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该如何降低尿酸?防控痛风?

感谢邀请。

痛风的折磨只有痛风患者能体会,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儿也能疼到掉眼泪。痛风一般是由于高尿酸恶化而来,预防痛风我们必须从降低尿酸入手,降低尿酸我们就要想办法减少体内总嘌呤的合成量,因为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就是尿酸盐,如果嘌呤多,尿酸盐合成多,进入血液的尿酸也更多。控制嘌呤量需要两手准备,饮食上的控制加上药物干预,如果可以的话,保持适当运动。

嘌呤的来源有两方面,一个是自身合成分泌的内源性嘌呤,一个是从食物中摄入的外源性嘌呤。内源性嘌呤占总嘌呤的80%,但外源性嘌呤只占了20%,内源性嘌呤主要由我们的肝脏分泌,它的主要来源是凋零或死亡的细胞,细胞核释放的成分,如果我们身体亚健康可能会影响嘌呤平衡,或是更严重比如进行了放化疗后,嘌呤会大量上升。所以控制体内嘌呤的话一般会考虑搭配药物来辅助调理,效果会更明显;当然,并不是说我们控制内源性嘌呤就可以不去管那20%食物中摄入的嘌呤了,食物中这部分的嘌呤我们是可以主动控制的,相当于一道送分题,不做白不做。所以,日常也应当积极选择低嘌呤的食物食用。另外日常多注意补充充足水分,推荐每日1700~2000ML,部分尿酸随着尿液一起排出,有助平稳血尿酸;运动时我们出汗也能排出少量尿酸,运动有助提高体质,提高脏器健康、供能,减少内源性嘌呤合成,所以也是很好辅助平稳尿酸的做习惯。

降低尿酸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控制痛风就需要慢慢平稳血尿酸,多选择低嘌呤食物食用,可正常吃谷物类食物、果蔬类食物、坚果类食物、蛋奶类食物,其实选择不少。注意肉类的摄入控量,推荐选择红瘦肉,每日50g左右;鱼虾贝类、禽类在急性痛风发作、尿酸控制不稳时候最好不吃。大豆类食物最好不吃,不过豆制品,如豆腐皮、豆腐干可控量,每日不超过50g,豆浆属低嘌呤饮品,300g以内没有问题。多增加蔬菜类、全谷物类食物的摄入,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抑制脂肪、胆固醇、糖分的吸收,对于控糖控脂有效,有助调理三高,对平稳内分泌,调理尿酸也有辅助效果。日常除了选择低嘌呤食物,最好也选择清淡食物食用。“清淡”不是指不吃肉,不吃有,多指烹饪方式,如多用蒸、煮、清炒、凉拌的方式,避免油炸、烧烤、麻辣烫、红油火锅等形式,调料品适量,食盐、味精、酱料都应当酌情添加。

如果痛风发作,应当立即口服消炎药、镇痛药,可以在患处涂抹一些缓解疼痛的外用药。但要记住千万不要热敷,最好是冰敷患处,抑制血管的扩张,减缓肿胀和炎症带来的疼痛。可选择口服秋水仙碱,痛风反复发作的朋友可先服用消炎药,症状如果未能缓解再考虑秋水仙碱。

痛风,该如何降低尿酸?防控痛风?

以我自身的情况来回答吧,我三十出头,由于前几年饮酒较多,加上打篮球,今年出现双膝肿痛,食指关节、脚后根有痛感,经医院检查确定为双膝因骨质增生,肾功能检查尿酸一项达580,属中等偏上,确诊后医生没有用药,只嘱咐改变饮食习惯,戒啤酒,动物内脏等,要多饮水,每天3000毫升以上等。以下是我自己经网上查询并注意改变的几个侧重点。

1、饮品忌啤酒、咖啡、甜度高、酸性的饮料等。啤酒含嘌呤高,和咖啡一样咖啡因会转化为嘌呤,导致尿酸升高,还会刺激神经使你早上起床后痛感加重。现改为每天带1升的茶杯泡红茶喝,每天饮3000毫升以上。

2、忌海鲜、忌动物内脏,这些尽量做到不吃,偶尔食用小量。

3、因为双膝有痛感,下蹲会加重,所以家里蹲式厕所改为坐便式。

4、篮球照打,加带护膝,注意横向移、急停等造成损伤,每天适量。运动也会产生尿酸。

5、另一个就是严格控制体重了,忌大鱼大肉、少量饮白酒是可以的,毕竟咱戒不了朋友,身轻如燕是可以减少双膝痛感的。

经此一个多月下来,痛感确实有减缓,特别是早上起床后,下楼梯时相对轻松很多,但还没有去复查肾功能,不知道尿酸下降没有。希望此分享能帮助到大家。

痛风,该如何降低尿酸?防控痛风?

