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女孩子都怕生孩子?

我的童年,是在医院家属院里长大的。

我们住的家属院,跟医院的院区间隔只有一条路两道墙。我周围的小朋友小伙伴们,父母基本上都是有一个人或者都是医院里的职工,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还是后勤人员。

那个时候,我就对产科的产房充满了好奇和恐惧。好奇是因为我知道里面是生孩子的,但是不知道具体是怎么生孩子的;恐惧的是,里面经常会传出惨叫声,就好像电视剧里面那种满头大汗披头散发的画面,让我觉得,生孩子一定是一件很恐怖很可怕的事情。

后来我上了学,学了临床医学,直到我实习的时候我真正进了产房,我的妈妈,我身边的阿姨姐姐,在这个环境之下工作了多年,好像每个人都已经司空见惯,很多人都觉得:

生孩子都是这样的,哪有不受罪就生孩子的呢?

女人不都是要生孩子吗?要是一辈子没有个孩子,那该多么孤单可怜啊!

我曾经在看着那些产妇疼得脸色发白大哭大叫的时候,心里默默地想:

生孩子究竟是有多疼呢?

我曾经给会阴侧切的产妇拆线,虽然觉得自己的手已经很轻,她们之中很多人还是会在我拆一根,疼得颤抖一下,那个时候我也偷偷想过:

这么一根细小的线,拆一下就能让人痛得颤抖,真的那么疼吗?

后来,这一切一切的疑问,在我自己生了一个孩子之后,亲身经历了之后,终于有了确切的感受和答案。

我是幸运的,我怀孕的早期,没有遭遇明显的早孕反应。我没有剧烈的呕吐,跟那些一怀孕就吐得连口水都喝不下去的孕妇相比,我少受了很多罪,所以我一直在上班。

但是我困,我的体温升高,浑身发懒,好像每一块骨头都是懒的,每时每刻都想睡觉,感觉睡得再多,都没办法缓解那种身体深处的疲惫。

我的整个孕期也是幸运的,所有的检查都很顺利,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整个孕期没有意外的出血,大排畸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尽管如此,那种提心吊胆好像一关关过的感觉,依然让我记忆犹新。

怀孕四五个月的时候,我大着肚子在门诊,遇到好几个产检发现问题,不得不来做引产的夫妇,仅仅是看着他们,我就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难过。

我没有经历耻骨分离,走不动路的痛苦,但是孕晚期我的脚浮肿,原本穿36码的鞋子,只能买40码,我不能长时间站立,一台剖宫产下来两只脚就肿的走路感觉都不是自己的,这是我当年的脚:

幸运的是,我的血压正常,比起那位因为子痫而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的病人要幸运得多了。

孕晚期,弯腰对我来说已经很难了,我在门诊没办法站着给病人取白带,我需要搬个凳子坐下,才能在不把自己憋得难受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完。但是比起我那位因为孕晚期早破水,大人受罪,孩子也要住进NICU的同事好多了。

我曾经给病人做内检,看着她们脸上扭曲痛苦的表情,还觉得,我明明没有怎么用力,真的那么难受呢?后来我自己也做内检了,被内检,我不止脸上表情扭曲,还扯掉了站在旁边我妈白大褂上面的扣子。

我一直觉得,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在我生孩子的时候,已经有无痛分娩可以用。但是在无痛分娩打上之前,我终于体验了那种宫缩的疼痛,每次阵痛来临,我都想抓住一切能抓的东西,抓被子抓栏杆抓我老公的手,差点扯断他的腰带。

打上无痛之后,这些疼痛虽然减弱了,但是真正上了产床之后,使出吃奶的力气去把孩子生出来,让我终于理解了那些产房里惨叫的女人们。

我是顺产,侧切,缝了三针。缝针的时候,分娩镇痛的麻醉还没有结束,侧切也做了局麻,给我缝针的阿姨技术也是以又快又好著称,结果每一次针的进出,我两股战战浑身颤抖,终于理解了那些在缝针和拆线的时候,虽然我已经觉得手很轻了,却依然颤抖的病人们。

但是这并不是结束,产后的身体虚弱,每一次宫缩痛,浑身的褥汗,让我这么个女汉子几乎飙泪……

然后是涨奶,喂奶的各种痛,轻度的阴道壁膨出和漏尿,各种照顾孩子的劳累,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老人的帮助,老公也算给力,在没生之前,我还有要生两个的打算。

生完之后,我斩钉截铁地决定了我不会再生二胎。

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想把我曾经遭受的这一切再来一遍。

有人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女孩子都怕生孩子?

