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洪秀全是很聪明的人?
单就前期的个人能力而言,毫无疑问,洪秀全是个人才,也是个聪明人。他从一个落榜秀才,到最后夺得清朝半壁江山,这样的成就,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只不过,可惜的是,洪秀全在后期贪图享乐,内部矛盾重重又没及时解决,再加上外国列强和清政府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而洪秀全也落得一个被剁成肉酱的悲惨下场。
为什么说洪秀全是很聪明的人?
首先我不认为洪秀全是很聪明的人!认为洪秀全很聪明的人,要么自己的认知有问题,要么和洪秀全一样,也是眼光短浅爱耍小聪明的人!
一个拥有帝王身份最终却饿死在被清军合围的城中之人,一个在其死后对手仍然不甘心,将其从坟墓里掘出被碎尸万段,最终落得个不得善终之人,何来聪明之说?
认为洪秀全是聪明人的人,无非认为他能聚集大批追随者和拥趸者,有这种本事的人基本上都能成就大事,就算做不了君成不了王也能留下名。洪秀全画饼的本事确实了得,拿来主义假借国外泊来品上帝鼓吹人人平等,煽动反抗情绪,最得意之作当属《天朝田亩制》,一副繁荣昌盛其乐融融的景象,在当时饱受困苦煎熬的清朝老百姓来说,无疑群心向往之,很快把洪秀全当成了救世主。
这一招古今中外狂热投机主义者缕用不鲜,起义鼻祖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角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李自城的“广积粮,缓称王”!就连希特勒在议会上演讲,也是先抛出为了全体日尔曼人的共同命运,无一不代表广大老百姓利益。欣慰的是洪秀全好歹做了几年的皇帝,尝到位及九五的滋味。
但接下来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符合一个合格政治家的标准,
李秀成《自述》最后部分总结了天朝“十误”:
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二、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
三、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封燕王秦日纲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
四、误不应发林绍璋去湘潭,此时林绍璋在湘潭全军败尽;
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猜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误主不信外臣,用其长兄次兄为辅,此人未有才情,不能保国而误;
七、误主不问政事;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九、误国不用贤才;
十、误立政无章。误国误命者,因十误之由而起,而性命无涯。
“天朝十误”基本概括了太平天国重大败因:北伐失败、祸起内讧、翼王出走、主不问政、滥封王爵、不用贤才、立政无章等等。
日封日多,封这有功之人,又思那个前劳之不服,故而尽乱封之,不问何人,有人保者俱准。司任保官之部,得私肥己,故而保之。有些银两者,欲为作乐者,用两到部,而又保之。无功偷闲之人,各又封王,外带兵之将,日夜勤劳之人,观之不忿,力少从戎,人心之不服,战守各不争雄,有才能而主不用,庸愚而作国之栋梁。主见失算,封出许多之王。言如箭发难收,又无法解,然后封王俱为列王者,因此之来由也。
以上失误都是在洪秀全的主政期发生的大事件,最主要的是两王相残和翼王出走!血洗东王府,后又北王府被抄,是天国败落转折。翼王出走导致天国加速灭亡!
洪秀全这个人,除了初期是个合格的煽动家以外,其他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建树。
天国统治时期被他搞的的一塌糊涂!误国不问政,封后纳妃倒是很在行,他一个人有3000多名妃子,有的妃子到天朝灭亡也没见过天王一面。给自己的9岁长子洪天贵福封了4个妃子,15岁时达到20位!讽刺的是,这位幼天王在被俘后为了保命,在受审时将太平天国的事情统统推在洪秀全和洪仁玕、李秀成等人头上:“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与我无干。就是我登基后,也都是干王、忠王他们做的。” 无论作为政治家还是父亲,洪秀全都算彻底失败到家了。
为什么说洪秀全是很聪明的人?
