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是前者,该如何度过?

我有一次买菜,看到一个怪咖老人正在捡烂菜叶子,他把别人丢到旁边的烂菜叶里的好菜叶,一片一片好好地捡起来。

然后问那个档主说这些你还要吗?档主说不要了,这不能吃了吧?他说哎,别浪费,能吃能吃,然后。我看着觉得实在可怜就过去想送一把菜给他,他却死活不要。

买完菜我到路旁休息一下,却看见他也坐在一旁石凳子上休息。这老人家看着一脸淡定,目光深邃。穿着一件老旧陈年却很干净的白色衬衫,戴着一顶鸭舌帽,非常整洁干净朴素。体现出一种非一般人的气质。

我觉得这肯定不是一般人,于是上前攀谈。

我说:老人家你好啊,你怎么要到菜市场捡菜叶子吃呢?

他冷冷地说:菜叶子不就是给人吃的吗?捡来的买来的,有什么不一样?

我一听这话感觉话里有话,就是来兴趣了。

我说:你老人家啊,看着挺可怜的,这菜叶子别人丢了不要的你也去捡。你不怕别人笑话吗?其实买一把菜不贵啊。

他说:我不是买不起菜,偶尔看见人家把好菜也丢了,我觉得可惜了。

我说:还有这种操作啊!那您住在这大城市里面这么嘈杂的地方,一定有很多亲朋好友吧,让他们知道你捡菜叶子多不好啊。

他说: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我说:当然听过,老人家你不怕穷吗?

他说:世人皆怕穷,是因为穷困潦倒实在难熬,我不怕穷,是因为我没有怕穷的心。

我一听这话觉得他应该有点料,于是又问他:什么是怕穷的心呢?

他笑了笑说:小伙子你的问题还挺多的。人一旦爱富,他就怕穷!就如贪生就会怕死一样。

我不觉得活着是一个多么不得了的事情,那么死亡到来我也根本不会害怕。

我不觉得有钱有多么好,那当然我就不怕穷了。

我内心一惊,口上却说:老人家,你这只不过是阿Q精神,自己骗自己呀,这世上哪有人不爱钱呢?又哪会有人不怕死呢?

他说:孔夫子有个学生,叫什么来着?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我问问你,你觉得他为什么不改其乐?

我说:我知道,那是颜回。我觉得应该是他不喜欢富有吧。

他说:这个阿回,也要养家糊口也有梦想要完成,为何不爱富有。

我说:可能他跟着孔夫子太久了,学着低调,学着享受贫穷呗。

他说:不对,真正做得到在贫穷的状态里面,能够还保持心态快乐的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的精神达到稳定的出离状态了。

我说:这个我真的不同意。我见了很多人都能在贫穷里面过得乐乐呵呵的。

他说:那种乐呵呵不是心态的恒久快乐。那只不过是苦中作乐,当然那也是很难得的。

我说:那你说的那种所谓稳定出离状态是什么意思呢?

他说:如果你是一个演员,你接到了一个剧本。这个剧本让你演一个叫花子。剧情是走在街上到处讨饭吃的是残羹冷汁被人家拳打脚踢,侮辱欺凌,你会怎么想?

我想了一想说:这倒挺有意思。那如果是这样,反正我不会把这事当真。因为我知道有摄影师对着我,有导演在旁边看着,我明明知道这是演戏,我为什么还要当真呢?

他说:人生难道不就是戏吗?

我说:嗨,你老人家卖口乖,人生如戏,这个谁都知道地球人都知道,但是大家都明白人生不是戏,这明明白白的,穷啊富啊痛苦啊快乐烦恼都在你眼前,都在你心里呢,怎么说它是戏它是假的呢?

他说:嗯,你说的很对。等导演喊一声:咔,给你支付完片酬,吃完盒饭解散剧组,回家该干嘛干嘛的时候,你还继续做你的叫花子吧。

我似懂非懂,根本不知道他说什么,这老头自己捡菜叶子这么不堪,还说这么一堆大道理来忽悠我。

于是我又问:老人家你捡这些烂菜叶回去吃了不觉得恶心吗?我看这些菜叶上面很多都有虫眼,有些都烂了。

他说:我给你讲个故事。民国时代有一个活佛叫做金山活佛。他疯疯癫癫的,但是他有很多学生和弟子。他的学生弟子都很有钱,有一天想请师傅吃饭,于是在一个饭店搞了一大桌酒席。等师傅等了很久都没来,结果徒弟们去找,发现师傅早已经来了。他正在后厨吃一缸泔水剩菜。

那场景实在是太恶心了。徒弟们吓坏了,师傅放着山珍海味不吃不受供养偏要去吃泔水,这是怎么回事?

