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不正常,那么是血压高好点,还是血压低好点?为什么?
血压是血流对血管内壁的侧压力,一定程度地反应了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血管的健康程度。
血压低和血压高两者都不好,比较好的血压要在110-120mmHg/70-80mmHg之间。如果血压太高就是高血压,高血压的患者容易出现脑中风、脑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要控制好血压。
血压低的患者容易引起组织脏器的灌注不足会诱发脑供血不足,以及肾脏的供血不足就会出现肾功能不全。血压要在正常的范围内才比较好,太低太高都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疾病。
低血压和高血压都不好,相比之下低血压更不好,血压过低会影响血液灌注导致缺血缺氧,低血压时常会有头晕、乏力等不适。
高血压有降压标准不是越低越好,高血压主要是远期的损害,损害心、脑、肾及眼底等靶器官,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会有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恶性高血压不常见,二三级高血压更常见些。
低血压有的只有轻微头晕,有的没有不适往往会被忽略,但对机体的不利还是存在的,所以低血压更不好。
一般收缩压在90~13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60~85毫米汞柱,我们认为都是比较理想的血压。如果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就称之为高血压;如果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称之为低血压。
如果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就认为是高血压;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就叫做低血压。不管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血压不正常,那么是血压高好点,还是血压低好点?为什么?
血压既不能高,也不能低,否则对人体都有不利影响。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数值,这个血压数值必须保持在一定得合理区间内,才能既保证组织器官得到血流灌注,又不对血管造成损害。科学家们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这个合理的血压区间是90mmHg<收缩压<140mmHg、60mmHg<舒张压<90mmHg,其中最理想的血压数值是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mmHg。
如果血压数值超过140/90mmHg,就是高血压病,长期过高的血压压力数值会造成动脉壁的粥样硬化,继而发生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的损害。研究发现,血压自115/75mmHg起,每增加20/10mmHg,心血管病死亡率就增加1倍。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刻意定义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要求终身用药控制血压的原因。
另一方面,如果血压数值过低,对人体也不利。如果收缩压数值低于90mmHg,至少属于低血压状态,可能会造成脏器灌流的不足,如果伴有小便减少,脉搏细数,四肢湿冷,就是更严重的休克状态了。血压低常发生于循环血量不足,比如严重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时,重点是病因处理。很多癌症晚期患者,临终时都是血压先维持不住,最后呼吸心跳停止。当然,也有一部分女性,特别是年轻的女性,由于体制原因,也有血压偏低的现象,血压经常在90/60mmHg。对于这种情况,如无头晕等脑部灌注不足的情况,平时主要加强锻炼身体,一般情况下也问题不大;如有头晕等脑部灌注不足的情况,也可尝试一些中药如生脉饮等。
对于老年人,最常见的是另一种情况,就是收缩压(高压)正常甚至偏高,但是舒张压(低压)低,比如血压150/55mmHg。这种舒张压低,脉压差的情况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情况(当然也可见于心脏瓣膜疾病等)。舒张压过低可能会造成心脏的灌注不足,所以即使收缩压高,也不应过度降低舒张压,原则上不应低于60~65mmHg,如果基础舒张压就低的,也不应低于50mmHg。同时老年患者应注意控制血糖、血脂,戒烟酒,控制动脉硬化。
血压不正常,那么是血压高好点,还是血压低好点?为什么?
我是小眼睛医生
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致力于公众健康热爱于健身的心内科医生小眼睛医生认为血压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是比较合适的,过高的血压对于血管具有损伤作用,过低的血压能够靶器官供血不足。
血压的正常范围或者比较合适的范围应该是什么范围呢。理想范围内,血压在120/80mmHg是最合适的,但是,血压是一个波动范围,会随着睡眠、精神因素等等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波动的。其实收缩压在110-130mmHg之间,舒张压在70-85mmHg之间是非常理想的,只要在这个范围内,不需要过高或者过低,请你放心。我们平时应该如何进行调理自己的血压呢。上面这个图片很好的展现了关于降低血压的方法。
心态绝对是关键,因为保证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降低血压,保证自己的血压在合理范围内。
你需要长期规律监测自己的血压,你仅仅是想控制自己的血压,不看自己的血压在什么范围内,也是不合理的。另外,你需要长期规律服用药物,如果血压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你可以继续服用药物。我是小眼睛医生
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赞我觉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复告诉我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关注我血压不正常,那么是血压高好点,还是血压低好点?为什么?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
血压是人体基本的生理指标,临床上是四大生命体征之一,因此非常重要。所谓“血压不正常”普通人与临床医生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对于普通人可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或者界限,通常是以自己平常的血压值作为对照进行衡量的,临床上目前以90-140/60-90mmHg作为血压的界限,这个区间以外称为血压不正常,根据国际上最新的指南,也有把血压的高限降低到130/80的趋势。因此,判定血压是否正常首先要明确判断的标准如何。
什么样的血压最好,则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是可以满足当前身体运行的需求;其二,是可以有利于全身系统的长期运转。综合两方面,最理想的血压应该是在满足身体运行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偏低的血压。这个原则看起来很简单,但在把控上则非常复杂,即便是临床医生,不同专科医生把握的尺度也有所不同。对于心内科医生,往往希望血压能够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多数心血管疾病都与长期血压过高有关;而对于神经内科医生则并不希望血压维持的过低,因为这可能影响大脑的血液灌注。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能已经认识到,其实血压控制的水平并非是所谓高点或低点对身体更有利这样简单,需要综合不同的因素来综合判断才可以。此外,很多人可能只关注某个静态的血压值,其实血压的波动对身体的影响依然非常重要,很多疾病其实是在血压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血压的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每个人的最佳区间并不相同,因此需要有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指导才好。
血压不正常,那么是血压高好点,还是血压低好点?为什么?
若是疾病导致的血压偏离理想值,过低或过高都对身体有着一定的影响。
因为血压是血流对血管内壁的侧压力,一定程度地反应了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血管的健康程度。
高血压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重要器官组织,特别是心脏和大脑。
低血压也会造成心悸、心慌、组织缺血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高血压控制不理想还会导致脑卒中和冠心病!高血压和低血压同样危险,但形成高血压的因素较多,需要“各个击破”。
高血压:需要长期用药控制,饮食调控健康的饮食,配合适当运动。
低血压:加强身体免疫力,避免过度疲劳。
高血压引起的疾病更多,高强度血压的冲击,长期会导致动脉壁变厚、变硬(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壁也变得粗糙,当血液附带的脂蛋白流通时会受到阻碍,形成斑块在动脉壁上集聚。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从不稳定的斑块变成血栓,甚至堵塞血管,引起供血不足。
高血压患者情绪激动、愤怒时,血压会骤然升高,血管压力负荷巨大,易出现脑出血。
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健安生活】!欢迎点赞、关注、转发!
血压不正常,那么是血压高好点,还是血压低好点?为什么?
血压偏高或偏低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血压异常对人体都是不利的,没有哪个好点。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一.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的危害:血压偏高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心悸等等。长期血压高会损害心、脑、肾等,最终导致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二、低血压:
血压低于90/60mmHg
低血压危害:血压偏低可引起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等。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和休克。
三、排除生理性血压异常(比如激动导致血压升高),无论是血压偏高还是血压偏低,都应查找原因,及时进行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