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读就想抄下来的诗是什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你第一次读就想抄下来的诗是什么?
不经意间在某个诗社的平台上,我读到这首诗——《一个留守学生的日记》,让我不能自己。
今天上数学课
老师打了我两次粉笔头子
特准。第一次是因为一个女人从窗外经过
我看入了神。第二次是她返来
还是从窗外经过,我看入了神
老师骂我小小年纪不学好
他不知道她走路的样子
太像我的母亲了
(诗|唐以洪)
这是一篇普普通遍的文章,普通到一看就懂,普通到不用修饰,随心所发的文章,普通到人人都深知故意背后的社会现象。不。当我刚看完开篇第一段时就被一句太像我的母亲了而打动。那种思念,那种想象,那种天地下最动人的心弦都不都是在这句话语上吗?各位读者,你们说这篇文章普通吗?他捕捉人们最原始的,最根本的情。同时又反映出孩子面容上的希望与无奈。只带着一点想象而走神。老师此时此刻没有去责备,而是用一篇普通不过的文章告诉大家。提出一个思考:怎么样去关心这样的群体呢?(钱炳伍留言)
留守儿童,一个沉重的话题。作为一所农村小学,那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
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背井离乡是他们没有办法的选择。
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一个非常普遍的庞大群体,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的真的只是多一些耐心,多一点共情。
你第一次读就想抄下来的诗是什么?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练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毛泽东
你第一次读就想抄下来的诗是什么?
我第一次读就抄下来的诗词是毛泽东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这首词深刻地反映了当时革命正处于严重危机的关头。毛泽东面对祖国雄伟的河山,抒发了对蒋介石反动派的无比愤慨,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使灾难深重的祖国获得彻底解放。
你第一次读就想抄下来的诗是什么?
我第一次读就抄下来的词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然;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你第一次读就想抄下来的诗是什么?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一切景语皆情语”,此诗清新淡雅,凄美柔婉,一唱三叹,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读来令人心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