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猪油对身体到底有啥好处?
现在很多少有朋友愿意用猪油作为日常食用油了,已经到了“谈猪油色变”的时代,猪油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油脂,总被贴上“高胆固醇”、“高脂高热”、“心脑血管疾病”的标签,其实我们并不用过度地警惕猪油或其他动物脂肪,只要适当地吃,它们并不会对人们造成太大威胁,而且它们也有自身的优势。
现代人为什么反感动物油脂,更偏爱植物油?
其实这可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例如想要更快速烹饪、更美味、存放时间更久,更便利的食品,一切从简生活,也正是这样的苛求,诞生出了“加工类食品”,油炸食品、甜点、比如零食、薯片、罐头肉,这些食物的确做到了美味便利,存放时间加长的特色,不过它们让食物在加工中损失了更多营养,且添加了更多油脂、饱和脂肪,还产生了反式脂肪酸,日常的食物热量大大增加,威胁健康的成分频频出现,加上生活越来越便利,人们的运动量大幅降低,消耗热量越来越少,导致更多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的爆发。
然后要解释一下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中普遍饱和脂肪酸占比更高,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更高,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是无害的,不过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饱腹感,储存能量,对于能量丰盈的现代饮食来说,好像需求量较低;而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利用率更大,比如其中的n3脂肪酸是合成视网膜、大脑皮层的组成部分,n6是合成皮脂腺的重要成分,n3或n6还有助提高好胆固醇的含量的效果,有助改善高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n3还能降低细胞炎症,有抗癌效果。看看,相对于饱和脂肪来说,不饱和脂肪酸是不是在你心里感觉地位更重了?这自然也成了植物油盛行的社会。
猪油真的那么孬吗?
很多朋友认为猪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太高,而正如前文所说,饱和脂肪酸可能对人体的作用更小,而随着现代生活摄入能量更高,这些饱和脂肪酸更可能成为我们难以利用的成分堆积为脂肪,诱发肥胖,从而引起更多心脑血管疾病,但也不要光看到猪油饱和脂肪酸高的一面,其实猪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加起来可是超过50%的占比,而饱和脂肪酸占总体的32%左右,其实想想好像还能接受。
猪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这和橄榄油其实有相同的特质,单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较强,不宜受热氧化或氢化,可保留更多有效成分,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其实料理时对健康是更有益的,而且它们的摄入同样的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维护我们血管的健康。
(图片来源:生酮实验室)
另外,解释一下胆固醇。猪油中的确有胆固醇,植物油里面胆固醇没有,但是,一定要知道,胆固醇并不是一点不吃才是好,它不是个坏东西,而且对人体来说,胆固醇丰富(不算过量)是很必要的。2005年就有研究发现,胆固醇正常的水平有助降低痴呆风险;总胆固醇过低,可能增加抑郁症风险,甚至有研究发现,胆固醇的正常水平可降低死亡风险。
而且健康食物中胆固醇的摄入,并不会对总胆固醇有太大影响,因为外源性摄入的胆固醇仅仅占总胆固醇20%左右,而我们自身合成分泌的占80%以上,除非是天天吃油炸食物,膨化零食,摄入更多反式脂肪酸,当然这些食物中也有胆固醇,长期不健康饮食,久坐久躺等综合原因导致了高胆固醇血症。猪油是健康食物吗?至少人家没有有害成分含量,也没找谁惹谁,为什么就是不健康食物了?
(图片来源:瘦龙健康)
猪油还曾被评为10大最营养食物之一(BBC2018年2月报道)
猪油本身真的是被黑了好多年,其实我个人觉得它是一种不错的油脂,人家又有饱和脂肪,能增加大脑满足感,提高食物芳香,增加食欲,又含有不少不饱和脂肪酸,同样有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啊,只是饱和脂肪酸相对于植物油稍微高了一点而已。我们不过量摄入的话,对人体没有任何威胁,哪怕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猪油中的维生素D还相当丰富,很少有食物能补充更多维生素D,而它和预防骨质酥松有很大联系。
吃猪油对身体到底有啥好处?
