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咱妈”的媳妇和说“你妈”的媳妇有什么区别?

这还真别挑理,俩人都有妈!说咱妈你知道是谁吗?所以为了区分开就不能统称咱妈!我一般会说我妈和老家妈,我很少对老公说你妈,第一觉得有点生分,第二觉得有点像骂人,所以我会说我妈今天打电话了,或者说老家妈今天给我打电话了,还有你看这件衣服适不适合老家妈穿?要是在婆婆家我就直接说刚才妈说今晚包饺子,这个时候就不用强调这个妈是老家妈了!其实心里有没有老人,和叫你妈还是咱妈真没啥关系!

说“咱妈”的媳妇和说“你妈”的媳妇有什么区别?

我对刚结婚那会,真没注意和老公谈到公婆的时候,要称呼咱爸咱妈。说起我自己爸妈的时候,老公会说,咱爸咱妈如何。。。

几次过后,我就明白了,还是说咱爸咱妈比较亲切。

我小姑子刚刚结婚没几天,有一次,我婆婆给她打电话,问她在家干嘛呢,跟谁在家。我小姑子说,我还有他妈在家。我婆婆一听,马上指责,你怎么这样说话,什么他妈他妈,他妈是谁?他不是你老公吗?他的妈妈也是你的妈妈,完全有资格给你当妈!要是你的老公谈起我们,对你说你爸你妈,你听了舒服吗,得劲吗?。。。。从那之后,哪怕小姑子跟我提起她婆婆,也会说。。。我要给我妈买个什么,我跟我妈一起做饭呢。。。我跟我妈一起逛超市呢。。。

我婆婆特别好,讲道理,会教育影响人。婆婆经常对小姑子说,你要对你婆婆好,你嫁人了,你将会陪伴对方父母度过很长时间,父母会对你日常生活有帮助,帮你带孩子,父母说你几句,也要多惦记好的,忘记不好的。夫妻恩爱,教育好孩子,家庭才能美好。

说“咱妈”的媳妇和说“你妈”的媳妇有什么区别?

从表面来看,说“咱妈”比说“你妈”要亲切许多,父母听着也舒服,老公听着也高兴,事实也就是这样,能经常说“咱妈”的人,家庭氛围一定很好,婆媳关系也很融恰,和老公也能相亲相爱的。如果一个和婆婆关系很糟糕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和老公因家庭琐事有不愉快,那么这样的人能说一声“咱妈”吗?

但是,经常性和老公讲话,说“你妈”的人,这样的人里面,不排除和婆婆关系不好的,但是一定有和婆婆关系很好的,且家庭幸福的,有的是因为习惯一直那样称呼,再有的人不太注意这些细节,认为只要我对老人好,也孝顺,随便怎么称呼都行,这种人也很多。这里说一下我弟媳吧!我弟媳是一个特马虎、不居小节的人,到我父母跟前真好,平时吃的、喝的,家里用的,不等完,马上就买回去了,水果、小零食就不断,我妈说她们不吃那些东西,就不要买了,我弟媳说:“吃啊!为什么不吃?现在我挣钱养家,你们该吃就吃,过去你们受苦了,现在再不能让你们受苦”这就是我弟媳,但是从她进我家门到现在,无论在我弟跟前还是在我们姊妹跟前,平时说我妈的时候都是“你妈”咋了,她还说了一句更搞笑的:你妈要好好活着,不然我回家怪寂寞的。就这样,我妈我弟媳她们一家人相处的很好,有一年还评了“模范家庭”。所以,称呼无所谓,只要一家人和睦,相互理解就好!

说“咱妈”的媳妇和说“你妈”的媳妇有什么区别?

居家过日子,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最明显的变化则是儿媳妇对婆婆的称谓。搁在以前,儿媳妇对老公称婆婆为“咱妈”,现在却说是“你妈”。“咱妈”、“你妈”虽一字之差,还是有区别的。

“咱们”有同属关系,彼此融为一体,有种亲切感

现在的婚姻都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是自由恋爱的方式。虽说也有个媒人,充其量为了面子上过得去,好听一点。也为商定彩礼钱及婚事的“中间人”。在这种背景下,男女双方恩爱、同心也是很自然的。婆媳一齐下厨,一齐逛街,也是家庭关系融洽的象征。有的婆婆,或儿媳不经意间还会开句玩笑话,让人好不羡慕。也诠释了“婆婆就是妈”、“儿媳就是亲闺女”的意义。

