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大家都知道,南水北调很多段都是从低水位到高水位提升的,那么这么大的水量怎么提升?如果用电来提升的话,会不会每吨水的电费比水都贵?

南水北调的确存在从低处向高处提水的情况,其依靠的就是水泵提升,消耗电量,至于提取水量所耗费的电能,与泵站的性能、需要提升的高度等等因素有关,从理论上而言,是存在有可能高于电费的情况,同样原理的还有抽水蓄能电站(用电能抽水到高处,再用高处的水发电),看似都不经济,但是其实这些事现阶段人类所依赖的科学手段。

南水北调既有抽水泵站,也有自流渠道

“水往低处走”是人类早已熟知的规律,如果从科学角度来说,那就是重力作用,既然是科学规律就很难打破。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而且北方工业人口相对较多,这就和用水发生矛盾,怎么办呢?早在很久之前,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就知道了调水,通过修建运河调水。

泵站工作原理图

在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思想,但是经过长期的规划论证,南水北调工程在得以上马,很多人觉得南方地势低,北方地势高,要克服这个问题,就得修建泵站,其实并不如此。

抽水泵站

南水北调分为中线、西线和东线,西线由于地质复杂,现在还没有建成,而东线和中线已经开始供水了,其中中线从南阳的丹江口水库调水,经过河南、河北,到达北京,全线自流,也就是中线不需要提水,依靠重力即可完成,其调水很经济。

相比于自流的中线,东线工程就复杂了,由于地势原因,东线工程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泵站群,利用泵站群提水发电,但是泵站群在提水时,需要消耗电能,所以相比于中线的全线自流,会造成经济浪费。

电费和水费怎样计算?

对于泵站运行产生的电费怎么样计算呢?其实可以简单计算,例如要将1m³/s的水提升10m,也就是1小时需要提水3600m³,则对应的能量功率可以近似认为是:Q×H,也就是10kW,考虑损耗,10kW往往不可以,认为有20%的能量损耗掉,那就是需要的功率是12kW,1个小时需要的就是12度电,也就是3600m³的水提升10m,一个小时只需要12度电就可以,经过计算,发现还是比较经济的。

泵站提水原理

可以看出,泵站所消耗的电量主要和要提升的高度以及泵站的效率有关,但是从水费角度来看,还是相对经济的;但是其实费用并不能这样直接计算,因为泵站投资有固定成本,泵站运行维护、检修也都需要成本,电价成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利用泵站提水还是相对很不经济的。

不经济为何还要采用?

其实现在很多工程手段并不经济,被人熟知的还有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能将水抽到高处,再利用高处的水发电,怎么看怎么不经济,其实也确实如此,抽水需要能量损耗,发电也需要能量损耗,一来一去,原来10万度电,经过一圈折腾就变成了8万度电。

抽水蓄能电站

但是抽水蓄能电站和泵站提水一样,都属于不经济,但是就目前人类的认知来看,无法不消耗能量违反自然规律,也就是违反自然规律,付出的就是能量损耗,而泵站提水可以解决水资源的不均衡问题,抽水蓄能可以解决电能无法储存的问题,这些都是关系资源调配的重大问题,相比于消耗浪费的那点能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即便不经济,但是为了社会的均衡发展,这些手段仍然为社会做出着重要贡献。

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作为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水资源,为了解决广袤的北方大地水资源严重匮乏问题,中国规划了东、中、西三条南水北调线路。

目前已经建成,正在运行的有中线和东线调水。西线调水方案还在研讨阶段,没有进入实施。

中线调水采用了一次性投资较大,后期成本较低的自流方案。

东线调水,由于取水口扬州水位低于用水地区高程,需要人工提升水位。

提升水位的唯一可行方法,就是建设大型泵站。

东线南水北调工程,主线共建13级提升水位的大型泵站,将水位提升了65米,使长江水到达了黄河北岸。黄河北岸到华北平原的天津地区,完全自流。

东线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了苏北、山东、河北、天津的缺水问题。所以在江苏、山东还建有许多支线和泵站。总投资超过420亿。

这种人为提升水位的调水方案,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少,但后期成本高,调水受限较大。

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南水北调的水位自然是靠下雨提升,南方雨多水流大,如果干旱水位自然降底。

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南阳至北京中线南水北调水位提升是:利用南阳市淘岔出水口和各省市之间的落差,是全线自流输水,全程没有提灌站,仅有一座加压泵站。

在北京房山区惠南庄建有一座大流量(也是未一个)加压泵,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标志性建筑物。

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我只说说长江三线调水 东线大运河和西线三江源调水是自流 中线调水是把汉江水抽入丹江口水库入华北 到华北主要也是自流

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我学地理,早已退休,谢谢邀请。我认为中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水北调实属必要,但南水北调在国家财力和科技能力都能做到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的釆用自流通水方式实行,这对于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减少碳排放以及供水长期持续可靠都有巨大意义。中线调水工程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从长远看,国家应进一步着手红旗河引水工程开发建设,拓展水源,解决西北华北缺水的发展瓶颈。有了水,干旱的环境得到扭转,资源丰富的新疆内蒙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地区的发展建设会突飞猛进,不仅会改善中国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平衡的局面,还必将巩固国防、从根本解决反动势力制造民族对立丶分裂国家的历史之患。应当看到,红旗河工程是一个有着巨大政治历史经济意义以及空前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创新性工程,在中国和人类发展中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