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降血糖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其实最重要的是保证血糖的平稳,平稳升高和平稳下降,这样不会引起突然的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现象。所有食物都是有热量的,所以只要摄入食物都会造成血糖的波动,而没有绝对能够降低血糖的食物。平稳血糖的有效办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也就是注重自己的日常饮食习惯,配合适当运动,就可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

特别是高血糖、糖尿病的朋友,日常饮食最好是以清淡为主,远离高油高脂高糖高盐食物,远离油炸、零食、甜点、冷饮、烧烤和重口味的食物,当然,其实糖尿病并不是说不能吃含有蔗糖、葡萄糖的食物,只是这些食物不适宜糖尿病、高血糖的朋友食用,对控糖控脂都很不利。烹饪方式可多用蒸、煮、炖、焖、凉拌(不要加过量调味料)、清炒等方式。另外,要少吃加工惊喜、软烂利于消化、糊化程度较高的食物,例如糕点、零食、米糊米粥等,利于消化的食物同时糖分的摄入也会更快,对平稳血糖十分不利。

可以增加优质蛋白、全谷物类食物、蔬菜的摄入量,注意水果的摄入量,不要过量,选择低升糖指数和糖负荷的水果食用。主食中可以增加粗杂粮、杂豆、薯类食物,用部分薯类食物代替主食,避免经常吃粥类,多煮干饭。吃饭细嚼慢咽,配合蔬菜、肉类一起食用;饭后可以适当走动,能够更加平稳血糖。日常可以使用适当坚果,坚果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对于辅助控糖也是有效果的。

降血糖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一般对于60岁以下,没有明显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4.4-10.0mmol/L。

如果是非空腹血糖8.7mmol/L,那么就做到了控糖达标。不过每天的血糖控制还要保持平稳,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保持在3mmol/L以内为好,防止血糖波动太大。

要保持血糖平稳,就要注意合理用药,适量饮食,多吃蔬菜,主食粗细搭配,饮食种类多样化,坚持每周运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

如果是空腹血糖8.7mmol,则比较偏高。就要找到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

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有“黎明现象”、“苏木杰现象”、药物剂量不足、夜间加餐量过大等。

当空腹血糖升高的时候,一定要测一下夜间血糖,如果夜间发生低血糖,空腹高血糖,就属于“苏木杰现象”,可适当减少晚餐前口服降糖药或睡前中长效胰岛素的剂量,防止夜间发生低血糖。

如果是“黎明现象”,可在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等。

总之,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控糖方案。

降血糖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67岁的张阿姨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她确诊糖尿病12年了,血糖一直稳定达标,而且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出现并发症。很多人都好奇张阿姨都有哪些降血糖的秘诀呢?张阿姨十分谦虚,说自己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用药不盲从

一开始,张阿姨确诊2型糖尿病的时候,医生只给她开了一种降糖药,就是常见的二甲双胍。但是她吃了3个月后,血糖水平降得不是很明显,心里有点着急。她的朋友给她介绍了一种进口的特效药,她迟疑了良久最后还是婉言拒绝了。看到有病友说自己找了有效的民间方,她也是不为所动,每天定时口服医生开的药物,并且坚持测量血糖后留心记录。

第二,主食掺着粗粮吃

饮食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方面,以前张阿姨一顿要吃两碗米饭或者三个白面馒头。医生说她主食吃得多,摄入的热量太多了,而且吃得都是精米细面,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升高餐后血糖。在医生的建议下,张阿姨开始学着改变主食,在白米中加入玉米、黑米等粗粮,在白面中加入荞麦面、玉米面,另外也开始逐渐减少主食的量,防止饮食中的总热量超标。

第三,配菜多吃绿叶蔬菜

以往,张阿姨吃饭都是以主食最多,吃菜很少,而且她偏爱重口味,小咸菜、红烧肉、糖醋排骨等都是她的最爱。医生在与她沟通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帮助他制定了个性化的食谱,现在她的饭菜十分丰富,每顿都有新鲜的生菜、油菜、菠菜等绿叶蔬菜,而且还有鱼、虾、禽、蛋、奶等丰富的食材,营养均衡而且总热量不超标。

