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80岁以上的老人不是在敬老院就是孤独在家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对他们有何影响?”

据调查80岁以上的老人不是在敬老院就是孤独在家,想想自己现在30岁了,到80岁以后也是这样,孤独无助感袭来。所以人活着到底活到多少岁合适的离去,还是长命百岁的活着孤独终老的离去好呢

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这样,我婆婆已经85岁了,但她每天过得很充实,很自在。

我婆婆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小儿子在上海打工,大儿子和女儿在老家。她女儿也就是我姑姐嫁在本村,几乎每天都去看老妈。我婆婆只要有什么重活就叫她大儿子帮忙,因为大儿子家和我们家房子挨在一起。(我婆婆住在我们家,我和老公常年在外。)

我老公和他二哥在上海打工,平时没时间回家看老妈,但也经常打电话给她。逢年过节就回家看她,她的生活费主要由我们家给,一年差不多给个四五千吧。她的孙子孙女外孙女

也经常给钱。老人每年钱都花不完,这些年还存了好几万呢。

我婆婆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看到她的孙子孙女儿们成家,她每天都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没事就去女儿家玩玩,一点都不孤独。我真的很羡慕我婆婆,希望能到她这个年纪还有这么好的身体,这么好的心态!

这张照片是上次老公回家拍的,是我婆婆和姑姐,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有许多80岁以上的老人不是在敬老院就是孤独在家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对他们有何影响?”

什么孤独在家呀,现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单过好着呢。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儿,看看电视,玩玩手机,写个悟空问答啥的。多自在哟。有吃的,(而且是想吃什么吃什么,山珍海味,菜蔬瓜果,应有尽有的啦)有穿的(想穿什么穿什么,我嘛不求名牌,但一定要是纯天然的。寒冬时节貂皮大衣,初冬深秋时真皮大衣或者皮袄,中秋时节和春天100%的棉,夏天100%桑蚕丝,)有住的,(幸运的是房价不高时罝了几处)有用的,这一点儿挺可怜的,因为高中二年级时应征入伍当兵去了,没有上成大学,啥文凭也没有,工资比同龄的大学毕业生每个月少一千多块钱呢。对此,心里多少有那么一点儿不开心。不过还好的啦,一个月也6000多块钱退休金零花花,經常跑跑古玩市场买个玉雕件啦,紫砂壶啥的玩玩,打眼的不少,拣漏的也有,一天到晚找个乐儿,玩玩呗,自我感觉良好。时常心里感到还可以吧,老年生活挺有趣的。我嘛,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当然也没有年轻的时候想成名成家的那股冲劲儿了(因为已经出版专著十几本,开始我写长篇叙事诗,但受众面很少,只有社会效益,少有经济效益,这怎么行呢?于是改写儿童文学,虽然都是一些给小朋友们读的儿歌儿童诗之类的小玩意儿,有点儿难登大雅之堂,但因受众面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可以的呀。还有幸被专家们赏识,让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算是挤进作家行列了。)目前,最大的爱好就是泡澡,隔天泡一次,六十度的桑拿房里能待十分钟,气不喘心不慌的,一切都挺好的。还有就是爱喝茶,2000多块钱一斤的超特级龙井茶照喝不误。总之一切还好的啦。今年八十二岁,现在,啥病也没有。唯一的奢望就是再活二十年。眼下所想的就是尽可能晚些接到上帝的邀请,人间真的很美,真的舍不得离开。哈哈……

“有许多80岁以上的老人不是在敬老院就是孤独在家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对他们有何影响?”

我老爸活了九十多岁,晚年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精精神神活,利利索索死”!他好像做到了!

2009年11月份,他走向生命的终点。记得,当儿子孙子都赶回去,守在他身边时,弥留之际的老人家忽然醒了,意识清清楚楚。每个人他都认识,就连上厕所,都要人扶他起来,在炕下的便盆解决。大家只好把他的老衣给脱了下来,(老衣,寿衣)一是怕弄脏(不吉利)二是感觉他没有问题了!

此时,以大孙子为代表的孙子辈,给我们这儿子辈提出抗议“我爷爷好好的,为什么不把他送大医院抢救,是不是等我爷爷死啊”。这抗议是非常扎心的。尽管这以前就是从镇医院拉回来的!但孙子们认为镇医院级别不够,我们这些做儿子的怕花钱。

是啊,我们做的一切,都讲拷贝复制在这些孙子孙女的记忆里。待我们老了的将来,拿出来照方“抓药“!生死之事,这些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村子里的老辈,怎么给他说“回光返照啊”“还在等某某回来啊”....,孙子们都统统不听。

于是,我们开车直奔县级大医院。把情况给人家一说,急诊大夫就说,别折腾了,老人九十多了,让老人安安静静的走吧!我说不行,一定要请医院派医生去家里看看。医生说,按规定,去两个护士一个医生,一部救护车,1000元(那时物价不怎么贵)我说,没问题!给你们。

于是,就把医生请到了老人家的炕前。经过一番检查,医生的结论与他们在医院的一样:让老人家安详的走吧!别折腾了!此时,老人家就又开始犯糊涂了!但等其他人送医生出门的档口,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尽管有气无力,但非常清楚给我说了一句“五娃,别叫医生来了,我莫相了”(五娃是我小名,莫相,陕西话:没机会,要死了),怎么如此从容?就好像他的一件活路做失败了后的感叹那样!接着,老人家就一点一点,越来越虚弱,像风里的灯,随时有灭的可能!

更让我难以置信的是,第二天中午,当我与我五爸,也就是我爸爸的弟弟,守在老人家身边时,我看见他身体稍微动了一下,接着听见他如同在梦魇一样,长长谈了一口气:“我咋断不哈这口气呢”(不哈,是陕西话,不了)这是何等从容。没有一点留恋,就像要去出远门那样简单,没有恐惧,没有挣扎!

下午,他老人家走了,从容,安详,以至于,过三天,给他最后一次整理遗容时,他浑身虽然没有了体温,依然柔软如好人,脸色红润,如睡着一般!

我留着泪,写了这样几个字,贴在他的房间,最后,烧在了他的坟头!

“如此演绎生与亡,门前古槐青又黄;乐善好施有好报,才有这般安和详”!

讲讲老爸的事情,也能悟出点什么!

“有许多80岁以上的老人不是在敬老院就是孤独在家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对他们有何影响?”

谢谢邀请,其实80多岁以上的老人如果没病没灾的自己过是再好不过了,有什么可孤独的自己找点事作,看看书听听音乐,养点宠物开心快乐幸福.如果有病那就另当别论,以前古時候一大家人三四代人都在一个屋檐下,正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见得好到那,虽然不孤独,可谁又能享受着快乐幸福呢。

“有许多80岁以上的老人不是在敬老院就是孤独在家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对他们有何影响?”

我一朋友公婆90多岁了,两个老人退休金加起来两万多,还住国家免费提供的养老院,因为是离休干部,但是现在有个老人老年痴呆被接回来了,儿子媳妇天天盼他死,所以长寿不能自理的老人再有钱也遭人嫌弃,能自理活到多大都没关系。

“有许多80岁以上的老人不是在敬老院就是孤独在家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对他们有何影响?”

现在开始好好锻炼保养身体,同时攒够养老钱。希望活到80岁时,生活能够自理,如果不能自理了就去养老院,反正不拖累儿女。儿女有自己的小家需要照顾,工作压力大,尽量不要给儿女添麻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