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扮丑自嘲,黛玉笑岔气,宝钗为何不笑?
在蘅芜苑,贾母名义上给宝钗珍藏多年的宝贝,实则对宝钗的卧房布置不满。年轻姑娘家雪洞一般的布置不很吉利【也是为她的结局埋下伏笔】。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这是刘姥姥经典台词,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众人笑,唯独没有描写宝钗。可见宝钗当时是没笑意的,作者不愿她打扰这精彩的美好时光。
宝钗为什么没笑?她是藏拙守份的人,这里不是她的舞台。
一则,她在思虑贾母的言下之意。
二则,冷宝钗深知刘姥姥耍宝是为了讨喜贾母人等,她洞悉世事,冷眼旁观着。也许她觉得在场笑着的人更可笑。
谢谢邀请
刘姥姥扮丑自嘲,黛玉笑岔气,宝钗为何不笑?
《红楼梦》一书脱胎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而其无论内容或行笔线路都细腻至极,一句平淡话语之下恰可能就暗藏波涛汹涌。
《红楼梦》中的小人物刘姥姥,三次进大观园,在第二次进大观园时,凤姐鸳鸯等为讨好逗笑贾母,故意让刘姥姥扮丑。饭桌上刘姥姥多次出丑,引众人大笑不已,而此时一个人却异常平静,她便是宝钗,可她为何不笑呢?
这句看似平常语句之下却是一个属于青春女子的敏感和心酸,那个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宝姐姐,她其实和林妹妹一样敏感,准确地说此时她和林妹妹甚至心意相通了,只是做了相反的决定,而且她和刘姥姥一样心酸。更有着聪慧,隐忍与善良。
当我们真正还原当时情景时,是这样的:鸳鸯提议外头老爷们吃饭都有作陪专供取笑的,而今刘姥姥进大观园恰好可以做为取笑之人。李纨因是一个寡妇素来仁厚就劝鸳鸯,而王熙凤却分外赞同。于是在摆饭之时,鸳鸯故意对刘姥姥说这是这里的规矩,不许说错,于是在贾母等吃饭时刘姥姥故意站起并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母猪不抬头,并且做出动作,从而引发了众人不同反应。
湘云先喷饭,后黛玉扶着桌子唉哟直叫,贾母搂着宝玉,及王夫人、惜春等一干人,却独独没有宝钗。
宝钗她不笑,是她没看懂刘姥姥的意思?还是感觉不好笑?其实她是透过刘姥姥看到了自己而已。
刘姥姥是乡野村妇,可是既能从进一次大观园后便悄然摸清谁才是这家做主之人的人,真的笨到连别人是在玩弄自己都不知道吗?显然她是知道的。那为何这样了,便是为了配合鸳鸯和王熙凤来演这场戏,所以刘姥姥她是选择故作糊涂,故作糊涂是不是很像一个人?对,她便是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宝钗。
而宝钗笑不出的原因是她看到刘姥姥屈尊降贵只为了讨他人开心,而何必如此没尊严呢?那便是刘姥姥的处境――外来客。说是客,可却没有人真心把这老妪当做客,而且她本身也只是凭借那少得可怜的亲戚关系,来贾府顺便得点好处的。她早已小心翼翼了。
这处境是尴尬的,可这般处境不只有刘姥姥,还有宝钗和黛玉,一个是宝玉姑姑的女儿,一个是宝玉姨妈的女儿。你看,不仅相似,恰好这般匀称,她俩两姝其实同为一体,连批语都把她们写在一起“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她们都是寄宿之人,漂泊而无奈。而在刘姥姥说出这话时,宝钗便第一时间捕捉到了里面的心酸。她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林妹妹,其实林妹妹也恰好感知到了,只是林妹妹的做法是给她取名为母蝗虫,因为林妹妹不愿意如刘姥姥一般,既使她感知道她们是如此相似,也不能折了自己的傲骨,也要保持自己的尊严。
说到头林妹妹是傲娇的,而先她一步感知到这个处境的宝钗则选择了沉默,其实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林妹妹敏感,宝钗其实更敏感。
她因进宫之事耽搁所以暂住贾府,这里有从苏州来的父母双亡的林妹妹和她处境一样,而林妹妹再不济都有贾母宝玉护着,而她却得反护全家,她唯一的选择就是和刘姥姥一般在不露声色中讨好所有人,一问摇头三不知,并且在让所有人顺心的情况下做到宝二奶奶位置,就如刘姥姥捞好处一般。
如今看到和她一样的刘姥姥,做为一个本该欢乐的青春女孩,她心酸已是不曾闲,又如何笑的出?还有就是她体会到的是刘姥姥这玩笑之下的心酸,她不笑是对刘姥姥尊严的维护,是对同病相怜之人的同情,这恰是宝钗做为一个女孩的善良。那么细微,却让人落泪。
作者:汐芜,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刘姥姥扮丑自嘲,黛玉笑岔气,宝钗为何不笑?
