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suv第一名是什么车?
被邀请回答。
大家好,我是橙子优车。
很高兴为您解答这类问题,喜欢的可以点击加关注哦。
首先我们先回答楼主的问题,在国内中型SUV的第一名🥇,我们认为是宝马X3。
说到汽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目前国内很多家庭,目前都拥有小汽车,小汽车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一种标准配置。
不知什么时候,SUV车型成为国内很多家庭或者个人买车的一种标准,他们至少第一选择是会去考虑SUV。就跟那些欧美国家的人们一样,喜欢MPV车型。
OK,回到楼主的问题,在中型SUV中谁排第一?
我们上面已经回答了,宝马X3是排名第一。为什么我们会推荐宝马X3呢!
大家都知道,宝马作为纯德系豪华品牌,在引入国内后,一直被大家所关注熟知,并且以豪华车型著称。
宝马X3一直是进口车型,之前的售价一直都是50W以上,自从国产化后,让更多的国人可以更近一步接触到国产的宝马X3。新款宝马X3是BBA同等级中,唯一没有改变轴距的,但是也不影响它的乘坐空间。
新款宝马X3新的家族式设计,让很多人喜欢。那么宝马X3为什么是中型SUV第一名呢?首先宝马X3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8档手自一体的变速箱,车身长宽高4717/1891/1689mm,轴距为2864mm。后备箱容量最大可扩展至1600L。
2.0T最大动力为252马力。可是开起来没有觉得肉,提速还是杠杠的。动力充足,档位变换平顺,无顿挫,很舒适。整车重,动力足,高速运动模式,无敌了。
宝马最讲究的操控在宝马X3上体验得很全面,操控精准,方向盘指向也很精确,开起来的感觉完全不像其它SUV,就像豪华轿车的那种乘坐感觉。
朋友结婚买了一辆X3,他187cm的身高,体重220斤,坐在驾驶室,基本没有压力。开起来也很顺畅。所以宝马X3无论是外观颜值、操控性能、豪华程度都是一流的,值得考虑。
好了,今天先聊这么多,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交流。
想要了解更多汽车资讯,请上懂车帝APP,这个上面各类汽车资讯应有尽有。
中型suv第一名是什么车?
这个排名就很难了,每个懂车的人心里都有一辆车,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辆第一名,但是最终能获得好口碑的中型SUV就只有那么几辆车而已,个人觉得好的车子质量最重要,跟销量什么没有关系的,因为质量好才有安全感,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中中型SUV的第一名:
虽然我的是A4L,但是挡不住我对XC60的热爱,我心中的第一名老款沃尔沃XC60,没有别的,选择沃尔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
我最好的兄弟15年买的XC60,开了5年多了,差不多4W公里多一点,和大家聊聊他的驾驶感受和售后服务这一块。
一、安全驾驶方面第一点:驾驶沃尔沃的汽车,安全感是特别强的,车子必须是插上安全带才能行驶;
第二点:驾驶过程中遇到陡坡路段,如果车速稍快出现了腾空的现象,安全带会瞬间自动缩紧的,然后平稳落地之后又会回原位;
第三点:走高速的时候,车速达到120的时候,驾驶的感觉很平稳,就像小车开80-100差不多,变道什么的都很平稳。
二、空间方面前后排座位的空间都相当足,对比同款BBA车型的空间来说,丝毫不差,而且后备箱的空间很大,特别是对于结婚家庭来说非常方便,周末一家人附近景点度个假什么的,完全不用担心空间不够用。
三、价格方面BBA的备胎,自从吉利收购之后,沃尔沃的销量也在稳步增长,但是由于品牌认知度等等问题导致销量比同级别的车型还是差上许多,所以价格上优惠力度也挺大的。
四、保养维修方面这方面的费用可能有点小贵,但是也能承受,小保养还好,如果换配件的话是挺贵的。
五、故障方面15款的故障还是比较少的,跟现在的19款、20款相比,那15款的车子问题就是九牛一毛了
写到最后虽然在维修保养上面,沃尔沃4S店有点坑,但是其他品牌的4S店也不都是善类,只是我朋友跟我说钱都不是太大的事情,售后服务方面做的也不是很好,车子虽然是不错,但是其他方面要差点。
所以回到题主的问题,在我心中第一名是老款沃尔沃XC60,现在的虽然也不差,但是毛病比以前的要多很多,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只看重车子的本身的话,可以考虑购买。
中型suv第一名是什么车?
中型SUV是个比较含糊的概念,我就来说目前热度较高的几款车吧!
