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珠如果没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
如果贾珠没死,也就没王熙凤什么事了。必定是李纨当家。
王熙凤虽然能力强,是王夫人的侄女,她也是大房贾赦的儿媳妇。
1、李纨是二房的嫡长子,育有嫡长孙。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看,李纨是一定当家人。
我们看到,贾府到了贾赦贾政这一代已见颓势,贾赦袭了大将军,贾政因贾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遂额外赐了贾政一个主事之衔,升了工部员外郎。
除了宁国府的贾敬是进士,再也没有科举出身的。
2、贾珠,贾政的长子。从小就被寄予厚望,贾珠勤读,肩负振兴贾府的重担。
他娶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不久后病亡,留下遗腹子贾兰。
3、李纨是四大家族之外的力量,不容忽视。她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贾珠高攀了李纨。
4、李纨是一个孝顺的人,她思考问题是顾全大局的。看她的居所,是一个很有条理的人。
她从真正当家人的角度来考虑探春的改革,“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
探春对大观园所进行的“兴利除宿弊”的改革,李纨明确支持。
她说:“好主意。这果一行,太太必喜欢。”
李纨的能力不弱,可惜贾珠早死。李纨只能过着死灰般如槁木的日子。
谢谢邀请
《红楼梦》中,贾珠如果没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红楼梦》中,贾珠如果没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几乎没有可能。贾珠的使命就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从文的方面,所谓的正途,来发扬光大贾家,而李纨的使命就是相夫教子,一心辅助贾珠,而管理贾家日常事务根本就不是她的使命,所以不管贾珠死与不死,她都几乎没有机会当家管理贾府。
从后来的贾兰考取功名的续写上,可以把贾兰当作贾珠的影子来看待,李纨终究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贾珠去世后,她的使命就变成了辅助贾兰考取功名,广大门楣,至于管家这等闲事与她无关,别人也不会派给她这个差事。
李纨这个人有特点,很讨王夫人和贾母的喜欢,也有怜爱。李纨的父亲曾经做过国子监祭酒,李氏家族算一个名门望族,家族中不论男女大多通读诗书、懂得礼仪,李纨更是知书达理,但文墨并不是非常多,这就符合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要求,更会纺织和女红,所以她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贾珠是贾政的长子,贾家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年仅十四岁便考中了秀才,加上身世显赫,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他们两个的结合貌似神仙眷侣,何尝不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一种版本?
贾珠不死,能做什么呢?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还要维系婚姻生活,承受众多长辈的厚望和管教,最主要的是家政那种过于严厉的期望和管教,他毕竟是家政的儿子,贾宝玉的哥哥,骨子里依然有那些浪漫情怀,看见好的美的就会流连,终归要耽误学业,甚至被殴打惩戒至死。这些都说明贾珠的身子骨也弱,和贾宝玉、贾元春、贾敏等等一个样。可以说贾珠的身体不足以支撑家庭、学业、生活,最终被击垮了。他如果不死,那么李纨更多的责任就是管理贾珠的生活起居和学业等等,就如同袭人服侍贾宝玉一样,满眼都是贾珠,哪里还有时间去管理贾府?他死了,李纨就把满腔的期盼和热情转投到儿子身上。这是一方面。
二、从贾母到王夫人,也不会把贾府的管理权交给李纨,李纨是大家闺秀,文的可以,但说到武戏,那就比不得王熙凤了,杀伐决断的本事到底差距很大,贾府的刁奴多,不是李纨能对付了的。贾母和王夫人都是人精,虽然常不按常理出牌,但是处处都有精准的算计。贾母交了权给王夫人,来当甩手大掌柜,这叫顺水推舟,借坡下驴。王夫人也鬼,来个奇门遁甲,找到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来代管贾府事物,一方面显得自己清静,一方面让自己隐藏到后面操纵局势,一方面又可以躲个清闲,一方面还能躲开贾母等人的责难,这是她的高招。她不能把这个权力交到李纨手里,那样她不好操控,还是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可靠放心。