我却觉得,这很正常。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意识和看待问题的方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到,生孩子这件事,会给女性带来什么。

我常常说,生孩子本身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曾经,生孩子被称为「鬼门关」,这一点儿也不夸张。哪怕你没有感同身受去亲身体验,现在依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生孩子可能会带来什么:

体重的增加,形态的改变,怀孕之后的恶心呕吐,皮肤变黑长斑,脱发,腰疼腿疼脚肿脚疼,睡不好,活动不便,这些还都算轻微的。

孕期和产褥期可能遭遇的意外,各种可能会危及孩子和母体生命的并发症,分娩时侯的疼痛,分娩之后可能面临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漏尿,子宫脱垂,我生完孩子后去医院复查也是有漏尿和子宫脱垂的问题,后来还是一直在手机里跟着G动这个软件做凯格尔运动才慢慢恢复的。

还有喂奶照顾孩子的辛苦,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要面对的家庭压力矛盾,在生完之后的日子里,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养育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各种困难,都是让没有生过孩子的女孩子们害怕的因素。

当我没生过孩子的时候,这一切我虽然了解,但是并没有经历,当我亲身经历过这一切,我更坚定了要真正掌控自己的子宫的决心。

所以我会告诉那些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总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人们:

不要觉得生孩子这事儿就是女人「活该」,虽然女性生来拥有子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生孩子就必须是她一定要完成的义务。

我从不后悔自己生了孩子,但是我也因此更加理解了所有不生孩子的女性:

当一件事情已经明知会有风险,那么女性也本应该拥有这种选择,那就是我要不要生,我要不要去承担这个风险,这是不是一件值得我去付出的事情,因为这可能是个赔上自己命的买卖。

别跟我扯什么「你自私你冷漠都像你这样人类都灭绝了怎么办」的话来杠,我可以这么说:

谨慎生育,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基因筛选,反正能看到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所有人,咱们都活不到人类灭绝的那天。

为什么现在很多女孩子都怕生孩子?

生了孩子,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经济实力,失去了休息时间,失去了容颜,失去了健康,更怕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心灵依靠,失去了生活来源

为什么现在很多女孩子都怕生孩子?

我的童年,是在医院家属院里长大的。 我们住的家属院,跟医院的院区间隔只有一条路两道墙。我周围的小朋友小伙伴们,父母基本上都是有一个人或者都是医院里的职工,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还是后勤人员。

那个时候,我就对产科的产房充满了好奇和恐惧。好奇是因为我知道里面是生孩子的,但是不知道具体是怎么生孩子的;恐惧的是,里面经常会传出惨叫声,就好像电视剧里面那种满头大汗披头散发的画面,让我觉得,生孩子一定是一件很恐怖很可怕的事情。

后来我上了学,学了临床医学,直到我实习的时候我真正进了产房,我的妈妈,我身边的阿姨姐姐,在这个环境之下工作了多年,好像每个人都已经司空见惯,很多人都觉得:

生孩子都是这样的,哪有不受罪就生孩子的呢?

女人不都是要生孩子吗?要是一辈子没有个孩子,那该多么孤单可怜啊!

我曾经在看着那些产妇疼得脸色发白大哭大叫的时候,心里默默地想:

生孩子究竟是有多疼呢?

我曾经给会荫侧切的产妇拆线,虽然觉得自己的手已经很轻,她们之中很多人还是会在我拆一根,疼得颤抖一下,那个时候我也偷偷想过:

这么一根细小的线,拆一下就能让人痛得颤抖,真的那么疼吗?