我想问你这个金山活佛为什么能吃得下泔水?

我听了心里直发干呕,我说:这个太恶心。难道是金山活佛真的疯了?

他说:疯不疯我当然不知道,我只知道,也许在他眼里,山珍海味和喝泔水是一样没有区别的。

所以说在有些人的心里,穷跟富没什么区别。他穷的时候也是这样,他富了也是这样。

穷的时候他不会天天倒霉催的怨天尤人自怜自艾。他如果富了也一样不会得瑟显摆得意忘形。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的,能够在人生的际遇和各种高低变化里面一心不变。这种人你一旦遇到了一定要告诉我一声,我老人家去给他顶礼一下。

我说你说的这些我其实也明白,只是像你这样住在闹市里面形单影只没人照顾关心你的内心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凄凉吗?你不孤独吗?

他说:我这个人没啥爱好,不像其他老人,没事好下个棋喜欢喜欢打个麻将聚堆扯扯淡。我要说唯一的爱好就是孤独。我大概自己独居了20年。我老婆走得早,孩子大了都搞自己的,我一个人住习惯了。

我既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我不需要跟别人谈话,哪怕几个月几年不出声,我拿点退休工资也过得挺好的。不要说穷在闹市无人问,我却偏偏很怕有人问候我,所以我平常都是戴着一顶帽子出去,尽量少跟人接触为好。

人的心啊,喜欢攀援依附,比如非要和人家聊天才觉得不寂寞,非要有人陪着才满足,这心态直到失去这些陪伴的时候,就会无法生活下去。我老人家才没有这么傻。这么多年来,我都是自己吃喝拉撒睡,并无不妥。

一开始我还和自己说话,后来所幸和自己也无话可说了,因为说着说着,发现这个所谓的自己,已经和我两两分明了,我看着这个糟老头子,每天吃喝拉撒睡,上街买菜,回家做饭,混吃等死,好像个天眼监视器,只要通了电,就一直工作着,一刹那都不落下。

其实孤独不是说你非要住在山里面,恰恰是这些热闹的街头人多的地方,你在这种地方穿梭逗留,和人打交道,说话干任何事情,你都始终保持着一个孤独的状态。

这才叫真正的孤独。这种孤独是不受任何环境变化影响的。哪怕你现在拿一个高音大喇叭在我边上天天播disco。我也还是那个孤独的人,我的安静也不会被你打扰。

我说:我鬼才相信你。你说的这些都是疯话,疯言疯语。你说孤独不会被环境打扰,才是真孤独。那假如我拿着枪逼着你,天天要你做你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你还会这样想吗?我觉得只是你的环境变化没有达到干扰到你的程度,那个度还没有达到,你就妄称你是真正的孤独,这个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他说:你小子是姓抬,名叫杠是吗?你简直就是抬家大少爷,我说不过你,我现在要回家去做饭去了。你也别管我孤独是真是假。今天你好心想买菜给我,我很感谢你,这是你的善良。我祝福你,希望你以后能够过得快乐。

我说:没说完呢,你别急着走啊,我还有问题要问你呢。

他说: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没有礼貌,一个陌生人见了面不停地问。有疑惑应该自己去解决,去体会去探索,总是希望在别人身上得到答案,得到智慧。问我这个糟老头子,即使告诉你了,你也不会相信,反过来还要骂我坏得很。

我被他一说,居然有点哑口无言。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很可怜的乞丐。老人家看了一眼,翻开自己的环保袋,拿出一把早已买好的新鲜菜,和两个包子。全部递给那个乞丐。乞丐接在手上,连声多谢。

我正在恍惚之间,老头已经走出很远,用一种从容优雅的步伐,消失在热闹的人群当中。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是前者,该如何度过?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起了“人穷志不穷”这句短语。当一个人生活上贫穷时,在生活态度上、人生观上和面对人生的道路上,要做到态度积极,不屈不挠,不轻易的低头,志向远大。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波折,也正是波折才是人生的价值的所在。当人穷困时除了正确面对外,还要有以零做起,吃苦耐劳精神,切不可去超出自己的能力,做那种“一夜暴富”的事。更不要降低自己的人格去寻求他人的帮助,记住毛主席的话“独立自主,自立根生”。“待到山花烂漫时”自然就门庭若市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是前者,该如何度过?

