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酒吗?糖友饮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感谢邀请。
糖尿病不是绝对不能喝酒,但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最好是不要喝。实在忍不住馋劲了,偶尔小酌一杯可以接受,但万万不可天天喝顿顿喝,在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尽量以茶代酒,如果实在不能推辞敬酒的时候小抿一口,不要大口大口干杯。糖友饮酒的限量最好是一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g,400ml左右的啤酒,半杯红酒,1两内白酒,能少喝就尽量少喝。
除了酒量的控制意外,糖友在喝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①喝酒前先垫一些主食类食物
很多朋友空腹喝酒后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这是因为酒精的摄入可能会抑制肝脏分解肝糖原的效率。酒精摄入之后基本全是交给肝脏处理的,而肝脏一定会优先处理酒精,因为酒精的中间产物“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不能在体内久留。为了处理乙醛肝脏只好放下其他工作,而且可能还会搭上自己的蛋白质载体加速合成“乙醛脱氢酶”,让乙醛快速生成无毒的乙酸,如此一来,肝脏不仅失去了运输脂肪的载体,也让自己手头的其他工作延误了,脂肪可能大量堆积下来,这也是诱发高血脂和脂肪肝的原因之一,而且肝糖原的分解工作延迟了。本来在我们空腹的时候血糖就较低,这时候肝糖原还无法有效分解为葡萄糖续能,就很容易低血糖了。所以,相对于普通人更容易低血糖的糖友在喝酒前一定要垫一些主食类食物,提供葡萄糖和糖元存放,以免低血糖。
②在自己血糖比较平稳的时期,服用降糖药少的时期
酒精一般会影响降糖药的药效,药效得到增幅,如我们最常用的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等等,如果按照平时的剂量吃,喝了就可能就更容易低血糖,但如果因为要喝酒减少药量,又怕不够平稳血糖,这血糖就乱七八糟了。所以喝酒一定要选择血糖相对稳定的时期。注意喝酒的节奏,不要一口气和很多,慢慢喝,可以中途吃点肉菜,看看电视,让肝脏有缓冲余地,不会让我们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血糖忽高忽低、药量也没有调理好,经常低血糖还伴随着并发症的糖友们,那劝你们最好还是不要喝酒。
③喝酒后不要剧烈运动
因为喝酒本来就可能让糖友低血糖,酒后如果还去做大量的运动那就更摸不准了。喝酒后最好严格检测自己的血糖值,如果有严重波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看要不要添加或减少降糖药量或胰岛素注射量。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酒吗?糖友饮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饮酒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亲朋好友聚会更离不开酒。不论是豪饮还是小酌,都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很多乐趣,更有李白醉酒诗百篇的佳话亘古流传。酒之于糖尿病患者又如何呢?
首先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个概念即:酒精单元——每含有10克酒精的酒量为一个酒精单元。也就是一份标准酒量。折合成啤酒为285ml、白酒为30ml、红酒为100ml。一份标准量酒相当于20克主食。
明确了这个概念,再让我们看看适量饮酒的益处吧!
1、据流行病学统计适量记得是适量哦,适量(中量)的饮酒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30%-50%;大量的饮酒可能增加患T2DM的风险或无明显影响。
2、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适量的饮酒可以减少心血管死亡风险,适量饮酒(每日1-2个酒精单元)可以减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冠心病的死亡率。
3、适度饮酒的益处源于酒精本身:它可以改善血脂谱,使高密度脂蛋白(我们常说的好的脂蛋白)升高、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炎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
4、饮用红酒还有额外的益处:红酒额外的益处与其中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有关,此类物质可以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其中的白藜芦醇更有激活长寿蛋白相关通路的效能,此通路的激活能对抗代谢综合征和衰老;白藜芦醇一证实可以延长低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的寿命。
糖尿病患者虽然可以饮酒,但一定严格把控饮酒量,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饮酒后要扣除相应能量的主食,不能空腹饮酒。大量的饮酒可以增加高血压、脑出血、肝硬化、意外死亡等风险,T2DM患者一次大量的饮酒可以增加酮症的风险。
谢谢阅读!觉得不错记得分享给更多的糖友哦。
作者:张景芸 单位:北京丰台医院 药事网成员 2018年7月16日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酒吗?糖友饮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糖尿病患者能否饮酒一直是广大糖尿病患者关心的问题,作为医生我建议糖尿病患者不饮酒,因为饮酒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几乎没有好处,特别是血糖波动大、药物控制不佳的人群更应避免饮酒。然而,当今社会也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时候,当饮酒不能避免时,我们建议大家应当做到适量,切不可过量饮酒,女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15g(相当于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45ml白酒)、男性不超过25g(不到女性的2倍),每周不能超过两次,最好饮红葡萄酒和粮食酒。