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如果三国时期关羽不丢荆州,则蜀汉极有可能统一中原,而关羽丢失荆州,败走麦城,也成为蜀汉集团覆灭的根本原因。
关羽不丢失荆州,刘备集团势力鼎盛
在汉中之战后,也就是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前,刘备集团兵力和势力都达到历史顶峰,其地盘包括了整个益州地区、汉中地区、东三郡和荆州的南郡、桂林郡和零陵郡,地盘面积广大,而且所统治地区没有经历东汉末年大规模的战乱,其相对富足。
大将关羽
从军事实力来看,此时刘备集团兵力约15万,更为难得的是这15万都是百战老兵,战斗力极为强悍,其中刘备益州本部兵力7万左右,东三郡孟达兵力1万,汉中魏延部2万,阆中张飞部1万,荆州地区5万左右,这些部队久经沙场,屡立战功,与后期诸葛亮北伐时候的10万大军相比,战斗力要高很多。
从人才来看,此时刘备集团人才济济,文臣武将云集,文臣包括诸葛亮、法正、刘巴、黄权、蒋琬等等,而武将则包括马超、关羽、张飞、赵云、魏延、孟达等等,蜀汉兵锋强盛,在接连的对外战争中均取得了大胜,士气高涨,利于对外进行战争。
集中优势兵力北伐,是正确战略
在蜀汉集团鼎盛时期,其可以调动的优势兵力在10万以上,加上战争动员,其兵力可以达到15万左右,而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有诸葛亮理财,保障后勤,蜀汉集团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北伐,当然北伐的前提是与孙权结盟,保证不被孙权偷袭,与孙权结盟的条件可以让步,甚至放弃整个荆州地区,以获取东吴的支持,包括粮草支持。
蜀汉前期地盘
刘备集团集中优势兵力,北伐雍凉二州,同时利用孙权进攻合肥,进行战略牵制,刘备集团分三路北伐,其中主力进攻祁山,马超部进攻凉州,关羽部进攻关中,而刘备率领张飞、赵云、魏延等坐镇中军,三路北伐,回师长安,一举攻下关中地区,夺取整个雍凉二州,取得北伐战争全面胜利。
一旦攻取雍凉二州,刘备势力将大增,其获得了关中地区的产粮地区和人口,同时也可以获取西北凉州地产马区,而通过历史潮流来看,攻取益州、雍州、凉州,就有了统一天下的资本和势力。
关羽悍然发动襄樊战役,成为蜀汉的掘墓人
然而,真正历史却并没有按照蜀汉的预想走下去,在刘备势力达到鼎盛时,关羽悍然发动了襄樊战役,并在曹魏和孙权的夹击下大败,不仅丢失了荆州所有的地盘、粮草和人才,而且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杀身亡。
夷陵之战后的三国鼎立图
这一战彻底激怒了刘备,刘备开始改变战略,不进攻曹魏,而东征孙权,作为三国鼎立中的最弱的两方相斗,反而成全了曹魏,而东征孙权的大败已经注定了蜀汉的灭亡,惨胜的东吴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这一场战役加速了三国的统一,参战的双方都成为了历史上被统一的弱势方。
如果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应答,如关羽没走麦城,一样亡国,其理由是,刘备不冷静,关羽走了就举大半兵力报仇,忘了强大的魏国随时消灭他们,孙,吴联盟才有唯一生存的机会,这应该是诸葛亮隆中对的基本意思,也就是基本国策,但事实上已蜀,吴争守荆州,相互削弱,还伐魏,有意拿鸡蛋砸石头,嫌自己死得慢了,魏鱼翁得利,后有诸葛又重新修复孙,刘,两家关系但太晚了,吴国已超出蜀国许多,蜀国内部混乱,将相不和,君臣不和,无人可用,最起码缺少治国之能人,哪有不败之理,因刘禅当时已失去自由,也无权,基本有诸葛说了算,(这里说一下,这个阿斗是聪明之人,不是扶不起来),三国之间的事,谁也说不清楚,要看站在历史的角度,还是演义角度去看,去分析,探讨探讨没有谁能去统一认识,也没有谁有这个能力,也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这必竞是历史,没有谁亲自看过见过,再见!
