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咖啡对身体有害吗?

我有桥本甲状腺。

感谢邀请。

长期坚持喝咖啡要看喝咖啡的量是否合适,另外咖啡的种类如何。

很多朋友爱每天来几杯咖啡,但这咖啡属于“速溶咖啡”或者外卖点的网红咖啡,这样的咖啡如果长期摄入过多的话,可能对我们的确会有不好的影响,因为为了调节口感,其中添加了较高蔗糖,甚至为了与众不同,会加入奶油等成分,如此一来,我们的糖分摄入可能会超标,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也可能会较高。

速溶饮品中还可能会添加植脂末成分,这种成分含在奶精中,可增加速溶饮品的口感和香味,不过植脂末会让我们摄入“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低密度脂蛋白会增加胆固醇在血液中的循环,过多低密度脂蛋白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浓度,诱发高胆固醇血症,同时也可能会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不过,如果是普通黑咖啡,每日适当饮用,或添加适当蔗糖、奶,对身体却的确是有好处的。很多朋友会认为长期喝咖啡不好,因为咖啡中咖啡因含量较高,怕影响神经,对身体不好。其实现代不少研究都发现,每日适量地摄入咖啡对健康反倒是有益的。研究发现长期适当咖啡的摄入能降低多种疾病的风险,例如现在常发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乳腺癌、前列腺疾病、脑年痴呆、帕金森等。至于咖啡中的咖啡因,只要我们饮用咖啡适量,对身体并没有那么大影响。

甚至于咖啡中的咖啡因和绿茶中的咖啡因相差不大,部分咖啡的咖啡因甚至还要比绿茶低,很多种老年朋友绿茶倒是每天一杯接一杯。至于“咖啡因上瘾”的说法也是空穴来风,爱喝咖啡很少原因是因为受到咖啡因刺激,而是现在更多前文提到的速溶咖啡和网红咖啡所造成,因为其中添加较高糖分、香精、植脂末、奶油等成分,让咖啡美味可口,更多的原因其实不如叫“吃糖上瘾”。

很多研究发现,如果成人每日饮用2~3杯黑咖啡(咖啡杯100ml左右)对人体十分有益,不过相反,如果每日饮用4杯或以上的咖啡,那么可能会造成副反应,如刺激肠胃黏膜,造成胃肠不是,发生头晕呕吐,长期如此可能出现钙质流失的情况。另外,咖啡不适合儿童和孕妇饮用。

长期喝咖啡对身体有害吗?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内科医师。人生说白了就是吃吃喝喝,而这个“喝”还真有点讲究。同样的饮品,既往国外比较流行喝咖啡,国内则比较流行喝茶。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西方化,瑞星、星巴克等咖啡企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喜欢喝点咖啡,有的单位和公共场所还会主动提供咖啡机。自19世纪咖啡传入我国以来,人们对这一饮品也是褒贬不一,那么如题主所言,长期喝咖啡对身体会不会有什么危害呢?喝咖啡对身体有好处没呢?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咖啡的简单介绍

●咖啡其实就是将咖啡豆经过烘焙、研磨、冲泡等工艺制成的饮料, 从全世界范围来讲其已有悠久的饮用历史, 可谓是世界上流行范围最为广泛的饮料之一。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 日本和韩国人均每年喝200杯咖啡, 美国是400杯, 而欧洲是750杯。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虽与上述国家或地区相比低得多, 但喝咖啡的人群增长迅速, 咖啡爱好者已不在少数。

●有的人非常喜欢咖啡的味道,会觉得非常的醇香,其实就是因为咖啡豆含有绿原酸、咖啡因、单宁等成分, 经不同程度的烘焙后可形成独特的香味。人们将咖啡豆研磨后冲调饮用,经过不断的推陈出新,现代食品工业还可通过萃取工艺将其制成速溶咖啡。我们消费者常喝的咖啡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纯咖啡,一种是混合咖啡 (花式咖啡) 。前者是咖啡加水制成, 后者则辅以乳及乳制品等成分。咖啡并没有国际统一的计量单位, 但常以杯计, 比如每杯150毫升, 计算下来约含100毫克咖啡因。