宝钗不笑的原因很多,笑点高,看的透,自控强,但更重要的,是她深知世情冷暖,富贫有别,贫穷的人有无着无限的无奈与悲哀,甚至她从刘姥姥阿谀逢迎,出乖卖丑的行为,看到她自己的影子。
我们常觉得宝钗追求功名利禄,甚至把婚姻都做为跳板,可是却不曾想过身为皇商家的嫡小姐,她为什么那么功利,其实无他,因为她深深体会过身份压死人的悲哀与痛苦。
薛宝钗出身豪富之家,珍珠如土金如铁,与王家史家是姻亲,与其他人相比,当然高高在上,但与贾家,史家,王家相比,却只是一个商人之女,无论如何豪富, 却是入不了这些公侯之家的眼。
她选秀失败,隐隐与她的出身有关,为了谋取金玉良缘,她讨好老太太,处处以老太太的爱好为主,就是老太太的娘家人史湘云,她也时时给予照顾。她亲近贾宝玉,甚至拉拢贾宝玉身边的丫环小厩……
这种种事情,与刘姥姥所做之事,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压制自己,委屈自己。
刘姥姥扮丑自嘲,黛玉笑岔气,宝钗为何不笑?
【读红漫谈】(第47期)
(一)筵席上的笑声。宝玉到底滚到了谁的怀里?
由凤姐和鸳鸯导演的这次恶搞,曹雪芹分别写出了各个“主人”的细节不同的笑。在谈宝钗之前,有个细节我搞不懂。小说里,宝玉笑得滚到了贾母的怀里。贾母笑着搂着宝玉叫“心肝”,一老一小,既表现了贾母的欢乐心情,也表现了宝玉的撒娇神态。可是到了电视剧中,宝玉是滚到了王夫人的怀里。难道剧作编导比曹公高明?
(二)都在笑,唯独不见写宝钗
薛姨妈撑不住笑,一口茶喷到探春的裙子上。
王夫人笑着用手指着凤姐说不出话来。
湘云是一个男孩子般的笑,而黛玉体质纤弱,笑得伏在桌子上叫“嗳唷”。
在这些特写镜头里,没有宝钗。
其实我觉得,这就是曹公的高明之处,这就是“不写之写”。给我们这些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这是很高妙的。等于是曹公把宝钗的“镜头”给“剪辑”掉了。
(三)宝钗此时无声胜有声?
宝钗在《红楼梦》中是主角之一,当时又在现场。
女版郭德纲凤姐拿刘姥姥来作为牺牲,为了讨贾母的欢心。其实这本身没有什么好笑的。那些人之所以笑,是她们在讲究礼仪的环境里生活得太沉闷了。偶尔见到这么恶搞的场面,禁不住大笑。
容貌丰美的宝钗,是一个受封建正统陶冶的完美典范。谙熟世故而不流于鄙俗。她认为这就是凤姐之流的恶搞,她笑不起来。或者是抿嘴微笑?动作不大,看不出来她在笑,因此没有上曹公的“镜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宝钗毕竟还是笑过
到了【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林黛玉笑道:
她是哪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是个“母蝗虫”就是了。
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这时宝钗笑道:
颦儿这促狭嘴,她用“春秋”的法子,将世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行景都现出来了。亏她想的倒也快。
(五)凤姐把刘姥姥当了女篾片,刘姥姥到后来救了巧姐
这不是今天要谈的话题,只是在这里连带说说。
根据一些线索和红楼梦曲,以及脂砚斋评石头记的一些片段的评论,巧姐后来被她的狠舅奸兄要卖到妓院,得亏刘姥姥救了。
刘姥姥的厚道显示出来的是凤姐的极不厚道。
好吧!就说这些。谢谢悟空邀请!
刘姥姥扮丑自嘲,黛玉笑岔气,宝钗为何不笑?