三、贾母不会把这个权力交给李纨,如果贾珠活着,贾母乐得让李纨去照顾贾珠,现在贾珠死了,她更不能让李纨管理家务了,这不符合礼制,再说寡妇管家不吉利,又得罪人,李纨人单势孤,爱她爱贾兰,就更不能让她去趟这浑水。
四、李纨自己有认识,家里也是读书人,有头脑,不参与这是非事,就是明哲保身术,所以李纨秉承着自扫门前雪,与人方便,别人就与己方便。
贾宝玉应该感谢他的哥哥和嫂子,若不是他那聪明的哥哥早死,他也不会受到贾府的如此重视和溺爱,可以说,贾府所有的严厉都被贾珠承受了,贾府所有的荣耀和光鲜都被贾宝玉享受了。贾政再也下不去死手;贾母更是百般疼爱,因为他长得像她的丈夫;王夫人别无选择,可心的贾珠没了,不指望贾宝玉也得指望贾宝玉;因此才有贾宝玉在脂粉堆里的茁壮成长,否则他也得如他的哥哥,在曾经的严厉管教下每日诚惶诚恐,并且不被人重视,因为贾珠活着,哪里有他的C位?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原创不易,期待大家的完阅、关注、转发、评论,谢谢!想看作者更多的文章请点击@晨曦小荷。
《红楼梦》中,贾珠如果没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
《红楼梦》中,如果贾珠不死,李纨会当家吗?我觉得,李纨一定会当家,她也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承担这份责任,带领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李纨也是如此。她不喜欢争强好胜,安静地和贾兰过着平淡的生活,偶尔从背后默默扶持一下凤姐和探春,在繁华的贾府独守一份田园般的宁静。为什么李纨可以当家?今天,我会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李纨出身于书香家庭,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她治家的能力不在王熙凤之下。古代男子除了姓名,还有字和号。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是闺中女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出身于公候之家的史湘云,也时常熬夜做针线。李纨,字宫裁,从小读一些《女四书》、《列女传》等书籍,这与大字不识的王熙凤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纨的父亲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从四品官职。国子监是古代的大学,而且是全国最高级别的大学,仅此一家,比现在的清华、北大还厉害。李守中相当于任职大学校长,桃李满天下。朝中诸多大臣都是他的学生。
李家世代书香,整个家族中的男子没有不读书的,这与不学无术的贾家弟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李纨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自然知书达礼,有见识,有远见。她虽然不像林黛玉那样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但她的父母自然教会她如何治家,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低调做人。而书中的李纨,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贾珠能迎娶李纨,必定有过人的才华,得到老师李守中的赏识。贾府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因为是武官出身,后世子孙又不爱学习,所以对于读书人,更加看重推崇。
你看,贾母把最疼爱的女儿贾敏嫁给探花林如海,让贾政的嫡长子贾珠迎娶大学校长的千金,足见贾母的远见卓识。贾珠早亡,年轻的李纨独自抚养贾兰,把贾兰教育得不卑不亢,文武双全。她上可以孝敬公婆,下可以照顾未出嫁的小姑,还有年幼的小叔,在凤姐生病时,操持家事,出入厅堂,轻松自如。
李纨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温良恭俭让、三从四德,她居住的稻香村,有一副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真是最为贴切的比喻。宝玉生日那天,大观园夜宴,她自己抽的签是:竹篱茅舍自甘心。这何尝不是李纨的真实写照?
