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吼完孩子又后悔内疚,又对她好跟她解释自己又没有忍住,这样做对吗?

我不会随便对孩子发火,更不会拿孩子当出气筒。我对孩子发火必须是孩子做错事了,并且在发火前我就会告诉她我为什么要骂你,你错在哪里了。我对他发完火以后绝对不会马上就跑去求孩子原谅,即使很心疼也不会表露出来,因为我们骂孩子的目的是让他知道自己错了,该挨骂。所以我们当父母绝对不能凭着自己的情绪好坏去管理孩子,自己高兴了孩子错了也不说,自己不开心了,孩子没错也会被骂,那样的人不配当父母,也不会成为让孩子尊敬的家长。

经常吼完孩子又后悔内疚,又对她好跟她解释自己又没有忍住,这样做对吗?

家长您好,看到您的问题,我的头脑中迅速闪现出这样一句话:当家长实在是太难了。

对孩子,说轻了怕不管用,吼重了又怕受不住。

其实,天底下,又有哪个父母愿意吼自己的孩子呢?

可是,事到临头,就是忍不住。

您问这样做对不对,其实,您已经用行动表明,吼孩子是不对的。

作为老师,我想掏心掏肺地告诉您,吼孩子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起反作用,即便事后找补也不行。

一、为什么说于事无补?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家长为什么会对孩子发火。

表面上的原因,是孩子没有达到我们心中的标准导致的怒吼。

可实际上,您有没有意识到,这可能仅仅是个导火索。

让您发火的真正原因,可能有以下4个方面:

原因之1:我们的焦虑。这个焦虑可能来自于我们的工作压力,人际压力,生活压力,或者仅仅是回家的路上一次小小的争吵。焦虑持续的叠加,再看到孩子的不争气,一股怒火直上心头。原因之2:我们的性格。家长的性格按照内向、外向、重人及重事,大致可以分为支配型、影响型、稳定型和服从型性格。除了服从型性格外,其他3种性格都容易被外界刺激而受到情绪波动,尤其是孩子闯了祸,更容易“点火就着”。原因之3:我们的成长经历。主要是我们的原生家庭的影响、学校班主任的行事风格,以及工作中直接领导的长期影响,会对我们的行事趋势造成很大的塑造作用。原因之4:我们缺乏情绪管理能力。很多家长说,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好,可火上来就是管不住。

由此可见,我们面对孩子的失态,看似是对孩子的不满意,在本质上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满意,同时,我们还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究竟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我们来看一看,大致有如下5类:

伤害之1:挫伤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唯唯诺诺,缺乏自信,变成讨好型人格。被长期吼叫的孩子,安全感缺失,做事怕错,不敢尝试,做事容易缩手缩脚,不敢放开步子。伤害之2:表面顺从,心存压抑,久而久之,伤害亲子关系。长期被妈妈吼叫的孩子,以央求或是沉默的方式让家长暂时消了气,但是小小的他们,内心的波澜却无人问津,时间长了容易扭曲。伤害之3:形成仿效效应,导致孩子人际关系紧张。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在与小朋友交往时,动辄大喊大叫,给人的印象是没有教养,爱欺负人,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敬而远之,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伤害之4:厌学,不合群,造成成绩滑坡。长期受到家长吼叫压制的孩子容易自我贴上负面标签,产生厌学、孤僻的现象,影响学习,影响师生关系。伤害之5:逃避责任,对外推诿塞责,甚至说谎成性。为避免被家长吼叫惩罚,孩子很自然地会说谎、推卸责任,给青春期的稳定过度带来隐患。

综上所述,家长吼孩子,偶尔为之,可以“敲山震虎”,长期行之,则后患无穷。

真可谓是“一吼毁所有”!

二、我们怎样做,才可以做到不吼不叫,也能让孩子令行禁止呢?

我给家长3点建议:

建议一:加强自身修养,学会情绪管理,实现良好的亲子沟通。

什么是情绪压力管理呢?

情绪管理能力,就是我们家长能够及时觉察和表达自己和孩子的情绪,能够调控双方的情绪的能力。

家长一定要明白,情绪本身没有对错,表达情绪的方式才有对错。

有了情绪不要压制它,因为积压久了,容易出问题。最佳的方式,是找到适合自己,又不伤害孩子的方式,比如:电话倾诉、做运动、阅读、唱歌、画画等等都可以。

当孩子让你生气、失望的时候,我建议家长采取“情绪平复3步法”

第1步:深呼吸,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可以连续深呼吸1分钟,先不要说话,内心告诫自己,不要让这些坏情绪影响理智。第2步:走过去,拥抱一下自己的孩子。这时候,即便被孩子的行为气得不得了,也要通过拥抱这个动作,让孩子明白你的不开心,你现在有情绪。第3步:告知孩子你的想法,然后走出门排空情绪。拥抱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我现在很不开心,我想先冷静一下,然后我们谈一谈怎样帮助你,你也先冷静一下”。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树立榜样,教给孩子怎样化解坏情绪,二是让自己真正冷静下来,找到解决的方法。

作为父母,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是亲子沟通的保证,也是保证自己身心健康、维护人际关系的基础。