股票市场上有一家行业垄断型公司叫“大Q”。有一个叫“小全”的交易员应聘该公司股票交易员的岗位。怎奈资质太差,竞争太激烈,几次竞争上岗都失败了。小全甚至一病不起,因为毕竟家里面为了让他把这个专业念下来,几乎已经是倾家荡产了。
就在小全感到绝望的时候,流浪到了广州街头。被一个发传单小发的给拦住了,塞了一张传单给他。小全看着传单,突然陷入了深思,因为传单上写着“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于是小全回到出租屋,就做了一个人梦,一个白胡子老头请他大保健,不对,是背了个大宝剑。
于是第二天小全摇身一变,说自己是某外资集团总裁比尔的二儿子,大儿子是世界首富小茨。正在别人怀疑的眼光里,小全可长得和世界首富小茨一点都不像,一点白人特征都没有。但是此刻出租屋里的另一个保安小山立刻证明了小全就是某外资集团总裁的二儿子。于是很多人真的就慢慢开始相信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小全参加的这个组织叫“直销组织”。在每天洗脑、打鸡血前提下,这个组织很快发展不利。因为大家谁都不信世界首富的儿子和自己挤在一个出租屋,吃喝用度还不如自己。随着打击“非法传销”,因为没拿到牌照,所以他们不得已转移到了广西大山里。结果效果竟然颠覆了小全的想象,出奇的好。特别是小山那几乎就成了业务精英,每天成百上千地拉人头。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小清、小贵等人加入。
但是由于业务发展得过快,影响有点大,小山被抓进去了。于是小全拍着胸脯,要去赎人。结果别人又传小全也被抓进去了。这下子队伍要散了,大家都在收拾包袱打算回家,各找各妈。在这紧急关头,小清突叫住了众人,说其实我有个身份没暴露,现在情况紧急,我必须公开自己身份了,其实我就是那个外资集团总裁比尔。大家都傻了,怎么可能?但是转念一想,又对了。怪不得小全一副自己人的长相,原来他爹就是自己人。不过到底还是小清保养得好,有钱人钱都花在保养自己身体了。
结果小全和小贵安全回来了,结果发现自己多了个爹。不过多个爹就多个爹吧,毕竟牌照也拿下来了,还有引进了一个小型地产公司的老板小辉带资金入伙,后来还有新三板创业型公司小开带团队入伙。这下子就算空壳套现成功了,成立了“天天公司”,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是很快接了几个大项目(这些项目以前都是垄断在大Q公司手里的,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公司效益也越来越好,规模也越来越大。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小清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小清虽然没有做过股票,但是比作股票出身 的小全看问题明白多了,所以他觉得应该动用公司的资金储备,去悄悄买进“大Q”公司的股票。因为他发现“大Q”近来问题缠身,内部管理混乱,主营业务份额不断下降,外部业务纠纷,一直也在保持亏损,所以尽量蚕食“大Q”公司的主营业务。如果时机得当,做空“大Q”公司,并将它收购掉,也不是不可能。而本来应该考虑这个问题的小全,现在一心想的却是落实“总裁待遇”。
当小清认为此刻应该抓团队建设,理清内部管理框架时,小全考虑的还是落实“总裁待遇”;而小辉则考虑的是业务形势这么好,赶紧分红时,小全考虑的还是落实“总裁待遇”;而小开则认为应该趁着行情好,赶紧开拓区域市场时,小全考虑的还是落实“总裁待遇”。而小山和小贵终于受不了,离队了。
在发生重大意见分歧的时候,小清拿出了杀手锏,指着小全的鼻子说,我是你老爹,你得听我的。好吧,小全这才发现着了小清的道,自己还不能不承认你是我爹,否则别人就会怀疑我不是某外资集团总裁比尔的二儿子,但是只要你落实“总裁待遇”,这口气我可以忍。
当公司形势好的时候,大家都赚钱,“总裁待遇”自然好落实,分红也好落实,大家都一团和气。但是很快公司业务出现了问题。一方面自己负责收购“大Q”公司股票的业务进展不顺,资金损失得不少,股票购进得不多,完全无法实现操作意图。于是小全突然灵光乍现,要求持续少量补仓,结果钱越花越多,收益遥遥无期。
但是比这项业务损失更要紧的是,“大Q”公司的两个挂靠公司“小湘”和“小淮”突然也开始业务做大了。关键是还开始大肆收购小全“天天公司”的股票。并且在主营业务上开始大肆挤压“天天公司”。虽然形势恶化,但是“天天公司”的几个业务精英还是非常厉害的,所以保持这某种“平衡”的状态。但是“天天公司”还是发生了重大问题。当小清提出全员降低待遇,保证公司顺利运转的时候,小辉不服气,你小清喊着别人降低待遇,自己的待遇却快超过小全了。自己好歹还是带资金入场的,竟然还要受你的气。结果被小清打了一顿。小清打完小辉,就去找小全,让他签字让自己儿子入职公司。小全不同意,结果小清又揍了一顿小全。