如果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可能很多人会想,如果关羽没有失荆州和败麦城,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可能会问鼎中原。但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诚然,关云长大意失荆州,是蜀汉国力的一个转折点,再加上后来败走麦城,更是对蜀汉的重大打击。一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刘备是最后起家的,其国力放在三个国家里是最弱的,而且国土贫脊,人民普遍不富裕。再加上孔明的严于律人,事必躬亲,使得蜀汉人才严重凋零。如此国度,固守尚且艰难,又何以问鼎天下。窃以为,关二不败,只能使蜀汉更加强大,但绝不可能使刘备争得了天下。
如果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如果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也许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大计",就将付诸践行。
按照"隆中大计",刘备大军出益州,另派一上将出荆州,直扑宛洛。
曹操自赤壁大战后,雄风不再,日渐下坠。关羽带军破关斩将,威震华夏,迫使曹操迁都龟缩;刘备的大军在北方声威日隆。
关羽很好地执行了"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战略方针,很好地解决了关孙连姻的政治婚姻:"爱女喜嫁豪门"。就是虎女不情愿,但将孙权儿子(假如世子更好)拴在成都,并组成刘孙联军共同北伐。
那末,曹操一败赤壁,再败宛洛,三败真的要再现华容道上对关羽地"热泪诉衷情"呢!
刘备夺得北方,关羽义释"曹操"。刘备好酒款待曹操,情真意切地还报于"天下英雄唯汉相与吾矣"。曹操也一定会狡猾地肉麻地:"刘君可记否当年青梅煮酒论英雄,我为你讨取了刘皇叔和左将军?"刘备哈哈大笑"昔日吾弟云长降汉不降曹,备受厚遇。今日孟德降刘不背汉,我当以国士厚礼"。
旁边孙权忙上书,恭请刘备匡扶汉室做汉帝,并恳请封江东侯。
刘备大笑:"你好是吾儿刘禅之阿舅,是吾弟云长之亲家,将来当然是国舅啊。就在京都做三公吧。"
诸葛亮微微一笑:"从此三国是一家,我三兄弟欢聚在一堂。主公和曹公、孙公也可以在一起长欢饮,打牌
三缺一,我来凑!"…
如果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三国会更长时间的延续一段日子。但终将会归为一统。但花落谁家不得而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已经明确道出了天下大势。以曹操、孙权和刘备的实力三分天下,已经是他们一生的终极。穷他们一生再前进每一步都是非常艰难的。只能看对手谁先出错,给敌方以可乘之机!于是,关羽关云长成了倒下的第一个多米诺骨牌。谢谢邀请!
如果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即使关羽不失荆州,孙、刘联盟依旧,关羽的虎女嫁给了孙权的犬子,孙、关成了儿女亲家,关羽因疼爱其虎女,不得不谦逊一点对待孙权,孙权看在亲家份上,不对荆州有非分之想,或许三国历史的走向有改写的可能?
孙权一向仰慕关羽,长相雄伟,天下无敌。也许孙权也想改良一下孙辈的基因,关羽身高九尺,想虎女也是个大个子,因此才想攀个高枝。也许关羽了解到孙权儿子其貌不扬,个头又矮,加上自己可骄傲的资本又多,才冲冠一冲,用怒骂的方式拒绝了孙权的要求。孙权作为江东之主,拥有六郡八十一州,怎甘受辱,因而才打定主意,偷袭荆州。使得关羽兵败被执,父子被杀。荆州沦陷之后不知虎女何如?想必孙权即杀关羽,不会再接纳关女为儿妻了。由此可见,关羽的虎女一身系荆州与关羽的安危,甚至是还可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假如孙、关结亲,巩固联盟,两家商定同时出兵,关羽北伐无后顾之忧,当可长驱直入,便下襄阳向洛阳,曹操迁都就成为可能了。刘备兵出斜谷直取长安,三路人马同时进攻,曹操真是岌岌可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