我的做法是不停的喝水,每天至少3000毫升的水,多喝水多排尿,把嘌呤顺着尿液排出去,不吃海鲜,内脏,不喝肉汤,多吃蔬菜,还有就是减肥,我180斤的时候尿酸500多,我减到160今年去体检,尿酸370

痛风,该如何降低尿酸?防控痛风?

痛风是与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已悄然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产物,当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我们即称为高尿酸血症。

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盐以结晶的形式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导致痛风。

高尿酸血症 VS 痛风

高尿酸血症并不等同于痛风,它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约有5%~18.8%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为痛风。可见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只要稳定控制血尿酸水平,便能减少痛风发作,远离痛风。

痛风的药物治疗一、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药物

痛风急性期发作时,让人疼痛难忍,发作的部位,通常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此时要尽可能使患部保持稳定,以物理降温减轻疼痛症状。另外,推荐及早(一般应在24h内)进行抗炎止痛治疗。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代表药物:双氯芬酸、布洛芬、塞来昔布和依托考昔等。

此类药物是痛风急性发作期首选推荐用药。

服用时需注意:

(1)NSAIDs需要及早、足量使用,见效后逐渐减停;

(2)避免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NSAIDs,否则会增加不良反应;

(3)注意服用方法,口服药可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4)有过敏反应、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胃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炎症性肠病和严重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此类药物。其中有消化道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选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不亚于非选择性NSAIDs。

2、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抗炎作用,用药后数小时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消退。

服用时需注意:

(1)秋水仙碱对一般疼痛及其他类型关节炎无效。

(2)对血中尿酸浓度及尿酸排泄无影响,因此对慢性痛风无效。

(3)痛风急性发作期,对NSAIDs有禁忌症的患者,建议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一般是口服给药1.5mg-1.8mg/d,24小时总量不超过6mg,48小时内用药效果更好。其不良反应主要是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细胞损害、过敏、神经毒性等。中毒时可出现水样腹泻、血便、脱水和休克,需注意识别。

3、糖皮质激素

很多人对激素类药物有所顾忌,担心不良反应多影响身体健康。在痛风治疗中,糖皮质激素主要适用于不能耐受NSAIDs、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的急性痛风患者。且一般是短期治疗,根据炎症消除速度,一般使用3-7天,如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口服30mg/d,连续3d。为避免糖皮质激素的停药后症状“反跳”,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NSAIDs。

二、慢性痛风治疗药物

慢性痛风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血中尿酸含量,主要有以下几类:

1、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1)别嘌呤

别嘌呤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服用时,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当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能够使血尿酸达标时,尽量不增加剂量。使用期间须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对骨髓的抑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其中需要密切监测其超敏反应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最初使用的几个月内,最常见的是剥脱性皮炎,与HLA-B*5801基因密切相关,建议用药前进行相关基因筛查。

(2)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推荐剂量为 40mg 或 80mg,每日 1 次,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在服用非布司他的初期,经常出现痛风发作频率增加,这是因为血尿酸浓度降低,导致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动员。为预防治疗初期的痛风发作,可遵医嘱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

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1)苯溴马隆

苯溴马隆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及痛风结节肿等。本品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但它可加速肾脏对尿酸的排出,有肾结石、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禁用。成人开始剂量为每次口服 50mg,每日 1 次,早餐后服用,用药 1~3 周检查血尿酸浓度,3个月后检查血常规以防止出现粒细胞减少。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定期监测尿液的酸碱度,为促进尿液碱化(pH6.5左右),可酌情给予碳酸氢钠片口服。

(2)丙磺舒

丙磺舒无抗炎和镇痛作用,治疗初期由于尿酸盐自关节部位转移入血,可是痛风症状暂时加重,治疗期间大量饮水并同服碱化尿液的药物,保证尿pH值6.0~6.5,以防肾结石。对磺胺类药过敏者的患者不宜使用本药。

服用药物注意事项

1、确诊痛风后,要长期控制血尿酸,维持其在目标范围内。切记:急性发作时不给予降尿酸药治疗,因为其不仅没有抗炎止痛作用,而且还会使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

2、痛风发作时,如果尿酸值发生变动,疼痛症状可能会加重。服药后,疼痛症状缓解甚至消失都请不要随意停药,要谨遵医嘱!