糖尿病患者过量饮酒会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会损害肝脏、胰腺等而进一步降低胰岛素的水平,同时也会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说希望广大的糖尿病患者要尽量不饮酒,相信与自己的身体健康相比,饮酒应该是可以戒掉的。对于糖尿病患者,如要饮酒我建议做到以下几点:①近期血糖波动大、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应避免饮酒;②饮酒要严格控制量,做到适量,避免酗酒;③避免空腹饮酒;④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后不能饮酒;⑤ 饮酒后出现出冷汗、心慌、昏迷等情况时,因警惕低血糖,避免误认为醉酒而耽误治疗时机。希望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尽量不饮酒。健康是自己的,不要为了一时之快而遗憾终身。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酒吗?糖友饮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不能说糖尿病患者就是绝对的不能沾一滴酒,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酒并不是什么有益于健康的东西,饮酒对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来说,也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我们并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饮酒。
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病人真的要遇到了同学聚会,朋友聚会或者难以拒绝的场合,要怎么解决喝酒的问题呢?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首先,饮酒喝进去的是酒精,酒精会导致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波动,不平稳,所以喝酒的话,就尽可能的少喝,喝低度酒,不要喝大量的高度酒。
如果实在难以拒绝,可以尽可能的少量喝一点红酒,或者啤酒。而且喝酒后,要注意自己的血糖水平,出现异常的话,尽可能的调整降糖药或者胰岛素的用量,避免血糖过度飙升或者过低造成低血糖。
当然,对于糖友们来说,最好的做法还是不喝酒,只要不喝酒,再多的喝酒引起的不利影响,也不会危害到自身。对于餐桌上的应酬,告诉大家自己身体不好的话,只要是真正的朋友,应该都可以理解的。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酒吗?糖友饮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糖尿病人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少量喝酒。
糖尿病人喝酒需满足这些条件:第一,血糖控制达标,一般控制标准为空腹<7.0,餐后2小时小于10.0,糖化<7%。血糖控制不好、波动幅度较大者尽量别喝酒。
第二,肝肾功能良好,如果有肝脏疾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者,不要喝酒,以免加重病情。
第三,没有低血糖倾向,如果频繁出现低血糖,应禁酒。
糖尿病人能喝多少酒?男性和女性对酒精的耐受能力不一样,建议男性每日摄入酒精低于25克,女性低于15克。这么说有点抽象,换算成各种品种的酒,大概就是白酒50ml(2个小口杯),红酒250毫升(1个红酒杯),啤酒500-750毫升(1.5瓶)。
有些酒类糖尿病人要禁喝,主要是加了糖的果酒、黄酒(分甜度),还有的度数比较高的威士忌、龙舌兰、鸡尾酒等也不宜喝。
糖尿病人喝酒必须注意1.任何时候都不能空腹饮酒,喝酒前要吃点淀粉类食物。因为空腹饮酒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饮酒导致的低血糖还可与醉酒症状混淆,比较危险。
2.酒精热量很高,喝了酒就相应的减少主食,否则很容易发胖。
3.喝酒的时候要多喝水,尤其是高度数的酒,能够促进酒精的代谢。
4.不要在夜间,尤其是睡前饮酒,饮酒不能促进睡眠,反而会大大降低睡眠质量。糖尿病人在夜间饮酒,还易导致夜间低血糖,十分危险。
5.不同品种的酒不能混着喝,更容易醉,更伤身体。
如果觉得本回答有帮助,欢迎您点赞,转发给更多朋友知道~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酒吗?糖友饮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控制其喝酒(不宜饮酒),如果真的遇到朋友聚会和就餐,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前提下,可以适量喝点酒(高度酒1两、葡萄酒200毫升以内),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糖尿病患者在一定的场合是下无法阻拦其喝酒的。
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尤其是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更不宜喝酒。有资料显示,利用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中,不饮酒的糖尿病患者有60%血糖控制有所改善,而饮酒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改善只占40%,在不实施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中,病情大多会恶化,如果再加上饮酒,对糖尿病治疗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有资料显示,饮酒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1、病情难控制,使某些降糖药效降低;2、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的症状有时与醉酒相似,容易将两者混淆,耽误低血糖的抢救;3、易导致血脂异常和引起营养不良;4、易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5、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硬化、酒精性肝炎和多脏器损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