猪油一直被某些专家以及学者认为是一种不健康的食用油,告诫我们少吃猪油,搞到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人不吃猪油了。在我的记忆中,猪油伴我走过了童年,特别是记忆中的猪油炒饭,特别香特别美味,现在植物油炒的饭却没有了这种味道。那么,为什么现在的人变得不爱吃猪油了呢?经常吃猪油真的对身体不好吗?那么,下面,左撇子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猪油的营养价值猪油主要是由猪油膏炸出来的动物油脂,炸出来的猪油基本上都是脂肪,从每100g猪油的食物营养价值表我们可以看到,猪油的热量是非常高的,每100g猪油的热量可以达到3765.6千焦,所以,猪油可以为我们身体提供很高的热量。
另外,猪油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三甘油酯,其中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而猪油的脂肪酸基本上由以下这些脂肪酸组成,其中豆蔻酸3%,棕榈酸24%,硬脂酸18%,油酸42%,亚油酸9%,十六烯酸3%。
除了富含脂肪酸之外,猪油还含有比较丰富的胆固醇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锌、硒等微量元素。特别是猪油中含有的维生素E是最好的抗氧化剂,不仅可以帮助人体清除积累的氧自由基,从而延缓衰老,使皮肤更加细腻,更富有弹性,而且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水平。
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摄入一定量的猪油,不仅可以给我们身体提供热量,而且还能够提高我们机体的免疫力,使皮肤更加细腻、具有弹性,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二、猪油的药用价值猪油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调料,除了具有比较丰富的营养价值之外,它其实还有比较多的药用价值,在中医里,猪油也可以作为一种药物使用。在《中药大辞典》里面记载:猪油性味甘,凉,具有补虚、润燥、解毒的功能。可用于治疗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等症。另外,在《本草纲目》里面记载:“猪油解地胆、亭长、野葛、硫黄毒,以及诸肝毒,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
因此,从以上对于猪油的药用功效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猪油既可以内服使用,也可以外涂使用。它不仅可以利肠胃,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对治疗燥结性便秘具有比较好的作用,而且还具有解毒的作用,可以减弱食物中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伤害。在外用方面猪油可以滋润皮肤,适合用于皮肤皲裂的症状。名医陶弘景云:“猪油能悦皮肤,作手膏,不皲裂。”这就是说,猪油可以滋润我们的皮肤,特别是现在天气寒冷出现手足皲裂,涂抹一些猪油可以有效缓解解决手足皲裂的症状。
三、常吃猪油对身体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从上面对猪油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来看,常吃猪油应该是对身体比较好的,但是九十年代之后直到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吃猪油呢,在我印象之中,整个童年都是以猪油为主,但是现在却是植物油的天下,似乎人们已经抛弃了猪油这个调味料。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因为一些医学研究者认为,猪油中含有太多的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这些物质会促使人体的血脂升高,特别是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不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植物油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比较少,对身体的危害比较少。所以认为经常吃猪油对身体不好,建议大家改吃植物油,以便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看看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没有因为大众改吃植物油而有所降低,反而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了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说,经常吃猪油会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似乎并不准确。而且在本世纪初,医学界却又作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确认,氢化植物油中的不仅饱和脂肪酸相当不少,而且其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酸比胆固醇更糟糕,它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心血管病风险。由于看来,吃植物油比吃猪油更加健康,吃猪油对身体不好等都是一个伪命题。
而且还有一项研究证明,有研究人员对此前的多项营养流行病学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发现膳食中饱和脂肪酸的总量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并不像从前所认为的那样肯定,两者之间并没有肯定的联系。
因此,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经常吃猪油对身体不好,其实猪油中的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并不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且抛开剂量说危害的,那都是站不住脚的,谁也不可能拿猪油当饭吃,猪油也只不过是日常菜肴的一种调料罢了。并且猪油被我们人体直接利用的程度远远大于植物油,在烹调过程中猪油也不容易像植物油一样容易产生一些对身体有害的中间产物,也不用担心黄曲霉素过量,也基本不存在过氧化现象,适合高温烹饪。
因此,我觉得常吃猪油还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猪油的摄入量,最好保证每天的摄入量为25克~30克。因为按照目前我国最新发布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作为参考,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天通过膳食摄入的饱和脂肪的数量应当控制在每日总能量的8%以内。而我们正常人一天需要1800到2000千卡左右的热量才能满足所需,那么我们就按照1800千卡来计算,这样可以算出每天的饱和脂肪摄入量为1800×8%约等于15克左右。而猪油的饱和脂肪酸比例大概为40%,我们再计算,即使我们每天使用25克猪油来做菜,那么从猪油中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为25克×40%等于10克,那么这也只是占了每天需要输入饱和脂肪酸的2/3左右,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摄入量。
通过上面的这些讲解,大家都应该明白了吧,常吃猪肉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只要我们不要摄入过多,只要保证摄入的量不要超过30克就好了!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吃猪油对身体到底有啥好处?
