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能喝酒吗,痛风和白酒有没有关系?

感谢小助手邀请。

高尿酸血症、痛风和喝酒之间的确是存在关联的。虽然酒类中的嘌呤含量并不算高,特别是红酒、白酒中嘌呤其实还没有部分蔬菜高,啤酒、黄酒中的嘌呤较高,但饮酒并不是因为会提供给身体较多嘌呤影响病情,而是酒精的摄入可能会导致嘌呤合成量提升,还会增加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另外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这可以说完全就是提高血尿酸浓度的帮凶,喝酒绝对是更容易引起痛风的存在。

酒精摄入后,处理酒精的过程比较紧急,因为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是“乙醛”,乙醛是一种有毒成分,无法在体内大量堆积,所以身体一般处理完酒精才会干别的事情,而处理酒精所花费的资源其实很多,其中一项就是水分,如果水分大量损失,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自然也会提高,所以饮酒的时候最好多吃饭菜,多喝菜汤、白水,这是有助酒精代谢的;另外酒精代谢后会生成乳酸成分,乳酸进入肾脏会延迟尿酸的代谢速度,导致更多尿酸无法顺利排出;很多资料也表示,酒精会增加合成嘌呤的底物的生成,从而加速嘌呤的合成,让最终生成的尿酸更多,所以,其实饮酒的的确确是会升高血尿酸浓度的。一旦有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患者最好是戒酒。

酒精的影响也比较长远,它本身是高热饮品,1g酒精能够提供7kcal热量,如果长期过多饮用可能会导致肥胖,酒精的代谢过程可能搁置肝脏的部分工作,例如脂肪的运输,长期如此可能导致更多脂肪堆积在肝脏中,久而久之可能会诱发脂肪肝、高血脂等问题,而大部分的研究已经表明,肥胖、三高等问题会增加爆发痛风的几率,如果过量饮酒,40随后爆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大幅上升,不仅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无论对谁都不是一件好事。如果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血尿酸浓度控制较好,痛风很少爆发,如果在一定要喝酒的状况下,建议不超过10g,大概就是小半杯红酒的量。

痛风能喝酒吗,痛风和白酒有没有关系?

你好,我是风湿免疫科乔方医生,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生。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根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最新发布(2020年1月)的《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限制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饮食的摄入……

重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可以喝酒,但是得限量!(后文具体谈量)

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与越来越凸显的健康问题

酒的历史沿革和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多以粮食或葡萄等果汁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我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考古发现,大约在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已经用粮食和水果酿酒,说明我国自古就有饮酒的习惯。近年来,酿酒业不断发展,我国酒类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同时酒精对健康、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诸方面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适量摄入酒精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刺激,使人感到兴奋和愉悦,这已成为交流感情的最常用社交和公关手段。另一方面,摄入酒精又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交通事故、离婚、失业、犯罪等与法律相关的社会问题和与酒精相关的疾病。随着人均酒精消费量的不断提高,酒精应用所致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报道,我国约有50%的人饮酒,其中70%以上为成年男性,酒精对人类的健康已经在潜移默化中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酒精的危害——过量饮酒除了与血尿酸代谢异常有关系外,还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酒精性心肌病、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胰腺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损伤、癌症,以及致胎儿畸形等。

因此,作为临床医生,有责任、有义务呼吁广大饮酒爱好者认识到饮酒与健康密切相关,倡导健康的饮酒方式,减少酒精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饮酒是如何影响体内嘌呤代谢的?

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可引起高尿酸血症,过多的尿酸盐结晶体在关节腔、软骨和肾脏沉积可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可导致痛风发生。

1.酒精对尿酸代谢的影响

(1)酒精(过量饮酒时)在体内代谢为乳酸,导致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可以抑制尿酸由肾脏排泄。并且乳酸造成血液的酸化,降低血尿酸的溶解度,从而导致尿酸结晶形成。

(2)酒精会促使嘌呤核苷酸(AMP)转化。酒精会加速体内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分解,过多的ATP分解使其分解产物腺嘌呤核苷酸(AMP)增加,AMP可通过去磷酸化形成腺苷和经脱氨基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两条途径促使血尿酸生成增多。

(3)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当体内分泌很多血尿酸后,血液流经肝脏时,肝脏细胞就会停止继续合成尿酸,但如果饮酒者的肝脏功能受损,就会使这样的反馈机制遭到破坏,进而使尿酸合成增加。此外,肝脏功能障碍时,原本在肾上腺皮层分泌的皮质醇被移送至肝脏,在肝脏转化为可的松,若肝脏功能不好的人,此功能不能正常进行,也有可能发生嘌呤转化困难,从而发生痛风。