●通常来说,摄入咖啡因后(咖啡中的重要成分),人体会在45分钟内完全吸收,血液中的咖啡因浓度在15分钟-2小时左右达到峰值。咖啡因能被吸收至身体各处,且穿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尤其是CYP1A2的作用下,咖啡因在肝脏被代谢,最终被代谢为尿酸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成人体内,咖啡因的半衰期通常为2.5-4.5小时,但个体差异很大,代谢酶活性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长期喝咖啡,对身体到底是有好处还是坏处?

●对于咖啡,民间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如“咖啡致癌”、“咖啡对心脏不好”,也有说“咖啡可以提神”、“咖啡对心血管有好处”等等。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其实普通老百姓也是半信半疑,因为他们也没那个精力去查证,所以对于咖啡利弊也是众说纷纭,为了给大家提供靠谱的证据,我也是去查阅了数篇国内外文献,其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Roland Griffiths教授曾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其在研究的论文中阐述到,咖啡因能够影响人的智力,美国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300 mg的咖啡因,相当于两大杯的咖啡,此水平的咖啡因摄入量可以对人产生积极作用。

●小剂量摄入咖啡因能使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而大剂量地摄入咖啡因可产生消极作用,使人焦虑和过度兴奋。但同时,他也表明,这种消极的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并不构成威胁,也不会使人上瘾。事实上,与酒精、尼古丁之类的成瘾物质相比,咖啡因(咖啡的重要成分)的作用相对比较温和。他还在论文中还指出, 对某种物质的生理依赖和实际成瘾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数百万的美国人说他们离不开咖啡,但在他看来,这并不是成瘾,而是一种生理依赖。换句话说, 如果他们停止饮用咖啡,可能会出现昏睡、头疼等戒断症状,但并不是不能放弃它,人们还是可以逐渐戒断,并且能使戒断症状好转。但如果是对某种东西成瘾了,那是很难摆脱它。

●那么在我们国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等相关机构就曾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并发布《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共识中谈到,对于健康成年人。每天3~5杯是适宜的。综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欧盟食品安全局、加拿大卫生部、澳新食品标准局等机构的建议, 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210~400毫克咖啡因 (约相当于3~5杯咖啡) 是适宜的。疫情以来被人们广为熟知的张文宏教授也多次在采访中谈到,其每天也要喝上数杯咖啡。

●那么对于孕妇而言,共识是不建议孕妇喝咖啡的, 如果饮用, 每天不超过2杯。尽管加拿大卫生部、美国妇产科学会、美国孕产协会等机构认为, 孕期可少量饮用咖啡 (每天不超过150~300毫克咖啡因, 约2杯) , 但不应鼓励孕妇喝咖啡。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咖啡会引起人类的出生缺陷,但个人认为,在缺乏进一步研究证明咖啡对孕妇说是完全营养而安全的饮品之前,在怀孕期间最好将咖啡的饮用量控制在两杯以内。再有,根据其主要成分在人体的代谢途经来看,咖啡因是可以进入母乳的,故高剂量的咖啡因可能会导致婴儿睡眠时易醒和不安。所以,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哺乳期的妇女也要限制咖啡因的摄入量,但同时也表示哺乳期的母亲每天喝一杯咖啡是不会对婴儿产生任何影响。

●那么对于儿童及青少年而言,共识提示儿童及青少年应当控制咖啡因摄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包括咖啡、茶及其他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其它含咖啡因的食物还有巧克力等)。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儿童和青少年不喝咖啡。同时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欧盟食品安全局、加拿大卫生部、澳新食品标准局等机构认为, 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的咖啡因摄入不超过每公斤体重2.5~3毫克 (注:对于30公斤重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 约为75~100毫克咖啡因) 是安全的。综上几类特殊人群需要关注几个注意事项外,咱们普通人饮用咖啡对健康是不构成威胁的。

辟谣:关于咖啡的谣言,你中了几个?