后来,这一切一切的疑问,在我自己生了一个孩子之后,亲身经历了之后,终于有了确切的感受和答案。

我是幸运的,我怀孕的早期,没有遭遇明显的早孕反应。我没有剧烈的呕吐,跟那些一怀孕就吐得连口水都喝不下去的孕妇相比,我少受了很多罪,所以我一直在上班。

但是我困,我的体温升高,浑身发懒,好像每一块骨头都是懒的,每时每刻都想睡觉,感觉睡得再多,都没办法缓解那种身体深处的疲惫。

我的整个孕期也是幸运的,所有的检查都很顺利,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整个孕期没有意外的出血,大排畸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尽管如此,那种提心吊胆好像一关关过的感觉,依然让我记忆犹新。

怀孕四五个月的时候,我大着肚子在门诊,遇到好几个产检发现问题,不得不来做引产的夫妇,仅仅是看着他们,我就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难过。

我没有经历耻骨分离,走不动路的痛苦,但是孕晚期我的脚浮肿,原本穿36码的鞋子,只能买40码,我不能长时间站立,一台剖宫产下来两只脚就肿的走路感觉都不是自己的,这是我当年的脚。

幸运的是,我的血压正常,比起那位因为子痫而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的病人要幸运得多了。

孕晚期,弯腰对我来说已经很难了,我在门诊没办法站着给病人取白带,我需要搬个凳子坐下,才能在不把自己憋得难受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完。但是比起我那位因为孕晚期早破水,大人受罪,孩子也要住进NICU的同事好多了。

我曾经给病人做内检,看着她们脸上扭曲痛苦的表情,还觉得,我明明没有怎么用力,真的那么难受呢?后来我自己也做内检了,被内检,我不止脸上表情扭曲,还扯掉了站在旁边我妈白大褂上面的扣子。

我一直觉得,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在我生孩子的时候,已经有无痛分娩可以用。但是在无痛分娩打上之前,我终于体验了那种宫缩的疼痛,每次阵痛来临,我都想抓住一切能抓的东西,抓被子抓栏杆抓我老公的手,差点扯断他的腰带。

打上无痛之后,这些疼痛虽然减弱了,但是真正上了产床之后,使出吃奶的力气去把孩子生出来,让我终于理解了那些产房里惨叫的女人们。

我是顺产,侧切,缝了三针。缝针的时候,分娩镇痛的麻醉还没有结束,侧切也做了局麻,给我缝针的阿姨技术也是以又快又好著称,结果每一次针的进出,我两股战战浑身颤抖,终于理解了那些在缝针和拆线的时候,虽然我已经觉得手很轻了,却依然颤抖的病人们。

但是这并不是结束,产后的身体虚弱,每一次宫缩痛,浑身的褥汗,让我这么个女汉子几乎飙泪……

然后是涨奶,喂奶的各种痛。各种照顾孩子的劳累,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老人的帮助,老公也算给力,在没生之前,我还有要生两个的打算。产后还有膨出和漏尿的问题,后来跟着手机G动做的凯格尔运动,一个月左右就有了明显的效果,坚持锻炼下来很好的帮我改善了膨出脱垂和漏尿的问题。

生完之后,我斩钉截铁地决定了我不会再生二胎。

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想把我曾经遭受的这一切再来一遍。

有人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女孩子都怕生孩子?

我却觉得,这很正常。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意识和看待问题的方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到,生孩子这件事,会给女性带来什么。

我常常说,生孩子本身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曾经,生孩子被称为「鬼门关」,这一点儿也不夸张。哪怕你没有感同身受去亲身体验,现在依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生孩子可能会带来什么:

体重的增加,形态的改变,怀孕之后的恶心呕吐,皮肤变黑长斑,脱发,腰疼腿疼脚肿脚疼,睡不好,活动不便,这些还都算轻微的。

孕期和产褥期可能遭遇的意外,各种可能会危及孩子和母体生命的并发症,分娩时侯的疼痛,分娩之后可能面临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漏尿,器官脱垂,喂奶照顾孩子的辛苦,还有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要面对的家庭压力矛盾,在生完之后的日子里,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养育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各种困难,都是让没有生过孩子的女孩子们害怕的因素。

当我没生过孩子的时候,这一切我虽然了解,但是并没有经历,当我亲身经历过这一切,我更坚定了要真正掌控自己的子宫的决心。

所以我会告诉那些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总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人们:

不要觉得生孩子这事儿就是女人「活该」,虽然女性生来拥有子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生孩子就必须是她一定要完成的义务。

我从不后悔自己生了孩子,但是我也因此更加理解了所有不生孩子的女性。

当一件事情已经明知会有风险,那么女性也本应该拥有这种选择,那就是我要不要生,我要不要去承担这个风险,这是不是一件值得我去付出的事情,因为这可能是个赔上自己命的买卖。

为什么现在很多女孩子都怕生孩子?