痛风的饮食注意

1、多喝水。无禁忌的患者每天饮水量要在2000毫升以上,不建议小口喝水,最好能一口气喝300-400毫升,通过大量饮水,促进排尿,帮助尿酸排出。喝水首选苏打水,可碱化尿液,帮助尿酸排出,其次矿泉水、白开水也可以。

2、多吃低嘌呤食物。主食有米饭、面食、玉米、苏打饼干、通心粉;奶类有鲜奶、酸奶、奶酪、冰激凌(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不建议食用)等;荤食包括鸡蛋、猪血、鸡血、鸭血;蔬菜,大部分蔬菜都是可以的,例如紫甘蓝、黄瓜、西红柿、胡萝卜等。

3、少吃中嘌呤含量的食物。这部分食物包括豆类,如四季豆、青豆、豌豆,菠菜、蘑菇、麦片、鲫鱼、金枪鱼、鸡肉等。

4、避免食用高嘌呤含量食物。包括虾、带壳的海鲜(如螃蟹、蛏子等)、红肉(牛肉、羊肉、猪肉)、肉汤、沙丁鱼、动物内脏。

预防痛风的方法

1、合理控制饮食,适量饮水。

2、科学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

3、有效的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

4、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病情进展和评价治疗效果。

以上由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武汉市中心医院 曾慧琳 提供答案!

痛风,该如何降低尿酸?防控痛风?

痛风患者降尿酸应该是在痛风的缓解期,如果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进行降尿酸治疗,反而会诱发患者的疼痛加重,以及其他部位的痛风发作,很多人在痛风发作的时候认为快速的将尿酸降下来,疼痛就能减轻,所以采用口服降尿酸药物来试图将尿酸快速的降下来,结果适得其反,导致患者出现疼痛越来越重,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痛风的患者在急性期应该怎样缓解痛风的症状?平时应该如何降尿酸?痛风发作的急性期如何缓解疼痛呢?

痛风发作的时候是一种急性的晶体性炎症,由于痛风患者平时血尿酸往往控制的不是特别好,血尿酸基本是高于正常水平的,当人们的血尿酸水平超过了身体所能容纳的极限,有可能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患者身体的多个部位,但是在平时并不会发作,患者往往没有什么太特殊的表现,大家看下图瓶子中木棍周边凝结着晶体,这就是由于溶液当中的溶质饱和之后形成的析出现象,这个道理和我们血液当中的尿酸超过正常值达到饱和是一样的。

尿酸盐结晶沉积以后在微观层面是像一根根小针一样的结构。

当痛风的患者在一次寒凉刺激、外伤或者是吃了一些高嘌呤的食物,和其它的诱发血尿酸波动等因素作用下下,导致患者发作痛风。那可以想象这么多的小的像针一样的物质,不停的在刺激患者痛风发作的部位是否会导致患者剧烈的疼痛!大家看下面这个动图可能对痛风的急性发作有更好的了解,这一根根刺一样的结构就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罪魁祸首。

这种刺激肯定会出现炎症的反应,于是这种晶体性的炎症就反应出来了,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肿胀,而且会伴有剧烈的疼痛,局部会有温度的升高,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的血管扩张以后,皮肤也会变得发红。

明白了以上的这些道理,我们再来谈一谈如何控制急性期的疼痛。

●痛风发作的时候,要立即口服消炎镇痛药。也可以再发个部位外用消炎止痛药。以往痛风发作的时候,我们首选建议口服秋水仙碱,但是确实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作为反复痛发作的患者可以先尝试口服消炎止痛药,观察能否有症状的缓解,如果能缓解,就不用再服用秋水仙碱了。如果口服消炎止痛药不能缓解,可以加服秋水仙碱。

●冰敷患处。由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是晶体性的炎症反应,会有血管的扩张,会导致患者局部剧烈的肿胀和疼痛,所以要将这种肿胀和疼痛控制住。冰敷可以很好达到这个目的。

冰敷的时候,如果采取比较硬的容器,很容易刺激患者,导致疼痛加重,所以在痛风患者做冰敷的时候,我们建议采用保鲜袋放在冰箱里,稍微冻一下,有一点点冰碴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是冰水混合物,而且保鲜袋的形状会和痛风发作的部位相匹配,不会再刺激患者的患处,注意冰敷的时候一定要隔着衣物,不要直接敷于患处,患者能感受到稍微的凉气就可以,每次冰敷的时间控制在15~25分钟就可以,千万不要长时间的冰敷,在急性期疼痛比较严重的时候,两次冰敷的间隔可以控制在一小时左右,痛减轻以后可以逐渐减少冰敷的次数。痛风急性期发作和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都是不建议热敷的,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控制饮食,多喝水。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就不要再摄入一些中或者是高嘌呤含量的饮食了,这样会容易导致痛风的加重,另外一定要多喝水,大量的喝水可以促进尿液的形成,可以帮助我们将患者体内的尿酸代谢出去,要求每天喝的水量要超过2000毫升。在痛风的急性期可以口服一些碳酸氢钠,帮助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的排泄,降尿酸的药物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吃。

为什么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不建议降尿酸治疗?