刘姥姥游览大观园,薛宝钗从头至尾一声不吭,哪怕贾母带人来到她房中以及刘姥姥酒席之中讲笑话,薛宝钗都一声不吭。惟有途中与贾宝玉说了一句“这一年何曾放过这园子”以及拢翠庵寥寥数语。薛宝钗为什么会噤声?真的是被贾母批评房中太素雅了么?绝非如此。
【一】
宝钗之所以对刘姥姥之行一言不发,在于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伤感。刘姥姥低三下四的到荣国府打秋风,被王熙凤和鸳鸯联手捉弄。看似刘姥姥大智若愚,不介意脸面嬉笑得当。可内心中的想法只有薛宝钗能够理解。
宝钗母女寄身荣国府,一住好几年。虽然不用像刘姥姥一般低三下四。可也是低声下气,一步不敢行错,一步不敢说错。这点与刘姥姥无异。
薛宝钗一来就引得林黛玉不满,多次在人前毫不留情的讽刺,比方宝钗生日宝玉抱怨她点热闹戏;比方二十九回清虚观,直接当面说宝钗“专会在别人佩戴的物件上用心”;比方三十回宝黛钗三人剑锋,凤姐儿嘲弄三人热辣辣的。而薛姨妈更是。贾赦讨鸳鸯让贾母大怒,薛姨妈见机不好回避了到家歇息。可贾母一说要玩牌,小丫头就不顾薛姨妈拒绝死活拉了来。只为逗贾母开心。
薛宝钗母女在贾家日常一点不比刘姥姥轻松。她们日常逗趣讨好,何尝不是“女篾片”,何尝不是刘姥姥。刘姥姥一来,薛宝钗敏感的看到了自身的悲哀,还有什么可说可笑的?随后在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时,宝钗立即附和表示同意,可见林黛玉说出了薛宝钗的心里话,而她那么内敛的人却主动附和显然比林黛玉更憎恶刘姥姥。
【二】
贾母到薛宝钗房中对宝钗的房间大为不满。多数人都看到了当下。认为宝钗为了讨好贾母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殊不知,贾母看到的薛宝钗房间恰恰是薛宝钗的下半生。
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之后不久,贾家就抄家,随后贾宝玉又离家出走,留下宝钗一人。其后人生就是贾母看到的样子: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贾母当时就评价不吉利。事实上就是如此。薛宝钗的余生就在这样孤寂的环境下度过。对此,个人认为甄士隐的妻子封氏也对应薛宝钗的下半生。“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曹雪芹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埋伏薛宝钗下半生,自然宝钗无缘置喙。
【三】
薛宝钗另一个不说话的原因,还跟八十回后有关。八十回后,贾宝玉和薛宝钗在贾家抄家后的生活,原文有过透露:
展眼乞丐人皆谤。【甲戌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
贾宝玉真的做了乞丐么?未必如此!贾家毕竟是大家族,盘根错节的关系,就算抄家穷苦,该有的一点关系还有,也不至于沿街乞讨。这个乞丐讲的就是刘姥姥到荣国府打秋风死要钱的行径。关于此点,有明确记载的是脂批透露,宝玉宝钗夫妇二人在抄家后曾被蒋玉菡袭人夫妇奉养过一段时间。而薛家受贾家牵连有限,不可能彻底吃不上饭(不参考八十回后续书)。按照甄士隐夫妇投靠老丈人封肃看,宝玉夫妇也可能投靠薛蟠。宝玉也如甄士隐一般受到丈人家冷眼才留下妻子飘散而去。剩下薛宝钗,兄嫂极其不堪满口怨言,她也只能如刘姥姥一般走东家闯西家打秋风帮衬无底洞一般的兄嫂家。
曹雪芹借刘姥姥打秋风,写出薛宝钗极尽悲凉的一生。薛宝钗无言,不是不能说,而是不可说,她能对自己的未来说什么?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刘姥姥扮丑自嘲,黛玉笑岔气,宝钗为何不笑?
林黛玉所以笑,是因为她觉得刘姥姥在出丑,是一种非常态。她感到的滑稽,大概类似于我们在屏幕上赵本山的团队扮演残疾人,在审丑中获得的一种愉悦。再加上林黛玉是性情中人,在贾家又很受宠,她和其他人一样笑得前仰后合就不难理解了。
宝钗没怎么笑,这一方面是因为她原本就是比较端凝的一类,喜怒不怎么形于色,很少会大笑。最根本的原因,只怕还是因为,她不觉得刘姥姥是非常态,她看出了刘姥姥装神弄鬼不过是为了讨生活,这一点上,大家并没有区别。
的确,现在的薛家也好,贾家也好,日子都还能过下去,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四大家族都是在坐吃山空,吃的是祖上的红利,后继乏人,是他们共同的BUG。宝钗为什么穿着那么寡淡,还教育邢岫烟不要那些富贵闲饰,就是因为她知道未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刘姥姥的女婿当年家中虽然不如四大家族,但能够跟王家联姻,就说明也不算太差,后来不也沦落到派出年迈的丈母娘,牵着小外孙出来打秋风吗?
无论是哪个角度,宝钗都笑不出来。当然,后来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宝钗赞她伶俐也是真心的,宝钗也不可能时刻停留在某种心境中,她是变通之人,一直在各种心境中穿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