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黛玉、宝钗、宝琴、秦可卿谁最漂亮?
怎么看红楼梦里的女子?各花入各眼而已。
真性情者,最爱黛玉。现实中人,多喜宝钗。宝琴和秦可卿的出场次数较少,往往靠后。
1、喜爱黛玉的人,往往真性情。
黛玉的好、坏、痴、愁……都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怜与真。
很多人不喜欢黛玉爱哭,那是他们不懂,恋爱中女子的特性。她使小性子只因宝玉,哪里见过她和不相干的人事有过矛盾?
论相貌,黛玉仙姿,作者做了抽象描写。我理解为:美到不能用文字具体叙述。
书中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论才情,一首《问菊》足以傲首,还有《葬花吟》等诗词,以物喻己,赚尽了读者的眼泪。
黛玉通透,灵气逼人,而这些恰恰是宝钗所不具备的。
因湘云说黛玉戏子,宝玉给她递眼色,后来三个人心里都有气了。宝玉写了偈子,黛玉续句,足以说明。
宝玉: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黛玉: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黛玉续句,与六祖慧能的故事异曲同工。
2、喜爱宝钗者,是经历过人生挫折的,心里存着慈悲与理解。
宝钗自小与寡母长兄一起相依为命,她的哥哥薛蟠是个“二世祖”,招摇过市甚至杀人不偿命。
宝钗心疼母亲,怒其兄不争,却又无可奈何。唯有自己扛起了家族重担,入宫待选光大门楣,可惜失败了。
贾府宝玉是薛家的第二个目标,金玉良缘谣传随之而来。王熙凤说她一问摇头三不知,所谓藏拙。然而,宝钗的本性是如此吗?
她也想青春烂漫,天真无邪,表露真性情。然而,她的经历和从小接受的教育注定了她不敢。她遵守当时社会的各种教条约束,所谓循规蹈矩。
她不也曾看过《西厢记》吗?她曾经也有过梦幻。但是她更清楚生活不允许她梦幻。
宝钗的才情,是技巧和表面文章,显得迂腐。丝毫没有黛玉那种从生命里发出的呐喊,使人震撼。
黛玉完成了自我,宝钗迎合了现实。
林黛玉是诗和远方,我们追求、向往。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活得越来越薛宝钗:世故、圆滑、会为自己打算。
林妹妹是神仙般的存在,薛宝钗是生活中的智者。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黛玉,喜欢她的真和痴,因我心有梦。
红楼梦中黛玉、宝钗、宝琴、秦可卿谁最漂亮?
天下的各种类型美女都被曹公写进红楼梦里了。各种款式各种型号的都有。薛宝钗丰腴似杨贵妃,林黛玉病态似西子,薛宝琴曾作五美诗,从宝玉和众人的感叹中似乎她在薛宝钗和林黛玉之上。但是从曹公描写上,单从外貌来说秦可卿是四人中最美的。
她兼有薛宝钗的国色天香之貌又有林黛玉的风流袅娜柔弱之态。她是警幻仙子化生。这个仙子是宝黛二人优点的组合体。而宝黛二人又是红楼梦两大绝色女子。可想而知秦可卿有多美了。单外貌上来说秦可卿是第一美人。曹公为什么要把秦可卿描述为第一美人。据红楼研究专家说因为秦可卿是“情”之代表,“情”的化生。她的名字其实是“情可亲”三个字的谐音。人间万物“情”最美,但也最伤人。所以她来世上提醒人们人不可多情,多情必自伤。完成她的使命变早早离开人世做她的警幻仙子去了。我第一次读到宝玉去可卿卧室睡觉,梦里与她云雨并喊出她的小名。我还觉得百思不得其解。曹公每写一处必有他的道理。想必那时候宝玉便有了“情”。从此纠缠于“情”之中。
至于曹公为什么要写宝琴外貌品行似在宝黛二人之上。其实是大观园里的人天天看见薛宝钗和林黛玉,对她们太熟了。突然来几个生面孔,便觉得新鲜。再加上宝琴性格天真烂漫,清纯无比。逗人喜欢。主要是性格好在二人之上。
外貌上秦可卿最美,综合来说林黛玉最美。红楼梦里有好几处描写林黛玉的美都是曹公不吝笔墨的。她的出场,看过红楼梦的人几乎都可以背下来了。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读到这里我们似乎看见一个摇摇晃晃身形袅娜的绝世美女。再加上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她不仅是美女还是才女。书里好几处描写林黛玉的美,比如说薛蟠一看见黛玉便酥倒在那里。还有一处的描写,“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太美了怎一个“美”子了得。
而薛宝钗的美就属于大众化的美,她国色天香似牡丹。一朵大牡丹确实漂亮富贵。但是俗气了些。不如黛玉秀气逼人,风流袅娜,婀娜多姿,仙气飘飘。宝琴么就是来打个酱油的。秦可卿么是曹公的“情”字寄托。综合来说红楼梦里最最美还是我们的林妹妹。
红楼梦中黛玉、宝钗、宝琴、秦可卿谁最漂亮?