贾珠作为荣国府的二房嫡子,不可能袭爵,因此只能走科举路线。贾珠身上承载着贾府的重任,是贾家整个家族从武转向文的寄托。贾政应该对贾珠寄予厚望,爱之深责之切,才会在贾珠犯错后,下狠手教训他,导致他过早去世。
贾珠死后,贾兰成为李纨的全部精神寄托。贾兰在学堂从不恣意生事,学习刻苦,同时认真学习骑射,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全才少年。如果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那么从贾兰的身上,可以看到李纨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少奶奶,只不过她喜欢退到后面,不喜欢出风头。
李纨为人低调,头脑清醒,她知道自己在贾府的位置,也了解凤姐争强好胜的性格。既然凤姐的姑妈王夫人,自己的亲婆婆,让凤姐来荣国府协助处理家务,她自然会知趣地退居幕后,绝不会喧宾夺主,抢了凤姐的风头。
其实,李纨一直是被低估的那个人。她的治家能力,虽未从正面描写,书中却多次从别人的口中透露出李纨的治家才能。比如,她和贾府众姐妹一起入住大观园后,热心参与园内的大小事务,深得大家赞赏、敬佩。
你看,凤姐因病不能管理家事,探春理家,宝钗协助。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其实探春背后的支持者是李纨。正是因为李纨的坐阵,那些丫环婆子们才能顺从探春,才会服管。第五十五回,凤姐因为小月,不能理事,王夫人感觉像是失了臂膀,无精打采。于是,家中大事,自己做主。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
书中写道,李纨脾气好,尚德不尚才,对下人有些“逞纵”,王夫人于是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其实,
李纨的治家方法与王夫人截然不同。王夫人喜欢采用打压式的方式,无论是对待晴雯,还是金钏,无不如此。而李纨则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尊重下人,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过失,李纨并不会惩戒,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底线。
打压的方式,会让下人更叛逆。而待人真诚、尊重下人的李纨,也获得下人的尊重和支持。在第110回里,贾母去世后,凤姐受到婆婆邢夫人排挤,众婆子们也落井下石,让凤姐难堪。此时的贾府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夫人也不体谅凤姐,埋怨她照应不到。凤姐不敢争辩,一言不发。
邢夫人怎么说呢?你看,她老人家这么说:“论理该是我们做媳妇的操心,本不是孙子媳妇的事。但是我们动不得身,所以托你的,你是打不得撒手的。”此时,鸳鸯因为悲伤过度,脸色不好,完全帮不上忙。多亏了李纨暗中调停协助,帮凤姐渡过难关。
文中写道,"那些素服李纨的人",由此可见,在贾府最为落魄的后期阶段,以德服人的李纨,最有话语权。她从不以强权压制别人,也不以金钱诱惑别人,而是用真心和真诚感化下人。或许,很多小人会看低她,甚至欺负她,因为她们的眼里,最重要的是地位和金钱。当贾府失去这一切,这些势利小人也寻找新的靠山。而那些忠诚可靠的人,感念李纨的善心,才能共渡难关。
由此可见,贤良淑德的李纨,受到贾府众人的敬重,这是凤姐都难以做到的事情。如果说上兵伐谋,那么李纨以德服人,以诚心待人的治家方式,比起凤姐的强硬手段棋高一着。
李纨富有同情心,待人公正,敢于挑战凤姐的权威,勇于维护弱者李纨的无为而治,引起很多人的误解,认为她懦弱无能,就连凤姐都认为她是个佛爷,不中用。有些下人甚至拿她和凤姐对比,私下认为她素日厚道,多恩无罚,比凤姐好搪塞。凤姐的心腹兴儿,这么评价李纨::"这大奶奶暂管了几日,总是按着老例儿行,不象他那么多事逞才的。"由此可见,李纨治家遵循礼法,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不像凤姐那样多事逞才。
