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巾帼英雄是商朝武丁之后妇好,多次带兵征战鲜有败绩,她是华夏首屈一指女中豪杰。
古代最有名夫妻将军数南宋韩世忠和梁红玉夫妇,并肩作战,战功显赫。
出自名门有曹操一女丶唐太祖一女,其中唐太祖之女曾独自带兵,和李建成丶李世民等兄弟一样建功立业,助老爹统一天下。
传说中的花木兰丶穆桂英丶红线女丶和杨门女将。还有洪秀全妹妹洪宣娇。
现代巾帼英雄更多: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同盟会女俠秋瑾,巾帼不让须眉,在一次与鲁迅大辩论中怒拔利剑,生生把鲁迅气得退出同盟会。组织义军起兵,被俘后在刑场上视死如归。
井冈山双枪女杰何芝珍丶抗联八女投江丶琼崖红色娘子军丶黄埔女杰赵一曼…
现在为国争光的世界女冠军郎平等,为中国二弹一星做出巨大贡献的女科学家和屠呦呦院士,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声誉的女外交家丶女航天人,抗疫女医护人员,经济女强人,等等,好多都堪称中华巾帼英雄!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
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不多,记载下来的有几十名。今天我们说的荀灌娘就是其中一位。
荀灌娘是西晋颖川郡人。(即河南临颖)其父荀崧为晋朝平南将军,其远祖乃曹操麾下大谋士荀彧,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
荀灌娘自幼时即喜欢练武,精剑术善骑射,日日勤学苦练,寒暑不辍,深的父亲喜欢。
她十三岁时,正值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其父亲镇守的宛城(即今南阳)被敌军杜曾帅一万之众团团包围。
城里的守军只有一千余人,只能坚守不出。但坚守也不是长久之计,现城内粮食奇缺,只能维持月余。再拖下去城池将不攻自破。“这怎么么办"?荀崧心急火燎赶忙召众将官商议对策。
荀崧说:“现在我们的情况十分危急,必须马去襄阳求救,不知哪位将军愿往?"荀崧连问两遍,下边众人只是面面相觑无人应答。荀崧看到如此情景,异常生气正要发作,忽听的屏风有人说话:“爹爹我去。"荀崧回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女儿灌娘,便叹了一口气:“哎!你还是孩子,担不了此等重任。”
“爹你让我去吧!我在三更后走,那时正是敌人松懈之时,我再走他们防御最薄弱的地方,绝对万无一失。"荀崧听的女儿言之有理,又无其它良策,只得应允。
于是当晚三更时分,妆扮成男儿模样,腰中背剑,带着十多名勇士,悄悄出城,直向敌营匍匐过来。
她(他)们越过壕沟,攀过寨墙,在黑暗中猫着腰,高抬腿轻落步,蹑足前行,就在将要快出去之时,出事了。被值夜的兵丁发现。当时有一兵丁正在靠营房打盹,在将睡未睡之时,听的身边“唰"的一声,睁眼一看有黑影越过,急忙大喊:“有人!"这一喊可不得了,夜声人静传出了多远!马上杀声四起,把荀灌娘一行人包围起来。
她(他)们边冲边打,其间勇士们不断的倒下,到荀灌娘冲出敌营回头看时,只剩下了她一个人。荀灌娘也顾不上悲伤,连忙星夜兼程的向襄阳跑去。
到了襄阳,拜见了太守石览,并把其父求救之信呈上。石太守把信看罢,又瞧瞧灌娘,非常感触。这么小的孩子竟能女扮男装,闯出重围,以求救兵着实不易。但是自己的力量也单薄,只能抽出五百兵力,还是寡不敌众。于是又思量一番:“如果求得寻阳太守周访帮助必得成功。"
于是石览把这个想法跟灌娘说了,灌娘略微思索,觉的也只能这样,于是用她父亲的名义给周访写了一封信,信中大概说:城门失火,泱及池鱼。我这里完了,敌人很快就打
到您那边。希望您赶快发义兵,救我于危难,我们同心协力,打击敌人。事成之后弟必将重谢…
荀灌娘写毕让石览观看,石览满意的点了点头,忙差人骑快马送去。
周访接到信后,观看完毕,爽快的答应出兵。立即派长子周抚率精兵三千加上石览的五百军马一齐发往宛城。
包围宛城的杜曾,探得这一消息,知道救兵一来再也难以取胜,便迅速撤军回去。宛城之急就这样化解了。
事后荀崧为了感谢周访,还把灌娘嫁给了周访长子周抚,结成一段美缘佳话。
荀灌娘的大名,也完完整整的记载在历史中。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摘入史册的巾帼英雄,替父充军的花木兰,女扮男装征战沙场,谁说女子不如男?抗金英雄梁红玉让金兵闻风丧胆。近代更是涌现出了更多可歌可泣的女中豪杰,秋瑾、杨开慧、江姐、刘胡兰、赵一曼、八女投江等等,她们为民族大义,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她们是真正的女中豪杰、巾帼英雄!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
白莲教在中国存在的历史非常悠久,唐、宋就已流传民间。它是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本源于佛教的净土宗。
在发展过程中,白莲教开始融入其他教派的内容,其中还包括明教。随着封建社会压迫和民间疾苦的加重,白莲教也逐渐被引向造反这条路。
一般的造反往往是一次性的,但白莲教的造反就有意思多了,他是长期的、间断性的和周而复始的。
清朝时,白莲教再次出发,他们以“日月复来”为口号,造起了乾隆和嘉庆的反。
乾隆后期,朝政腐败,官吏贪墨,民间土地兼并也开始变得严重起来。同时,百姓的负担也日益增多。在这个背景下,白莲教又呈现出了它的号召力。
到了嘉庆元年,白莲教起义在四川、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爆发。而在其中的一支起义军首领,名叫王聪儿。是历史上不多见的女首领,她出身贫寒,从小跟随母亲,漂泊不定,凭借着街头卖艺的方式勉强度日。