甲方:猪油吃了很不好,肥胖、冠心病、高血脂,癌症等等,都是猪油惹的祸。
乙方:吃猪油很好。健脑、强身、润肤、解毒,就没有不好的。
关于猪油的争论,两大观点截然对立,一争半世纪,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是蒙得吃瓜群众左右为难。到底听哪个好啊?这多年,专家、教授、医生,都说吃猪油很不好,会得好多要命的病,不信?民间都有“猪油蒙住心”的说法,你说吃了好不好?很不好嘛。可是猪油实在好吃啊,老祖宗吃了几千年都没事,怎么轮到我们这一代就不能吃了?(好吃不好吃,能吃不能吃?这块东坡肉会如实告诉你。)
为了客观完整的说清楚这个问题,经常吃猪油对身体到底好不好,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找到证据:
- 人类吃油的历史证据
- 宣扬吃猪油有害的证据
- 猪油是健康食物的证据
这个问题看着非常严重,导致全世界有吃猪油习惯的人们不能开心的享用了。仅仅我国,至少影响到10亿人、40年来不敢吃猪油。也让本来比猪肉贵的猪油跌落到白菜价,真的白菜价,猪肉10多块,猪油4块。
这个问题其实不复杂,可以说本来就是个笑话,简单到连阴谋论、阳谋论都靠不上,起码在科学上不堪一击,没有任何的理论支持,就是胡说八道,混淆是非,还强词夺理。
按说在严密的科学领域不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可偏偏就是祸起萧墙于这个神圣殿堂,还真是从最高科学学府、最有名的科学家发出来的。起因于市场利益推动。是利益扭曲科学的典型案例,导致全球几十亿人当了几十年的小白鼠。我们从头说起。
人类吃油的历史证据能不能吃猪油,我们先要看古人怎么吃的,吃的是什么油。百姓最多的疑问也是来自于这点,认定祖祖辈辈都是吃猪油过来的,没听说古人有过什么冠心病、高血脂,更是很少大胖子。唯有弥勒佛是个大胖子,可人家不吃猪油,佛家吃素。不由得人们不怀疑,不让吃猪油的动机,肯定有问题啦。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历史粗分成三个时代,看看每个时代的人们吃的什么油,从中应该能找到可靠证据,证明能不能吃猪油,吃猪油会对人体健康怎么样。
第一个时代:先秦时期。
我国文明号称“上下五千年”,但有文字的记载不足五千年,可靠的证据是商朝的甲骨文。现在安阳市的文字博物馆里,有着比较完整的展示。
古文明的实物证据就早得多,能上溯到近万年,主要是古文明出土文物。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河南三门峡渑池的仰韶文化遗址、河南南阳舞阳的贾湖遗址,等等,证实着我们的祖先在一万年前就在煮食吃,酿酒喝。只是没有实物证明吃的什么油,用什么煮菜吃。不像面条,青海民和县官亭镇的喇家文化遗址,出土有食物面条,完全坐实当地人4000多年会做面条,而且是主食。
不过这个问题可以脑补。一万年前的时候,古人就有制作陶罐煮饭吃,有成套的设备酿酒喝。那时候还没有很多的粮食种植,只有稻谷最早,有一万四千年,证据是湖南道县寿雁镇玉蟾岩出土的古时的稻谷标本。小麦在五千年前才引进,至于玉米土豆红薯就更晚了,都几百年的事。
也就是说,那时候的饭食是肉食为主。既然是肉食,就不会缺了油,所有动物肉,包括鱼肉,都自己带油。所以,人类吃东西从来不缺油,而且自从用火煮食物,还会对油的使用产生目的性,什么样的油什么样的吃。就像冬天的猪油不能冷着吃,糊嘴吃不下,必须烧热了,好香还顺口。当然这是脑补,没有实证。
这个证据出现在周朝,周文王创立的西周时期。周文王不得了,活了97岁,一生丰功伟绩。打败纣王灭了商朝,跑到如今的西安市建立首都,建设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也是他老人家演《周易》,立《周礼》,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们吃油的最早文字记载就在这个时候。《周礼·天官·应人》就有详细记载,大致意思是,吃肉不能胡吃乱吃,要讲究季候,什么季节吃什么肉。吃的肉还不能胡乱煮,什么样的肉要用什么样的油。里面说道:春天要吃嫩嫩的小羊羔和小猪仔,这两样肉食最好用牛油来做。夏天大块的肉放不住,只好吃晒干的鸡子和鱼儿,最好用狗油来做。秋天的小牛犊长的有肉了,小鹿羔也长大吃得了,最好用猪油来做。冬天鱼肥雁来,正好用羊油烹来吃。可见这时期吃的都是动物油。
第二个时代:封建时期。
这个时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到清朝被灭亡为止,历时2061年(公元前221-公元1840)。这个时期人们吃什么油,还是动物油为主。东汉有记载多了植物油,没有说吃,是用,点灯照明,涂抹丝织物上,做雨衣雨伞。东汉末年有个叫做刘熙写的《释名》一书,说了这些内容。
