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李清照是在什么心境之下写出巜声声慢》的?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篇代表作。在靖康二年,由于金人的铁骑南下,打破了词人平静、舒适的闺房生活。特别是夫死家衰、颠沛流离的生活使李清照悲愁无限。因而,积郁于心而行于言,用自己的血和泪写下了《声声慢》一词。在词中,词人李清照真切地表达了自己晚年凄凉孤寂的处境和悲苦的心境。全词如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运用反诘句,不但揭示了词人李清照内心的愁之多,而且具有“欲说还休”的审美效果,不但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吸引读者去“寻寻觅觅”,而且更加感受到词人李清照晚年无限的痛苦与悲凉,认识到国破家亡给人民带来的不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