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阿姨总在我们吃饭时来看我们吃,不陪她老公一起吃饭,被看得不自在怎么破?

一邻居阿姨比我公婆年轻,脸很白,她老公和爸爸都跟我公公关系很好,但是自从我嫁过来就发现她总是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来看我们吃,还坐在我对面的方向看着,让我觉得特别不自在,关键是她老公还在家里吃饭她不陪着,来别人家看人家吃,她前段时间糖尿病厉害刚出院,脸色很不好,也总是咳一下,现在我怀孕了,她也总来,站在我旁边看着我们吃,或者有时候我老公和婆婆不在她就坐在婆婆的位置上看我和公公吃,聊几句,真的很不舒服又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我们厨房门关着的她也直接开进来。

这阿姨是把你当成吃播了!最主要的是还不用花流量钱,这么说纯属玩笑。看起来你住的地方应该是自建楼,邻居们的关系还和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差不多,就是把串门当成了平常事,她要是一天没来,你公公婆婆可能都会去看看她了!她这个习惯应该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虽然看起来没教养还不礼貌,但是你还真不能给她脸子看,都是父一辈子一辈的老交情了!你可以和你老公说说,吃饭的时候你坐在背对她的地方,这样你就看不见她的脸了,也不会那么尴尬了,实在不行你们小两口就上楼吃饭,其实我觉得你慢慢习惯就好了。我买的第一个房子是和我老公的战友家住一个单元,他家属就特别喜欢带着孩子来我家,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可能是住楼房太久了,从小到大都没见过邻居会来串门,她刚来我家的时候我也觉得有点不习惯,有的时候赶上我吃饭,我也是没吃饱就赶紧收拾了,后来慢慢的我是习惯了,也不像一开始时那么在意她了,虽然吃饭不能像没人那样舒服随便,可也不会吃不饱了。后来他老公开始管着她了,不让她来我家,他老公说:你总去人家串门,人家怎么从来不来咱家?你不许去!这些话都是她告诉我的,她也经常劝我去她家玩儿,可是我是真的不喜欢去别人家,她就等她老公不在家的时候来,我们两家在一个单元住了七年,她一直都喜欢来我家串门。后来我搬家了,我最想念的就是她!觉得没有她天天来和我聊天真的很没意思!有几次我特意把她请来我家做客,我做了很多好吃的,我们两个一起喝着啤酒啃着鸭货聊天,现在因为不住在一起已经慢慢疏远了,她也好几年没来我家了,但是在我心里,她还是我最好的朋友!娟子,我想你了!

邻居阿姨总在我们吃饭时来看我们吃,不陪她老公一起吃饭,被看得不自在怎么破?

我跟你一样,真是说得一样,坐着对面看着你吃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

邻居阿姨总在我们吃饭时来看我们吃,不陪她老公一起吃饭,被看得不自在怎么破?

唉,遇上这样的邻居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因为这么点事就撕破脸吧。

不知你家是住楼房还是住平房,住楼房好办,吃饭时打开电视,她敲门故意装作没听见不给开,天天敲不开门时间长了她也自感没趣,也就不来了。

如果你家住平房,天天饭点时锁上大门也不现实。你可以这么做:好好的坐在饭桌上吃饭,看到她来了坐在饭桌边上了,你就把饭菜少盛一点到你的碗里端到你的卧室里去吃,记得中间再出来一次盛菜,然后再回卧室。吃完饭把碗收到厨房时看到她也别搭理她,自己该干啥干啥。同时,让你的家人好好配合,估计邻居阿姨会偷偷的问你怎么会去卧室吃饭,让家人借机说你不喜欢吃饭时有人在边上看着,这样就算达到目的了。

只要她不是傻透气,也就知难而退了。这样,也算是没抓破脸。

这样处理也算是没办法的办法。

邻居阿姨总在我们吃饭时来看我们吃,不陪她老公一起吃饭,被看得不自在怎么破?

个人观点:

牺牲一人(公公),拯救全家。

60年代左右及以前的人,都有吃饭端着碗拿个小马扎,去街上吃饭的习惯。街上有很多吃饭的人。看谁家吃稀罕饭菜,相互吃别人家的饭。

来你家看吃饭。她绝对不会不舒服的。交情好,才看你吃饭。

支招儿——他们不是都和你公公好吗?到饭点儿,让你公公端上一碗饭去他们家吃饭。大家都有看别人吃饭的习惯,不仅能牵制住他们两口子,你公公还能吃上对方家的稀罕饭菜。

即促进了老人之间的感情,又解决了敌人来看你吃饭的尴尬局面。岂不是两全其美?

邻居阿姨总在我们吃饭时来看我们吃,不陪她老公一起吃饭,被看得不自在怎么破?

邻居家大娘就是这样的,看就看吧,时间长了

我也习惯了。

邻居阿姨总在我们吃饭时来看我们吃,不陪她老公一起吃饭,被看得不自在怎么破?

看了问题很奇怪,你们吃饭不关门?还是平时就敞着门?随便出入?

的确,让人家紧紧盯着你看着吃饭,的确让人很不自在。真有人闲的,天天到人家家里坐着。

首先说一下,这位阿姨有可能是特别喜欢你,愿意看你们。如果不喜欢,就不可能来盯着你们了。

但是,她这么紧紧的盯着你,你不舒服,另外,也不卫生,这是真的。

但是,明白着说不让人家来,你们估计也不太好意思说。

所以,我给你出了主意吧,你不是正好怀孕了吗?就拿着怀孕做借口,需要卧床休息,不要见外人了。另外让你丈夫,把门关上。她再来,你让你丈夫出去解释,身体需要静养,最好不见外人了。

时间一久,她就习惯不来了。就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