虽然很幼稚但是跟你有差不多的经历。自己有一份不错的生意,虽然不说大富大贵但是在这种6 7线城市还是可以的。

一直以为自己朋友很多 , 亲戚家的哥哥姐姐跟自己关系很好。对于身边的朋友我可以说百分百交心能帮的百分之百帮 ,不能帮的找关系求人也要帮。平时管我借钱之类的从来都没有拒绝过。

2018年生意经营不善倒闭了 然后经验不足瞎搞投资搞的分文不剩,好在外债不多只欠银行3w左右。

但是手里可以说是一分钱都没有 连买包烟都很困难。回到家里面对父母的指责 亲戚之间的不理解 都在默默承受。

18年冬天需要父母去外地忙生意由于对我很失望不给我生活费我就找了一个送外卖的工作先维持这,社区通知需要交暖气费当时还差600元,就这600元我把我微信里面的朋友求了个遍。

关系稍微好点的告诉我手里紧 其余的连个回复都没有 过段时间我在想联系竟然有一部分都把我拉黑了。

到现在我也想不通我到底哪里得罪了他们 或者我做人到底哪里不够好。都认识6 7年了 我也想不通是我做错了什么 还是真的我太傻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是前者,该如何度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人穷志莫短,承认现实,发奋努力,自强不息,用智慧和勤劳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社会现实,我们无法改变。穷则思变,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现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人的努力是可以改易自己的命运的,莫愤世嫉俗,不怨天尤人。利用自身的优势,瞅准天时,趋近地利,营造人和,把握准确的时机,乘势而上,用自己的智慧,辛勤和汗水,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事业成功了,财富聚集了,自然朋友遍天下,也就:“富在深山有远亲”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是前者,该如何度过?

这个问题出的属于历史性问题,封建社会和民国时期就是穷在闹事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那个年代就是嫌贫爱富,就是有钱的王八大三辈是时代。

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穷人在闹事乞讨了,党和政府的脱贫攻坚战已经胜利完成,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人人衣食无忧,在闹市看不到衣服褴褛瘦骨嶙嶙的的穷人了。既然闹市看不到穷人了,也就没有怎么度过的问题了。

同样富在深山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深山老林里可能都没有手机电脑信号,没有信息化智能化的设备,远离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在深山老林里只能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最多混个温饱罢了,一句话深山老林里没有富人。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是前者,该如何度过?

毛泽东少年时在长沙就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时,前三名有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他们都是贫困生。特别是蔡和森,本是名校优等生,正是因为没有钱继续交学费、而改上了不用交学费的师范学院。在开学第一课,当老师问蔡和森为什么要来报考师范学院,蔡和森如实的回答了是因为太穷了。

是啊,贫穷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品质,生存状态,但不能改变一个人要通过努力而实现人生价值的选大志向。古人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直面贫困,像他们的同学刘俊卿,正是怕别人说自己贫穷、而使自己一步步的走向了人生的不归路。而毛泽东、萧子升和蔡和森三人,正是因为能够直面贫穷,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立下了利国利民之志,让自己的人生价值于国于民起到最大的作用,成就了永垂青史之名。

自古以来,英雄不问出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一个人对社会作用的大小,本源于志向的高低,无志者,天才可归于庸碌;乱志者,金山银山也会掏空;有志者,垄亩亦可飞鸿鹄。只要肯努力,您的这一代或者是您的下一代就是改变命运的一代。

然而反过来说,就算是自己很努力了依然很平庸,那也没有什么,人生的公平在于无论贫富,我们都享受一样的阳光,呼吸着一样的空气;都是短短数百年,到离开的那一刻,都是什么也没有。以此看来,谁也不会比谁更高贵,谁也不要看不上谁,穷也罢,富也好,过好最真实的自己,不羡慕他人才是真的好!活在当下,微笑着过好每一天,岂不美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