但事实上,李纨绝不是一个毫无原则的老好人。她富有同情心,待人公正。她不卑不亢、超然物外地活在大观园里,在稻香村守候一份宁静的田园生活。大部分时间,她都是低调内敛的,书中第六十五回,通过兴儿的陈述,我们知道李纨的日常工作就是教姑娘们看书写字,针线道理。
在凤姐、探春忙不过来的时候,李纨也会暗中相助。书中第九十七回,高鹗续写的《红楼梦》中,宝玉迎娶宝钗,黛玉焚稿断痴情。大观园里的主要领导,上至贾母,下至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人,都去宝玉房间忙碌,原本就冷清的潇湘馆更加凄凉。
通过紫鹃紫的心理活动,"园中诸事,向系李纨料理。"我们知道此时,林妹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剩下李纨了。黛玉临终前,陪在她身边的除了紫鹃,便是李纨和探春了。紫娟和探春都是未出阁的姑娘,虽然平时足智多谋,但是此时,全没了主意。多亏李纨当机立断,妥善处理后事,然后派人通知贾母。
对于宝黛钗的微妙关系,李纨一直保持中立,从不厚此薄彼,在黛玉最困难的时候,出手相助。很多人也许会说,以李纨寡居的身份,本来就不适合去参加宝玉和宝钗的婚礼,照看黛玉是她的本职工作。但是,如果她并没有随便应付,而是亲力亲为,在黛玉人生的最后时刻,给了她最后的温暖。
宋代诗人王琪在一首咏梅诗中写道:"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风流说到今",李纨在大观园夜宴中抽到的签,签上一枝老梅,上面写的诗便出自王琪的诗句。静雅端庄、处事明达的李纨,可不就像一枝老梅?傲然站立于纷繁芜杂的尘世间,清醒地生活,保持心底的纯净。
李纨以一己之力,为姑娘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除了做针线,还带着大家吟诗作赋,陶冶情操,给她们的人生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红楼梦》第四回,提到李纨,"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荣国府的家务由二奶奶凤姐料理。由此可见李纨置身事外,为人低调,无心干预家事。
诗社刚成立的时候,李纨带领姑娘们找到凤姐,争取资金支持。于是,凤姐有了监社御史的职务。李纨说,“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往我那里去。”由此可见,李纨并不像凤姐说得那样吝啬,她很大方地做东,邀请大家去稻香村。而凤姐虽然挂了虚职,但是真正出资的时候并不多。
李纨的公正,体现在很多方面。《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大观园一场大雪,引得大家诗兴大发。李纨的丫头请黛玉去稻香村作诗,宝玉、宝钗、探春、湘云、宝琴、岫烟、香菱、李纹、李绮等人,满满一屋子,好不热闹。
稻香村虽好,但不是雪中赏景联诗的最好去处。李纨提议,"我这里虽然好,又不如芦雪亭好。"出身于书香之家的李纨,不仅有真性情,而且懂诗,爱诗,是真正有情趣的雅致之人。但是大家商议联诗的日子,不是正经的社日,没有人做东。
于是,李纨提议凑份子,免去了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的份子,迎春和惜春不算在内,只要宝、黛、钗、探各一两,她自己出二两,凑成六两。宝钗等一齐应诺,大家毫无意见,可见李纨做事既公道又得人心。这里凑份子,并不是因为李纨吝啬,而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参与其中,尽自己的心意。
大观园中曾有过类似的例子,比如,宝玉过生日,袭人提议大家凑份子。袭人自己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春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晴雯说这是大家的一份真心。而,李纨,何尝不是为了成全大家的真心呢?