国内市场上,汉兰达真是一款现象级的产品,从上市开始就在加价,一直在加价,从未停止加价。
那市场需求如此旺盛,汉兰达的销量是不是一飞冲天了呢?还真不是,旁边还站着两大哥微笑不语呢!
相比汉兰达月销八九千辆,年销十万台的数据,途观L和昂科威就有点不屑了。
这哥俩一个最低月销1.5万,最高2万,全年22万(途观L)。另一个最低月销1.1万,最高2.2,全年20万。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口碑和销量不成正比。当然了有些人会说,汉兰达受产能限制。但您“产能不足”都快十年了,五菱月产能都超5万了,哈弗H6月产能也超5万了,您能告诉我,广汽您用了什么黑科技,汉兰达产能上不去?!
公允地说,汉兰达是款不错的汽车,新老两个版本我都开过,综合品质确实很均衡,但也就是很均衡而已。
绝达不到口碑里宣传的那么好,所以某种程度上你不得不佩服日本人造车时的嗅觉。
他们总能在细分市场上最先发现用户需求,并最早提供一款刚好能满足需求的产品,最难得的是,他们提供的新产品通常质量还很稳定。这是日本人最厉害的地方,同样例子也发生在CRV身上,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当年CRV刚开始拓展suv市场时,也是一直加价销售。
是不是有种“同样配方,同样味道”的感觉?所以“产能不足”这个老梗就别用了,“饥饿销售”保证产品利润最大化,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但现在中国车市不再是CRV的那个时代了,用“饥饿销售”积攒人气,推高口碑,提高二手车溢价能力的做法,不是不能成功,但危险系数正在增加。
这不市场上,除了途观L和昂科威竞争以外,后面又跟上来了两个小兄弟。第一个上来的是个大块头,三围数据5039x1989x1773mm,轴距2980mm,比汉兰达大了一圈,7座布局的内部空间比汉兰达更有优势,这就是大众途昂。
按说,用大众途昂和汉兰达相比有点欺负人了,毕竟途昂是不折不扣的大中型SUV。
但别忘了,虽然途昂厂商指导价高达30.89-51.89万,理论上和汉兰达23.98-42.28万的售价不存在价格竞争关系。
可在市场端,途昂的优惠力度达到了6~10万,最低售价下探到了24万左右,而汉兰达却一直在加价销售,此消彼长同排量汉兰达四驱最高配的价格,已经超过了途昂四驱中配的价格。
差不多的价格,明显大的尺寸,对于偏爱大车中国消费者来说,显然途昂更受追捧。2018年12月份销量首次突破了一万关口,超越了汉兰达的8900辆。
我就奇怪了,大众怎么就没有产能受限的问题呢?大众可是在途昂产能冲高的同时,还保持着途观L的高产能,探岳的产能销量也在一万以上,大众是怎么做到的?
除了途昂这个大块头向下挤压以外,另一个向上探索的是比亚迪唐。自从挖来了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比亚迪的设计终于在线了。随着新款“龙脸”系列外观的上市,比亚迪的销量也节节走高。
2018年,唐的月销量逼近万辆大关,其中插电混动(DM)6807,燃油版3957,已经超越了汉兰达。
2019年1月份唐的销售已站在1万辆以上,其中DM6908辆,燃油版4023辆。另外,全新唐EV 600也要来了,目前订单已超过5000辆。
综上所述,从产品力的角度上说汉兰达、途观L、昂科威、途昂和唐基本在统一层面上,只是厂家调校的倾向性不同。
我相信一定有人会拿汉兰达的保值率高作为理由,但我跟您说,途观L的保值率一样高的令人发指。大家没感觉,只不过是因为很多人根本分不清途观和途观L而已。
是不是依旧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很多时候,口碑都是被神化的,只有数据才会说实话!
中型suv第一名是什么车?