(4)饮酒时常常同时进食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牛肉、羊肉、虾和蟹等海鲜),再加上酒精能加快嘌呤的代谢,导致体内血尿酸水平增高,进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5)“烟酒是对好基友”。饮酒的人经常也有吸烟嗜好,酒桌上遇到烟民也是常事。烟草中主要含尼古丁,而尼古丁会促使肾上腺素量增加,因此会造成末梢血管的收缩,因而会使尿酸排泄减少。

2.不同品种的酒对尿酸代谢的影响

(1)啤酒:

啤酒本身嘌呤含量虽然不算太高,约2~5mg/100ml,但它含有较多鸟苷酸,代谢后会产生嘌呤,导致血尿酸增高,成为酒类中发生痛风的头号品种。

(2)高度白酒:

由于酒精度数高,即含乙醇的量大,在酒水中排第二。

(3)红酒:

因红葡萄酒富含抗氧化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因而对血尿酸代谢的影响比白酒轻,所以适量饮用红酒不增加痛风的危险性,但如果长期过量饮用,也会导致血尿酸代谢紊乱。

(4)黄酒:

多数是小麦及糯米酿造,故富含嘌呤、糖和氨基酸,因其丰富的营养,有“液体蛋糕”之称,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也易诱发痛风。

(5)甜酒:

主要是果汁类含酒精饮料,因富含果糖,而果糖在肝脏磷酸化会消耗ATP,同时消耗大量无机磷酸盐,从而限制二磷酸腺苷向ATP转化,最终导致尿酸合成旁路途径的底物单磷酸腺苷生成增加。果糖还可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及增加循环中胰岛素水平间接增加血尿酸水平。

痛风患者如何喝酒?

目前,痛风病友、大多数临床医生对酒精的态度,都是一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态度,只要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那就要滴酒不沾;如果后期疗效不佳,也会归咎于患者“偷腥”。

虽然这种做法,是对患者好,百益无害,但往往效果不佳。因为你突然让一个酒鬼戒酒,就像让一个四川人戒火锅、东北人戒烧烤、蒙古人戒牛羊肉、广东人戒煲汤、青岛人戒海鲜加啤酒……患者要做到这么绝,很难,因为痛风再痛也非绝症。患者反而认为辅助治疗太苛刻了,依从性变差,难以完成预期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不如适当放宽一些条件。医学界有句话叫“不以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对酒精来说也适用。所以,乔主任允许痛风患者碰酒,但是也有条件。

这几类人群,与酒无缘

  1. 痛风急性发作期;不碰;
  2. 血尿酸值未稳定维持在300umol/L以下时,不碰;
  3. 65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不碰。因为二者肾脏对尿酸的清除能力下降,血尿酸水平相对升高。
  4. 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肾结石、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者,不碰。

能喝酒的“幸运儿”,能喝多少?

研究证实,摄入的酒精量与血尿酸水平呈直线相关。

  • 与完全不饮酒者相比,每天酒精摄入量在10~14.9g能够使痛风危险性增加至32%;
  • 每天酒精摄入量在15~29.9g,痛风危险性增加达49%;
  • 摄入量在30~49.9g,痛风危险性增加至96%;
  • 每天摄入量在50g及以上者,痛风的风险性增加至153%。

关于饮酒量,乔老师建议是:

  • 白酒,一周累计不超过2两,每次不超过0.5两(约1/4杯);
  • 啤酒,每日不超过两杯,且须计算从啤酒中摄入的嘌呤含量,保证每日嘌呤摄入总量不超标。
  • 推荐喝红酒,每日不超过1两,一周不超过4次饮用。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也可以转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

痛风能喝酒吗,痛风和白酒有没有关系?

痛风主要原因是因为体内尿酸升高造成。而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在人体的作用要一分为二的看。一方面,尿酸是人体内特有的天然水溶性抗氧化剂,具有刺激树突状细胞及T 细胞成熟以维护机体免疫能力、维持血压、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尿酸浓度过低阻碍上述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尿酸浓度过高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除疾病症状本身带来的痛苦外,还可导致血压升高、胰岛素抵抗、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等。

酒精可使体内乳酸增多,抑制尿酸排出,并能促进嘌呤分解,从而使血尿酸水平增高。大量研究结果均证实酒精会提升尿酸。有些人可能说了,我尽量少喝,不喝多,你不知道。国外已经有研究显示大量、适量和少量的饮酒均是痛风的危险因素。

不同的酒对痛风危险性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啤酒、白酒、红酒。不同种类酒精饮料与血尿酸水平关系的不同与饮料中非酒精成分变化有关。啤酒是唯一被证实含有大量鸟苷的酒精饮料,鸟苷与其它核苷酸相比更易被机体吸收,这也是啤酒为什么会提高尿酸更显著的原因。当然,对于酒类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有研究显示适量喝红酒(150 毫升以下)不会增加血尿酸水平,而且红酒中含有许多抗氧化剂、多酚类物质,可减少机体的氧化损伤。

