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如果探春被选为贵妃,她的下场会比元春好吗?

《红楼梦》里元春贾政和王夫人的掌上明珠,她从小在贾母身边接受教育,后来被送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才选凤藻宫”。成了皇上的妃子。

元春很有才,不输探春。省亲时众姐妹们作诗,她一眼就断定薛林二人文才出众,比别的姐妹们好。要是没有功底又如何做到?

元春靠的是“贤孝才德”才封了妃,情商智商绝不低。在众多人等脱颖而出成为皇上的妃子,能简单吗?背后经历的辛酸不为人道而已。

元春省亲时曾说“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封妃后,她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脂砚斋在元春点的一出《乞巧》中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可以判断,贾元春应该是怀孕后牺牲于政治斗争。

回到正题,探春,精明能干,积极进取且志向远大。文中她管理家确实是提出了改革,但她无力挽回家族颓势。

自己家人仆人尚且无力扭转,何况皇帝后宫?个个都是聪明人。这一点,探春比不上元春。

探春的性格刚直,太在意自己的尊严和感受。她不适合宫斗,逆境生存她更比不上元春。

《红楼梦》中,如果探春被选为贵妃,她的下场会比元春好吗?

《红楼梦》中贾元春被册封为贤德妃,算的上飞上枝头变凤凰,很多读者坚持认为贾元春何其幸运,当了贵妃。随后贾家被抄家,元春死,又慨叹贾元春何其不幸。又认为如果换成薛宝钗或者贾探春是否能笑道最后,甄嬛一样成为宫斗的胜利者!我认为,无论谁进了皇宫,下场都会和元春一样。

一,贾元春进宫本就是政治牺牲品

元春省亲哭着道:当初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表明元春进宫绝非选秀那么简单,而是贾家或者背后四王八公势力的一次有意推动行为。元春封妃的前提,是秦可卿死后,庞大葬礼引发的连锁反应。而她下场悲剧也不是宫斗,而是外朝权力斗争牵连了她!

进宫几年的贾元春根本无人关注,却突然在秦可卿煊赫葬礼,北静王及王孙公子这些四王八公势力报团出场后,皇帝封了妃。要说这里没问题根本不可能。北静王出场本就有一种领头羊的样子,也有一点安慰臣子一般的礼贤下士。随后又将皇帝赐给他的鹡鸰骨香串珠随手给了贾宝玉。只这一点,就表明北静王对皇权极其藐视。有这样的臣子试问皇帝会作何感想?贾元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晋升,作为有四王八公背景的贾元春,她的晋升本就是一次政治博弈,与受宠无关。这样的贵妃,不过一场悲剧,换成谁都将下场凄惨!

二,贾探春远嫁同样是牺牲

贾元春在宫中煎熬,贾家也日渐飘零,极速没落。此点证明贾元春封妃有问题,按理家有贵妃若是受宠谁不巴结?可贾家迎来送往的还是四王八公那些人。新兴势力如忠顺王更是根本不来往。要知道忠顺王是亲王,一定是皇帝的亲戚兄弟。与这样的亲王没有来往甚至敌对,贾家所处的阵营不与皇帝一条心已经昭然若揭!

就在贾家没落到关键之时,贾探春再次出嫁,按照判词以及众多线索。探春极可能远嫁异域,成了异国王妃,这种一去不回的出嫁,不但对贾家毫无帮助,更表明贾家是个任人宰割的棋子!已经到了待宰的地步!这种政治大环境,早已经不是一个女儿所能够影响!

贾元春也好,贾探春也好,不过是贾家为了自身发展做出的政治投资而已,说白了就是用女儿换得家族利益。如果她们投身普通家庭,以她们的才能,足矣当家做主昌盛一家。可惜,与皇权牵扯,她们不过是权力角逐的牺牲品。

贾家所代表的四王八公太上皇势力将贾元春送入宫中,皇帝一直不闻不问。足以表明对老牌势力不感冒。哪个皇帝不想拥有和培植自己的势力?所以忠顺王等才是皇帝的人。贾家处于皇权的新旧交替漩涡之中,处于旧势力范畴,最好的方式是倒戈皇帝一方效忠。可他们死亡八公来往密切,报团结党,以为自己的势力震慑了皇帝,让皇帝就范封妃。其自大的样子可不正是焦大一般自以为焦太爷谁人敢惹?

贾家自以为元春晋封贤德妃是好事,全不想这不过是皇帝一招维稳的棋而已,最后虎兕相逢,新旧势力撕破脸,贾元春可怜首当其冲,最先遭难!所以她说: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需要退步抽身早。她不知道,已经晚了,她之所以黄泉路近,正是她的家族内心不轨给她带来的灾难。而这种情况,即便换成英勇果敢的贾探春,也一样回天乏术!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