中型SUV之最,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大盘点!看看和你想是否一样。
一、油耗第一名:大众探岳VS途观L这哥俩谁是第一名不好说,关键看颗粒捕捉器堵的程度。4.0T的奔驰GLC AMG,V8发动机,510Ps马力,最大扭矩700Nm,零百加速3秒多,油耗不过25个!大众探岳,2.0T,零百加速8秒级别,油耗干到三四十个油不算新鲜!就连1.4T的EA211,都能干到30个油,让奔驰C63黯然失色。
当然,探岳或者途观L新车出厂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工信部油耗只有7L左右,2.0T高功率版也才7.5L,实测油耗也不过9L。可这是理想车况,新车状态。等你开了一段时间,尤其是市区的拥堵路段,颗粒捕捉器达不到再生条件,动力就会越来越差,油耗也会越来越高,直至让C63、揽胜星脉、保时捷Macan这种大马力油老虎惭愧无地。
什么是颗粒捕捉器?简单说就是给排气管子带了个口罩,以应对环保要求。其实大部分涡轮增压车型都有,但是这么垃圾的,唯大众一家!正常状态下,颗粒捕捉器会拦截燃烧不充分的颗粒物,等到路况好,燃烧充分时,再通过高温气体把这些颗粒物烧掉,也就是颗粒捕捉器的”再生”环节。然而很多人用车环境是比较单一的,上下班两点一线,都赶早高峰,平均车速不到30Km,无法达到颗粒捕捉器的再生条件,于是颗粒物越堵越多,排气越来越不通畅,动力下降,油耗升高,如同被人在排气管子里堵了个钢丝球一样。
而厂商面对这样的投诉,答复就是:多跑高速。净化网络环境,使用文明用语,净化网络环境,使用文明用语,净化网络环境,使用文明用语……好了,跑高速,让颗粒捕捉器达到再生条件的确是可以解决问题,不过高速费、油费你给报啊?跑高速存在的风险你承担吗?浪费的时间谁负责?我买条狗遛狗我认了,我特么买辆车没事还得溜溜车?
以至于,现在网络上催生出一种“代跑高速”的业务……
你郁闷吗?是不是总感觉胸闷气短,四肢无力?跑跑高速就好了。
除了是油耗第一名以外,目前这两款车也可以并列最差中型SUV的第一名!最差!最烂!最恶心!
二、动力第一名:奔驰轿跑C63 VS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油耗第一名的名头被探岳、途观L抢走了,但是动力的第一名,C63的名头算是保住了 。
C63其实是4.0T的奔驰C级 AMG的简称,SUV里也有,轿跑SUV的C63,零百加速3.8S,4.0T的V8发动机,最大扭矩700Nm,510Ps马力。在中型SUV里是当之无愧的性能之王。不过来自意大利的著名跑车品牌,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对比之下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四叶草版的2.9T的V6发动机一样可以压榨出510Ps马力,最大扭矩600Nm依然可以让Stelvio跑进3.8S。可以和C63打平,两者并列第一。
其余,像是宝马X3 M和X4 M的雷霆版,3.0T直列六缸发动机一样可以爆发出510Ps马力,不过零百成绩4.1S,还是略逊一筹。奥迪SQ5,3.0T要在5秒以上,2.9T的保时捷Macan最好成绩也在4.5S左右,和C63和四叶草版的Stelvio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三、最强产品力:唐DM VS腾势X上面提到的奔驰C63、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四叶草,包括Macan、X3M、X4M和奥迪SQ5,这些都是豪华品牌,落地价格全都在百万级以上,动力在强,真正能摸到的人其实并不多。而且这些车的动力都是建立在大排量发动机的基础上的,动力强油耗也高——虽然买这些车的人根本不在乎油耗吧。但是从综合性能的角度看,更强的动力同时更低的油耗才是汽车发展追求的方向。
一款车的产品力,不仅仅包括了动力、油耗、操控、空间、舒适等方面,还包括了价格。上述豪华品牌动力和操控,包括舒适度是顶级的,但是油耗、空间表现则很一般,如果再加上价格因素的话,那基本上谈不到什么性价比了。
说产品力最强的中型SUV,比亚迪唐DM和腾势X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两者性能完全一样,其实就是换壳车,腾势是比亚迪和奔驰合资创建的品牌,腾势X用的是唐DM的动力总成,空间、尺寸,包括指导价也都相差无几。