第四,锻炼要达到运动量

确诊糖尿病之初,张阿姨意识到自己要加强体育锻炼,于是就每天下楼到小区公园溜一圈。但是辅助降血糖的效果不明显,于是她又去咨询医生。医生告诉她现在的运动量不达标,在进行全面的体检之后,建议张阿姨每天慢跑或者快走半个小时,平时还可以偶尔跳跳广场舞、打打太极,运动以身体微微出汗最好。张阿姨听了回家就按医生说的办。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降血糖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2型糖尿病不用药物,一样可以很好控糖。

但是要注意的是,调理血糖不要只注重降低血糖,而是要消除可能出现的低血糖应激反应,(了解糖尿病应激反应可以看我另一篇问答“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第一,调节血脂,我们在北京延庆的疗养院帮助大量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减肥降低血脂,血糖可以恢复正常。原因在于血脂高的状态,身体利用血糖的效率大打折扣,换句话说,高脂血症患者需要更高的血糖才能满足身体需求,需要做的是降低高血脂引起的胰岛素抵抗而不是降糖。

要注意不要吃大量精致米面类食物,这种食物升糖过快降糖也快,然后过量的糖会转化成胆固醇,这才是血脂高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血脂高会干扰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利用血糖,或称为胰岛素抵抗。

第二,定时进餐,糙米、杂豆、鱼、肉、蔬菜都要均衡摄入。务必不要让自己处于低血糖状况,杂豆和糙米因为富含纤维素或者直接补充纤维素,可以让糖和脂类缓慢吸收,不会出现血糖和血脂的过山车变化。补充维生素B族,帮助身体正常实现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第三,筛查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应激反应。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身体在急需血糖时会大量释放胰高糖素来提升血糖同时抑制胰岛素作用。导致应激反应的可能情况有:熬夜!长期加班劳累(包括脑力劳动,大脑需要大量的血糖来提供能量),紧张!恐惧或者压力等负面情绪。饮食作息规律,注意休息和放松!很多人都不懂如何放松,即便睡觉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需要学习春山步疗和自我放松导引等放松训练。

现在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并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却普遍有疲乏无力等能量不足状况,说明更多的是血糖代谢问题和能量利用问题,一味的降糖只会加重能量不足恶化病情。

第四,注意检测血糖,又不要过于强调低血糖。要明白糖尿病人需要的血糖要高过一般人,只有消除了应激反应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血糖自然会回落。如果通过药物调节过低,反而会激发身体调高血糖的动作,加重肝脏负担。

第五,练习腹式呼吸,通过腹式呼吸给身体给多的能量支持,很多人呼吸太浅,前半口气还没进去,后半口气已经吐出来了,没有实现气体交换。练习吸气时鼓肚子,可以满足足够的氧气供应。足量的氧气可以帮助身体实现正常代谢反应,让能量充足同时减少了对身体有害的代谢废物。我为什么说呼吸而不是运动,因为运动会引起身体对血糖的需求增加,在饮食调理不佳或者运动量过大的情况下,易引发低血糖问题或者升糖应激反应。需要对饮食做更细致的一对一调控才可以。

最后,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可能至始至终都在制造身体对高血糖的需求,而你所用的药物可能更进一步加快了这种发展趋势,如果你愿意停下来,听一听身体的声音,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你会发现,血糖紊乱状况很容易改变。

临床医生善于药物控制,但是康复却与药物控制的理念并不相同,康复医学自成体系,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发病机理,从身体的应激反应,激素的变化以及细胞的层面上考虑症状的意义并提供相应的支持。调理糖尿病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慢慢来,找到血糖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就好办了。如果你希望更好的调控,去看另一篇回答“得了糖尿病怎么办”,那里把代谢情况详细解释。有问题可以留言。生活方式疾病,还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调节,药物只能是辅助,机体功能的改善才是根本,要树立信心,祝早日康复!

