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一型和二型,还有一些未知原因爆发的糖尿病,也可以归为综合类型。二型糖尿病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富贵病”的一种,虽然遗传因素也占一定分量,但更多的和平时的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有关系密切,如暴饮暴食、高油高脂高糖饮食、久坐久躺、缺乏运动、作息无规律、熬夜等都有关联,大部分是因为诱发肥胖而引爆发病情。很多研究都发现肥胖和二型糖尿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80%以上的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肥胖或超重的问题。肥胖人群细胞数量多、细胞体积大,它们需求更多胰岛素的分泌作用,这会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岛负荷,产生较强的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肥胖会严重紊乱人体内分泌,不仅是胰岛素的分泌会受到影响,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分泌问题可能也会相继爆发,所以大家都称肥胖为“万病之源”,很多生活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都是始作俑者。所以预防二型糖尿病的关键就在于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且维持适宜的体重。

糖尿病的爆发主要和胰岛素相关,因为胰岛素是我们体内唯一可以降糖的激素,它有问题了,自然血糖就有问题了。胰岛素的作用类似一把钥匙,能开启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细胞通道的大门,如果它没问题,那么葡萄糖就能顺利运输到细胞提供能量,利用不完的葡萄糖还可以形成糖原存放起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如果它有问题了,不但葡萄糖无法运输到细胞,糖原也无法顺利合成,血糖一直偏高,身体得不到能量,还会开始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消耗能量。

二型糖尿病人群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虽然他们的胰岛可能本身还在工作,还在分泌胰岛素,但胰岛素的作用效率太低,胰岛素抵抗大,胰岛素无法正确作用于靶细胞、感知血糖变化的能力低等,和着一起让二型糖尿病更加严重,通过日常饮食的调节和控制,改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并且配合药物干预来共同调节,还是基本可以让血糖维持稳定状态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也忌讳不听医生嘱咐,不愿服药,想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的,但这并不适合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如果抗拒药物的帮助,让病情加深,那以后就更难以调节,还会提早让糖尿病并发症来临,糖尿病可怕的也不是这血糖的问题,就是这并发症啊,所以,该服药的还是得服药,要是到达了蜜月期,在医生的指导下,如果可以不服用药物调理,再做定夺。

二型糖尿病患者还有个误区就是“不吃主食”,因为除了平时避免含糖较高的食物食用,糖友都会认为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太高了,所以为了平稳血糖,干脆连饭也不吃了,面也不碰了,岂不更好?主食是一定要吃的,如果正确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的情况下,适量摄入主食对血糖并没有威胁。主食是葡萄糖的主要来源,身体利用最多的能源就是葡萄糖,葡萄糖也是最绿色的能源,如果不吃主食,大量阻断葡萄糖来源,身体就只能大量分解脂肪、蛋白质供能,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效率较低,对于本来就容易低血糖的糖友来说,更容易发生头晕、出冷汗、低血糖的问题;脂肪、蛋白质分解二级产物多,会增加肝肾的代谢负担,减少脏器寿命;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数量过多,还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症状严重的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这个问题;脂肪也不是一味的分解,为了避免血酮浓度过高,它会分解更多蛋白质供能,而蛋白质对我们非常重要,长期如此,可能造成大量蛋白质损失,引起脱发、肌肉含量降低、脏器功能下降、甚至不孕不育。

一型糖尿病又有什么区别呢?一般来说,一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都是因为胰岛细胞受到破坏引起的,胰岛细胞是无法再分化合成新细胞的,所以一旦损坏就是永久损坏,所以一型糖尿病患者无法分泌胰岛素或者无法分泌充足的胰岛素,从而引起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也无法通过只服药、改善饮食、加强运动来调节血糖,还得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辅助控制血糖,大部分也并非是代谢能力下降的中老年人群,更多的反而是青少年,和遗传关系比较密切,也有可能是综合因素,例如爱吃高油高脂食物、爱吃甜食、病毒入侵、恰好某段时间抵抗力较低等原因。因为一型糖尿病患者几乎完全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身体短时间就大量消耗脂肪供能,所以会短时间内就暴瘦,骨瘦如柴,二型糖尿病患者期初可能比较肥胖,身体还能分解一些胰岛素,虽不会暴瘦,但其实到了后期血糖控制依旧不稳定也会出现消瘦的问题。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现在糖尿病发病率与日俱增,但是很多人对糖尿病很陌生,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学习一下。1型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特征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是目前为止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其特征是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就是说可以分泌部分胰岛素,但是胰岛素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糖尿病诊断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

1.家族史。与没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者相比,有一级亲属患2型糖尿病的家族史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至2-3倍。父母双方都有2型糖尿病史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达5-6倍)。

2.空腹葡萄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或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在5.7%-6.4%的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3. 肥胖是最重要的可改变的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

4. 尽管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有很大的遗传成分,但是身体活动、饮食、吸烟、饮酒、体重和睡眠时间等生活方式不健康也是造成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5.水果、蔬菜、坚果、全谷物等食物摄入太少也会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5.运动少。比如,久坐的生活方式会降低能量消耗、促进体重增加并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6.吸烟。吸烟会增加血糖浓度,会损害胰岛素敏感性。

7. 睡眠持续时间。 与每日约8小时睡眠时间相比,睡眠时间短(≤5-6h/d)和睡眠时间长(>8-9h/d)均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处于糖尿病前期怎么办?