接着的三国,爱打仗,植物油除了点灯照明,派上了更大的用场,战场上当火器用,成了冷兵器完成历史使命的最早信号。然后一直到北宋,才有了食用植物油的记载。缘起于芝麻的引进,终于有了可口的植物油。当时的大学问家庄绰,写了一本书,书名《鸡肋篇》,说的很详细。明朝的植物油提炼技术已臻成熟,到了清朝,开始有了花生油。至此,植物油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油了。
第三个时代:近代至今。
这个时期,我国有了工业化,学术上叫做资本主义萌芽,尤其是解放后的经济发展,植物油成为居民生活中主要食用油,动物油退后到辅助位置。主要不是猪油品质下降,而是产量跟不上人口增量。刚解放时全国人口4.5亿,到1983年第三次人口普查,34年时间,人口已经暴增到10亿,确切数据1008175288人。当时国民经济刚开始复苏,生活水平和七十年代没多大变化。但是,在食用油上,却出现了里程碑现象,下一章节着重说到。
【根源在这里,猪油没有罪。有害的是糖和假猪油(人造黄油的俗名)带来的反式脂肪酸。】
宣扬吃猪油有害的证据在人类几千年吃猪油的历史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任何不宜食用的记载和传说。在西方文明引进我国的民国时期,一直到很多学科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的现在,也始终没有关于猪油有害人体健康的研究结果。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种吃猪油有害论狂风暴雨般的铺天盖地。就从那时候起,伴随着全民气功健身狂潮,人们一下子都被吓住,不敢吃猪油了。直到如今,用了40多年的时间,两代人的功夫,真相方才大白。原来是一场人为的构陷,让猪油背了半个多世纪的黑锅,并不是猪油有害健康,而是利益集团的诬陷。证据如下:
第一个证据:祸起萧墙,可恶的美国糖业协会作祟,害得全世界不敢吃猪油还在其次,导致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现代疾病世界性的高发。
因为是不让吃猪油的源头证据,这里就要多说点干货,为了条理更清楚,分节叙述:
- 美国有个保密规定,一般的机密满50年可解密,对外公布当年真相。这下有瓜吃了,2016年美国公布了一个埋藏50年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当年怎么给猪油背上黑锅的。
-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糖业协会用5万美元,买通了哈佛大学三名著名科学家,要他们发表有关糖、脂肪和心血管疾病三者关系的研究报告,并明确指定脂肪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糖跟心血管疾病没关系。
- 在此之前的50年代,正是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公布于世,糖与心血管疾病有直接关系。就说,糖会导致人体心血管系统发生病变。结果公布后,糖业市场受到很大冲击。
- 为了扭转市场颓势,60年代的几家大型的制糖企业联起手,组建了一个叫做“糖类研究会”的组织,有一个叫做约翰.希克森的高管具体负责。
- 约翰.希克森提出的纲领性计划,是要通过“研究、宣传和法律法规”,改变人们对糖与心血管疾病正关联的印象。并立即采取行动。
- 该行动的核心,就是采用了一个市井小流氓的孬招,花钱买通了哈佛大学科学家。既然是你们说出去的吃糖有害,导致心血管疾病,那就还由你们把说出去的话收回来。怎么办呢?好办,找个替罪羊就是。
- 于是,动物脂肪不幸被选中,当了替罪羊。证据是,糖业协会授意出笼的文章,于1967年发表在世界医学研究权威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至此,动物脂肪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罪行被坐实。
- 这个看来只是学术上的一件事情,好像不怎么会影响到世界文明的进程,因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件研究文章问世。可是这篇文章非同一般,因为背后有一个庞大利益集团的推动。在美国糖业协会的全力推动下,美国政府接受了他们的观点,以《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美国人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根本不提糖的事。直到2016年发布的《2015-2020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才对糖的摄入有了限制。
- 限制动物脂肪后,美国人开始食用少脂肪高含糖的食物,于是,从那时开始,美国的肥胖、以及由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逐年高发,直到2016年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都是糖惹的祸。所有此类健康问题,源于持续多吃糖。
