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没有“不吃辣”、“口味很淡”、“不吃酱油”、“不吃甜食”、“不吃味精”的人吗?你认为该如何评价这些人?

我生在一个吃辣椒的地方,小时候我吃面的时候要把面放的红彤彤的,才下口。

大概到二十几岁的时候和别人出去吃饭,如果遇到辣椒菜我基本上先把辣椒吃完再吃菜。有时候一瓶辣椒酱,已经足够下去两碗白米饭。

我做的莴笋

那时候吃饭最重要的是两个点,第一是油厚,第二是有辣椒。

口味之重,无与伦比。

后来我常常想,我的肠胃也是蒸馏,跟着我过了几十年,好像老干妈的生产线一样。每天浸淫在辣椒里面。

口味重的时候还看不惯吃清淡的人看见人家吃饭吃的清淡,还有点看不惯他。

想不通你为什么要吃得这么清淡呢?人生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很多时候地域文化冲突就是这样来的,从这一口吃的开始互相不理解的。

外地人不理解北京人吃那口豆汁。江浙人看不理解外地人吃东西那么粗糙。

四川人不理解外地人吃东西一点都不火爆。广东人不理解外地人吃东西那么重口味。

我那个时候也有这种毛病,常常看不惯吃清淡的人,我有时候会和这种朋友闹点小矛盾。吃饭的时候吵起嘴来。

我做的菜心

到了35岁。忽然间有一天我不吃辣椒了。就是特别的不想吃了,一吃就不舒服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然后慢慢的自然而然的肉也少吃了很多,对这些油腻的东西就开始反感。

以前看见红烧肉整碗都要搞光,现在看见红烧肉吃那么一口就差不多了,再吃多一口就不舒服了。

就像以前抽烟的时候,总觉得那个烟草的味道在口里面。

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后来抽抽雪茄,也觉得那种浓郁的烟草味道特别的迷人。

可是戒烟之后闻了一丝的烟气马上就头晕。我戒烟戒了十几年了。戒酒也戒了7,8年了。

我做的菜心

果然就像江湖上说的,戒烟戒酒之后朋友就没了。

其实喝酒的时候那种酿的好的白酒,米酒入口的时候都是非常的醇厚享受。

以前特喜欢喝茶。感觉不把茶叶泡的很浓,那口水就喝不下去。可是现在就爱喝白开水。

并不是说非要戒掉烟酒,戒掉辣椒,戒掉茶,才是清淡生活。而是说自然而然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不需要了。真正说清淡是心的清淡,有些人吃的很重口味,心里也一样清淡。

但是,这些味道太多太杂,真的是一种负担。

人的舌头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它有一个体系可以品尝到美食的味道,那个味道会通过神经传递到你的大脑,然后你会感觉到很享受。

我做的红菜苔

然后你就不停的需要不停的追求。其实这个地方大概就是两三寸,

过了这个三寸之后他进了食管,到了肠胃,大家可想而知他是什么东西。

可是我们就被这个三寸拿捏的死死的。

那些年回家吃饭,父母亲看到我不吃辣椒了,很伤心,觉得我的心已经变了。

我说,感情是没有变的,我还是很爱家乡的。只不过我不吃辣椒了而已。

其实何止不吃辣椒,我现在自己煮面吃,盐和酱油都不会放。

我做的藕片炒荷兰豆

浇头也没,葱花都不放,光头面,顶多加个不放盐的蛋,我老婆常常骂我:你还是个人吗?

吃早餐就是煮一勺子麦片,放一个蛋,然后什么佐料都不放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什么油条粉面的早餐了。可是以前我最爱就是找个小店坐在外面吃点烟火气十足的早餐。

可是做菜也不能这么搞啊,家里人要吃饭,他们不能吃这么清淡。

所以清淡变成你的生活习惯之后,你的矛盾就出来了,因为你要清淡,别人要浓郁,你怎么办?

我的做法是多做一碟清淡的菜。浓郁的菜也得吃,他们吃剩下的只能你干完。浓郁清淡也只不过是你口舌的分别执着嘛!

其实吃的清淡是很多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并不是说非要矫情要养生要修行啥的,

而是自然而然你身体会告诉你,你不能再吃这么浓郁了不能吃重口味了。

你也不能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因为自己吃的口味而去反感别人。而不愿意去迁就别人。有什么不能吃两口呢,吃一口两口能要你命吗?

所以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才明白,真正吃的清淡,是可以清淡也可以不清淡,清淡也吃的舒服,不清淡也吃的舒服。总之,不求美味,美味来了吃一口,没有我就吃寡淡的原味,更佳。

身边有没有“不吃辣”、“口味很淡”、“不吃酱油”、“不吃甜食”、“不吃味精”的人吗?你认为该如何评价这些人?

广东本地人个个都不吃辣椒,而且什么都不放,看到他她们做的菜好像猪食一样的,黄黄的看到都恶心!

