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你们那都有哪些拜年习俗?
快过年了,惠州西湖周围的花灯缤纷,画风各异,一派新气象。
以前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炸糖环、糖角、蛋散、糖莲藕莲子……如今的特产店都有售,街头巷尾很少闻到香味了。
年二十八洗邋遢,家里大扫除一番,旧的不用的全扔了,弃旧迎新。
除夕夜,一大家子欢聚吃团圆饭,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早上起来向父母长辈拜年,恭祝父母家人福乐安康,一切心如意。
吃过早饭,带上礼品去亲戚长辈家拜年。
凡是已婚的人都要给未婚的小辈亲朋派利是【红包】,生活过得去的也会孝敬老一辈亲朋大红包。这些是礼节,也是讨喜和祝福。
拜年后要回家了,临别,主人家一定会回礼,还会给你们每人带上一对桔子,寓意大吉大利。
年初二,开年大吉后,可放开手脚做事工作了,一切顺利。
谢谢邀请
春节期间你们那都有哪些拜年习俗?
我是湖南衡阳人,老家在正月拜年有一些习惯,说出来让大家比较比较,看有没有"共同语言","相同爱好"!
正月初一日凌晨要"开财门",小时候是老父做此事,当我上高中后就接下了这个班!"开财门"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嘴里不能乱说话的。打开正堂大门后,摆放好长长的鞭炮,然后点燃,放完炮竹后,又将侧门打开一条,点燃一小封鞭炮(估计是为了省钱),然后关好侧门,回到正堂,再将大门关上。开财门必须是男人,一般是家里的顶粱柱或家中长子。最好是能在队中第一户开财门,以示大财先进你家,所以开财门越来越早,现在已经提前到半夜12点时候了!所以开完财门后,还要睡回笼觉的。地上的鞭炮纸屑初一日是不准打扫的,寓意为财富满地!
初一早晨起床后,子女向父母,祖父母拜年(居住在一起的),长辈发新年红包,那个时候红包很少,就一、二元而已。然后一家团聚,吃新年第一次早餐,早餐桌上必有一大碗面条,表示今年一切顺顺利利,好日子长长久久。(现在有一部分家庭用水饺代替了,表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吃完早餐后,小辈给相邻同宗长辈拜年,如果有亲伯父,亲叔叔,必须先给他们拜年,再拜其他同宗长辈。这就是"辈份有高低,关系有亲疏"之说。拜完长辈后,就是同宗团拜了。
同宗团拜结束后,小辈还得向已作古的先辈拜祖年,拜完后,回家时折一些松柏枝条,以示四方来财!一般地说,初一日,不出外拜年的,但有的女婿为了表示与岳父家亲近,初一日就到岳父家拜年了!
时至正月初二,小辈们又要忙着拜年了,男丁已经结婚的,必须在初二或之前向岳父、岳母家拜年,否则是会挨批的,甚至极端之人会把你的拜年礼物丢出去,那样你就大发了,嘿嘿!而没有结婚的男丁,就要去给舅舅,舅妈(即外公外婆家)拜年了。我们这有个说法叫"爹亲叔大,娘亲舅大"即父辈的亲戚,叔叔(伯父)最大,母亲家的亲戚,舅舅最大。
正月初三,初四,一般来说规矩就不怎么严格了,我们这有一句顺口溜: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关娘(干娘),初七初八,酒坛洗擦!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时,拜年拜到初七、初八,已经太迟了,我们家酒坛已经擦洗干净了,没什么可招待你的!也就是说,拜年基本上到初七、初八就结束了。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小辈一般不再去拜年了。
我们那里的拜年习俗就这样的了,至于礼品,晚辈给长辈一定要准备的,同辈之间一般是你来我往的,后来干脆免了,相互之间走动即可!现在给长辈拜年,基本上是用红包代替了,红包的大小随各人经济情况而定,没什么统一的尺度!
讲得不到的地方,望朋友们补充!🌹🌹🌹🌹🌹
春节期间你们那都有哪些拜年习俗?
我们潮汕地区的春节就过得有点忙,春节前几天就要准备好各种各样的年货,因为习俗上除夕下午,大年初一初二早上是要祭祖的。过年前几天除了准备水果,鸡鸭鱼肉,各种各样的糖果外,还要蒸年糕,做粿(馅和外形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用途也不一样,主要是用来祭祖,比如有桃粿,油粿等),然后祭祖时摆上备好的贡品,请祖先,上香,然后要等一段时间,因为祖先要"吃饭",祭好之后就可以吃饭了。大年初二是走亲访友的日子,那天是要吃斋饭,祭祖用的不能有荤菜,油炸类的要用植物油。
春节期间你们那都有哪些拜年习俗?
带些他们喜欢的礼物,聊聊这一年过得怎么样,问候一声,他们过年好,给长辈晚辈一点压岁钱,大家在一起吃顿饭,很融合快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