糖尿病前期就是血糖不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都属于糖尿病前期。

如果处于糖尿病前期,应改变生活方式以降低将来发生真正糖尿病的几率。

1. 减轻体重

减轻5%-10%的体重能明显降低患病风险。

2. 恰当饮食

应选择富含水果、蔬菜和低脂乳制品的饮食,并且少吃肉类、甜食和精制谷类。避免饮用甜味饮料,如汽水和果汁。

3.一天活动30分钟

不一定要去健身房或出汗才有用。散步、做园艺和跳舞均是有帮助的活动。

4.戒烟

有研究表明吸烟会大大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所以戒烟势在必行。

5.适当是使用一些药物

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生心脏病发作、脑卒中和其他问题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所以降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积的药物要坚持服用。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常用口服药 糖尿病常用胰岛素“点赞”是一种鼓励!预防大于治疗,希望大家要珍惜健康,不要失去才后悔!学习最常用的医学知识,为你的健康打开一线天!大家有问题可以,评论咨询或者私信咨询,点击关注“医线天”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就是平常说的血糖高,血糖指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身体健康的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空腹3.9----6.1mmol /L,饭后2小时≤7.8mmol/L

胰岛素是身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能促进全身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的异生。当人体摄入能量时,胰岛素发挥作用,一部分维持身体活动所需,一部分转化成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从而降低血中含糖量,以备运动和饥饿时身体消耗。

一型糖尿病是身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必须注射外源性胰岛素。二型糖尿病身体产生胰岛素但是作用较差,可以口服药物治疗,严重时仍需注射胰岛素。

无论什么样的糖尿病都无法根治,只能以维持血糖正常为治疗手段,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不要相信任何能根治糖尿病的谣言,现在医学技术无法根治,控制好血糖保持良好心态,生存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很多人都会以为糖尿病患者排出的汗液和尿液都是甜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糖尿病的糖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能尝出甜味的糖,而是葡萄糖。

糖尿病最主要的引发原因就是吃的食物糖分太高,而且吃的量过多,导致最终吸收到血液里的糖分太高,就变成高血糖,持续性的高血糖就会造成糖尿病。详细的说,食物经过肠胃消化后,转化成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而进入人体细胞需要胰岛素的推动作用。胰岛素分泌的量都是定量的,所以如果葡萄糖含量越来越高,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以推动所有葡萄糖进入细胞中,多余的葡萄糖就会进入肝脏,形成肝糖元。

肝糖元的作用就是当血液里糖分含量降低时,自动分解成葡萄糖以升高血糖,如果血糖过多,多余的葡萄糖就会形成肝糖元储存起来。等到了肝糖元储存量也达到峰值的时候,葡萄糖就会形成女性最讨厌的脂肪,这也就是吃多了甜食就会长胖的原因。

糖尿病一般有两种类型,I型和II型。I型是胰岛B细胞天生受损,多发于儿童。II型是胰岛B细胞后天受损,多发于成人。所以也可以总结为,糖尿病是因为吃多了含可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分的食物,从而引起血糖高,因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地方)受损,所以,胰岛素不能把全部血糖搬运到各个细胞去,血糖就越堆越多,从而引起高血糖,最终形成糖尿病。

指导专家: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什么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指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糖尿病。

2型糖尿病曾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特征为胰岛素作用异常和(或)分泌障碍,通常在糖尿病有明显临床表现时两者均存在。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增加疾病易感性,加上环境因素的作用导致高血糖发生。多见于中年以上或老年人,也可以发生在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特点表现为起病隐匿缓慢;常有阳性家族史,并在某些种族中呈现高患病率倾向;发病与增龄、肥胖和某些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多见于中老年人和肥胖者。2型糖尿病初发病时一般血桨胰岛素水平并不低,但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显示胰岛素释放高峰减低并后移。2型糖尿病一般通过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减轻体重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或口服降糖药物即可控制病情;但在应激状态、酮症酸中毒或少数患者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无效时须用胰岛素治疗。

本内容由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王英南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发病机理未明)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性、进展性的代谢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能治愈的方法。

2型糖尿病也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糖的原因主要是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典型的发病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体重下降,但不是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典型症状。

通常,能确诊2型的患者往往都是因为发生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去医院就医后才检查发现出来。

调查数据,2010年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是9.7%,现在快十年了相信数据会飙升不少。更可怕的是,有近一半的成人属于糖前期,中国是糖尿病大国。

指南建议,年龄45岁以上的人,最好去做一下糖尿病筛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