建议2:运用SCR工具,即:沟通-选择-结果3步曲,来化解因亲子意见不一致造成的冲突。

第1步:沟通交流。就是当家长和孩子遇到意见不一致时,首先各自平静下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进行交流,找到分歧点。

第2步:共建选择。家长和孩子围绕分歧点共同提出解决之道,并确定都能接受的方案。如果说不通,或者差距过大,要暂时搁置。如果差距不大可以遵从孩子意见。

第3步:结果引导。用实践结果代替说教,让孩子接受后果,建立经验。

举例:上二年级的孩子早晨醒来非要喝凉牛奶,家长不同意,提议用SCR法解决:

第1步:沟通交流。家长到孩子的卧室,跟孩子商量,孩子各种耍赖,最后确定就是喝牛奶,分歧点是加不加热。第2步:共建选择。家长说不加热有病菌,会拉肚子,建议加热,或者喝开水;孩子说没关系坚持喝凉奶,家长勉强同意,让孩子先试一试。第3步:结果引导。从冰箱里拿出的牛奶,孩子刚用嘴喝了一小口就大叫,“太凉了”。妈妈微笑着说,那要不要加热呀?小家伙连连点头。此后只喝热牛奶,问题圆满解决。

建议3:着意提升孩子的内驱动力,促进健康的亲子关系养成。

一是引导孩子建立“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事情我来做”的意识。比如:在家里明确分工:自己的碗筷、自己的被子、自己小床、自己的学习用具和玩具,都要自己收拾。在这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当看到孩子做不好时,不要批评,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从小就建立自己的责任意识,这样,长大之后,比较容易尊重规则,少犯错误。

二是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在家里建立时间规划表,把学习、生活、娱乐的时间明确出来,做到生活有序。在学习上,可以建立积分制,比如:按时完成作业10个积分、受到老师表扬10个积分、考试满分100个积分等等,都可以换玩具和小零食;遇到不守纪律等情况,适时减分,引导孩子建立竞争意识和成就意识。

三是提高孩子的安全感,营造温馨的家庭港湾。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家长要利用一切机会陪孩子多聊聊天、逛逛街、看看电影、外出郊游,让孩子感受到家里的温暖,孩子的安全感就会与日俱增。

总之,当家长不满意孩子的表现时,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始终记住:育儿即育己,坚决杜绝吼孩子行为,为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最后,我把名嘴蔡康永的一段话送给您,我们共勉:蔡康永说:“讲话时最好自觉的降低音量,不光是因为太大声会吵到别人,而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会让别人很难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就像如果一只狮子,连自己的脚步轻重都控制不好,老是弄出不必要的声响,你要怎么相信,这只狮子能猎到鹿?

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希望可以给您一点启示。”

我是老白嘚吧嘚,一个专注教培的耕耘者,点击关注我,可获得相关资料。

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深度交流,谢谢!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经常吼完孩子又后悔内疚,又对她好跟她解释自己又没有忍住,这样做对吗?

可以肯定的说,这样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对孩子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是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的

经常吼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 经常吼孩子,一种可能是,孩子性格相对内向的话,让孩子会有一种压迫感,经常被吼,经常将我们的意愿和标准强加给孩子,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主抉择和自我判断能力的养成,久而久之会导致生怕做错事,生怕说错话,甚至为了不被骂逐渐演变成讨好人性格。
  • 另一种可能是,孩子外向张扬,经常吼孩子,会让他烦躁甚至是叛逆。最后越吼越不听话,吼的多了还会给孩子一种不被喜欢,不被爱的一种错觉,让孩子对我们产生了怨恨和抗拒。
如何不发火、不吼,在平和的状态中教育孩子?
  • 首先,我们要摆正自己的状态,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不动就吼孩子,说明我们控制情绪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对我们、对生活、对孩子都是不可取的,需要我们逐渐培养调节能力,比如当有火气的时候先压个两三秒再说话,心情不好的时候先找其他事情发泄下,避免伤及无辜等等。
  • 其次,我们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考虑问题,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要知道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判断,行事风格等都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孩子也不例外。所以不要用我们几十年才建成的意识和标准去要求孩子,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我们可以逐步的引导,逐渐培养,切忌急功近利!

总的来说,经常吼孩子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有耐心有策略的教育孩子,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并引导和教育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希望能够帮到你!

经常吼完孩子又后悔内疚,又对她好跟她解释自己又没有忍住,这样做对吗?

