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肉胆固醇还高,是什么原因?

感谢邀请。

目前高胆固醇症也越来越频繁,并且趋于年轻化,高胆固醇属于高血脂症的一种,而且体内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也并非不吃肉就能维持正常值。胆固醇高也可以属于一种内分泌问题,因为总胆固醇的量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胆固醇能占总胆固醇的八成左右,对总胆固醇影响较大,这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外源性胆固醇占比小,吸收率也不高,这部分胆固醇是我们从外界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随着摄入量的增加,吸收率还会不断减小。所以,其实我们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于总胆固醇的量影响并不大。美国在2015年甚至取消了每日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

虽然说外源性胆固醇影响不大,但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吃高胆固醇食物,比如各种动物内脏,一天十几个鸡蛋,五花肉肥肉大口大口,如果真的这样吃,即使没有患上高血脂症,恐怕其他疑难杂症也会送上门。而且油脂、热量摄入过量会影响内分泌平衡,这也无疑是影响内源性胆固醇分泌的因素。所以,治疗高胆固醇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干预,结合日常避免高胆固醇食物辅助,这样才是正确的。

另外,不吃肉并不是权宜之计,精瘦肉类中胆固醇含量并不算高,避免肥肉就好,另外动物内脏要少吃。完全不吃肉会损失蛋白质、血红素铁,钙、锌等成分,造成贫血,身体体质下降,反而得不偿失。

不吃肉胆固醇还高,是什么原因?

一、胆固醇与健康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1、胆固醇高,身体已经出现脂质代谢紊乱了,必须要去就医,听从医嘱;

2、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所有年龄段血脂异常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延缓年轻人群危险因素发展的进程,也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级预防治疗策略。无论任何年龄阶段、无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是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但不能治愈高胆固醇血症,应该在听从医嘱的前体下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

二、不吃肉的饮食方式对不对

很多人一听说肉含有胆固醇,担心吃了会加重高胆固醇血症。影响体内的胆固醇的因素太多,合成与排泄都受身体调理。体内合成胆固醇占70%,当食物摄入过量,可通过增加大肠排泄出去。所以健康的体质,胆固醇代谢相对比较稳定的。

而不吃肉,容易导致蛋白质、脂肪及部分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导致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曾经有一份报道,某寺庙的和尚,常年不吃肉,体检结果竟然约有40%的人为血脂异常。所以,不要以为不吃肉就有利于控制血脂,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一定要均衡健康饮食。

三、胆固醇高,除了就医之外,那我们应该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要求每日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人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维持健康体重(BMI:20.0~23.9 kg/m2)。控制总能量摄人,保持能量平衡。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建议每周5~7 d、每次30 min(ASCVD患者应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安全性)。主动运动最好每天步行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3、多吃蔬果、奶类、大豆: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人300~500 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人200~350 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 g。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鱼、禽、蛋和瘦肉摄人要适量。每周食用鱼类280~525 g,畜禽肉280~525 g,蛋类280~350 g,平均每天摄人总量120~200 g。优先选择鱼和禽。吃鸡蛋不弃蛋黄。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 g;建议每天摄人胆固醇少于300 mg,尤其是ASCVD等高危患者,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脂肪摄人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每天反式脂肪酸摄人量不超过2 g。控制添加糖的摄人量,每天摄人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 g以下。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 500~1 700 m1),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每日饮用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 g,女性不超过15 g。

大家好,我是营养师健哥,用专业的知识为您解答肥胖、三高等健康问题。码字不易,喜欢的话,给个赞和关注,谢谢大家!

不吃肉胆固醇还高,是什么原因?

很多胆固醇高的朋友,平时都不敢吃鸡蛋,因为知道蛋黄里胆固醇含量比较多。这里大家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是不是把蛋黄里面的胆固醇吃进去,血液里的胆固醇就一定会升上来?这两件事其实是不能划等号的。不能说某种食物含胆固醇高,吃进去之后,身体里的胆固醇就一定会升高。反之也同样不成立,不是说吃的食物完全不含胆固醇,那这辈子就不会患高胆固醇血症了,也不见得。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曾经碰到一位爱吃素食的朋友,他在体检时,被医生告知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了。于是很疑惑,“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不是因为肉吃多了吗?我天天素食,为何还会升高呢?”通过询问他的生活习惯,才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真凶。

这位朋友虽然不吃肉,但喜欢吃主食,特别爱吃白米饭、面条、馒头之类的,蔬菜、水果吃的很少,有时候生意忙碌时,馒头配咸菜就是一顿饭。其实主食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这种单一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血糖水平升高,利用不完的葡萄糖会转化成胆固醇,长期这样饮食的习惯也会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除了饮食习惯之外,熬夜、压力大、情绪波动大,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代谢失调,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肝脏会合成更多的胆固醇,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另外,除了生活方式会影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携带高胆固醇基因,或者罹患代谢综合征如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也会发生血脂代谢紊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情况。还有一些患者由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利尿剂也会使血脂代谢出现紊乱。

再次,建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患者,要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饮食坚持低脂肪、低胆固醇以及低单一碳水化合物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并加强体育锻炼,规律作息,适当减压,如果改善生活方式仍不能将血脂达标,应进行药物治疗,建议去正规医院做个全面体检,根据病情咨询专业医生用药治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