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销量领先格力800万台,格力还能重返销量第一吗?
“格力不仅要做中国第一,还要成为世界第一空调品牌”。
这是董明珠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下的豪言壮语,霸气犹在,然而格力“国产空调之王”的地位已经易主。
说到国产空调,大家第一时间能想到品牌就是格力、美的、海尔,还有最近两年才异军突起的小米。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销量、营收还是利润方面,格力长年占据着优势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董总有底气喊出“要做世界第一空调品牌”的原因。确实,能在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中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那么在全球做的也不会太差。
但2021年之后,想必董总再想喊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口号时就要三思了。因为从格力最新公布的财报来看,国产空调之王的地位已经易主,取代格力的是美的。
对比两家巨头的财报不难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格力空调的销量比美的少800万台;
营收方面,美的空调1212.15亿元,格力空调1178.82亿元,格力落后33.33亿元。
有人可能会说,“我用的是格力啊,身边用格力的也不少”,怎么销量就比不上美的了?
实际上很简单,海外市场中美的逐步开始取代格力成为行业龙头,而格力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则不尽如意:
过去的一年里,美的在国内市场上的销量为2563万台,海外市场上的销量为2241万台,海外市场占比46.6%,可谓举足轻重。
反观格力,国内市场销量2963万台,是比美的多出400万台,但海外市场只卖了1068万台,不及美的的一半。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格力依然是国内市场上的第一,但两家公司志在全球,作为跨国销售的两家公司,恐怕谁也不愿意只把眼光局限在国内吧?所以从放眼全球的角度来讲,格力输了。
格力空调销量被美的超越的原因是什么?说说老刘的几点猜想:老刘认为格力输给美的的原因既有战略性的“主动放弃”,也有不得已的“无可奈何”。
第一,格力“其他业务”凸起,空调是战略性放弃?
格力历史悠久,成立于1984年,前身叫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80年代以生产表壳、塑胶制品为主,1991年空调厂、塑胶公司才合并,从此生产销售空调成为其主业。
但格力的主营业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2016年至2019年4年的财报来看,格力增长最快的板块是“其他业务”板块。这四年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95亿、161亿、275亿、413亿,4年间增长了四倍多,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格力制造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95%降至80%,侧面说明格力向非制造业行业挺进的速度加快了。
那么在“其他业务”凸起的同时,格力势必放弃一些传统业务,就如当年从生产表壳、塑胶制品为主向空调过度一样,想必现在的格力是在做大布局,比如前几年进军手机制造业,这两年又大搞汽车制造。
第二,与董明珠个人的管理作风不无关系;
董明珠强势,这是业界外的人都知道的事情。能骂哭30岁男主管,员工见了不敢正面看她,你就想想有多强势吧。
高层管理者强势不是坏事,但过于强势就不好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高层管理者就像一家之家长,下面的中层、基层员工就像是孩子,公司业绩就像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家长管理严格、强势的时候,孩子的行为得到了很好的约束,成绩自然不会差;但当家长因其他事分心或者精力跟不上的时候,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比其他孩子差了很多,成绩也会下降。
同样的道理,格力近两年在谋求多板块发展,产品既包括传统的空调、小家电,又包括新引入的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这些板块的加入难免分摊董总的压力,再加上董总已经60多岁了,很难面面俱到了,毕竟精力摆在那。空调销量下滑也就“顺势而为”了。
所以就老刘个人而言,格力国产空调之王的地位易主既有格力主观上的战略性放弃,也与董总个人管理企业的方式有关。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美的销量领先格力800万台,格力还能重返销量第一吗?
国产“空调之王”易主,销量领先格力800万台,董明珠输了吗?
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也是可以预想到的。
说实在的,早在几年前,我就说过,格力会在董明珠的手上越做越没有前程。因为,其过度强调个人的权力,不相信他人,不给予他人适度的权力,不认真培养接班人,那么,格力就会走下坡路。而与之竞争的美的,则会越来越好。
事实也是,明明自己已经60多岁,精力、能力都已经不够,可是,接班人呢?始终认为接班人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而一旦接班人快要成形了,就会打压,以至于近年来原本认为会接班的高管,一个接一个离开格力,那格力的企业发展环境、特别是用人环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仅如此,董明珠带着一种狂想主义的思维,整天好高骛远,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比,结果,什么也没做成。相反,倒让主业慢慢衰退。如此下去,格力真的成问题,董明珠真的有可能在她任上把格力做垮。
美的销量领先格力800万台,格力还能重返销量第一吗?
