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搞竞赛”对于学校是为了贴金,那对于个人意义何在呢?

在天津“搞竞赛”对学校是贴金,对个人意义何在呢?我认为,在天津也好,在别的城市或地区也好,适当适度“搞竞赛”,对学生个人意义也非常重大!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大好处!请看以下新闻。

10月29日,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天津赛区)联合承办,天津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协办的“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天津赛区)”在天津师范大学八里台校区教育中心大楼成功举行。

来自我市天津一中、耀华中学、南开中学、英华实验学校等多所知名学校的13名中学生带着对物理世界的浓厚兴趣,经过激烈角逐成功入围决赛……怀揣科技梦想的天津少年们在决赛的赛场上摘金夺银,天津赛区共收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5名,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新的突破。

据了解,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简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物理学会主办,中国物理学会教学研究委员会主持。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包括预赛、复赛和决赛。决赛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决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竞赛时间各3小时,理论满分为280分,实验满分为120分。由组委会聘请高校教师阅卷评分。由常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奖组,由评奖组核审学生决赛成绩,提出获奖名单,最后由全国竞委会审议通过。从2014年起,获得决赛中前50名一等奖的学生,具有高校招生中“保送生”的资格。

此次竞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检验逻辑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浓厚科学探索的学习氛围;引导教师发掘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本次大赛对帮助中学生开拓视野,提升素养,促进他们用更高阶的思维、更多元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交叉学科探究能力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搞竞赛”至少给个人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是保送大学,二是扩大视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