以其中的唐DM为例,顶配售价不过28.68万元,是中产绝对够得着的价格,零百加速成绩4.3S,比之宝马X3M都不遑多让,甚至还超过了百万级别的保时捷Macan。而油耗方面,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上面提到的几款豪车,油耗几乎没有低于12L的,像是C53,更是高达20L以上,而唐DM,日常在市区代步完全可以纯电行驶,实现零油耗,百公里用车成本不足10元。即便在低电量的情况下用纯油跑,百公里油耗不过7.5L。
空间方面,都是中级SUV,差距其实并不大,唐DM车身轴距2820,算是中规中矩的水平,7座布局,对家用来说更加友好,更加全面。包括220V外放电功能,360全景影像+哨兵模式(远程在手机APP观看车载摄像头上的画面,实时监控),遥控驾驶……都是豪车都没有的黑科技。
目前唐DM双电机版售价分别为26.68万和28.68万,并没有什么优惠,而腾势X目前优惠7万!全系双电机,入门版只要22万起,顶配也不到25万。只是和唐DM相比,没有了三电终身质保,电池只保8年。
三、空间尺寸第一名:丰田皇冠陆放VS奔驰GLC并没有做特别详细的调研,若有疏漏还望指正。
所谓A级、B级、C级、D级车,对应的是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和大型,现在都是按照车身尺寸和轴距划分的。以前老国标GB/T9417—1988《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中,轿车的分级是按照排量来分的,1.0L以下是微型,1.0-1.6L是紧凑型,1.6-2.5L是中型……不过这个分法早就被淘汰了。比如说奥迪A6L,红旗H9,有2.0T的版本,也有3.0T的版本,一款车能弄出俩型号来。16款老帕萨特最低1.4T,最高3.0L,横跨三个车型。
现在这个标准已经被废了,但是又没有新国标出来,所以现在所谓A级、B级、C级车的界限非常模糊,大致是按照轴距来划分的。轴距小于2350是微型车,2350—2500为小型车,2500—2700为紧凑型车,2700—2850为中型,2850—3000为中大型,3米以上为大型车,也叫豪华型。轿车如此,SUV也参照这个标准。
但是这个标准也要被玩坏了,因为各车企为了宣传自己的空间大,所以明明是中型车,偏偏要往紧凑型里挤,为的就是形成竞争优势,对竞品实施降维打击。比如说速腾、秦Plus、传祺影豹,轴距都超过了2700,依然在紧凑级车里混日子。而别克君越,车身超过5米,轴距2905,仍旧算中型车,而20款路虎极光,才4米3多,轴距2681,也说自己是中型车。还有新上市的海豚,车身4米出头,轴距就干到了2700,你总不能把它分到中型车里吧?小型车的尺寸,中型车的空间。
所以呢,现在就只能是车企说啥是啥,它说自己是中型就是中型,说自己是紧凑型就是紧凑型,不过中型SUV,再大也大不到哪去。我粗略地查了查,从车身长度来看,第一名应该是将要上市的丰田皇冠陆放,车身5015,宽1930,高1750,不过轴距只做到了2850。感觉是硬生生把轴距缩短,好挤进中型SUV的队伍。我们对比几款热门的中大型SUV,就知道陆放是什么级别的了。进口X5,车长4930,昂科旗,车长4981,开拓者,车长4999……
而按轴距看,第一名应该是奔驰GLC,虽然车身长度只有4764,在中型SUV里都不算大的,可是轴距给干到了2973。要知道,轴距不足2米9的中大型SUV比比皆是。
其实还有一款中型SUV,轴距比GLC还过分,那就是福特野马 Mach E,因为是纯电车型,4730的车身,轴距愣是干到了2984。只不过因为是纯电车型,轴距方面比较占便宜,所以单列出来。
四、低价第一名:捷途X70M其实单论价格,捷途X70M并不是最低的,指导价格最低的其实是五菱宏光S3,起售价还不到6万。然而作为一款车,承载着消费者的安全和幸福,行驶在路上,最起码的安全保障还是要有的。五菱宏光S3,我不说它是换壳的面包车,但是全系除了顶配以外,连ESP(车身稳定系统)都没有。而且低配没有一个气囊,这种低价是用安全换来的,故此将其除名。而符合最低安全标准的顶配,价格要8万了,已经失去了优势。别忘了,五菱的全称叫上汽通用五菱,其实是合资车。
所谓的最低标准就是:可以是手动挡,但是最起码要有正面气囊,有ESP。否则那不叫车,叫移动棺材!
按照这个标准,最低价的就是捷途X70M了。说是中型SUV,或许还没有很多紧凑型大,轴距2745,算是勉强够到了门槛。最低配也是没有ESP的,谁如果要买的话一定要注意,排除掉没有ESP的选项,2020款手动旅伴型,指导价7.39万,优惠完6.69万,应该是价格最低的在售中型SUV。
老旧的1.5T发动机配手动挡,便宜就是唯一的优点了。车肯定和那些八九万的车比不了,不过我觉得过了最低的可以买的门槛。最起码主副驾驶都给了你安全气囊,最起码胎压显示、ESP都是全的,甚至还给了你倒车影像和定速巡航功能,方向盘竟然是皮质的,座椅也是仿皮。甚至要有一块10.1寸的中控屏,支持CarLife!比一些合资的丐版不知道要厚道多少倍!
