写信给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刘备才召见庞统,与他纵论上下古今,始相信庞统的才华,对他大为器重,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开启他的一展抱负之旅。
庞统的情商不高,给人留下气度不够大的印象庞统好胜心强,又比诸葛亮晚到刘备身边,总想好好表现,就有点急功近利,这就犯了功成名就的大忌。大凡能成大事者,除了有运筹帷幕的智慧,还要有宠辱不惊的气度包容万千的雅量以及察言观色能屈能伸的健全人格。和诸葛亮相比,庞统还是少了一丝淡定和平常心的,也可以说是少了一些气度。他受刘备重用后,就跟在刘备身边,攻打益州,而诸葛亮是留守荆州的。庞统为了尽快积累功绩,把诸葛亮比下去,所以在攻打雒城夺取益州最后胜利的关头,庞统自愿请命带兵马抄小道打通蜀道,本来他是军师不是将军,没有必要领军搏杀冲锋陷阵,他上前线确实体现了他一时急功近利的人格弱点,以至中箭身亡,英年早逝。
庞统的寿命太短,英年早逝让他失去人生更多的立功机会只有活着,一切才有所附丽。这一点在卧龙凤雏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凤雏庞统只辅佐刘备4年,36岁便英年早逝,纵有盖世才华也无济于事。而诸葛亮27岁起辅佐刘备,到刘备白帝城托孤,共辅佐刘备16年。后又遵从刘备的遗旨辅佐后主刘禅11年,前后共27年,到54岁在军中病逝。同样是盖世才华军中谋士,4年的功绩和27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如果庞统不是英年早逝,他的历史该改写。可惜历史无法改写,生活也不能重来,因为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以上就是我的4点粗浅见解,你怎么看?
虽然卧龙凤雏齐名,为什么感觉庞统比诸葛亮差好多?
凤雏不如卧龙出名的主要原因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主角而庞统过早的领盒饭。《三国演义》这本书使得三国时期在我国民众心中地位巨大,大多数人对于三国的了解都是基于这本书,所以三国时期人物名声大小,也大多取之这本书对于其人的描写程度。
国人观念
中国人讲龙凤呈祥,龙凤虽然是不同的种族,大部分人都认为龙公凤母,我小时候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呵呵,而且封建思想几千年的固化依然影响这现代的人们,认为龙为主导,不得不说称号这方面庞统就吃亏了。给人感觉谋略会稍逊诸葛一点点,别小看这一点点,给人心理的暗示是巨大的。
出场顺序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妥妥的大主角,各方面优化诸葛亮的形象,许多正史中并未记载的事件,都演绎成诸葛亮的事迹,而庞统,笔墨描写本身就少,而且死亡还被提前了三年,文人本就相轻,庞统投靠刘备以后,着急表现自己,作者对于诸葛亮的反映的描写就更加饱满了,不但写信推荐,而且多次对刘备夸奖庞统,两下比较,明显诸葛亮在容人之量上更加得到提升,反而庞统在于剧本上就是为了起到衬托作用。
重点描写
《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的升华加工可以说丝毫不怕浪费笔墨,并且已经达到了神的地步,给人的感觉就是智不过诸葛,义不过关羽。借东风火烧赤壁,五丈原七星续命,这根本就不是人可以做到的,而庞统虽有凤雏美名,奈何相貌丑陋,老版三国影视还好一些,后来的版本可以说导演恨不得找出影视圈最丑的演员来演绎他,第一映像就为人不喜,而且谋略智慧还在人的范畴,观众自然会下意识就认为庞统不如诸葛亮。
老郭说,相声圈比的不是能耐,而是谁能活的更久,把自己厉害的都熬死,估计他也是从三国里面受到的启发,司马懿熬死了三曹才得以上位,这里的庞统三十六岁升天,上天给他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太少了,如果不是取了益州,恐怕后人都会认为庞统不过虚有其名而已。能留下稍逊诸葛亮的名声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老弟。
关注月下读史
分享历史故事
虽然卧龙凤雏齐名,为什么感觉庞统比诸葛亮差好多?
寿命长短,决定了成就大小
一定程度上来讲,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寿命都比较长,比如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孙权等等,包括诸葛亮,基本上都是活到了50岁以上。我们看庞统活了几岁:
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年仅36岁,实在是英年早逝。
可能有人会说,那周瑜也只活了36岁,为什么名气比庞统更大,我们继续分析下去。
个人颜值高,加分很多现代社会是看脸的时代,那么古代呢,其实也一样,曹操就经常自惭形秽。我们看一下上面讲到的周瑜,他的颜值怎么样?《三国志》记载:
瑜长壮有姿貌。周瑜身材健壮,容貌英俊,颜值相当高,难怪能迎娶小乔。
再看与庞统作对比的诸葛亮,他的颜值如何?
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诸葛亮不但身材高大,而且容貌伟岸,当时的人们就认为他不是普通人,难怪名气那么大。
再看庞统吧,实在很一般: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庞统从小长相普通,人也比较纯朴,大家都不太认识他。至于《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更是把庞统写得丑陋不堪。
庞统出师未捷,诸葛亮大权在握庞统36岁死时,才投奔刘备大概6年,而诸葛亮只比他早一两年认识刘备。然而之后,庞统的谋士生涯戛然而止,诸葛亮呢,永安托孤后,可谓大权在握。用刘禅的话来形容:
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更何况几年后,李严因故革职为民,诸葛亮更是军政大权一手抓。并且在任上,以最高统帅的身份六次北伐中原。这一切,庞统都没有等到,就算他等到了,大概率也做不到诸葛亮那样的高度。
(关注李杜文,收看更多精彩三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