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军打仗遇到坚城,步兵必定舍命攻占,为什么骑兵笑着绕过?

古代作战,骑兵和步兵是两大兵种,其承担的作战目的不同,注定其在战争中承担的角色也不同。对于攻坚战,则一般由步兵承担,而骑兵对于攻坚作战,大多选择绕开,这种现象也主要是由步兵、骑兵的作战特点和作战目的决定的。

古代兵种的划分

古代军事作战在早期以战车为主要形式,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多以几千乘车作为军事的主要衡量标准,而随着作战形式的进化,逐渐的兵种开始淘汰战车,在古代形成了骑兵和步兵的两大兵种。

骑兵

骑兵在古代是战斗力最强的兵种,其凭借战马的快速移动,适合长途奔袭作战,例如游牧地区的民族凭借骑兵屡战屡胜,使得中原王朝颇为头疼;而蒙古铁骑更是横扫欧亚,是那个时代最强的兵种。

步兵与骑兵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马匹,所以其作战速度极为受限,但是由于不需要装备马匹,所以其容易组建,所以这类兵种最为常见。

骑兵和步兵的作战目的不同

由于骑兵作战迅速,其适合充当奔袭、突袭,一旦这种优势被取代,骑兵的作战优势也会大幅削弱。不过骑兵还可以适用于冲锋作战,其对抗步兵也容易取得胜利,但是骑兵不适合攻坚,对于城池、关隘等,其不能发挥作用,进攻能力往往还不如步兵,比如满清八旗骑兵进攻关宁防线,数十年也难以突破。

步兵

步兵虽然速度不占优势,但是其队伍一般较大,装备一般相对较为全面,骑兵由于马匹,多以轻骑兵居多;所以在攻城方面,步兵更占优势。

骑兵用于突袭作战,步兵用于推进、攻坚,则是由于两大兵种的作战特点而定的。

步兵骑兵作战的典型案例

骑兵用于奔袭,取得了许多精彩的战争案例,比如朱棣在南下进攻时,就因为济南久攻不下,而不能向南推进,之后,朱棣利用骑兵绕开济南,快速奔袭,直达南京城下,最终取得军事胜利,登基称帝,就是骑兵奔袭的典型案例。

步兵攻城

另一方面,如果拿骑兵攻城,则往往难以成功,例如满清八旗难以攻下关宁防线;而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也在襄樊城下、钓鱼城下受到重创。

正是由于此,步兵对于攻城必定舍命攻占,那也是其主要作战目的,而骑兵则可以笑着绕过,执行其奔袭的作战目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