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控制不好有什么危险?

血压总是180到190常年服用好几种降压药物。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高于正常值的表现。

早期高血压只有全身小动脉痉挛症状,血管受损度很小,因此患者不会有不适。

而一旦血压持续上升,长时间处在“高压”状态,就会损伤心、脑、肾及视网膜等器官组织,导致多种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血压若控制不佳,波动较大,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可引起心脏左心室肥厚或扩张,导致心力衰竭或者心律失常。

高血压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严重的一些病变。

会出现高血压危象,血压控制不好血压急剧上升就会影响到重要的一个脏器的血液供应以及产生危机的一个症状会出现,比如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甚至会伴有痉挛的动脉,比如椎体动脉、颈内动脉等这些,或累及其他的靶向器官。

还会出现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并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一个脑血管脑血流自动调节的范围,导致脑组织一个血液灌注过多而引起的脑水肿。

高血压患者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一般不会影响寿命的。血压控制不好会影响心脑肾功能的损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或肾功能衰竭等等,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一般的治疗,药物治疗等来控制血压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血压控制不好有什么危险?

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蔡海鹏介绍,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其所带来的并发症才可怕。

早期高血压只有全身小动脉痉挛症状,血管受损度很小,因此患者不会有不适。

而一旦血压持续上升,长时间处在“高压”状态,就会损伤心、脑、肾及视网膜等器官组织,导致多种并发症。

在此过程中,心脏、大脑、肾脏三种器官受到的损伤病变最严重,并发症的危险系数也最高。

“高血压时间久了,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最后不是死于高血压,而是死于高血压的并发症。”蔡医生解释。

这三种并发症不但常见,而且危害巨大。

“一旦发作,轻则致残,重则丧命。”蔡医生说。

脑血管意外主要指脑中风,这些并发症施救难度大,甚至有生命威胁,就算抢救回来,患者也会偏瘫,或出现失语等后遗症。

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疾病,危害性不言而喻。

肾功能衰竭的危害性也不逊色于前两者疾病。

血压控制不好有什么危险?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巫少荣副主任医师指出,高血压患者首要任务是降血压,其次是科学规范的血压管理。值得警惕的是,清晨醒后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通常在6:00~10:00间)血压通常会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特别注意清晨时段的血压管理,按时服药,科学监测。

血压不稳定 伤害身体的靶器官

巫少荣强调,高血压患者除了日常吃药降压外,还有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高血压的科学管理。

“持续而长时间的血压升高会对人体的一些脏器和血管产生损害,就像步枪射击时子弹使靶子遭受破坏一样,医学上称为‘靶器官损害’。”巫少荣指出,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临床上表现为高血压患者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出现程度不同的损害。

医生介绍,由于高血压病人没及时治疗或间断服药,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有些严重心肌梗死可以在几分钟内就夺走人的生命,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即便抢救回来生命,也可能发生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误区:盲目相信自我感觉

在监督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管理中,巫少荣发现,一些患者时常会走进一些误区,例如,自我感觉良好、丝毫没有头晕等症状就觉得自己的血压控制得很好,然而这并不代表血压处于正常状态。

值得警惕的是,并不是每个高血压患者都有头晕、头疼等症状。一些高血压患者从来没有症状,从来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病,往往病倒了送到医院,一测高压已经到了160毫米汞柱了,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问题。

巫少荣强调,与自我感觉相比,监测血压的数据至关重要。高血压数值后面,隐藏着大量的信息和“疾病线索”,可能代表着血压对血管、对肾脏、对很多靶器官的长期威胁,高血压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定期监测的疾病,患者应长期监测,记录好个人数据。

巫少荣提醒,在长期管理血压的过程中,一些患者选择自行停药、减药,个别患者觉得这个医生开的药没有效果,频频换医生换药,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患者要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服药,即便夏天血压偏低也不能随便停药。”巫少荣强调,“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而血压波动就会对心血管造成损伤。”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血压控制不好有什么危险?

我是一名内科医生,从事内科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多年,我将用我所学专业知识,尽我所能为朋友们解惑答疑!