空调之王易主真假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很关键。
民间有一个说法,父母比较懒惰,儿女一般都比较勤快,一个单位,领导什么事都管,表面上很有权威,但是他一走,这个单位很快就走下坡路。
董明珠女士是我非常尊重的女士,干练、激情、能力、创新、 对待员工的人文关怀等等。她带领着格力从低价走向的成功,挑起了民族企业的大梁,也正是她这种为了员工利益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才使我有一些思考,今天把一些思考拿出来分享,纯属对董明珠女士的尊重,如有不妥还请所有关心董女士的朋友见谅。
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要有一个伟大的灵魂,董女士就是格力的灵魂,而企业能否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就需要一个执行力、创新力超群的后续力量来完成,伟大精神可以永存,但是世间的变化,对手变换,又会有新的考验,培养人就显得很重要了,历史无数次证明,后续无人才是企业真正的危机,所以我建议董女士眼望方向,把具体的工作放手,让一些有想法的员工放手工作,准许犯错误,这样格力会比今天更美好。
空洞的一些想法,还请所以喜欢董女士的人见谅,希望格力更加辉煌,希望所有的中国企业更强大。
美的销量领先格力800万台,格力还能重返销量第一吗?
董明珠之所以能带领格力空调走向全国,主要是因为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然而,美的空调和海尔空调正在挑战格力空调的霸主地位。随着两个强劲对手的加速崛起,董明珠掌管的格力集团输得一塌糊涂。
美的销量领先格力800万台,格力还能重返销量第一吗?
开玩笑,从来就没有认为董明珠输过,董小姐的实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匹敌的,董明珠从进入到空调产业以后,一直都是非常牛掰的存在。以前仅仅是对董明珠这个人有一点点的了解,但是近几年的曝光度不断地增加以后,发现董小姐的魅力和能力都是非常突出的,即便是男人也未必有几个能够比得过,所以董小姐并没有输,未来估计也不会输。
董小姐对于格力公司的管理,堪称是行业当中的典范,而且在应对外界各种质疑的时候,从来都是直面质疑,而不是含糊其辞,也没有说通过各种理由来推脱,这样的性格和能力,并不是所有公司的领导人都具备的。我们常常看到的领导,是强调态度、强调问题、强调原因、强调环境,就是从来不强调自己,当前只有把自己做到完美无缺、无懈可击,才能让员工去认同和跟随。董小姐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真的是找不到什么弱点,并且带领格力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在各种大会当中,对于其他人开怼的时候,也是有理有据的,别的领导人也只能是尴尬的笑一笑。
比如,董小姐曾经说过,保险产业总是在卖保险的时候各种说好话,理赔的时候各种推脱,旁边的某领导人并没有阐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董小姐还说,自己的格力空调没有任何问题,直接与某品牌拆开对比,并且通过专业机构检测来分析,事实证明,某品牌才是存在问题的,并且在打侵权官司的时候,董小姐没有任何的退让,由此才能让行业健康的发展;董小姐曾经约好一些重要的领导人进行举报,但最后只有自己一个人去,当时台下的一些“伙伴”都是尴尬地笑笑,内心也是慌得一批,所以,董小姐是强大的,也是不可超越的。
请大家多多关注我,谢谢大家,辛苦大家的小手啦。
原创声明,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的销量领先格力800万台,格力还能重返销量第一吗?
根据近期格力公布的财务报告,2020年美的空调一共获得了1212.15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34%;而格力空调的营收为1178.82亿元,同比下降了15%。
在销量上,美的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为2563万台,海外市场的销量2241万台。相比之下,格力空调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为2963万台,但是在海外市场只卖了1068万台。
国外市场的落后导致了空调整体业务上格力落后于美的,国产“空调之王”易主。
不过,现在言败还是太早了,毕竟格力有着其他品牌没有的优势。目前,只有格力和美的拥有自己的压缩机技术,格力的空调内机芯片同样也是自主设计的。从技术层面来说,格力有着其他国产品牌比不了的技术优势,而其他品牌想要在这一方面赶上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而对于格力来说,改变同样刻不容缓,一直不变的格力,如果可以学习其他品牌的长处,相信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总结来说,格力发展手机、冰箱、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电饭煲等业务没什么,但如果被人偷了家,将空调领域的优势丢掉的话,那画面就不太好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