关系滆洽了,气氛也活跃了,儿媳动不动会在老公或家人面前,左一句“咱妈”,右一句“咱妈”。看把那个被称为“咱妈”的婆婆乐的,合不拢嘴了。还会抢先去洗锅抹灶,生怕把儿媳累着了。“一句三冬暖”,还不是那个亲切的“咱妈”叫的。显得亲切,亲近,还舒服。常叫婆婆是咱妈的,一是婆媳关系处理的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家庭和睦的外在表现。

“你妈”是从属关系,彼此被“定位”,显得生分些

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一个婆婆不想把儿媳当做闺女来看待。毕竟儿媳是自家儿子选的,是花钱娶进门的。有时候好歹还比自己亲闺女听话、勤快。若有了一儿半女,“隔代亲”的欢乐无以伦比。婆婆可以自个做好了饭,才去唤非睡个自然醒的儿媳吃饭,也可以不间歇地为“购物狂”的儿媳去取快递。还打趣地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尽管婆婆们在好多事上做得很到位,偏偏有的儿媳不领情。总觉得与婆婆隔了肚皮,总是没有娘家妈亲切。有时候叫声“妈”都绕口,还挖苦心恩地扒婆婆的不是。这“枕边风”会不时地吹吹,不然连自己最贴心的老公,也会变得不“激灵”。“恋母情结”严重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还算客气,还真有点娇滴滴地对自己老公说::“听,你妈说啥?”

由此可以看出,从儿媳妇口中说出的“你妈”,大有不是一家人之嫌,更有厌烦,甚至是讨厌的意思。

不过,凡事还是有例外的,有些地方方言没有“咱”这个字,儿媳平时称婆婆为“你妈”。还不是为了与自己亲妈做区别;也恐怕不说对方反问谁爹谁妈,儿媳妇与老公的交流中,自然会直说“你妈”。只有称“你妈”了才可以分辨说是哪一位妈,不可一概而论。

“咱妈”、“你妈”,也仅仅是儿媳对婆媳的一种称呼。有时候称呼可能会有点影响,但是也会分辨家庭的关系好歹。

【@为生活而提神 】

说“咱妈”的媳妇和说“你妈”的媳妇有什么区别?

儿媳妇进门马上就七年了。

刚开始除了仪式上或者必要时叫爸爸妈妈,平时基本上都是直接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不吭声,很少叫人。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但是老先生特别在意这些,有时会表达不满,说出门进门也不打个招呼。

后来我委婉的跟儿子说过后,这下有意思了,媳妇儿每天回家时差不多都是老先生正在厨房做饭,她去卫生间洗手正好可以看到,于是乎媳妇儿便大声喊爸我回来了,却对我只是笑笑不说话。久而久之成了一个特殊模式。这下老先生高兴了,不再嘟囔这件事,只要孩子们开心懂事儿我倒也不在乎这个形式。

结果有一天小两口不知道为啥事儿争执起来了,我们带孩子玩就当没听见,突然间就听到了一句是你妈说怎么怎么样的,老先生绷著脸不说话,我也不高兴了,就问了句谁妈说的?!儿子马上说她就是傻乎乎的人,您别理她!儿媳妇可能知道闯祸了,也知道这样说让我们听到不好,所以不再吭声。

后来,虽然不是每天回来叫妈妈打招呼,但是打电话或者发微信时都会把妈放在前头,跟儿子说的时候也不再说你妈,但也也不说咱妈,就说是爸或者妈,时间长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了。现在有宝宝在都是说奶奶爷爷,可能更自然一些。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父母,所以差不多知道恭敬孝顺就好,做公公婆婆的也不要太挑理。

说“咱妈”的媳妇和说“你妈”的媳妇有什么区别?

刚结婚时,我跟孩爸都是说,咱爸咱妈,喊小姑子大姑姐都是姐姐小妹,后来经历了很多事,现在都是说你爸你妈,大姑姐小姑子回娘家遇见了就打个招呼。相信每个结婚的女孩开始都是把婆家人真心当自己父母姐妹对待的,可能后来经过一次次的伤害,把女孩的心慢慢变凉了,也学会有了自己的底线,就把爸妈分清了,从咱爸咱妈变成你爸你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