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初见时的两首《西江月》真的是在批宝玉吗?

你如看待这两首《西江月》?

【西江月】原文——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我们先了解一下贾宝玉的为人。他不矫饰自己的天性,出身贵族之家却处处受束缚、限制,人心自然苦闷。于是宝玉想出了种种方式宣泄,这些宣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宝玉的叛逆性格,尤其是对世俗和封建阶级。在他那里不存在阶级,只有平等。所以他屋里的丫鬟在他面前常不拘小节。他的内心厌恶世俗,渴望平等、自由。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叛逆和反抗精神无人可比,堪称“第一”,堪称“无双”。同时,我们也看到作者曹雪芹的愤世嫉俗,看到他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 其次,宝玉是博学多才文思敏捷的。文本里宝钗曾说:“每日家杂学旁收的。”也承认他懂得很多。他写的《芙蓉女儿诔》、《姽婳词》等等,还有为大观园各景点题名……表现出了文学家的风范。宝玉并不是不学无术,他只是不屑于功名利禄。这两首词并不是在批判宝玉。文字用的是反语手法。表面上是讥讽和嘲笑,实际是赞扬,是对封建礼教的抨击和批判。谢谢邀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