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喝的老君眉究竟是什么茶?谈谈你的看法?
《红楼梦》处处皆学问,对“茶”尤其讲究。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写贾母来到栊翠庵,妙玉招待吃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这位老祖宗也是饮茶高手,深解茶性,“吃了酒肉”之后油腻太重,倘若饮了绿茶容易停食、闹肚子。所以,精于茶道的妙玉在旁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妙玉提到的老君眉,关于这种茶的来源一般有两种解释:
一种认为其是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另一种解释认为其是福建武夷山的单丛。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注释为:“老君眉———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精选嫩芽制成,满布毫毛,香气高爽,其味甘醇,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
老君眉茶外形独特美观,内质色香味优异,其形似眉,条索紧细;汤色翠绿,清澈明亮;香气清纯,底蕴浓郁;滋味醇厚,甘甜爽口;叶底嫩绿,清亮匀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堪称茶中极品。
白毫银针茶,所谓针就是呈尖条状:“条索紧细”。即使泡水后也是顺势舒展,与老者的眉毛不相似。
寿眉的汤色深色鲜亮,香馥味浓,能消食,解腻的特点符合红楼梦中描述的特征。
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从这段话,能看出两点:
茶清淡,能熬煮,也就是寿眉了。
老君眉和寿眉的名字寓意也相同:长寿老人的眉毛。
综上所述,老君眉就是寿眉茶。
1、寿眉茶功效如同犀牛角,有清凉解毒,明目降火的奇效。
2、寿眉性中庸,不寒不热,抗氧化,有助排出毒素及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茶。
3、寿眉有退热、祛暑之功效,为夏日佳饮。
根据统计,《红楼梦》中一共有493处与茶相关的描述。其中既包括各种茶叶名称、泡茶器具、泡茶用水、冲泡方法和喝茶禁忌等,也有与茶相关的茶俗、茶诗和对品茶环境的详细描写。
《红楼梦》中,林如海教黛玉“惜福养身”,每餐饭后,“务必等饭粒咽尽之后,方可饮茶”。
古人的养生方法,也符合了现代科学上讲究的饭后半小时才能喝水、喝茶、吃药的理论。
贾宝玉《冬夜即景》:“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新茶用雪水煮沸了冲泡,最为合适。
而妙玉招待黛玉、宝钗、宝玉喝体己茶,烹茶的水是她五年前在庙里收的梅花雪。
现在人的快生活节奏多已就简,喝茶不过是牛饮解渴。《红楼梦》里的茶道,是休闲人的雅致。
红楼梦中贾母喝的老君眉究竟是什么茶?谈谈你的看法?
“老君眉”,从色形意上观,应细长泛白色,取高寿之意;高寿108岁,有一名称:茶寿。
看年画古画,尤其寿星图,眉毛长而白;也看过相关解读,皆不确定“老君眉”是什么茶。
这也启发商家,怎么样能研发一款新茶,取名“老君眉”,注册商标,估计现在来不及了。
另外,书中作者笔意飘乎,一些符号皆有“意象”及暗喻,注册成为商品名称,也应思虑再三,不可轻为。
红楼梦中贾母喝的老君眉究竟是什么茶?谈谈你的看法?
银毫白毛尖,用杯子泡茶,开水一百度只能泡出一点茶味(保温杯三至四小时后才能泡出茶叶)。用壸熬煮更好,不能用铁壸,否则变味(紫沙壶更好)!