●曾有江湖传言喝咖啡可能致癌?故在2016年,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对现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 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喝咖啡会增加人类癌症的风险。2017年, 国际癌症研究基金会WRCF发布的报告指出, 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喝咖啡会使人致癌, 同时有部分证据表明, 咖啡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也曾有说法说喝咖啡会引起心脏病?美国心脏病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澳大利亚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协会等机构认为, 健康成年人适量饮用咖啡 (约每天1~2杯咖啡) 不会增加患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早些年也曾发布过对于该说法的大规模研究,纳入1388 人,其中 60% 的人每天至少饮用一次咖啡因饮料,研究者给所有人进行了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不管是咖啡、茶还是巧克力(都含有咖啡因成分),都不会增加心脏早搏的发生。还有研究还发现,对时常发生室性早搏的患者,严格限制咖啡和咖啡因饮料的摄入,这并不能减少早搏的发作。所以,目前认为,正常饮用咖啡并不会增加心律失常。那些长时间工作后喝咖啡出现的心悸症状,很可能是过度劳累本身的所导致的,并非咖啡本身所带来心律问题。但需要提醒的是, 部分对咖啡因敏感的人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恶心、头晕等不适感, 类似“茶醉”的现象。这种情况的话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频次及饮用量。

●也有传言说喝咖啡会引起糖尿病?对此,中国营养学会的《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指出, 适量饮用咖啡 (约每天3~4杯) 可能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国际糖尿病联盟、美国糖尿病协会等机构认为,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饮用咖啡,纯咖啡可以作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喝咖啡时, 应当注意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否则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插点题外话,不少老百姓有这样的误区,觉得糖尿病就不能吃任何甜的东西,其实我们一日三餐的主食如吃的米饭它也含糖,这也是为什么罹患糖尿病根据其血糖水平需要在用餐时服药或者打胰岛素,对于含糖的食物在医师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是可以适当食用的,并非绝对的禁忌。

●但是对于喜欢喝咖啡的人来说, 我需要提醒注意的一点,那就是咖啡与药物的反应。因为咖啡和药物可能天生就是一对冤家,有研究发现,咖啡可能影响包括抗抑郁药物、雌激素、甲状腺激素和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在内的多种药物的疗效。最需要担心的是麻黄碱, 它具有刺激神经兴奋的作用。如果加上咖啡,其效果就会大大加强, 从而出现“过量服药”的症状。含有麻黄碱的感冒药很常见, 如康泰克、泰诺等,要注意关注。

综合总结

咖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长期的饮用历史, 综合各国专业机构及国际组织的研究成果, 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用并合理掌握饮用频次和饮用量。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综述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合作团队详细阐述了咖啡(因)的代谢、生理、毒性作用,基于大量证据回顾,总的来说,作者团队认为摄入咖啡(因)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每天喝3-5标准杯咖啡还与减少几种慢性疾病风险有关。但过量摄入咖啡因仍有不良影响。由于新陈代谢差异,每个人对咖啡因的敏感性不一而同,可参考的建议是普通成人每天咖啡因摄入上限为400mg(即3-5杯的样子)。 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酌情控制饮用频次和饮用量才是正解。

截图来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作者寄语: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本人花费数小时时间综合多篇文献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健康保健观念群体有所帮助。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参考文献:

1.Mehta A, Jain AC, Mehta MC, Billie M. Caffeine and cardiac arrhythmias.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dogs with review of literature. Acta Cardiol 1997; 52:273.

2.Chelsky LB, Cutler JE, Griffith K, et al. Caffeine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approach. JAMA 1990; 264:2236.

3.Newcombe PF, Renton KW, Rautaharju PM, et al. High­dose caffeine and cardiac rate and rhythm in normal subjects. Chest 1988; 94:90.