“控制不住要吼,吼完又后悔,”这是当前很多妈妈的状态。我们在这里要说明的是:

第一:不要轻易的吼,不起作用,相反会有反作用。

第二:常吼常道歉,给孩子留下妈妈反复无常的印象,会失去妈妈应有的权威性。

第三:经常被吼的孩子会失去安全感、变得怯懦、压抑或者叛逆,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

女性在社会上承担着多重角色。职场角色——或员工或主管或领导,主妇角色——操心柴米油盐各种家务,妈妈角色——照顾孩子日常吃喝拉撒、辅导作业、课外班、家长会,还要承担妻子角色,儿媳角色、女儿角色......如果丈夫能够做到体贴和帮助,日子过得还能轻松一些,如果丈夫不怎么给力,家里的担子其实女人挑一大半的——女人的压力可想而知。

每一个负向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心理愿望。所以妈妈们在压力和焦虑的双重压力下,会更容易产生负向情绪,而负向情绪的积累就会产生情绪的爆发。

孩子记不住单词,不会做数学题,这些只是情绪爆发的诱因。所以让孩子来承担母亲爆发的情绪对孩子来讲是不公平。 所以妈妈们真的要有所反思,你的每一次失控对孩子来讲就是一次伤害。而孩子会在这种情绪风暴下,采取逃避、不在乎、或者反抗等防御机制,对他以后的成长是不利的。另外,他还很有可能将来采取和你一样的态度对待他的孩子,一代伤害一代,是很可怕的。

所以每一位妈妈要学习一下情绪管理的方法:

一、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如果当天有影响情绪的事情发生,如工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与怀疑丈夫在外面有情况而心生不快,在踏入家门之前一定要告诉自己,“我今天的不高兴与孩子无关,我不可以把这些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当与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回想这句话——“我不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80%的情况下,是妈妈们错把孩子当做出气筒,发泄了其他原因引起的情绪。

二、在感到自己要控制不住情绪时,强迫自己从一数到十,然后走开。或者用深呼吸的方法,深深地吸入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5秒,然后慢慢呼气5秒,重复3-5次,情绪便会平复许多。

三、如果真的没有控制住,那么事后除了向孩子道歉外,还一定要做一件事,就是要把自己发怒的过程仔细回忆一遍,找到自己发怒的那个触发点,看看是不是以前也有同样的触发点。可以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这样就会把下意识的内容转变为有意识的内容,找出情绪失控的那个点,以后就会注意到它进而可以控制它。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情绪的原点,就解决了一大半的问题。

四、日常生活中要及时处理情绪,不要让情绪积累,影响自己也影响孩子。常见的舒缓情绪的方法有:运动、音乐和正念冥想等。日常生活中多做这些活动,有助于给身心减压,排解不良情绪。

请努力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情绪稳定妈妈会带给孩子最好的教养和最大的安全感,是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经常吼完孩子又后悔内疚,又对她好跟她解释自己又没有忍住,这样做对吗?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或者做错事的时候,就会对孩子怒吼,吼完之后真的很想静下心来给孩子谈一谈,可是在谈的过程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又回到了原始的起点。

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认为:对在管了,错在方法。

我相信家长吼孩子只有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至少我们对孩子的成长是关心的,我们在管孩子,是想让孩子尽快改正错误,这个本质的出发点是没有错误的。

但是经常吼孩子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可取,时间久了很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经常吼孩子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首先,经常吼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自闭。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如果一犯错就吼孩子,时间久了,孩子都不知道干什么了,甚至啥也不敢干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做的都是错的。

其次,容易迫使孩子走向叛逆。身边,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孩子,你越吼他,他反而越不听,越来越跟家长对着干。直到后来,家长再也管不了了。

最后,容易疏远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吼孩子次数频繁,会让孩子从心理上觉得缺少关爱,缺少呵护。时间久了,就不愿意跟父母交流,那种感情越来越淡。

所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要讲究方法。

1.妥善处理孩子的第一次错误,非常重要。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某一方面第一次出现错误,家长应该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引导。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孩子出现的错误,交给孩子怎么处理,怎么弥补,怎么预防。从错误中让孩子懂得道理,让错误成为孩子成长的垫脚石。

2.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经常吼孩子的家长,多半是对孩子不信任。孩子稍微出现一点问题,总感觉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愤怒的情绪瞬间就被点燃。

实际上我们可以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孩子锻炼自己,及时出现错误,就当是“吃一堑,长一智”。

3.多与孩子沟通。

作为家长,我们当然比孩子更有经验,更有能力来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但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架子。

而是要静下心来多与孩子沟通,从交谈中了解孩子的想法,找到他们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既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找到自信,也能培养和孩子之前的感情。

我是志远老师,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共同交流教育问题。

经常吼完孩子又后悔内疚,又对她好跟她解释自己又没有忍住,这样做对吗?

经常吼孩子,这是无知的表现,一看孩子不听话,就大声的吼孩子,让孩子感到恐惧😨。究其原因如下:

一、家长平时不了解孩子的心里,一看孩子做法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孩子又不听话,于是兽性大发,把孩子大吼一声,让孩子屈服自己的权威,孩子非常害怕😱,可是事过后幡然醒悟,感到自己对不起孩子,非常后悔,对孩子又百般呵护,让孩子无所适从。但是这种行为过些日子,会估计重演。

二、家长在平时工作忙,加上不顺心的事,看到孩子👶🏻不听话,就把自己的🔥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家长发火🔥后感到对不起孩子👶🏻,就百般对孩子好,这样下去会孩子心灵受到很大伤害,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这种发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

咋办呢?

一、家长要多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多了解孩子需求,和沟通交流,以理服人,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二、以后对孩子发脾气时,先数数,数1到100,然后再考虑考虑我这样发脾气对孩子有什么价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