她们煮菜很简单,把猪肉青菜萝卜都放一起盖着盖子煮,以前四五十年代煮猪食就是这样煮!他们的生活非常的简单。但是他们吃的津津有味!

身边有没有“不吃辣”、“口味很淡”、“不吃酱油”、“不吃甜食”、“不吃味精”的人吗?你认为该如何评价这些人?

以前有一个同事,口味清淡到你无法想象。你上面提到的都不吃,外加不吃盐。

第一次跟她一块出去吃饭的时候有点吃惊,问她为什么不吃?她很淡然的说:“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从小家里饮食都挺清淡,有一次做饭忘记放盐了,吃了以后觉得挺舒服的。”然后她就经常吃饭不放盐。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个人饮食习惯问题,不需要外人过多评价。

身边有没有“不吃辣”、“口味很淡”、“不吃酱油”、“不吃甜食”、“不吃味精”的人吗?你认为该如何评价这些人?

这种人肯定有的。

饮食还是应该以清淡为主,但也不应该太绝对。

四川重庆人喜欢吃辣。我关注的头条渝乡桃子,看见他们天天吃辣,我是吃不下去。

其实,每个人的口味三岁前就已经决定了,我们大部分人的口味都是妈妈的味道,而且基本上一辈子改变不了。

但如果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太油太辣,太甜太咸的东西还是尽量要少吃,年轻时我们可能不懂,只是跟着父辈的口味适应他们,健康与否无法判定。

实际上,如果让健康专家来评判,他们应该有详细的资料,一个地区饮食与寿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不是专家无法做准确的判断。

有一句话,饮食清淡,坚持锻炼,肯定是正确的,太油太辣太甜太咸的东西对身体肯定有坏处。

偶尔少吃一点,也无关紧要,但不能长期吃,至于某些人绝对一点不碰,那也未免有点太过了。

另一方面,锻炼身体一定要坚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器官在慢慢老化,这时候如果不再锻炼,那么它的使用期就会缩短,各个器官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那我们的生活质量自然会下降。

年轻时我们足够努力,认真读书,努力工作,现在经济上足够,而如果这时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做支撑,那前面的辛苦不白费了吗?所以一定要重视身体的健康,坚持锻炼。

当饮食清淡,每天锻炼和吃饭睡觉一样缺一不可,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好的身材。

加油,每一个努力的人,不断收获更好的自己。

身边有没有“不吃辣”、“口味很淡”、“不吃酱油”、“不吃甜食”、“不吃味精”的人吗?你认为该如何评价这些人?

我婆婆啊,不吃辣不吃酸不吃咸不吃面食不吃重口味的东西!但是我给儿子买的小麻花有一点点儿的辣,不吃辣的人能一下尝出来,吃辣的人可能都没感觉的那种,她一边吃一边说这个东西吃了不好,又辣又干,吃了嗓子不舒服😭;我爱吃醋,她在的时候,什么醋溜白菜酸辣土豆丝糖醋里脊排骨都没吃过,苹果稍微酸点她就说酸,她不吃,但是她偶尔还会吃橙子;我吃东西味道刚好的她都说咸,吃不了,所有菜也都要少油少盐,但是白切蘸生抽她不觉得咸,喜欢吃腊肠,腐乳,这些她都不觉得咸,味道刚好,她说的,而且特别爱吃红烧肉,我的是北方做法,里面放八角桂皮等大料的红烧肉,她一点也不觉得口味重,超级爱吃!有很多时候,我觉得不是我菜做的不好,而是她不满意我,看我不顺眼才这么挑

身边有没有“不吃辣”、“口味很淡”、“不吃酱油”、“不吃甜食”、“不吃味精”的人吗?你认为该如何评价这些人?

有,身边还真有这样的,而且比你说的还要苛刻,因为连盐也很少吃,我觉得他们很自律。

而且还发现,现在有这种爱好、这种趋势的,除了生活条件比较好之外,还偏年轻化了。

按他们的理念来说,要吃有营养的、不会发胖的食物,吃的一般都是开水过一下就好,无油无盐无糖,更无其他调味品,常吃食物是西兰花、生菜、西红柿、青瓜、玉米、红薯、南瓜、鸡胸肉、牛肉、鸡蛋、瘦肉、鱼等;水果吃柚子、橙子、西柚这一类的;酸奶喝的是无糖的,喝这种酸奶对于我这个爱吃甜食的人来说真是等同于受罚受罪;他们每天的零食是定量定时的各种坚果,一般不吃其他“乱七八糟”的。

他们最痛苦的事,我想可能是聚餐了,我就碰到过聚餐时,有人面前放一碗冷白开的,什么菜都往水里涮涮才入口,这要换了我,是绝对做不到的,试问美食岂可辜负?[偷笑]

我认为这些人对自己的生活很有规划,对自己的决定很能坚持,我很佩服他们,而且他们一般都还会做健身瑜伽等,重视锻炼,所以一般来说他们都能保持很好的身材,这也是对他们的回报吧。

你们说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