这里还要说一点,于大众来说造成尿酸升高的原因很多,除了喝酒之外就是高嘌呤饮食。但是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低嘌呤饮食还是应该的,不然痛风就特别容易复发。那么那些实物尿酸含量高呢?今天咱们就列举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必须 禁 忌 的 高漂吟食 物 : ① 豆 类 及 蔬 菜 类 : 黄 豆 、 扁 豆 、 紫菜 、 香菇 。 ② 肉类 : 肝 ( 牛 肝 、 鸡肝 、 鸭 肝 、 鹅肝 ) 、 肠 ( 牛肠、鸡 肠 、 鸭 肠 、 鹅 肠 ) 、 心 ( 牛 心 、 鸡 心 、 鸭 心 、 鹅 心 ) 、 肚 与 胃 ( 牛 肝 、 鸡 胃 、 鸭 胃 、 鹅 胃 ) 、 ’肾、 肺 脑 、 胰 、 肉脯 、 浓 肉汁 、 肉馅 等 。 ③ 水 产 类 : 鱼 类 ( 鱼 皮 、 鱼 卵 、 鱼 干 、 沙 丁 鱼 、 风尾 鱼 、 蜻 鱼 、 缝鱼 、 乌 鱼 、 生 鱼 、 带鱼 、 吻 仔 鱼 、 海 鳗 、 扁鱼 干 、 绍 鱼 ) 、 贝 壳类 ( 蛤 俐 、 牡 垢 、 蛤子 、 蚝 、 淡菜 、 干 贝 ) 、 虾 类 ( 草 灯 、 金 匀 虾 、 小 灯 、 虾 米 ) 、 海 参 ④ 其 他 : 酵母粉 、 各种 酒 类 。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痛风能喝酒吗,痛风和白酒有没有关系?

总有一些爱「喝两口」的痛风患者,在得知不能喝啤酒后,会问:那能喝白酒么?红酒呢?所以,痛风到底能不能喝白酒,能不能喝红酒,有没有科学依据,这一系列的问题很具有代表性。今天,就借着题主的这个问题,一次性给予解释科普下。

非常明确的直接给出答案:

痛风患者不仅应限制啤酒的摄入,白酒和红酒一样要限制。

是的,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只要是含有酒精的,不管是什么酒,都别喝。

这么说,有什么科学证据么?

当然有!来看两个权威研究。我将研究文献的名字附注在参考文献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1、老的研究[1]认为,啤酒、白酒会增加痛风发作风险,但葡萄酒不会。

2004年,在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名为Alcohol intake and risk of incident gout in men: a prospective study (喝酒与成人痛风发作风险)的文章。

这是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纳入了既往无痛风史的男性,观察了酒精摄入对新发痛风的影响,随访结果显示:与不摄入啤酒者相比,每日饮用2份(每份为355mL)或更多啤酒者的新发痛风风险增至2.5倍。每日摄入相似量蒸馏(白酒)的男性,痛风风险也升高,但风险低于啤酒组(是非饮酒者的1.6倍)。有争议的是,每日饮用2杯、每杯4盎司(约120ml/杯)或更多葡萄酒者的痛风风险并未升高。

所以,作者认为:

饮用啤酒、蒸馏酒(白酒)都与痛风的发生率升高有关,但葡萄酒是个例外。

爱喝葡萄酒的朋友,千万别高兴的太早直接喝酒庆祝了,接着往下看。

2、最新研究[2]认为,啤酒、白酒和红酒都会增加痛风发生率,都不能喝。

2014年发表的最新权威文献,推翻了之前2004年的研究结果。这项基于互联网的交叉研究,724例患者(男性占78%),以他们自身为对照。结果发现:

与痛风发作前24小时内不饮酒相比,痛风发作前24小时内饮酒(不管是啤酒、白酒还是葡萄酒)摄入量(≤1标准杯、1~2标准杯及2~4标准杯)与复发性痛风发作的风险之间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上述饮酒量的风险分别为OR 1.13,95%CI 0.80-1.58;OR 1.36,95%CI 1.00-1.88;OR 1.51,95%CI 1.09-2.09)。

不同于2004年的研究认为痛风风险仅与啤酒或蒸馏酒相关,最新的研究发现,饮用啤酒、白酒、葡萄酒3种酒精饮料,急性痛风发作风险均会升高,包括葡萄酒[摄入量为1-2杯、每杯5盎司(约150mL/杯)的风险为OR 2.38,95%CI 1.57-3.62]。