飞度多少钱?威驰多少钱?8万块钱的飞度给你啥了?真以为一车传三代呢?质保3年!而捷途整车质保10年20万公里。所以我才说低价,而不是廉价。
五、销量第一名:奥迪Q5L统计的是2021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中型SUV,前三名还是BBA,第一名Q5L卖了7.8万辆,宝马X3卖了7.3万辆,奔驰GLC卖了7.2万辆,差距不大。自主品牌方面,第一名是瑞虎8,卖了7万辆,第二名红旗HS5,卖了6.9万辆,第三名捷途X70,卖了5.5万辆。
再盘点一下中型SUV中,曾经的王者吧。以前一说中型SUV,都拿汉兰达做比较,以前和汉兰达比叫蹭流量,现在和汉兰达比叫柿子专拣软的捏。在没有强力竞品的年代,汉兰达靠饥饿营销,给人一种供不应求的错觉,一直是中型SUV的标杆。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产品直接对比之下,汉兰达被逐渐拉下了神坛,上半年销量45662辆,已经风光不再。
另外就是途观L,上半年依旧卖了64257辆,大众探岳,卖了48198辆。跟我杠销量决定一切的那些杠精,欢迎你们去买大众探岳。不知道这些选择了探岳和途观L的车主,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还会不会买大众。作为消费者,尤其是面对汽车这种需要动用全家一年以上继续的大件,真需要谨慎些,不多了解一下,到时候是不是要缴智商税,只能凭运气。
六、最值得买的中型SUV1、8万元以下:这个价位的选择不多,手动的捷途X70M,X70,干式双离合的不要选,故障率真挺高的。另外也要注意,ESP必须要有,这钱不值得省。
2、8—15万元:捷途X90、X95注意是1.6T+湿式双离合的版本,换壳的瑞虎8,质保时间更长。捷途作为奇瑞旗下的子品牌,狠起来连自己都打。广告语都明目张胆地写着:懂瑞虎的最终都选择了捷途。
3、15-20万元:唐DM-i,摩卡、GS8新款、瑞虎8鲲鹏版混动。唐DM-i属于降维打击,7座中型SUV,油耗干到5个,如果家里能充电就更爽了,用车成本极低,动力也够用,除了没有四驱,几乎无短板。摩卡一样更推荐日后出的混动版,现在的纯燃油版也不是不能买,对比2.0T的合资车,配置、性能各方面都是碾压局。现在紧凑级的玛奇朵要上HEV混动了,但是摩卡还没消息,如果混动版价格超过20万那就不香了。GS8一样是要等新款,搭载了丰田THS混动技术,油耗估计也能做到6L左右,广汽的2.0T发动机基本上是2.0T的天花板了,据说丰田都想要买。奇瑞的DHT混动一样值得期待,只是不知道瑞虎8的混动版能不能进入20万以内,如果低于20万,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超过15万,因为有宋Plus DM-i,唐DM-i珠玉在前,基本上燃油车都不香了。这是技术上的降维打击,只是车评人为了吃饭,还在鼓吹燃油车的好处,打压混动技术。我推荐的这几款车,混动都是前提。
4、20—30万:唐DM、腾势X、皇冠陆放、金康赛力斯SF5。依然全是混动或者增程式。唐DM和腾势X前面提到了,产品力最强。混动领域比亚迪是王者。丰田的皇冠陆放在合资品牌里还算有优势的,油耗应该能做到6L左右,空间尺寸在这个级别里是顶级的。电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对于提速还是很快的,不过受限于电池容量,也就是一脚而已。金康赛力斯SF5是增程式,双电机版,永磁同步+交流异步,搭配非常合理。唯一值得诟病的是发动机不怎么样,虽然没像理想那样弄个三缸,但这款1.5L的SFG15TR发动机实在是太弱了,大概率是在风光500上那款SFG15A改的。岚图Free上的增程器也是这款。
这几款车,除了唐DM以外,电池都不是终身保的,购买前注意一下。
5、30万以上:30万以上,你买的就不是车了,看性能,唐DM零百加速4.3S,百万级的好车,不过4.2S,两者差了三倍,肯定不是车的差距,而是品牌。30万以上,BBA可以买,XT5可以买,XC60、航海家、路虎都可以。记住,超过30万,你就是奔着豪华品牌去的,普通合资品牌不值这个价。
6、纯电车型,推荐奇瑞大蚂蚁。名字很LOW,但是性能不错,510Kw纯电续航,整车终身质保,几乎是全铝车身,14.98万起,在纯电车里还是非常超值的。
说了这么多车,我想你心中的第一名,一定在其列吧?
