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做老师的家长是什么感觉?
我的父母都是老师,爸爸是大学老师,妈妈是附属小学的老师。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父母都是老师让我感觉很骄傲!
我从小生活在大学校园里,我身边的人好像都是老师。我的小学生涯也是在大院里的附属小学度过的,我的老师即是我妈妈的同事,也是我家邻居 ,我的同学大部分都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觉得自己活的就像一个透明人 ,我觉得的自己的一切都在我妈的掌握之中。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的做一个乖孩子,我不敢在课堂上说话,我不敢不完成作业,我不敢逃学,我甚至都不敢去学校的小卖部买吃的,因为我要是想买零食的话,那个阿姨马上就会说:别吃这个,这东西对身体不好!更悲催的是,我的考试成绩永远都是我妈比我先知道!
上初中的时候,我终于离开了我生活的大院,要坐车去市里的学校读书了,当时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解放了!因为我的周围终于不再是熟悉的景色和熟悉的面孔了。可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初中班主任竟然是我爸的学生!我记得那时我刚上初中不几天,同学还没认全呢,我还没来得及淘气捣蛋呢,结果就被我们班主任认出来我是她老师的孩子了!我记得有一天我们老师讲完课以后一直盯着我看,把我都要看毛了。我正在心里琢磨自己到底做错什么事儿的时候,我老师忽然问我我爸是不是大学老师?是不是叫XXX?我听了以后立刻坐直身子点了点头,然后我就在心里拼命的搜索她是谁?因为在我的记忆力感觉真的从来没有见过她。
结果我老师忽然高兴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说:你爸是我的大学老师!你爸爸人可好了!你小时候我还去过你家呢,我记得你妈妈长的特别漂亮!那时候你才这么高,说完她还比划了一下。然后我老师就跑到讲台上给我爸写了一个纸条 ,她拿着纸条对我说:你回家告诉你爸我叫XXX,你一说我名字,你爸就知道我是谁了。
我当时真的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因为我觉得自己好不容易逃出了我妈的监视网,没想到马上又掉进我爸的包围圈了。
好在我老师高估了我爸的记忆力,当我说出她的名字并把纸条交给我爸看过以后,我爸还是没有想起她是谁,这让我多少松了一口气。
可是从那以后我成了我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她好像有一种一定要让我在她手里成才的责任感。我记得每年元旦前,我老师都会交给我一本精致的挂历让我带回家,她说是她送给我爸爸的新年礼物。最最让我感觉别扭的是,那本挂历总是会被我的同学认出来,他们会特意跑到我身边说一句:这是我送给咱们老师的!听了这样的话以后,每次我都尴尬的要死。
我爸听了以后,就让我告诉我老师,说不要再给他送挂历了,让我告诉我老师说我家已经有挂历了。可是不管我说什么,我老师还是会挑一本她认为最漂亮的挂历让我带回家。
我是在工作以后,才觉得父母的职业是一个让我很骄傲的事情的。我记得有一次大家坐在一起闲聊,有同事问我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哪里上班?当我说完父母的工作单位以后,我发现同事们都是很惊奇的看着我,然后问我的那个同事说了一句:那你怎么来咱们这种单位上班了?你爸可是大学教授啊!
不知道为什么?从那以后我发现同事们对我都变的比原来更客气了,尤其是当我帮两个同事的孩子进到我们大院的附属小学读书以后,同事们和我的关系变的更好了。
到现在为止,我都觉得父母都是老师是一个让我感觉很骄傲的事情!虽然小时候让我感觉很悲催,但其实我也受到了老师们很多的照顾和关爱。那时候人和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很纯真的,因为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有个做老师的家长是什么感觉?