这下子小全和小辉对小清意见大了去了,于是两人一商量,合谋用不正当手段赶走了小清,稀释了他的股份。还将小清的嫡系员工全部开除了,然后小全就喊开拓西部区域市场的小开回来当总经理。小辉不干了,我累死累活,你小开吃现成的?不行,于是他就威胁小开,开除了小开的嫡系员工。因为小辉用了不正当手段挤走了小清,导致了全公司对小辉意见颇大。于是得到支持的小开就要求小全,必须开除小辉,不然自己不就职。于是小全趁机开除了小辉,稀释了他的股份。
结果小开回公司履职的时候,小全又故伎重演,任命了两个哥哥做监理。小开一气之下,离职走人,打算自己到西部去重新开公司去了。
在这个过程中,“天天公司”损失了股东职业经理人小清、股东及业务精英小辉和小开,以及大量的中层干部及熟练的技术工。公司彻底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还有一个回光返照的时候,那就是小全的堂弟小玕的加盟,以及另外两个从基层提拔上来的业务精英,小成和小诚。但是小全还是怕他们坐大,留了个心眼,结果一个公司晋升了2000多个经理。最后扯皮谁都不服谁。
而就在这个阶段,“小湘”和“小淮”开始发力,特别是“小淮”与外资合作,更换了设备,引进了人才,很快就将“天天公司”挤兑破产了,并全资收购并雪藏了“天天公司”。但是“小湘”和“小淮”做梦也没想到,“大Q”公司重新将业务经营权收回,全资收购了“小湘”和“小淮”公司,并且雪藏了收购“天天公司”功劳最大的“小湘”公司,重新成为了行业垄断型公司。
究竟谁聪明?你认为小全聪明吗?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为什么说洪秀全是很聪明的人?
洪秀全的人生轨迹说明了时势造英雄这个规律,但是并不聪明的洪秀全却没有做到英雄造时势。
洪秀全屡试不第,秀才也没有考上。事实证明,洪秀全其实并不算太聪明,文笔也比较差,从他写的不少诗歌文章中也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虽然存在弊端,但是也能说明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智商程度,这是毋庸置疑的。洪秀全成年后身处的时代,鸦片战争爆发不久,清廷惨败,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也开始合法化。正是这个契机,洪秀全接触到了基督教,虽然他对基督教一知半解,但是作为天国理论的基础,也是影响深远的。
同时,清代中期人口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流民危机,土地相对缺乏的问题也开始涌现,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造成大量的人口失业,不得不铤而走险,穷苦老百姓无路可走,这给太平天国运动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的支持。除此之外,西方列强势力进入中国后,某种程度激化了社会矛盾,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变量之一。洪秀全确实有过人之处,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人的帮助下,确立了自己宗教领袖的地位。广西金田发兵之后,到永安建制乃至定都南京,成立太平天国,虽然是众人的集体功劳,但也自然有他非同寻常的一面。
然而,洪秀全有理论思维但无政治智慧和长远规划,目光短浅,私心也相当浓厚。定都南京后生活迅速腐化,纵情声色,滥封亲族为王。深居幕后,并且不信任之前的战友,天京事变导致分崩离析。清廷还没打上门,萧墙起火,在组织实施和统摄补下层面,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本来大有可为的天朝前景,在多重因素下,迎来了失败的命运,这其中就包括了洪秀全的个人能力和性格缺陷。总体来说,洪秀全是一个不聪明的野心者,本应成功的失败者,但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枭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