中型suv第一名是什么车?
中型SUV第一名具体是什么车,我觉得每个人心中的答案可能都不太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主观判断,个人喜好、以及用车需求。有人觉得中型SUV中的佼佼者是奔驰GLC、也有人觉得路虎星脉才是颜值担当。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豪华品牌SUV,拥有出色的产品力,本来就是应该的,价格在那摆着呢!如果让我选一款综合性价比较高的中型SUV,我觉得应该是本田冠道。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不是丰田汉兰达和别克昂科威呢?我个人觉得汉兰达虽然有7座版本,但是相比较而言大5座更加实用,毕竟7座SUV第三排座椅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与其这样倒不如将前两排的空间优化到极致。昂科威的实力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的优势也没有明显的不足,属于那种中规中矩的SUV。本田冠道其中一个核心卖点就是空间,因为冠道是专为国内消费者而设计的车型,所以本田深知国内消费者对于SUV的用车需求。既然选择中型SUV,基本都会对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有需求。所以冠道在乘坐空间上,可以说优化到了极致。座椅的舒适度、高度、宽度、腿部空间、头部空间,属于这个级别的标杆车型,很多尺寸比它大的中大型SUV,都没有冠道的后排宽敞,不信的话各位可以去看看实车,冠道的后排空间真心特大。目前购车群体趋于年轻化,所以车辆的颜值,直接影响购买力。对于冠道来说,车头的造型比较年轻运动,但是车尾的造型跟车头似乎有点不搭,我觉得这是冠道唯一一个需要改进和优化的地方。内饰方面在同级别、同价位车型中,还是比较不错的。高配车型采用的电子档杆和双层车窗玻璃,是其他对手所不具备的配置。冠道有两套动力总成,一个是1.5T+CVT,另外一个是2.0T+9AT。其中2.0T这套动力总成给我的印象比较深,主要是因为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配合比较默契,无论是动力表现、平顺性、燃油经济性、驾乘舒适性,都有着不错的表现。而且整车的隔音降噪,比其他本田车型都要好很多。岩哥的观点:我开车的习惯是先挑毛病,然后再说优点。但是对于冠道来说,我还真没找出太多的不足,毕竟还需要站在价格的角度去综合考量一辆车,所以按照冠道目前的售价做横向对比,我觉得冠道在我心中是中型SUV中的佼佼者。
我是岩哥,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我呦!
中型suv第一名是什么车?
中型SUV第一名是什么车?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广泛,每一辆车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而每个人对车的需求也不一样,当车上的优点和需求相对应的时候,这就是一辆好车,可以认为是排名第一的车型,但是问题中没有一个价格区间,就比如奔驰GLC、宝马X3都很好,但结合它们的价格而言就应该要好,不过相信现在主流的SUV还是大家所关心的。
汉兰达只要提到中型SUV就不能不说汉兰达,车辆没有什么突出的性能,但综合性是同级别中最优秀的,再凭借着极高的可靠性得到了市场认可,可以说成为了标杆车型的存在,以至于很多车型上市都先来和汉兰达比一下,已经不知被“完爆”了多少次,但论综合性现在还真没有哪款车能比得了,本身主要的缺点在于配置相对比较低,没优惠不说加价也成为了常态。
途观L、锐界这两款车讲可靠性、保值率都不如汉兰达,因为它们的优点主要在于行驶品质和舒适性,这两点在市区可能感觉不出来,但是速度快了以后差别就出来了,尤其是上了高速,更加扎实的底盘和优秀的隔音控制,在舒适性上比汉兰达要好,途观L和锐界相比较的话,锐界会更舒服一些,但是油耗和后期的保值率途观L占优,就是1.4T发动机的车型尽量不要去选择。
比亚迪唐DM相比综合性、舒适性、稳定性等没有数字衡量的概念来说,比亚迪唐在同价位中型SUV中有着实实在在的第一,那就是动力,4.5秒的百公里加速和大多数车型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别管是不是用了电机驱动,哪怕其他车型安装了飞机发动机,只要在同价位同级别,那动力也是第一,除此以外唐的电四驱响应速度极快,提升了行驶稳定性,就是品牌和新能源这两点让它后期的保值率相当的不好。
所以说无论什么级别、价位,很难说第一到底是哪款车,首先是喜欢,再能满足更多需求的车型对自己来说就最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