所以最新研究的结论是:

摄入啤酒、蒸馏酒(白酒)和葡萄酒,均会显著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而且喝的越多,风险越大。增加有关。

综上,不要再挣扎了,尿酸高或者有痛风的患者,啥酒都别喝了。

更多有趣有用的医学科普知识,请关注骨科医生路遥!参考文献:1. Choi HK, Atkinson K, Karlson EW, et al. Alcohol intake and risk of incident gout in men: a prospective study. Lancet 2004; 363:1277.2. Neogi T, Chen C, Niu J, et al. Alcohol quantity and type on risk of recurrent gout attacks: an internet-based case-crossover study. Am J Med 2014; 127:311.

痛风能喝酒吗,痛风和白酒有没有关系?

首先给一个肯定的回答,痛风是不能喝酒的,酒是痛风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因可以从这个疾病产生的原因中找到,痛风是有单纳尿酸盐沉淀所致的晶体相关性的关节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酒精会使得血尿酸增多,还有的就是会减少尿酸的排泄,酒精在人的体内代谢之后可以变成乳酸,乳酸会抑制尿酸在肾脏中的排泄,因此导致尿酸在尿液的排出两减少,结果会使得血尿酸升高。

痛风不能喝酒,也就不再局限于是什么酒类了,酒里面大多都是含有较高的嘌呤,酒精的摄入量都是会导致痛风的发病率增加,尤其好似啤酒和黄酒,这两者的汉嘌呤量最大,喝完之后,会导致尿酸升高,虽然白酒的嘌呤含量低,但是酒精是会使得尿酸升高的,所以,痛风和白酒是有关的。

痛风患者在饮食方面除了不能喝酒之外,还需要注意其他食用食物,应该低盐,低油,限制嘌呤的摄入量,不要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鸭、羊,牛肉,鱼虾等,少吃动物内脏、浓汤、禁忌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胡椒等日常调味料。嘌呤低的食物蔬菜、水果,蜂蜜、主食米,面类食品都是合适痛风患者食用的。

所以一般来说,患有痛风的时候,最好不要喝酒,否者会导致痛风的发作或者在病发阶段加重病情,建议痛风患者最好戒酒。

指导专家:任静静,主治医师,日照市中医医院风湿肾病科。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脊柱关节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痛风能喝酒吗,痛风和白酒有没有关系?

尿酸长期升高或大幅波动是引起痛风发作的主要原因,高嘌呤饮食、突然受凉、剧烈运动等生活方式均可增加痛风发病风险,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尽量避开的不良习惯。那么,痛风患者能饮酒吗?痛风和喝白酒有什么关系?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白酒的重要成分为乙醇,乙醇的代谢产物乳酸可抑制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去路;同时,乙醇可促进嘌呤代谢,增加尿酸来源,因此长期饮用白酒可增加痛风发作,是男性痛风发作的首位病因,因此限酒或戒酒是预防或减少痛风发作的重要措施。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不仅应戒酒,还应多饮水,最好每日2500ml以上,有利于缩短痛风病程,减少住院时间。痛风缓解期的患者,由于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发作的主要原因,限制饮酒有利于降低尿酸水平,因此限制饮用白酒有利于减少痛风发作。可能部分患者会问,喝啤酒会引起痛风吗?虽然啤酒的酒精浓度低于白酒,但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摄入过多嘌呤会升高尿酸,也是诱发痛风的主要原因,因此无论是白酒还是啤酒,痛风患者均应少喝。此外,饮酒期间通常会进食大量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这些食物均属于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应尽量少吃。

除开白酒,痛风患者还应少喝富含果糖的饮料如蜂蜜、果汁、碳酸饮料等,果糖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可能增加痛风再发风险。与之相反的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可适当增加咖啡、脱脂或低脂牛奶的摄入,这些食物有利于减少痛风发作。除此之外,新鲜蔬菜水果是痛风的保护因素,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有利于降低尿酸,也可减少痛风发作;剧烈运动、突然受凉、吸烟等均可增加痛风发作,因此高尿酸血症或已发痛风的患者应尽量避开这些危险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已发痛风的患者应在24小时内服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可快速缓解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不耐受这些药物或无效的患者,可换用糖皮质激素;痛风缓解期,应合理使用降尿酸药物,将尿酸控制在360以下,可促进尿酸排泄,痛风频繁发作或痛风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将尿酸控制在300以下。

综上,饮用白酒通过促进嘌呤代谢,可增加尿酸来源,同时可抑制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的去路,是诱发痛风的重要病因,痛风发作患者应戒酒,缓解期间至少应限酒,是减少或预防痛风发作的主要措施。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