- 鉴于美国的老大地位,他们的这一规定影响了全世界,包括我国。
第二个证据:我国不吃猪油的说法就是来源于美国,跟了人家的风。为什么我国晚了20年才跟人家屁股后头不吃猪油呢?是因为彼时国门才打开,那时美国的月亮都比我们圆,当然得学人家的生活方式啦。
可是人家并没有说不吃猪油,只说动物油。但是架不住我们聪明,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吃猪油,很少吃牛油羊油的。那么动物脂肪自然是猪油了。而且我们能把猪油引发的危害发挥到极致,不仅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还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反正所有要命的病都和吃猪油有关,想好好活着就不能吃猪油,挨都不要挨。
可是这一切并没得到政府的明确支持,都是民间自发的行为,包括医疗领域。当然最起劲的是利益者,能从中获得利益的团体,包括健身、保健、养生等行业,极尽蛊惑之能事,搞得人心惶惶,两代人都谈猪油色变。
(这个科研结果至今还被一部分所谓的专家反对和质疑。)
猪油是健康食物的证据第一个证据:本文第一章节叙述的,我国自古以来,也就是有文字记载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始终以猪油为主要食用油,没有出现任何异议和不好的传说。八十年代后,也没有确实的科研结果,证实吃猪油有害健康。把这一切反过来,就证明了吃猪油没问题。实锤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猪油的药性有详细阐述,去毒、润肤、滋补。
第二个证据:随着美国构陷动物脂肪事件的解密,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了动物脂肪的客观报道,真相浮出水面。最实锤的是英国广播公司,就是BBC,2018年1月29日,发布了一篇为时三年多的健康食物营养对比研究结果,猪油因其富含维生素B和矿物质,比牛羊更多的不饱和脂肪,被列为世界最营养食物第八名。
该文章发表后,引起全世界舆论大哗,各种说法都有。最刺耳仍然是反对的声音,心想我都这样说几十年了,突然改变,脸面无存啊,至今很多专家包括医生还在这样说。也难怪,吃猪油危害健康都进教科书了,人家照本宣科怎么啦?话说50年足够形成顽固的习惯了,要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本文最后给出答案:经常吃猪油,对身体没什么不利影响,只要不当饭那样吃,不多吃就行。我在本月22日(2019.4.22)发表在悟空问答的《很多人喜欢吃猪油炒菜,常吃真的就不健康了吗?》,比较细致的分享了吃猪油的好处和注意事项,这里就不赘叙了。吃猪油对身体到底有啥好处?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猪油是有感情的,但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常吃猪油对身体好不好?我想还是要客观的回答,不能感情用事。
1、80年代的我和猪油
本人出生在80年代,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我所在的乡村,家家户户都是吃猪油,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用植物油(主要是菜籽油)炸一些当地小吃,茶油用的极少,因为太贵。所以当时猪油:植物油算是9:1吧,根本无所谓健康不健康,也无所谓好不好吃,因为没有别的选择。但是,总的摄入量应该不算多,每顿一个菜,几个人吃,平均能有多少呢。
2、90年代的我和猪油
中学时代,一年里面好几个月都是住校的,学校的食堂大部分是植物油的,其实油很少,有时只是表面泛了点油光,长身体、消耗大,想念家里的猪油炒菜啊。而这是后,家里的条件也改善了些,回到家自然猪油吃地多了。估计当时猪油:植物油算是5:5吧。偶尔听到有人说猪油不好,也不知道哪里不好,我却不以为然,大家都吃呢,父母煮什么就吃什么。
3、新世纪0+年的我和猪油
上了大学,远离家乡,一年当中大多时间再学校的,当然这时候食堂的菜油水是够的。估计当时猪油:植物油算是7:3。通过在医学院的学习,知道了动物油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知道了过量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心想着要少吃点猪油,也劝父母家人改吃植物油。
4、近10年的我和猪油
参加工作,一年回家乡的时间恐怕两只手数地过来,家里、单位、外卖吃的都是植物油,偶尔嘴馋到市场上买点肥肉炼油,可是这时候的肥肉似乎已经“没油”了,也不是以前那个味道,此时猪油:植物油算是9:1吧。
5、看看猪油的营养