谢谢邀请。
今天的这个”命题作文”我有点儿乱,因为我正好是一位”做老师的家长”。但我不知道我的孩子们是什么感觉,只能谈谈我的感觉。
作为一名老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们身上没有充分证明自己的价值时,总是有很多的警句提示我,”身正不怕影子邪”,”身教重于言教”。每当我站在学生面前兴致勃勃地演讲时,心情复杂而羞愧难当。因为老师的孩子并不多么优秀。每当在主席台上给老师和家长作报告时,难免会有很多的言语羞于启齿,因为老师的孩子考不上重点大学。甚至于名落孙山,榜上无名。正因为如此愧疚而自不量力,不敢去严格要求老师的工作态度,正因为我自己拿不出”证明人”,对排名靠后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回家时唠唠叨叨,难掩愤怒,上班时情绪失控,指槡骂槐。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角色扮演难得有”取信于人”的充分说明。所以说,老师在教育别人的孩子时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在遇到自己的孩子”事与愿违”时,束手无策,人困马乏。但往往看到自己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时,有一种自豪感和欣慰感,这就是老师的”有所不同”。
有个做老师的家长是什么感觉?
肯定很不爽啦。我父母都是老师,我小学时他们教我,时间长了,我记不清了。那天,一小学老同学见到我,聊天时就聊到我小时候怎么调皮,我妈妈怎么管我。上课提问题,让我回答,答对了还好,答错了肯定挨批的。
我自己也是老师,我的女儿,2个儿子都是我的学生。我教过他们,尤其是女儿,我教她最多。他们姊妹仨不在同一年级。自己的子女在自己班,肯定眼睛会盯着他们。作业错了,背书不会背,字没写好,首先得管好他们。打板子,首先拿他们开刀。一视同仁,这样其他的学生没话可说。
我教村小,本生产队的小孩,我全部教过他们。我的姨妹,侄子,侄女,全部是我的学生。即便后来,见我都有一点点怯生生的。到他们四五十岁了,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估计我当时对他们特别“凶”,照顾得多些。都知根知底,对他们家里都十分熟悉。不怕我不行呀。
然而,作为老师,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在自己班上。不管好自己家的孩子,自己的子女成绩不好,都不好交差,一点面子也没有。你们说对不对?
有个做老师的家长是什么感觉?
我和妻子都是老师,女儿211大学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各方面比较满意。我从家长的角度谈谈一些观念和做法。
一是注重道德养成。从很小就代替我们给爷爷奶奶送东西,培养敬老之心。帮助她把死去的金鱼埋葬,培养她尊重生命和悲悯之心。等等这些小事,使其拥有正常健康的人格。
二是注重习惯培养。从很小就指导她洗手、刷牙等生活习惯;给她准备爱吃的东西,但不让她花钱,直到离开家去读高中没有自己买过零食什么的,帮父母跑腿不算。我认为有的孩子花钱上瘾,花钱为乐,是很坏的习惯。
三是自然放松,不给压力。只关注学习习惯,不盯着考试成绩。有时候作业太多了,我就告诉她有选择的做。已经有把握会了的就省略,老师追问的话我去解释。女儿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班。
四是培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高中三年除了一次生病,没有看望过。有同学在那个学校任教也没有打招呼关照。上大学第一次从唐山去武汉,我们也没有去送,而是让她自己想办法结伴同行。
需要单独说的是,我们基本没有辅导过她学习,只是保持好家庭环境,更没有眼睛盯着她写过作业。主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是她的责任。
有个做老师的家长是什么感觉?
“酸甜”参半。是有个做老师家长,最形象的写照。
先说“甜!”:一,甜。不像其它同学进辅导班,进补习班。
二,甜。低年级时,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后面常有一大群跟屁虫,让我时常说话都要比别人大声些。
三,甜。家长老师的书香熏陶,让我深深知道“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四,甜。家长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对我后来的人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
再说说“酸!”。因家长老师的严厉要求。让我失去了一大部分童年乐趣。
成年后的我,能理解。因为我深深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有个做老师的家长是什么感觉?
我的爸爸就是老师,有些时候,感觉还是比较自豪,放学不用舟车劳顿,走几步路,就到家了,非常轻松。
学校里面有操场,跑道,放学后可以去跑步,打乒乓球,锻炼身体。
老师大都住在学校,有什么不懂的题,也可以直接去问老师,这是当教师子女的优势。
不过也有不好的一面,因为是教师子女,违反了纪律,老师会向爸爸告状,那日子就不好受了。
成绩下降了,很快也会被爸爸知道,也有书背。
当教师子女既有利也有弊端。那就是我当教师子女的感受。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