血压控制不好会有什么后果?答案肯定是很严重!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血压这个病及其控制不佳的后果!

所谓血压其实就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管壁的侧压力。血压的正常值及高血压分级!对于正常人来说血压低于120/80mmHg定为正常血压。血压在120-139/80-89mmHg,定为正常高值,当超过这数值时即为高血压,而我们高血压又分为一下分级,一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mmHg到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0mmHg到99mmHg之间。 二级高血压:在160mmHg到179mmHg之间。舒张压在100mmHg到109mmHg之间。 三级以上高血压:是收缩压大于180mmHg,舒张压大于110mmHg。

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就高血压而言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本文主要阐述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0%以上,但目前还未能发现其发病原因,参考各类文献目前主要考虑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高血压的遗传性表现在如果父母双方有高血压史,其子女发生高血压的概率就会增加。但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高盐、高脂饮食、体重超标或肥胖、长期大量吸烟及饮酒、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和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男性>55岁及更年期后的女性易患高血压。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壁弹性逐渐下降,变得硬化,从而增加身体周围血管的阻力,血压随之升高。

如何控制血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高血压是不可治愈的,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主要分为两种:1.改善生活行为: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适度增加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降压药物治疗 应从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药物控制,联合用药及个体化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临床疾病的情况,选择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选择降压药物的原则如下:使用半衰期24小时以及以上、每日一次服药能够控制24小时的血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等,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2)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并能够控制每一个24小时血压的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血压控制不佳的后果?高血压属于会损伤全身脏器的慢性疾病,比如脑、心脏、肾脏、眼睛血管等等都会被长期高血压所影响。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高血压控制不佳所引起的靶器官损害:1.对大脑血管影响:高血压导致的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梗死等)是非常危险、甚至致命的。并不是血压要特别高才会有脑血管意外的的危险,只要血压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持续处于血压较高的状态,就容易出现脑出血等意外。2.心脏问题:血压高容易引起左心室的压力后负荷也就是压力负荷增大,随之心肌细胞就会代偿性增大,导致左心室肥厚,病情继续进展,就会发生心力衰竭情况。同时高血压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可能导致冠心病。 3.肾脏问题: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夜尿量超过全天尿量的50%,晚上起夜四五次甚至更多,如果检查尿常规,会发现尿液中有少量的蛋白和细胞,抽血检查血生化会发现血肌酐升高,这说明患者出现了肾功能损伤。 4.眼睛方面: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眼底出血、视网膜病变的问题,以上就是血压控制不佳,常见得靶器官损害!

血压控制不好有什么危险?

如果你是个高血压症人,血压长期居高不下,控制不达标,对身体的影响有:

一,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硬化,动脉失去弹性,顺应性差,血压会越来越高。

二,高血压心脏病。临床发现不少心脏病患者都同时有高血压。

三,高血压肾病。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动脉损伤,造成肾病综合征。

四,高血压脑血管病,脑血栓、脑溢血性中风,大多是由长期高血压造成的。

五,高血压眼底病。高血压对眼底动脉的损伤最常见,严重的可以导致眼睛瞎。

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损伤胰岛,出现糖代谢异常,血糖高,又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所以,高血压人群,一定要正视高血压,降压务必达标,才能有效地减少因血压引的各种并发症。

谢谢邀请。

血压控制不好有什么危险?

1、心脏并发症.。如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2、脑卒中。如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3、大小动脉。如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

4、高血压性肾损害。如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5、眼底。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 其中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指良性高血压5-10年,开始为肾小动脉病变,继以肾实质损害;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症是指恶性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包括肾小动脉病变和肾实质损害

患了高血压,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有时候没有感觉并不代表没有损害。高血压病初期,一些身体的症状不易被发现,如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随着病情的发展,细小动脉渐渐发生硬化。中等及大动脉出现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 这种变化,多发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所以说高血压没有症状,不代表没危害,它会慢慢破坏患者的心、脑、肾器官,堪称健康“隐形杀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