专注非药物调理,欢迎关注点赞,有问题留言。Vista在悟空问答第173个回答。

降血糖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我去年检查出空腹血糖11.6,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在没有服药的情况下,我把空腹血糖降到了5.6左右,之前的一些不适症状,比如头晕眼花、口渴等也消失不见了,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调整‬饮食:之前我特别能吃,馒头、米饭、面条,从不挑食,每顿都吃的津津有味,可以说是暴饮暴食了。我的体重也一度很胖,1米78的身高,体重达到220斤,超重不少。也正是这样的饮食习惯导致了我血糖升高。

虽然我的饮食中,吃糖并不多,但这是一个错误认识。并不是只有吃糖才会导致糖尿病。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是摄入过多碳水食物。碳水食物吃入人体后转化为糖,血糖升高。碳水食物就是我们三餐中的米面粥等主食。

所以我减少了自己一日三餐中的碳水食物摄入量。说实话我初期是完全不吃米面主食的,效果很好,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但是有些朋友担心完全不吃碳水食物会对身体有害,建议你不要完全不吃碳水食物,可以减少碳水食物的摄入量或者用杂粮替代精米面。

二、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很多糖友们‬都不爱运动,其实动起来有助于降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比如我,不爱跑步、跳绳等剧烈的运动方式,我就选择了饭后散步的和缓运动方式,一样有很好的降糖效果。

三、保持好心态:郁郁寡欢的性格对身体不利,没有病也会憋出病来,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心情好对各种疾病的康复都有好处。我就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每天笑哈哈的,身边的人也被我影响的更开心了。

我的血糖高主要是受妈妈的遗传,加上自己以前的生活习惯不太好,从我做到以上三点以后,一个月时间,血糖就降到了5.6,现在快一年了,血糖值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身体越来越好了!

降血糖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0.67%,1994年2.5%,1996年3.21%,之后走向快速增长期,到2007年高达9.7%,2010年11.6%

高达十分之一的概率,意味着每一个家庭都有可能遭遇糖尿病的祸害!

(本图摘自中华内科杂志的文章,数据来源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除了美国,高发的糖尿病已成为困扰全世界人民的慢性病)

然而,由于人们对预防疾病的概念还很薄弱,目前糖尿病爆发趋势并没有被遏制,反而还在进一步快速增长。

你对糖尿病预防的了解,很可能帮助到你的家人或者朋友。且不说现在看病难、看病贵,普通人家病不起,就算病得起,不遭罪吗?

糖尿病是一个可防、可控的疾病,到了晚期,各种并发症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在这之前,我们能做非常多的工作!

哪些人容易发生糖尿病?

1、超重和肥胖的人,包括体重不超标但腹围肥胖的人:想算自己体重有没有超标,用体重指数可以衡量,具体算法是体重(kg)÷身高(m)的平方,算出来大于23表示超重。打个比方,身高170cm,体重70公斤的人,70kg÷(1.75×1.75)=22.86

2、习惯久坐不动的人

3、饮食偏西化或者喜欢高热量饮食的人

4、已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谢异常的人

5、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不管是5条中了1条,还是全中,意味着随着年纪的增长,成为糖尿病后备军团的概率更大。

糖尿病最恐怖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发病5-10年后,各种由糖尿病引起的其他疾病会逐渐显露出来。在以前,糖尿病发病年龄大,所以在去世前没有发现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但是现在我们周围30、40岁的人,甚至20几岁就患病的人很多,再加上早期没什么症状不容易引起重视,人生一半路还没走完,并发症已经开始很明显,这无疑增加了治疗难度,患者本人也会遭受身心折磨。

以下列举的是四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尿毒症透析;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糖尿病足部病变导致的坏疽截肢;

就单独拿尿毒症透析人群来说,就单凭糖尿病这一个疾病,已经打败其他所有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总和,近年来成为导致尿毒症的第一位因素!

请把这些知识也告诉您的家人!

在短短30年的时间,糖尿病从一个不多见疾病迅速增长成一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实糖尿病可防可治,生活方式占了很大部分原因!

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运动!我们有很多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血糖轻度升高,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通过坚持运动,可以在完全不吃药的情况下把血糖降到正常范围。如果你是个吃货,忍不住多吃了很多美食,那么就要有消耗的途径,吃得多又不动,热量只能堆积起来伤害身体。

第二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吃鱼类,少吃红肉(猪牛羊肉),我们现在的饮食习惯恰恰相反,猪牛羊肉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坏脂肪)的食物吃得太多,而蔬菜水果摄入过少!鱼类可以作为蛋白质营养的来源,脂肪也多以不饱和脂肪酸(好脂肪)为主。

第三条:戒烟、少喝酒

第四条:高危人群注重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关注自己的血糖。已有糖尿病者,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平稳的血糖控制有益于延缓并发症出现的时间!

医生的医术再高明,使用的药物再高级,也比不上自己防控来得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