我觉得这个没法说“最”了,各有千秋吧。
这几个人的美貌,在我看来应该是不同类型的。
黛玉:以气质取胜。书中对黛玉的外貌描写其实很抽象: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看完了什么感觉?我只看出了娇弱。唯一写得比较具体的是眉目,但依旧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形态描述。纵观全书,林黛玉的外貌能够确定的就是:瘦、体态婀娜。
脸型、五官?一概不知。总体上就只有一个仙气飘飘的感觉。
本来黛玉就是绛珠仙子下凡,我想书里着力展现的也是她不同于凡俗的气质,所谓“世外仙姝”嘛。婀娜、瘦弱、风吹杨柳一般的姿态,总之就是很“仙”的感觉。黛玉的魅力,应该也主要在动态方面。这样的美,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宝钗:符合大众口味的美。宝钗可以和黛玉进行对照。对她的容貌,书里写得比较清晰:
……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环肥燕瘦,宝钗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应该就是如杨妃般丰腴。然而她的长相应该不错,五官比例适中,最关键的皮肤应该很好,所以“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放在今天大概是微胖界的小姐姐。这种长相,应该与“仙气”无缘,所以我想所谓“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实际强调的是“妩媚”。
妩媚当然是属于凡间美人而不是仙子的特质。所以宝钗的美是比较接地气的、符合大众和主流审美的那种。跟黛玉那种瘦弱截然不同,宝钗在外表上应该就是健康、有活力的,丰腴的体态一般意味着生育能力的保证,肯定也会比较容易得到长辈们的认可。
当然,这种美也有缺点,就是比较大众化,通常上了年纪之后有变残的危险,不像黛玉以气质取胜,属于越老越不怕那种。
但这种美比较容易想象。比如颜值过关的微胖界女星代表,大概就比较接近。
宝琴:理想状态的美。宝琴是个特别一点的例子。在书里,她的美是通过别人的赞美来体现的,并没有直接描写。而别人的赞美也一样很笼统,反正就是很美啊很美啊艳压群芳啊,但到底怎么个美法,不知道。
我在回答《薛宝琴为何一出场就独得贾母恩宠?》时说过,宝琴这个角色可以理解为一个符号和象征,不必太过计较她的真实性。她的出场,大概可以看成是一种理想化状态的具象化,只是这种理想化最终不能实现。
也就是说,宝琴的美超越众人,可以理解为宝琴是弥合了黛玉和宝钗缺点的“完美”的人。因为完美,所以无可挑剔。那就由读者自行想象吧,就当她是容貌万里挑一、五官无懈可击好了。
但是所谓完美就意味着不真实,所以宝琴到底是怎么个长相,书里不说。我的理解,就是不必说,反正本来就只是一种理想,一种希望,一种假设,最后也成不了真。
硬要想象的话,类似于画上的人、精美的瓷娃娃之类吧。
可卿:恰到好处的成熟美。可卿和宝琴一样,在我看来都是属于符号式、象征式的人物。只是可卿比宝琴更实在一些,书中给了她更多的篇幅以及更惹人遐想的描写。
如前文所述,宝琴可以看成是理想化的弥合了钗黛二人缺点的人物。但其实你能想象瘦小柔弱的林黛玉和丰腴健康的薛宝钗融合在一起吗?我觉得挺难想象,所以宝琴的美不真实。
而在可卿这里,作者硬是让她“兼美”了:
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这时的可卿是警幻仙子的妹妹,反正是仙界之人,所以可以将两种美合二为一吧。具体怎么做到不用追究,反正这也是一种理想状态就是了。
然而到了现实中,可卿自身另一面的特点就浮现出来了。一如警幻仙子给宝玉听的曲子所唱,“擅风情,秉月貌”的秦可卿“便是败家的根本”。在书中显得非常神秘的秦可卿,从房间的摆设,到在宝玉梦中的纠葛,再到书中几乎明写的与贾珍的不伦情事,抛去道德评判不说,可以看出她就是一个非常具有“熟女风韵”的美人。
这显然与书中其他美人的特点都不同,毕竟别人大多是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少女之美。作为女性来说,成熟之美的确是女性美的巅峰,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可卿理解为美的最高等级。然而,到了这种程度,就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绝色往往就联系着“红颜祸水”,那个尺度是很难把握的。
写到这里就觉得,钗黛合一的美,还是太理想化,硬要合在一起,弄不好就是可卿这种,极美也极危险啊。
一家之言,随便看看。
至于题主说的对十二钗的美貌进行排序,我觉得就免了。美貌本来就是主观感受,环肥燕瘦没有统一标准。况且十二钗里什么人都有,出家的在室的,当贵妃的当村姑的,完全不是一个类型。年龄跨度又大,母女放在一起怎么比较?所以还是算了。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红楼梦中黛玉、宝钗、宝琴、秦可卿谁最漂亮?
应该是秦可卿,她又叫兼美,兼有黛玉和宝钗之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