(1)从猪油的营养成分来说,脂肪酸占99%,这其中饱和脂肪酸占40%,算是比较高的,另外还含有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其他矿物质。所以说,脂肪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2)从能量提供的角度来说,糖和脂肪都是可以提供能量的,其中1g糖可以提供4千卡的能量,而1g脂肪可以提供9千卡的能量,所以说,脂肪是一种高热能的营养食物。
6、谈谈现代生活与营养
假设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日常生活消耗,每天所需要的能量,1800~2400千卡是足够的。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由食用油供能应该小于10%,也就是说180~240千卡,换算成脂肪也就是20~26g。看看下面这个膳食金字塔就知道了,油排在接近最顶端的位置,建议摄入的量是很少的。
7、猪油、植物油与健康
(1)从能量来说:如果生活贫困,摄入同等量的猪油和植物油都能够提供较多的能量,很不错的。如果能量过剩,不论是猪油还是植物油都要少吃,每日25g左右为宜。
(2)从脂肪酸种类考虑:植物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而猪油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前者更有利于健康,后者在除猪油以外的很多食物中都能摄入。尤其是对于已经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脑梗、肥胖的人群来说,建议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也就是说少吃或者不吃猪油。
(3)烹调方法很重要:不要以为植物油就肯定健康。植物油不耐高温,经过高温炸、煎、烤以后,会破坏营养物质,产生有害成分。相比之下,猪油更耐高温。
总结,猪油是富含营养、高能量食物,有特殊的香味。对于本身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高危人群,猪油不是禁忌,但是过量摄入肯定是没好处的;如果愿意改成植物油,且不说一定有好处,至少没坏处。而对于已经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者高危人群,建议改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肯定又好处,同样的,也要控制摄入量,毕竟它也是油啊。
关注知心蓝医生,了解更多心脏知识。
吃猪油对身体到底有啥好处?
暗疮和脓包,折磨了我整整20年,不但脸上千疮百孔,还变成了秃头,直到去年才知道,原来都是猪油惹的祸,最后花了十块钱,从此不再烦恼!
2001年,17岁的我到深圳打工,不久后,脸上长出了第一颗暗疮,皮肤也开始渗出油脂。
当时也没在意,以为是青春痘,又怀疑是气候的原因,还以为是油性皮肤的正常反应,没去搭理它。
此后五六年,暗疮一颗接着一颗地长,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皮肤也越来越油,用手一摸,闪闪发光。
买过几支控油的洗面脸,每天洗三四次,没用!
后来,我的处理方式就比较粗暴,直接用针把暗疮挑破,挤掉里面白色的脏东西,每处理一颗暗疮,脸上就多一个坑。
最终,我原本光滑的脸,就变成了下图这个模样,千疮百孔!
如果只是暗疮和油脂,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让人难受的是,脓包开始了对我长年累月的侵袭!
2004年,长出了第一个脓包,豌豆大小,位置有点特殊,命根子上。
这玩意有点调皮,平常不痛不痒,每天早上就扯得痛,特别难受。
我很疑惑,自己深居简出,连公交都没坐过,也没交女朋友,那里怎么会出问题呢?
我心有点大,估计不是啥大问题,我也没去看医生。
大概十天左右,脓包破皮,开始往外流淡血水,没怎么管它,过了一个礼拜,脓包消失,让我欣喜万分。
但没过多久,又长出了第二个脓包,大小没怎么变,位置挪了一点,长在了蛋上。
从那以后,脓包就此消彼长,一直没消停过!
2006年开始,脓包正式进驻脸部,对印堂、人中、耳垂轮番进攻,每个位置,少说也长过三四次。
而且,脓包一次比一次大,前几年的时候,直径已经超过一公分。
我没怎么把它当一回事,看着它从小长大、成熟,破皮时,忍痛挤掉里面白色的东西(去年才知道,那是脂肪),再用纸巾擦几天淡血水,最后留下一个大点的坑。
2017年,脓包最后一次转移阵地,在我的头顶打起了游击,有时候还同时长两个。
每次它生长的时候,铜钱那么大一块的头发就全部掉光,至少要半年才能重新长出来,害得我不得不买个剃刀回来,自己理光头。
数不清头上到底长过多少脓包,反正留下的坑不少。
就在被暗疮和脓包折磨的同时,我的手臂、大腿、腰、背等地方,也长出了一些硬疙瘩,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吧!
