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中,你最喜欢的一首是什么?

唐诗宋词很多,但总有你喜欢的一首吧。

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三副画面描写——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变更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其实,人生的阶段何尝不是如此?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唐诗宋词中,你最喜欢的一首是什么?

春夕

唐代: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唐诗宋词中,你最喜欢的一首是什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诗宋词中,你最喜欢的一首是什么?

在这美好的春日,必须推荐一首秦观的词,因为这首词虽然朴实而又春意盎然,颇有意境,读起来就好像自己在春游踏青一般。

春日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春游,不仅仅是现代人的所爱,古人也非常热衷于此,而且古人游玩起来,比现代人更有诗情画意,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古人会写诗啊,会写词呀,一次次的春日畅游,就被古人记录在诗词中去,让我们时至今日,还能体会到几百年前的的生机盎然。话不多说,就让我们和古人们一起畅游在美丽的春天里吧。

在古诗词中,描写春游的篇章比比皆是,像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浅草才能没马蹄”,苏轼的“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春“,僧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祁的”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等,历朝历代,都不乏名篇名句。可要说哪篇春游的诗词最为朴实而又春意盎然,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那就首推宋朝秦观的一首词《行香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下这首词吧。

行香子

宋 ·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傍。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这个人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婉约词的代表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最擅长写缠绵悱恻的词,像“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还有那篇大家耳熟能详的《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写这种婉约风格的词,秦观可谓驾轻熟路,手到拈来。像春游这种事,也非常适合写婉约词,但秦观这首《行香子》却很不一样,写的别有风味。我们一起跟着秦观的脚步,领略下春天的风光吧。

一排排的绿树把小村庄环绕,春水涨满了村边的池塘。我自由自在的沐浴着细细春风里,带着豪兴徜徉在春景中。小小的园子虽然不大,却把春光收尽,大家看看:红红的桃花,洁白的李花,还有一片片的金黄菜花,正开的茂盛,争奇斗艳,各显芬芳。

远处看到一排围墙,隐隐显出几件茅屋,青青的旗帜迎风飘展,小桥立在一股清澈的小溪之上,乘着游兴,我信步走过东边的山岗,看到黄莺欢快的啼叫,燕子自在的飞舞,蝴蝶正忙着在花间起舞飞扬。

读读,这是多美的春光呀!尤其是词里面上下阙的最后一句,不正是我们春游踏青时看到的景象吗: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多么朴实无华的句子,却又处处透出春意盎然。

文/张家公子名无忌

唐诗宋词中,你最喜欢的一首是什么?

应该是唐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述了一种夜晚优美的意境。

唐诗宋词中,你最喜欢的一首是什么?

1、唐诗:李白《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诗仙太白飘逸的诗风,浪漫主义的情怀写在侠客身上秀丽灵动,大气隽永。

2、宋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词作豪放派的气势真的是无人匹敌,就如同他率五十骑勇闯五万敌营的胆识一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