痛风的患者身体内就像是一个大的尿酸库,平时会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在没有痛风诱发的条件下并不会产生症状,只是默默的在伤害着患者的身体。

但是在痛风发作的时候,如果快速的将尿酸降下来,平时已经适应高尿酸状态的身体,会默认为身体缺少了尿酸,所以会把身体其他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调动起来,释放入血液,诱发其他部位的痛风发作。

比如在足部发作痛风的患者,在痛风发作的时候,口服降尿酸药物,快速的降尿酸下降以后,很可能脚的症状没有缓解,但是在左关节膝盖会出现痛风的发作,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特别的常见。

痛风缓解期是控制尿酸最重要的时期

很多人在痛风发作的时候开始着急降尿酸,想赶紧让自己缓解症状,但是大家要知道,在痛风的缓解期也就是不疼的时候,才是真正控制尿酸最好的时机,在这个时候把尿酸控制住,可以尽量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有一些降尿酸控制好的患者,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两年不发作。

以下是一些降尿酸的措施:

●咨询您的医生,科学合理的用药,这是基础:很多人对于药物降尿酸很反感,认为伤害身体,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尿酸过高对于身体造成的伤害比口服药物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大得多,这个账我们必须要算明白。痛风患者尿酸控制比较差的时候,尤其是明显高于正常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的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尿酸,一般情况下建议要降尿酸,控制在360以下,如果有痛风石的患者建议要控制的更低。当达标一段时间以后,可以慢慢的将药物控制下来,减量,同时配辅助生活饮食干预,来达到一个正常的尿酸水平。

●平时也要多喝水。在痛风患者平时的缓解期也应该多喝水,一定要养成这个习惯,每天喝的水一样要求要超过2000毫升。

这水可以喝柠檬水,可以是生姜熬煮的水,这些对于控制痛风患者的炎性反应,帮助促进尿酸排泄都是有作用的。另外也可以把20颗左右的樱桃榨汁儿冲水喝,有数据显示痛风的患者每天坚持摄入樱桃可以很好的降低痛风发作的几率,有的患者能降低50%左右的几率。而且生姜煮的水对于控制痛风患者尿酸盐晶体造成的炎性反应也是有很好的作用的,尤其是患者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也是可以喝生姜水的。

●饮食控制。相信大家都知道,有痛风的患者要尽量要少吃高嘌呤的食材,比如动物的内脏;比如某些海鲜,尤其是贝类和小鱼干;比如一些红肉,牛肉与猪肉;另外,痛风的患者一定不要饮酒,不要喝某些糖分比较高的饮料,这些都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

现在最新的研究显示植物性在食材当中所含的嘌呤并不会诱发痛风或者是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尿酸出现波动,而且适当的摄入粗纤维的植物性食材,尤其是某些深绿色的蔬菜,可以稍稍起到帮助促进尿酸的代谢的作用,建议痛风的患者每天植物性的食材要达到500克左右。

痛风的患者或者是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c的食材,可以很好地帮助促进尿酸的代谢,如果患者同时还患有糖尿病,可以适当的选择食材,某一些糖分比较高的水果就不要摄入了。

●运动。科学、适合的运动可以很好的调节痛风患者的身体,促进尿酸的代谢。适合痛风患者进行的运动以慢跑、快走、游泳以及骑固定式自行车为主,如果不会游泳,在水中行走,也是很好的一项运动。千万不要进行某些剧烈的竞技性运动,因为这些运动本身会抑制尿酸的代谢,会增加尿酸的形成,而且大量的出汗会导致血液内尿酸的浓缩,是造成痛风发作的因素之一。

总结

以上就是对于提出问题的解答,痛风的患者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有相应的处置,而降尿酸最重要的阶段却是在痛风的缓解期,科学合理的运动,科学合理的饮食,加上科学合理的用药才是更好的将尿酸控制住,尽量减少痛风患者发作的次数,而且当尿酸控制的比较好的时候,慢慢的经过一段时期是可以将药物停掉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给我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痛风,该如何降低尿酸?防控痛风?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出减少的高尿酸血症有关。虽然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都会出现痛风发作,研究显示仅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会出现痛风,其发生的前提是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饱和度并出现结晶析出,进而沉积在关节等组织处所导致。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其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控制血尿酸水平、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溶解和排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我们就需要积极正规就医诊治,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规律服药,同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以稳定控制血尿酸水平。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①不吃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肉汤;②少吃动物性肉食、鱼肉、豆类及其制品;③多吃新鲜蔬菜、粗粮、多饮水,不饮果汁、可乐等果糖丰富的饮料;④限制饮酒,不饮酒最好,难以戒酒者可在病情稳定时适当饮红酒;⑤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⑥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痛风患者也要注意规律服药,其中稳定期应积极降尿酸药物,根据病情可选用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建议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umol/L以内,如有痛风石形成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者,应控制在300umol/L以内,但不宜低于180umol/L。

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