4.Myers MG. Caffeine and cardiac arrhythmias. Ann Intern Med 1991; 114:147.

5.Frost L, Vestergaard P. Caffeine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 the Danish Diet, Cancer, and Health Study. Am J Clin Nutr 2005; 81:578.

6.Klatsky AL, Hasan AS, Armstrong MA, et al. Coffee, caffeine, and risk of hospitalization for arrhythmias. Perm J 2011; 15:19.

7.王平, 陶春妙, 朱兴一, 等.活性炭吸附法脱除茶叶提取液中咖啡因的工艺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0, 38 (4) :360~364.

8.潘晓靓, 刘冬琳, 孟巍, 等.咖啡因暴露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29 (2) :165~168.

9.曹卉娟,刘建平.孕期咖啡因摄入与流产相关性分析性研究系统综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12):945-950.

长期喝咖啡对身体有害吗?

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高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靠某一种饮品去提神振奋,随着市面上各种各样饮品的增多,“咖啡”是不得不提的一种大家比较钟爱的饮品。咖啡无疑是生活中一种比较有争议的饮品,有的人说它好,有的人说它坏;究竟它是好是坏,食用对于身体是有好处还是有危害?作为一种已经盛行了500年之久的饮品,到底应该如何饮用?

经常饮用咖啡会对身体有所危害?还是有所好处?

聊到饮用咖啡对于人体带来的危害和好处,这里还需大家公正看待;不建议过分偏向某一方面。

  • 喝咖啡会伤害心脏还是会保护血管?

关注之前众多的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其中指出“适量饮用咖啡对于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当然这个是在抛开其中所含相关物质的剂量的基础上来谈到的。

当然,值得大家每一个人注意,某些特殊人群在饮用咖啡后可能会存在一定风险,比如说高血压人群,高血压患者长期摄入咖啡会导致血压的急性升高,原因主要和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以及个人基础疾病有关。

  • 容易升高血糖还是会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概率?

在对于咖啡的研究成果中,有“饮用咖啡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的结论,同时适量摄入咖啡因物质还能够预防糖尿病所引起的记忆丧失以及认知能力下降。

但值得注意,短期大量饮用咖啡,很有可能会降低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就会导致血糖出现升高,增加高血糖问题的发生风险。

  • 咖啡会导骨质疏松还是会抑制骨质疏松?

咖啡和骨质疏松之间存在着比较微妙的关系,如果每日饮用的咖啡数量已经超过了3—5杯,那女性的骨折风险的确会增加;然而针对男性朋友来说,适量饮用咖啡有可能会降低骨折、骨质疏松等缺钙问题的发病风险。

因此,从这几个实例不难看出,对于咖啡而言,正确饮用对身体会起到适当的养生和保健作用,但不靠谱饮用、特殊人群的不合理饮用就会对身体带来危害;咖啡是一种很有意思的饮品,咖啡中既存在有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抗氧化物质,同时也存在会增加某些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化合物;因人制宜,咖啡是一种比较“中立”的物质。

言于此,咖啡,喝对更安全,做好细节更靠谱:
  • 饮用纯咖啡更为靠谱:

对于咖啡而言,推荐大家可以直接选择纯咖啡粉进行冲泡,再或是您自己磨制咖啡豆然后进行冲泡,相对而言可以减少一定量的添加物质,有助于健康。

喝咖啡可以,但不建议选择含有植脂末、糖类物质等有害身体健康的威胁物质的“速溶咖啡”。

  • 选择“煮咖啡”会更健康:

对比煮制咖啡和烤制咖啡、磨制咖啡,烤与磨的加工方式更容易增加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建议选择煮制咖啡。

  • 饮用可以,但要限量:

对于咖啡而言,饮用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过量就会带来麻烦。拿健康成年人举例,单日摄入咖啡因的量不建议超过250毫克,喝咖啡每日不建议超过3杯。