机缘巧合之下,王聪儿结识了一个叫做齐元的人。齐元本是官府的差役,后来加入的白莲教,还当上了首领。齐元同情王聪儿的遭遇,便将她引入白莲教。加入白莲教不久,王聪儿和齐元结为夫妻。
白莲教虽然一直具有反清的倾向,但一直处于秘密行动,而且声势也不大,所以一直没有引起清廷的重视。当白莲教开始公开发展信徒之时,终于被朝廷盯上了。
官吏开始了抓捕行动,白莲教如果再坐以待毙,可能早就消散在历史的风云之中了。齐元和王聪儿被逼入绝境,于是决定起兵造反。
有人提前走漏了风声,导致齐元被捕杀。他的白莲教信徒决定拥戴王聪儿起兵造反。作为首领的妻子,他们愿意跟随她举事。王聪儿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势力没有壮大之前,他们选择避开军队,先是攻占地方缺少防卫的衙门,开仓放粮,获取更多的支持和同袍。
饿着肚子的人们本也走投无路,便纷纷加入了王聪儿的麾下,一度达到四、五万人。
当时驻守各地的清军主要是八旗和绿营,但他们同样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可言。碰到像样子的战斗时,拥兵自守尚且不够,更遑论扑灭王聪儿们了。
王聪儿带着湖广的起义军来到四川后,又和当地白莲教起义军汇流,王聪儿变成了两支起义军共同的首领,人数更是达到十万人,声势浩大,变成了清军急于绞杀、首当其冲的对象。
王聪儿的部队流动性强,短时间就可以跨越周边几个省份作战。各地清军一时无法有效组织起来,也就拿起义军毫无办法。
已是太上皇的乾隆让和珅着手此事,准备更大规规模的镇压。各地被联动,要求坚壁清野,务必断绝王聪儿的补给。
在和珅的组织下,各地同时围堵,一再压缩王聪儿的活动空间。最终,在湖北郧西三岔河一带,王聪儿进入了清军的伏击圈,在山中,王聪儿眼见突围不成,为了不落入清军手中,选择跳崖自尽。
但王聪儿麾下的部队还是有人破围而出,在新的首领号召下,依然坚持战斗,直到乾隆驾崩,白莲教起义还在进行中。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
不请自来,请谅解
先说结论:有,且不少
中国:
1、妇好
妇好 , 好姓,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还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死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2、花木兰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3、吕母
她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4、冼夫人
她的一生,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5、李兰娟
身处抗击疫情一线的国士,也让人们忘了她的年纪已经是73岁的“高龄”。
(在此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女医生、女护士她们都是巾帼英雄!)
……
国外:
1、圣女贞德
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最后被捕并被处决。
2、占西女王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后,于5月在章西发动起义响应,驱赶英国侵略者。她的坚定和勇敢,使其成为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最受爱戴的领导人。牺牲时年仅23岁,被称为印度的圣女贞德。
(外国的我就知道这两个……)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
『历史呀呀呀』试着作答,愿一起探讨:
荀灌娘荀灌娘生于晋惠帝元康元年,10岁以已能骑马张弓。
晋愍帝建兴元年,荀灌娘父亲荀崧守宛城,几万贼兵在匪首杜曾带领下流窜到宛城。宛城守军仅有千人。
荀崧想派遣一人突围出城,到襄阳求救。却没有一人愿意承担危险的突围求救的任务。
荀灌娘说道:“女儿愿往襄阳投书请援!” 当时,她只有13岁。
于是父亲选派壮士十人,趁夜色,一涌而出,最终求得救兵,救了宛城百姓。
谯国夫人南朝梁武帝时,高凉太守冯宝的妻子谯国夫人,作为边陲的少数民族,辅佐夫君,明大体、识大义,安抚地方百姓,她亲自带兵多次平息地方叛乱,岭南地区安定繁荣达半个世纪,历事三朝,忠于职守,威震南疆。
秦良玉明神宗万历二十年,20岁的秦良玉嫁给了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石柱是一个苗族人为主的郡县,朝廷设置宣抚使统辖归顺了大明的苗人。
石柱地处边陲,民风慓悍,叛乱不断,宣抚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训练兵马,维护安定。
秦良玉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白杆兵”,万历二十六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勾结当地苗部反叛。秦部平叛战功卓著,被列为川南路第一有功之军。
之后,秦良玉受命赴山海关与后金作战,朝廷任命她为把守山海关的主将。后被封二品官服,并封为诰命夫人。后在川,秦良玉还和张献忠作战。直到顺治五年,秦良玉才去世,年75岁。
古今多少事,巾帼不让须眉,让多少男子都感叹不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