平儿平白无故被凤姐数落,受了气,心里有委屈不敢说。李纨在谈笑之间便替平儿出头,让凤姐当众道歉。她的玩笑话里,却处处是对平儿的维护。
李纨笑道:“----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大家听完都笑了起来,凤姐也笑着说,大家竟然不是为了诗画来的,是来给平儿报仇的。想不到平儿还有这样一位为她撑腰的人,早知道可真不敢打她了。于是,凤姐让平儿过来,当着大奶奶和众姑娘的面,给她道歉,担待自己酒后无德。
大家都为萍儿高兴,李纨也笑着说,怎么样?我说过必定要为你出出气。平儿说自己禁不起,李纨则说:“什么禁不起,有我呢。快拿了钥匙叫你主子开了楼房找东西去。”
李纨既不会抢凤姐的风头,也不会与探春争功。李纨提议建诗社,但是不曾一意孤行,而是小心谨慎,等到探春提出想法,她才大力赞成,而且不是口头支持,而是采取一系列措施,拿出自资金办实事。
大观园是桃花源一般的存在,姑娘们在宽松的环境里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在李纨的领导下,姑娘们都是平等的。李纨从不发号施令,给她们过多禁忌,每个人都过得很开心。
李纨自称"稻香老农",她不仅自荐为诗社的当家人,还把自己的住所稻香村贡献出来,作为社址。此外,还出了个好主意让凤姐做监社御史。别看李纨平时话少,她一旦说起来,引经据典,说话像连环炮,凤姐毫无还嘴之力。你看,李纨戏称凤姐的那些名词:无赖泥腿市侩","下作贫嘴恶舌","黄汤灌狗肚","狗长尾巴尖","泼皮破落户","楚霸王",说得凤姐只好笑着答应。
李纨早已放弃权利之争,她只不过说说狠话,过过嘴瘾,和凤姐平时相处融洽,互相斗嘴,却又相安无事。李纨的诗,和她的人一样,看似普通,却极富内涵。宝玉对李纨的诗赞赏有加,说她是"善看,又最公道"。而曹雪芹,通过诗社这一情节,委婉地叙述了李纨的才情,历来被人低估。
李纨惩罚宝玉去栊翠庵求梅花,从这一点便能看出李纨与凤姐的不同。连惩罚的手段都带着高雅,既维护了被罚者的自尊,又维持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由此可见李纨的情商,非常高。
李纨的爱心,上得贾母垂怜,下受众人尊重。第四十三回,给凤姐凑份子过生日,贾母主动替李纨拿了一份,第四十五回,贾母再三交代将李纨的月钱调整到和自己一样多。第五十回里,贾母带领刘姥姥游览大观园,老人家要吃糟鹌鹑,李纨忙要水洗手,亲自来撕,贾母又命她只管坐下。
贾府作为贵族人家,非常重视礼仪,平常贾母用餐,王夫人、邢夫人、凤姐都站在一旁侍奉。而贾母却命令李纨坐下,可见李纨深得贾母疼爱和喜欢。在高额续书的108回里,贾母对李纨赞赏有加,说她比凤姐达观。
由此可见,如果贾珠没死,李纨完全有能力当家,治理好这个家,或许贾府不会这么快衰败。
《红楼梦》中,贾珠如果没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
这事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从情理上来说,如果贾珠不死,李纨应该当家,而且李纨会比王熙凤当的好,荣国府会繁荣昌盛;二是从小说设定的情景,让李纨从本来的前台退到了幕后,把本应当更好的荣国府给弄成了小说中现在的样子,符合了小说创作的要求。
我来分析这件事,题主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找出小说背后的故事,比如,李纨能不能当家?李纨有没有当家的能力和水平?李纨能不能让上两辈的婆婆满意等等,我把小说中的内容复述一遍,象题主的回答一样,就是完成了答题。这样的回答,我认为不全面。理由如下:
首先,李纨当家没问题,而且比王熙凤当的好。
从小说中透露的信息来看,李纨当家是按规矩办事,也能灵活掌握。她比王熙凤强的地方就是李纨是有文化的,文化人就不会象王熙凤那样靠狠来管理,事实上,李纨当家是恩威并举的。
李纨当家,名正言顺,她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也不用弄那么多的虚头巴脑,而且李纨最大的好处是她能寻找生财之道,不会坐吃山空。因为这个家就是她的。王熙凤就存有二心,克扣拖欠工资是为了放贷,放贷的收入却进了自己的腰包,这是典型的没有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不能把这里当自己的,而是以经理人的身份去做,那绝对是不一样的。
其次,如果曹公让李纨当家,就不能推出王熙凤这个当家人,王熙凤故事虽然很精彩,但我认为有许多的表演成分,谁家过日子是王熙凤这样的过法?所以,曹公是制造矛盾,否则,荣国府怎么衰败?
其三,题主这样的假设,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我们读小说多了一个阅读的方法和思考的角度。谢谢!