另外,饮用咖啡,请您拒绝“过烫”,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损伤食道和胃肠黏膜,温度不建议超过65摄氏度;限制或者不加糖,食糖越多,龋齿、糖尿病等问题的患病风险就会越大;饮用咖啡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建议您可以在餐后一小时左右饮用咖啡,胃中不空,威胁更小,不建议晨起饮用咖啡。

有些人不建议饮用咖啡:
  1. 孩子:儿童以及青少年人群;

  2. 怀宝宝的孕妇人群;

  3. 胃溃疡患者;

  4. 一些本身在服药的人群。

咖啡,健康饮用对身体有益,不靠谱摄入则会对身体带来危害;正确对待,科学+健康饮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愿您安康幸福。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期喝咖啡对身体有害吗?

一说到咖啡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提神,有很多学生和上班簇早上都要来一杯咖啡提提神,以免白天瞌睡,还有就是加班熬夜的时候也是离不开咖啡提神。由于有些人喝完咖啡后会出现心悸、心跳加快等不良现象,因此就断定咖啡对身体有害处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结论。

现在市面上的咖啡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纯咖啡,就是以咖啡豆为原料,然后加水制作而成的。另一类就是混合咖啡,就是纯咖啡中加入奶和糖,例如:拿铁、摩卡、卡布基诺等。还有一类就是速溶咖啡,就是那种“三合一咖啡”,这种咖啡中不但加入了大量的糖,还有奶精。

那么这三类咖啡对我们健康都有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看第一类,纯咖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不添加任何物质的纯咖啡对人体健康是有很多益处的。咖啡中含有少量的脂肪、蛋白质、糖、矿物质和粗纤维,还含有咖啡因、绿原酸、单宁等成分。作为饮品,咖啡摄入量通常以杯为单位,每杯约150ml,含1.8g咖啡。除了补充水分,目前研究结果发现,适量饮用咖啡(1~2杯/日)可降低总死亡风险;2~4杯/日总死亡率显著下降。每天饮用咖啡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饮用咖啡(2~4杯/日)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适量的饮用咖啡也有利于降低乳腺癌、恶性肿瘤、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等疾病的发生。

第二类,混合咖啡,混合咖啡中加入了糖,这种咖啡如果每天摄入量过多,容易引发肥胖的风险。

第三类,速溶咖啡,这种咖啡不但加入了大量的糖,还加入了奶精,这里面含有反式脂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也明确指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多时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性。

因此,得出结论,如果饮用咖啡尽量饮用纯咖啡,如果喝不下纯咖啡,可以饮用加奶的咖啡。尽量不要大量饮用加糖和植脂末的咖啡,这种咖啡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

参考资料:《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与共识》

作者:崇珊珊

注册营养技师/高级健康管理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长期喝咖啡对身体有害吗?

咖啡对身体的危害不是长期喝,而是每天摄入的咖啡因量是不是超标,成年人每天最好不要超过250毫克,也就是两到三杯浓咖啡。长期超量服用,对身体有诸多危害,特别是有心脏和胃部疾病的人、孕妇、儿童更严重。

咖啡因进入肠道之后,会影响人体对钙、铁、锌等有益元素的吸收,所以很容易导致人缺钙,让钙随着尿液代谢被排出体外,钙质流失就会使人出现骨质疏松、抽筋、腰酸背疼等各种不良反应。

其他影响有:

心脏

加速心跳,因此超剂量服用咖啡,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同时咖啡因还会让血压升高,因此血压高的人不建议喝咖啡。

肾脏

咖啡喝的多,小便也就多,这是因为咖啡因对肾脏的影响,起到类似利尿剂的作用,让肾脏长期保持工作状态。

消化系统

咖啡中的酸质、油脂及咖啡因都可能刺激胃黏膜 并促进胃酸分泌 ,导致胃发炎,诱发胃溃疡等。有时候咖啡因还会使胃酸逆流到喉头,造成痛苦的胃灼热。

另外,长期、大剂量地服用咖啡因,还导致中毒,服用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人的情绪会变得很容易烦闷不安、情绪激进,心理敏感,容易发怒,对事物的记忆力混乱而记忆下降。