近几年,我感觉问题有点严重,陆陆续续咨询了很多医生。中医说:体内毒素太重,代谢不畅,只能通过皮肤排毒,开了一副中药,可能某味中药的剂量过重,喝了之后,心慌得要命。
西医:脂肪摄入过多,脓包里面其实是多余的脂肪,挤了就行,开了擦药,一次也没用过;硬疙瘩叫脂肪瘤,可以手术去除,我没理会。
说脓包是毒素,我认为有道理,说脓包是脂肪,我觉得也不错!
在我们老家,猪油有板油、花油、角油、肉油之分,每种油的质量不同。
板油,每头猪有两块,包裹着胁骨,用它煎出来的油,脂肪酸含量最高,所以吃着最腻。
花油,猪肚子上的网状(花状)脂肪组织,质量不及板油。
角油,猪内脏上附着的零散的脂肪组织,质量不及花油,感觉脏兮兮的。
肉油,用肥肉煎出来的油,脂肪酸含量最低,味道较淡。
我家很少吃植物油,都是以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板油为主,我还特别喜欢用炒菜的油汤泡饭,外加抽烟、吃辣椒,长点脓包,似乎也很正常!
但问题是,吃猪肉比我多的人,为什么就没事呢?
我伯父,78岁,近几年跟我在一个锅里吃饭,每次煎油的油渣,我们不吃,都是他一个人搞定。
以前有个营养师来做客,看了伯父炒的菜,筷子都不敢动,千叮万嘱,叫我们尽量少吃猪油,多吃植物油。
伯父当然没理会,该怎么吃还怎么吃,几年过去,屁事都没有,一口气上五楼,腰不酸,腿不疼。
我父亲,70岁,不但猪油吃得多,还抽旱烟,每天三顿酒,喝浓茶,无辣不欢,也是什么事都有!
老家也有人叫他少吃猪油,说是年龄大了,消化不了那么多脂肪,容易三高。
我父亲没听,依然我行我素,每次去体检,结果都一样,内部零件、血糖、血脂完全正常,只是血压有一丁点儿偏高而已。
同样是吃猪油,两个跟我基因相近的人没事,偏偏我就问题一大堆,这是何缘故?仔细研究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后,我认为找到了答案!
伯父每天早上八点左右起床,洗漱之后就下楼遛狗,不吃早餐,九点左右出去买菜,逛三个市场,中午做饭洗碗,午休之后又去遛狗(有时候是爬山),晚饭后研究彩票,有时候搞到凌晨两三点。
平均下来,每天要走两万多步,折算成里程的话,少说也有十几公里,这样的运动量,哪还有脂肪积存?
我父亲是菜农,家里五亩地,基本全种蔬菜,这玩意比种粮食累太多了,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偶尔还要加班到半夜。
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几十年如一日,不要说吃猪油,就算是直接喝油汤,也没问题,真要是让他只吃植物油,不出一个月,估计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
我是一个宅男,不爱运动,也没什么个人交际,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电脑、玩手机。
猪油中的脂肪酸,是不容易消化和吸收的大分子,相对而言,运动量越大,消化和吸收得越快,而我的运动量太少,难怪脂肪在体内越积越多。
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只用了两招,就彻底告别了烦恼!
猪油我是戒不掉的,但我尽量少放一些,大概以前一半的量吧,也没再干过油汤泡饭那种蠢事。
头上长过那么多脓包,估计皮肤里有很多真菌,买了五块硫磺皂,总共十块钱,每两天洗一次头,先用硫磺皂洗一遍,再用洗发水,过年后这段时间,每周用一次硫磺皂。
最近大半年时间,不但没再长过暗疮、脓包,原来掉落的头发,也慢慢长了回来!
事实证明,常吃猪油未必就不好,还要看运动量,如果摄入的脂肪过多,而运动量又过少,大量的脂肪堆积在体内,自然容易出问题!
说在最后:经常听人说,这样不能吃,那样不能喝,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是以偏概全!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体质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有些东西,对张三可能有很大的危害,但对李四就未必!
真正健康的生活,绝不是照搬专家们的意见,而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舒适的生活方式。
吃猪油对身体到底有啥好处?
