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结果,单纯领导能力讲,刘邦和曹操谁更强?
曹操也很强,在汉末三国时代,是第一等的强人,可惜,论领导能力,他不如汉高祖刘邦。
两个人的优点,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反正就是知人善任,网罗人才不拘一格。
可是,曹操有一点不如汉高祖刘邦,那就是他的胸怀不如刘邦。
刘邦,恨一个人,然而封那个人为侯,曹操恨一个人,却把那个人杀了,覆巢之下无完卵。
刘邦有个老乡叫雍齿,是沛县的大户人家,因此他很轻视刘邦,毕竟刘邦也只是个小小亭长,而且名声也不好。
刘邦反秦,雍齿投靠刘邦,成了刘邦部下。即便如此,雍齿仍然轻视刘邦,刘邦对雍齿恨得牙痒痒。
雍齿瞧不起刘邦,刘邦忍了,可是雍齿还背叛刘邦,当年,刘邦派雍齿守城,雍齿却投靠了魏国的周市,导致刘邦被迫去投靠项梁项羽叔侄,从一方头领到寄人篱下,刘邦更加恨雍齿。
后来刘邦终于统一天下,然而,论功行赏的时候,却犯愁了,大家都对自己封的不够多发牢骚,比如曹参,论军功,是刘邦手下第一功臣,刘邦却把汉初三杰放在前面,特别是萧何被刘邦封为第一功臣,曹参就不服气,其他人也发牢骚。
刘邦就问张良,怎么办?张良说,你最恨谁,就把谁封个高官厚禄,大家一看,连你最恨的人都能封侯,他们就会知道你最后不会亏待他们的,他们就放心了,以后就会对你更加忠心耿耿。
刘邦一听有道理。
当初雍齿背叛刘邦投靠了魏国,后来刘邦借了项梁的兵才打败雍齿,雍齿又投降了赵国,最后刘邦统一天下,雍齿又回到刘邦这里。
刘邦找来雍齿,虽然对他恨得牙痒痒,可是他没杀他,再后来听了张良的建议,咬着牙封了雍齿为侯。
可见刘邦很有大局观,为了大局,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的愤怒,反过来也可以说刘邦胸怀很宽广。
换作曹操,他恐怕很难做到。
我们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典故,这个孔融是孔子的后代,从小就聪明伶俐,长大了也是一位名人,堪称汉末时期的文化大拿。
孔融很瞧不起曹操,当年曹操为报父仇,带领大军去攻打徐州的陶谦,就是孔融给刘备一封书信,要刘备去救陶谦的,刘备本来没什么人马,因此他去救徐州,当时被称为英壮之举,也是在徐州,刘备拉起来了自己的队伍。
因此,曹操杀父之仇没有报成。
除此之外,孔融还经常明里暗里讽刺曹操,议论朝政,跟曹操对着干。
曹操权倾朝野,孔融认为曹操野心比较大,有称帝的企图,孔融曾经上奏朝廷,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这显然是针对曹操的,曹操恨孔融也恨得牙痒痒。
于是,后来曹操找个借口就把孔融弄死了,甚至连孔融的儿子们也给抓走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从这一点看曹操就不如刘邦胸怀大。
要知道,当时孔融可是文化宗师级别的人物,门生故旧遍天下,如果曹操拉拢住孔融,则北方江南很多人,会为曹操效命。别忘了,孔融是孔子后代。
一个领导人,一定要有一种胸怀,只要对自己做的大事有利,暂时的仇人也可以为我所用嘛!
这就是格局,大局观。在这一点上,曹操不如刘邦!
不论结果,单纯领导能力讲,刘邦和曹操谁更强?
结果,其实也代表能力。
刘邦最后统一天下,成为汉高祖。
而曹操只是被封为魏王,并没有统一天下。
这是结果,也是能力的反映。
那么,刘邦与曹操,他们的能力差异,在哪里呢?
韩信曾经与刘邦有过一次著名的交谈。
刘邦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
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
刘邦又问:“你怎么样?”
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刘邦又笑着问:“你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辖制?”
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统帅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
刘邦自己也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而曹操,则是能者多劳,事必躬亲。
他的手下,能人众多,却没有一个能够胜过他的。
这是能力,更是境界,更是层次。
撒网之人,纲举目张,就能够网络天下大鱼。
刘邦,就是那撒网之人。
搬砖之人,能力再强,他却总是在搬砖。
曹操,就是那搬砖之人。
正是因为思维不同,格局不同,所以,最后的结果就不同。
这就是刘邦和曹操,不同的领导能力。
不论结果,单纯领导能力讲,刘邦和曹操谁更强?
刘邦的能力更强。
刘邦本身没有什么大能耐,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治国,但他身边的人很厉害,“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帮助刘邦赢得了天下,尤其对韩信的任用,简直就是不拘一格,刘邦不是伯乐,不会识别千里马,但他知道谁是伯乐,所以他非常听从伯乐的建议。
萧何就是一个会识别千里马的伯乐,月下把韩信追回来以后,要求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先是踌躇,萧何不厌其烦地劝谏,这才使刘邦下定决心,启用名不见经传的韩信,使韩信从一名小卒变成了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这需要领导人有多大的魄力啊!
韩信不负刘邦的期望,也没有给推荐自己的人丢脸,一改屡战屡败的现象,逐渐扭转战局,最后垓下一战彻底解决了项羽这个心腹大患,使刘邦得以建立了汉朝。
曹操就不同了,曹操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身边也有不少谋士能将,但他没有象刘邦那样放权,让能将替自己出外征战,可能怕功高震主吧。最后赤壁之战,曹操铩羽而归,三足鼎立,没有统一天下。
所以,刘邦和曹操相比,刘邦的领导能力显然更强一些。
不论结果,单纯领导能力讲,刘邦和曹操谁更强?
曹操领导才能要高于刘备、孙权。从用人方面即可看出。
曹操虽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为“奸雄”形象,但在其领导才能上却胜刘备、孙权一筹。曹操在对人才的网罗上有“千金买骨”之风,徐庶进曹营虽一言不生,但曹操仍未予慢待;闻许攸星夜来投,曹操急忙下床赤脚相迎;赵云长板坡杀进曹军七进七出,曹操爱惜人才,下令不得放箭,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上述事例可见曹操求贤若渴,所以曹营帐下人才最多。相比较之下,刘备孙权均以貌取人,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投孙权遇冷遇;投刘备时,刘备见其其貌不扬,将他派到张飞辖下一小地方当县令,直到庞统展现出半日理完半年公事的才华,刘备才将他请回重用。若庞统投曹操,必定会被曹奉为上宾,加以重用。
事实上,刘备帐下文只凭诸葛亮,武完全靠关张马赵黄几人屈指可数;孙权只凭长江天险,帐下多是泛泛之辈。而曹营帐下文有郭嘉许攸程昱司马懿等众多才华谋士,武有典韦许楮徐晃张辽张郃李典乐进等等等数之不尽,可谓猛将如云。
综上所述,曹操、刘备、孙权在用人态度上表现得各有差别。做为领导,曹操的才能要高于刘备、孙权。
不论结果,单纯领导能力讲,刘邦和曹操谁更强?
曹操容易冲动,一激气就杀人,之后才后悔,哪有领导能力。还是刘邦有才能,要不,不容易统一中国。
不论结果,单纯领导能力讲,刘邦和曹操谁更强?
刘邦。虽然叫法大同小异,但政治手段比谋略高一个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