而身体上也会出现面色发红,嘴部周围有麻木感,体温升高,脉搏次数增加,耳鸣,肌肉震动颤抖、抽搐,肠胃功能紊乱,尿液变多等症状。情况严重的人,精神会失调,意识的清晰度降低,神志不清、语无伦次,眼前出现大量幻觉,看见诸如猛兽、鬼怪等场景。身体可能因为呼吸被麻痹,心力衰竭,休克或者死亡。

最主要的是,咖啡这样喝法,也是会对咖啡因上瘾,一旦如此,停止喝就会跟吸毒一样,产生戒断反应,比如身体中的平滑肌僵硬,情绪低落,觉得没有动力做一件事,还伴随头疼头晕。

适当的喝咖啡还有有很多好处的,例如对一些人来说,可以稍微增强身体耐力,延缓剧烈运动产生的疲劳。 有研究也证明咖啡因有益于抵抗记忆力的降低和退化,当然并不是说能起到治疗作用,只是缓和而已。

长期喝咖啡对身体有害吗?

谢邀。

从目前发表的论文文献看,喝咖啡是利大于弊,重点在于你喝的是什么咖啡,以及喝多少。

咖啡的种类

1、X合一速溶咖啡

市面上广泛销售的X合一速溶咖啡,里面包含有大量的植脂末(含反式脂肪)和添加糖(白砂糖、葡萄糖浆等都是糖),仅凭这两点,就抵消了咖啡本身的大部分好处。反式脂肪心血管的危害是已经经过论证了的;额外摄入的糖太多,则会引发肥胖、影响血糖控制、牙齿健康等。

2、纯咖啡

如果你喝的是咖啡豆研磨的,添加物较少的纯咖啡,可以获得诸多健康好处。

  • 咖啡因可以提神,同时有助于动员脂肪分解,因而被用于减肥,维持健康体重。

  • 咖啡含多种抗氧化物,主要是咖啡多酚,有利于延缓细胞衰老,增进心血管健康。

  • 咖啡中的绿原酸,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阿尔茨海默氏症以及许多其他慢性疾病(包括肥胖症)的风险。但在烘焙过程中,绿原酸将会流失一部分。

  • 一项研究表明,咖啡消费量与全因死亡率降低成正比关系。紧跟该项研究的许多其他研究表明,摄入咖啡与死于心脏病、中风、癌症、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特定疾病的风险降低相关。

一项对450,000多人进行的大型综合研究显示,每日一杯咖啡可将糖尿病风险降低7%,其他研究支持这一发现,一杯/天减少13%的风险,每天4杯减少47%,每天12杯则减少风险达67%。即使已经患有糖尿病,咖啡也可能是有益的。 绿原酸可抑制肠道摄取葡萄糖,通过抑制糖调节系统中的几种酶,绿原酸减少了血液中新葡萄糖的产生和释放,从而有助降低血糖水平。咖啡的饮用量

尽管咖啡有诸多好处,但每个人对咖啡的耐受性是不同的。有的人对咖啡因比较敏感,喝咖啡可能会导致不适;特定人群比如孕妇、儿童、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需要限制咖啡摄入量。

1、孕产妇

基于目前的科学证据,一般认为:每天不超过2杯咖啡(大约200mg咖啡因)是可以接受的。孕妇超过这个量,可能会增加流产、早产、婴儿体重不足的风险;母乳喂养的产妇,超量的话可能会刺激到婴儿,影响其睡眠。

2、儿童

儿童对咖啡因比成年人更为敏感,建议儿童先不要尝试咖啡,以免过于刺激神经。

3、有骨质疏松的人

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要超过300mg,以减少钙流失的风险。

4、吃感冒药的人

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对神经有兴奋作用,而咖啡因也能刺激神经,如果两者都吃,可能会出现“过量服药”的副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