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

无情,即冷。雪,冰凉。

薛【雪】宝钗,文中所述——

“金簪雪里埋”。

“山中高士晶莹雪”。

宝玉过生日,请大家到怡红院来玩,玩“占花名儿”。宝钗先抽,宝钗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个字,下面又有镌了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大家看了,都不甚解,宝玉也是拿着签子一边出神。宝钗丰满貌美,端庄大方,文才不输黛玉。牡丹比宝钗很恰当。雍容华贵,可惜,牡丹虽好却无香。

宝钗,是那个时代的传统淑女,她也自觉自愿地按照传统的道德规范、审美范畴来打铸自己。

宝钗,冷而无情。

金钏跳井后她说的那番话,足以说明她是冷漠无情的。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王夫人装腔作势地说:“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

为了讨好王夫人,宝钗:“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一条命只值几两银子?真的是冷漠无情到极了。

宝钗缺少一种真,引不起精神上的共鸣。

有一种人,事事圆滑,面面俱到,你说不出她哪里不好,但是你就是对她喜欢不起来,说的就是宝钗这种。

所以,宝钗只能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而不能令人动心。

为什么说《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

宝钗的“任是无情也动人”,是她自己的价值观决定的。薛宝钗是封建淑女典范,她自觉自愿的为那个腐朽的社会添砖加瓦,所以,她的一言一行,都和作者要表达要弘扬的主题相悖。这也是薛宝钗常常被诟病的重要原因。

站在曹雪芹的立场上,宝钗的无情也好,宝钗的冰冷也罢,全都是因为宝钗她从来就不认为这个社会有什么问题,宝钗在思想上的先进性当然比不上宝玉黛玉,其实,她也比不上秦可卿,甚至是王熙凤。

比如:

一、宝钗只看到贾府的问题,却没有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荣国府里种种的弊病和问题,宝钗看得是一清二楚,所以她将自己常走的角门锁起来,将自己的人看管的很严,这是她未雨绸缪的具体表现,宝钗也是愿意做出改革的,探春理家,提出将大观园进行承包管理,宝钗非常赞同,而且还提出了更为完善的承包方案。从这一点看,宝钗的才干不比探春和凤姐差。可是宝钗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她虽然比母亲、姨妈王夫人厉害,可是她比不上秦可卿,也比不上林黛玉。

秦可卿指出家族败落是一定的,不是人力可扭转的,但必须要考虑退路,这个退路就是祭祀土地田庄要多置买,子弟读书要改革,说白了就是“耕”和“读”。林黛玉更不用说了,林家本身书香之族,靠的就是耕读传家,林黛玉二进荣国府,随身带来的只有一样东西,就是大量的书。就这个问题,《红楼梦》全书人物,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就只有秦可卿和林黛玉。宝钗也劝宝玉读书,不同的是,她要的是急功近利,是立竿见影。和耕读传家的智慧相差太远。

二、宝钗是个最聪明的糊涂人

轮聪明,宝钗的能力、水平、心机在红楼人物里都是一流的,可是她又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宝钗太自信了,尽管宝玉常常打击她,黛玉常常给她难堪,甚至连贾母都含沙射影的对待她,宝钗却有一颗强大而隐忍的心脏,将这些全都笑纳。这一点,红楼所有的人物都比不了宝钗。这点宝钗倒是和她的表姐王熙凤有其曲同工之妙,你看凤姐那股“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劲头,为啥,因为凤姐的确有能力,她自信呀!宝钗尽管从不张扬,可宝钗的自信一样镌刻在了骨子里,她就是那个社会的淑女典范,就算你们不认可我,我也知道我最好!

宝钗错了吗?那个社会宝钗是对的,但曹雪芹写的那个末世就是冰冷而无情的,你怎么能要求一个维护那个社会秩序的人是有情的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