说起猪油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稍早的一些年都是一面倒的抨击,认为“吃猪油不健康”,而最近这两年几乎又都是一面倒的赞扬,仿佛变成了“只有吃猪油才是最健康”的,舆论这样反反复复搞的人实在是有点懵,今天我们就来客观的聊一下这个吃猪油的问题吧。
咱们先说说【猪油到底是什么?】要想知道一种油脂对于人的身体有什么影响,至少我们得再多了解它一些,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自古以来就用它”来一言蔽之。
猪油我们也叫做荤油、大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们主要使用的油脂。其主要成分99.6%以上都是脂肪,还含有微量的维生素、一点点的碳水化合物和相对植物油来说很高的胆固醇(每百克97毫克)。而猪油是不是健康主要就集中在它的脂肪构成和那一点胆固醇上,不过胆固醇的问题我们之前解释过了,人对于胆固醇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食物来源并不是造成高胆固醇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针对“猪油健康与否”的问题主要也是在其脂肪的组成上展开的。
我们把脂肪可以简单的分成两大类: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在以往人们认为“猪油不健康”主要是因为猪油相比植物油来说其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的高(牛油和羊油更高),含量差不多有42%左右(不同的植物油在6%到20%),而从饮食健康的角度来说“在控制脂肪摄入总量的前提下,尽量的少摄入饱和脂肪”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过量的饱和脂肪酸是导致血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的主要因素,进而会引起动脉血管狭窄、形成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风险增加。
【经常吃猪油,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所以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来说,猪油确实不够优质,看到这里可能很多猪油的拥趸已经忍不住了,觉得“我们的老祖宗吃了千百年了,怎么可能不健康、不优质?”。但是请稍安勿躁,饮食对人的影响是需要从整体饮食环境来看待的,我们暂且不说千百年前的老祖们的日常饮食都吃什么,就想一想四五十年前人们的饮食条件跟现在的饮食条件,不说是天差地远吧,但是也差不多了。在四五十年前有多少家庭能保证随时想吃鸡鸭鱼肉就能吃得上的?而现在这些早年间的“奢侈硬菜”已经变成家常便饭了。所以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就已经摄入了非常多的类似猪油主要成分的油脂,如果再额外的摄入猪油这种高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那么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猪油并不是一种特别健康的油脂选择,多种食用油轮换食用才是比较有利的。而古人之所以可以一直以猪油之类的动物油脂为食也不出什么“三高”、冠心病的问题,是因为首先他们一般活不到那么长的寿命(我国少有哪个朝代人均寿命达到40岁的),其次古人日常饮食跟现代人有着巨大的差别,平时少有鸡鸭鱼肉,更不会有冰淇淋、饼干、面包、炸鸡之类的跟猪油一样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所以猪油的高饱和脂肪酸对古人来说甚至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营养补充,但是对于我们很多现代人来说就是过量的饱和脂肪酸摄入,经常吃、吃多了就是有害的。
【那么除了猪油之外,其他植物油就可以随便吃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事实上现在人们在吃油这个事情上,最主要问题已经不是脂肪酸的事情了,而是严重的摄入油脂过量。以前人们虽然吃饱和脂肪酸较高的动物油,但是用量都比较少,因为物资匮乏需要勤俭节约嘛。但是现在食用油已经变成了一种比较廉价的生活资源,于是人们用油也开始“大手大脚”起来,相关机构给出的每日健康食用油摄入量是25到30克左右,而我国居民的人均摄入量达到了63.5克,已经超标的很严重了。
这样的高油脂饮食必然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比如现在日益多见的“三高”、心脑血管问题。而且也不仅是我们存在这个问题,就算美国虽然是医疗技术很发达、经济条件很好的发达国家,但是美国人的人均寿命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里最低的,而他们的人均油脂消费量是最高的,虽不能说是绝对的直接关系,但是油脂摄入过高、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的。
所以综上所述,长期吃猪油对身体的影响还是要看个人的整个饮食习惯。如果是跟古人、几十年前的人们一样,过着粗茶淡饭、少吃肉类、勤于劳动的“淡雅”生活,那么吃些猪油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是如果是那种差不多顿顿得有肉吃,奶油冰淇淋、面包、饼干、薯片等零食也来者不拒的人,经常吃猪油真的是没什么好处,还是多选择一些其他的油脂轮换着吃吧。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