《红楼梦》中,贾珠如果没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
从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我们便知道了贾府的管理模式,王夫人当家,王熙凤主事。王熙凤既是邢夫人的儿媳,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
王夫人已有大儿媳李纨,按理不该由王熙凤当家,可是因为李纨的丈夫贾珠去世了,李纨不便抛头露面,于是就由王熙凤管家了。如果贾珠没有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呢?答案是肯定的,李纨有资格、有能力、有见识可以当好这个家。
第一、李纨的身份让她绝对有管家的资格
贾珠是贾政的长子,李纨便是长媳,不出意外贾珠日后是要承继贾府家业的,那么李纨就是当家主母,如果贾珠不死,李纨自然就是管家。除却李纨的位置,再看看李纨的身份。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
李纨家是书香门第,贾府是豪门公府,两家也是旗鼓相当。那么以李纨的身份嫁到贾府,李纨自然有资格管家。
第二、李纨的才能可以让她打理好贾府
管家有两点最为重要,一是得人心,二是有才干。王熙凤管家失败在于有能力但是失尽人心。反观李纨,她的为人处事让贾府人人称赞。贾母非常喜欢李纨,不仅把李纨的月钱提到和自己一样,而且还给李纨地让她自己去收租子。
王夫人虽然没有和李纨有过多的交集,但是想到李纨在花样年华为儿子坚守一辈子,王夫人也会很喜欢这个儿媳。
宝玉、黛玉等一众少男少女因李纨的悉心照料也很喜欢她。王熙凤、尤氏也和李纨关系很好,有许多大事小情都会和她商量。
贾府的下人们也感念李纨的宽容和善良都笑称她为“活菩萨”,虽说也是笑话李纨不管事儿,但是也是认可李纨的。
其二说李纨的能力。李纨虽然一直远离政治中心,但是她对贾府人员安排和事宜办理都十分清楚,例如对贾母和薛姨妈等人饮食的偏好、小红是林之孝的女儿,特别这是王熙凤都不知道的事儿。
把不起眼的诗社打理得如火如荼,聚集邢岫烟、薛宝钗等有才华的人,最多时候有13人之多,后来还吸引了王熙凤、贾母、平儿等人都加入其中。
李纨借力打力用对贾政的一句回话就悄悄刷新自己和儿子贾兰的存在感,让人不会再忽视他们;李纨找王熙凤要钱,王熙凤被怼的心服口服,还要求放过。
李纨因为不当家不管事儿,所以她便处处隐藏能力,收敛锋芒,过简单安稳的日子。试想如果没有能力,李纨又怎么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三、李纨的远见卓识或许会让贾府减缓败落的速度
李纨没有王熙凤烈火烹油的热烈,但她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淡定和稳中求胜的平和,贾府抄家李纨却能不受牵连,这种智慧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儿孙读书学习才会给贾府带来新出路,秦可卿曾对王熙凤提醒过可是她没有在意,但李纨从小就对贾兰严格要求,读书习武每一样都不落下。
贾府的败落不可避免,但是延缓和寻找新出路还是有可能,王熙凤拆东墙补西壁的策略明显不行,所以李纨清净无为,时刻保持警惕便的个性或许会给贾府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陌游常乐。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红楼梦》中,贾珠如果没死,李纨有没有可能当家?
首先《红楼梦》是釆用春秋写法,时代事迹无可籍考,曹雪芹正是釆用这种写法才能自由发挥,他给小说的生命规迹就是这样,没有什么贾珠不死这一说,如果对《红楼梦》这样曲解,就大谬特谬了。那么可以考滤,贾宝玉是贾环他还会害王熙凤吗?这类不伦不类的问题。
作者正是借用春秋写法,把李纨这个人物通过封建伦理地位,展现其真实的一面,她在贾府只能是丈夫去世,出身世宦,相姑教子这么一个角色,没有什么如果。如果都颠覆了那么《红楼梦》也就不存在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