谢谢邀请

对,对,对,非常怕,非常怕。

众所周知,女人生孩子,真的就是从鬼门关里走一遭。

运气好的人,去看看就回来了,运气不好的人,则去了永远都回不来了。

生孩子,不光是有妊娠纹,人变会丑,更重要的是有生命危险。我认识的两个女人,就是因为生孩子而去世的,说到这里真的是好伤心。

我以前在杭州上班时,认识一个老乡。她是给我送牛奶的,每天早上都送。熟悉了关系也还可以,她第一胎是个女儿,已经七岁了,就打算再生第二个。

那一年,她33岁,准备生二胎了。当时我们都建议她就在杭州生:

一,杭州医疗条件比老家好多了

二,她丈夫又在杭州工作,可以照顾她。

哎,想不到她丈夫一定要她一个人回老家生,后来生时大出血走了,儿子刚出生就失去了妈妈……

哎,一个月不到,他丈夫又带了一个女人回来了,一个月呀,这男人的做法太让人心寒了。

还有另外一个女人,她是我们学校一教授的女儿,在美国。

因为家里发生变故,她就打算再生一个孩子,大的儿子已经在上高中了……

她在美国一家台湾人开的私人医院里,竟然还发生了意外,人没有抢救过来……

这两起事件,并且这两个人我都认识,让我感到非常惊恐,真的。

――好在,现在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好,这样,女性朋友可以放宽心了。

为什么现在很多女孩子都怕生孩子?

1、怕丧偶式育儿,生了,什么都自己扛。

2、生孩子,怕身材走形、智力下降、变成黄脸婆。

3、独生子女,自己还没长大,没法对自己的孩子负责。

4、生孩子,影响事业,很多企业对育龄女性有歧视。

5、生孩子,生活状态会下降,养育成本太高。

6、怕生孩子后,自己完全被拴住,毫无选择余地。

7、怕生了,离婚困难,不离,自己痛苦。

8、怕生完孩子,失去自我,整个生活都围绕孩子打转。

9、生孩子,没收益,只有无尽的付出,不划算。

10、不生孩子,时间、钱、精力都是自己的,可以过几十年舒服日子。

11、生孩子,女性承担更多,而不是给自己传宗接代。

12、社会越发展,女性受教育和独立程度越高,越不愿意生孩子。

13、与其说怕,不如说,现在女性,有了不生孩子的权利。

为什么现在很多女孩子都怕生孩子?

作为一个资深的恐孕者,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生孩子真的很疼。

我的痛感很低,平时有个小伤口或者抽个血就觉得疼得不行。

而且,我之前去医院看过刚生完孩子的同事和朋友,好几个破腹产后,在病床疼得恨不得直打滚,这都让我对生孩子这件事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第二,小家还没准备好,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结婚不到两年,每个月房贷车贷水费电费物业费停车费,乱七八糟的加一起,就花去了我两工资的80%,实在没存多少钱。

再者,老公是独生子女,我也感觉自己还小,自己都还是个宝宝,再来一个可怎么办啊?

第三,还没有玩够。

读书的时候,一门心思读书,只想有个好成绩,考个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实在是没时间没精力没金钱出去看看。

现在工作了,周末有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旅行费用,总想去尝试一些之前没做过的事,总想去一些之前没去过的地方,去看看之前不曾见过的风景。

第四,心里没底。

生了孩子之后,势必会将现在已有的生活打乱,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将发生变化,会有所牺牲。

可能需要和婆婆住在一起,可能需要为了孩子辞去工作,可能会出现夫妻矛盾。

太多的不确定,一直让我心里没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