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梦”,该怎么理解?为什么?
【红楼梦】中的“梦”,不过“好了”。
一切到最后,也只是“好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黛玉最痴: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最终也不过是一捧净土掩风流。
烈油烹火般的荣华富贵,有一天也会呼啦啦似大厦倾。
甄士隐【真事隐】了,“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所有的繁华、悲喜苦乐……最后都是一场梦,空空如也,落得白茫茫真干净!
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石头记】,一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谢谢邀请
《红楼梦》中的“梦”,该怎么理解?为什么?
这本伟大的著作最后以《红楼梦》为世人所接纳,来自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令仙女为其演唱的《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这些曲子展现了金陵十二正钗的命运和结局,是全书的枢纽,因此用来命名是绝对合理的。
这里有两个词组成,先说梦。古人早就感叹"人生如梦",早在唐代就有了"邯郸梦"、"黄梁梦"、"南柯梦"的传奇。人生享尽荣华富贵,受灭门之祸醒来,主人家的黄梁米饭尚未煮熟。从来都用这几个梦来比喻荣华富贵只不过是美梦一场,而美好的事物,亦不过顷刻而己,转眼成空,是不是很符合贾府和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写照?
至于红楼,首先是来自朱门,只有王公贵族之家才可以使用朱门,转化为红楼。二是红一般比喻女子,大观园是青春少女的梦幻天堂,于是称红楼。可惜大观园转眼即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楼在古时也代表富贵,常说:"看他楼起了,看他楼塌了",形容富贵一场空。
最后红可对青,再加三点水,说明这本书也是写的清朝的一梦。
《红楼梦》中的“梦”,该怎么理解?为什么?
谢谢
红楼一梦,就是大观园的姑娘们青春妙龄的芳花一梦。
红楼一梦,就是贾家从繁华走向衰败的幻灭之梦。
红楼一梦,所有的人物结局,都在梦中太虚幻境中做了判决!
一个豪华奢侈的家族境况宛如一场虚幻,一场梦境!
《红楼梦》中的“梦”,该怎么理解?为什么?
红评(二十六)
看一座山脉。
富豪看的是有没有金子,矿藏。
政治家看的是治理。
画家看到的是美与不美。
运动键将看的是征服攀登。
贼人看的是有无宝藏
农民看的是有没有耕田。
驴友,看的是如何走野路子。
鲁迅先生说过,不同的人看《红楼梦》有不同的感受,“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遥山万重,横岭侧峰。
看红楼。下流者看的是性事。“上流”者看的是真爱情。多舌者看的是勾心斗角。作家看的是塑造。看客看的是热闹,兴衰。仕徒者看的是钻营。束缚者看的是自由。红学家,360度观红楼。不希罕红楼者,看红楼不肖一顾。
有一点应清醒,就是“红楼”也不是“至高无上”,完美无缺。于前者说,它是脱胎于“金瓶”,没有“金瓶”也就没有“红楼”。于后说,这世上还有比它更高的“楼”。
《红楼梦》中的“梦”,该怎么理解?为什么?
这个题目太大,以至于不可提笔;若笔提起,恐难停下。不过,既然接题,不得不写,就当满纸荒唐言吧。为方便阅读,不得不细分好多段落层次,有些片面之间,有些着墨多些,但为本人自有心得,且写且看罢。它讲的是入梦——梦中——梦醒的这么一个过程。但凡读书看内外,方得始终。
一、书中诸位之梦
1、神仙之梦
一僧一道,开篇及结尾都是他们。开始带来了一块石头,最后带走一块石头。石头也有梦,开始梦想到人间一游,最后看清世间,又回去了。一僧一道实现了点化顽石的梦,顽石实现了自己游历人间的梦。
2、幻境之梦
令人记忆深刻的有两个幻境,一个是宝玉游的幻境;一个是某人看了镜子后虚脱致死的幻境。不可单说前者,毕竟真正的世界,是有好有坏;幻境也有好有坏。宝玉游的幻境,是仙子之梦,众位命运,在幻境中竟然都已经被安排好。本来此事,听起来就很梦幻。但是偏偏,人生的脚本就是在那里已经被写好了,众位只是在人间演一场戏而已。最后,包括仙子都回去了,有些泪是还不了的。这里,大家都完成了这场戏。难道,这不是人类终其一生,不就是不可抗拒的往前走的梦境么?
3、宝玉、黛玉、宝钗之梦和众人之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命运,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命运,一个家族有一个家族的命运,而各有各的梦。他们三个人的梦是纠缠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爱恨情仇。这些梦在贾府的背景当中,支离破碎。一个贾府,就是一个社会。贾府的梦,就是万年长;芸芸众生,每个人有自己的梦,就是怎么在这个地方,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就有人不择手段,也就生出很多事端。
4、阴暗角落的梦
会芳楼是各色人等往来之处、偷情扒灰、男女放纵、藏污纳垢、贪婪暴力等肮脏之地;死了秦可卿,来了赌徒宵小。秦可卿停灵于登仙阁,岂不是可笑么?在如此之人间,何如来登仙。但是贾府最干净的水,竟然来源于真龌龊之地,不就预示着,他们从血液里的肮脏么?大观园,贾府,不就是一个梦工厂?
5、那个社会的梦
这个社会不是文化的进步,只是经济繁荣,繁衍出了不学无术,贪得无厌,追捧名伶,生杀掠夺,互相攻讦,各色情爱等场景,都一一呈现,最终变成了社会毒瘤。表面的歌舞升平,实际却是败絮其中,荒唐不已。最终只能被抄家革职流放等,唯有通过革命来推翻这个腐败的地方。
二、看书人的梦
1、我们自己以为的我们看懂了书中内容。于是纠结于文中各种描写,纠于细节不放,自己沉溺其中,角色替换,为宝玉哭为黛玉哭,甚至为尤二姐哭,为晴雯哭,好似我们也经历那么一段梦境。总为其中一些人愤愤不平,总要希望个别人如何如何。其实,这不过是我们的一个梦罢了,这场戏早就落幕了,我们还在戏中。
2、我们以为写书人是这样的梦。看书人免不了通过书中的写作手法以及通过对写书人的理解不断去揣测到底写书人的意图如何,于是加了看书人自己的梦去揣度写书人的梦。这何尝不是梦中梦,与宝玉梦游幻境,有何区别?不过想为写书人,鸣不平罢了。
三、写书人的梦
1、他以为我们以为的梦。写书人本来就是写了个梦,让我们去看,让我们去揣度,去接受他预设的一个梦。这个梦看起来,就是一个超级大户人家的一段非同 寻常的历史经历,让我们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让看书人也能由梦中警醒。但是,这一切,都是伪装。因为,梦中有梦,梦外有梦,虚而实指,实而虚指。
2、他真正的梦。书中:贾、王、薛、史,不过是家亡血史;元、迎、探、析,不就是原因探析么?从目前可靠的史料可知,写书人用一个近乎荒诞的手法来,来展示一个社会变革中的一小段,从而让大家知道上一个历史朝代是怎么被替代的。而不单单是这几个家族的事情,而不仅仅是这几人的事情,更不仅仅是一个梦——这个梦,很痛。
《红楼梦》中的“梦”,该怎么理解?为什么?
以家喻国,哀悼末世,夹杂以玄幻场景。是和白娘子传说、梁祝传说一样的凄美故事,带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特有的优美感伤意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