红楼梦中贾母喝的老君眉究竟是什么茶?谈谈你的看法?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国人就喜欢种茶、制茶、品茶和论茶。在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有关茶的描写多达493处,其中包括茶的品种、茶具、制茶、泡茶、品茶以及与茶有关的诗词、风俗等等,涉及范围之广,描写之详细、深入,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非常罕见的。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书中提到的贾母爱喝的“老君眉”到底是什么茶,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一,“老君眉”的出处“老君眉”茶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当时贾母、王熙凤等人带着刘姥姥游览大观园,走到栊翠庵时,妙玉应贾母的要求拿出茶来招待众人。此时,贾母与妙玉有一段非常耐人寻味的对话: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
从贾母说话的口气、身份以及妙玉的回答,我们可以推测,老君眉应该是一种贡茶,属于高端茶品,等级层次至少应该要略高于六安茶。
第二,关于“老君眉”的推测对于老君眉是何种茶,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观点。人文社1982年红研所校注版的《红楼梦》一书中,给出的解释为:“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银针茶,精选嫩芽制成,满布毫毛,香气高爽,其味甘醇,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87版《红楼梦》民俗指导、我国民俗学家邓云乡在《红楼识小录》一书中则有不同的看法:“老君眉此名不见《茶谱》,似即珍眉中之极细者,名银毫,乃婺源、屯溪绿茶中之最细者。”言外之意,邓先生认为“老君眉”和“六安茶”同属于安徽茶。此外,还有人认为“老君眉”是产自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岩茶。
第三,“老君眉”到底是什么茶从《红楼梦》注释上看,上世纪80年代时,老学者们倾向于将“老君眉”归为君山银针茶。君山银针茶特点是,“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着淡黄色茸毫”,属于典型的黄茶,是发酵茶类,口感醇厚。而根据贾母当时喝茶的情景,是刚吃完酒肉不久,属于饱腹油腻的状态,此时是不太适合喝发酵程度不高的黄茶和不发酵的绿茶,更适合喝发酵程度更重的茶,才有利于消食解腻。
同样,对于邓云乡先生的观点,“老君眉”属于徽茶,显然可能性也不大。安徽是我国典型的绿茶产区,最有名的当属六安瓜片茶,也就是书中的六安茶。绿茶的特点是入口苦涩,继而转为甘甜爽口,但它的刺激性比较大,一般老年人不太喜欢喝。况且,书中贾母已经明确表示不喝“六安茶”,所以“老君眉”同属徽茶的概率很低。
根据清代藏书家郭柏苍在《闽产寻异》中的记载,清朝时武夷山地区就产有“老君眉”茶,汤色鲜亮,香馥味浓,堪称茶中珍品。以《红楼梦》中贾府的权势地位,喝到这种茶的可能性是很高的。而且老君眉属于半发酵茶,比较柔和,适合饭后饮用。以贾母对茶的认识来看,此时此景喝这种茶的概率更大一些。因此,我认为书中提到的“老君眉”实际上应该是产自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岩茶。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红楼梦中贾母喝的老君眉究竟是什么茶?谈谈你的看法?
非常佩服懂茶的人,但是对茶一窍不通。
红楼梦中贾母喝的老君眉究竟是什么茶?谈谈你的看法?
首先感谢邀请。
先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红楼梦这本书虽然写于清代,但是却没有很明确的标识其刻画的故事年代,所以对于故事中的茶品我们暂时无法详细的辨别其的茶类。
但是在我们的六大茶类中却是有几款茶品如书中所写“形如百岁老君眉”一般而得名。
有如同长辈浓眉的金骏眉、亦有挺直如针的白毫银针、更有如坊间传闻红楼中的君山银针、更甚有风靡几个世纪的烘青绿茶。
茶人之见解——老君眉中国茶品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基于红楼暂无明确朝代时间,我们也亦无法从年代上来推测该茶品为何物,红楼中的金陵更是令人议论纷纷,我们也只能大致推测红楼中的故事发生在当时的长江以北。
虽然在清代年间中国六大茶类已基本出现雏形。
但是在中国无论是当今还是过往绿茶黄茶等茶品普遍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接受,并且黄茶发源的时间与绿茶接近,如今的黄茶意义在于工艺上的区分,而旧时的黄茶定义则是以茶汤茶叶本身等感官上来辨别定义,所以此黄茶也非彼黄茶。
老君眉之大胆假设人民文学出版的红楼梦中有注解:
“老君眉——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银叶茶,精选嫩芽制成,满布毫毛,香气高爽,其味甘醇,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
这一注解在茶人陈馨看来算是比较符合我的推理设想。
袁枚《随园食单》记述:“洞庭君山出茶,色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很少。方毓川抚军曾惠两瓶,果然佳绝。”
这一摘要也体现了旧时的黄茶与绿茶的细微区别。
但则不影响我们的推断。
君山银针形细如针,成品茶芽头茁壮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茶芽形如银针,故而得名君山银针,也因此成为我推断的第一茶类。
小结虽然红楼中的茶品究竟为何物,你我详细无法分辨。
但是品类丰富的中国茶自古以来便吸引着不同的文人雅士对其进行追逐。
每个人的口感喜爱也不尽相同,否则也不会有“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一说。
可见一斑茶品千千万的茶,自古便被不同的茶客所甄选,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时期选用着自己最喜欢的茶品。
不知道互联网对面的你心里的“老君眉”所谓何物。
欢迎大家在评论下方留言。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中国茶。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茶人陈馨。感谢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