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讨厌韩国车?
作为一个韩系“车黑”,我应该非常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讨厌韩国车?有些人恨不得吹到天上去。
我此前评价,现在国产品牌已经把韩系车远远甩在了身后,结果引来大批韩系键盘侠的怒喷。说什么世界第五大车企,销量如何如何,说什么多次上榜沃德十佳发动机,说什么派沃泰变速器如何如何……正好借此机会,我们客观说说韩系车,也顺便回应一下上述种种观点。
一、排除民族情绪,仅从面对产品的角度,我们也有理由讨厌韩系车。民族情绪就不用说了,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原因,中韩关系从蜜月期迅速降至冰点。乐天集团灰头土脸,韩系车的销量也因此迅速萎缩。然而这其实并不是我们讨厌韩系车的主要原因,我们国人对于汽车的认知是非常“割裂”的,我们会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却有不少人以看国产车为耻。918刚过去一周,我们说着勿忘国耻,可是见了丰田、雷克萨斯还要加价买。甚至,我说日系、韩系车不厚道,都会有一群韩系粉丝打着中文来喷我。
端午节肯定不是韩国的,但是这些键盘侠是不是韩国的我真说不准。我本身并不讨厌韩国,也不讨厌韩国人——当然,也不怎么喜欢。但是我的确很讨厌韩系车,理由如下,你们只要不是韩国人,完全可以平心静气,看我说得对不对。
1、韩系车的安全性差
韩系是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车系,没有之一。根据美国公路保险协会(IIHS)发布的数据,韩系多年蝉联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车系,其中,起亚K2(锐欧)、现代瑞纳、起亚秀尔,死亡率都高居前列。
而在我们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也验证了这一点,现代菲斯塔、起亚智跑,包括领动、索纳塔、伊兰特,基本上是上一个跪一个。A柱没有不弯的!我们总说日系车是考试没输过,实战没赢过。而韩系车就连应试都懒得做了,安全性差到躺平!
很多韩系车主,包括韩系粉丝很难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觉得事故离他们很远。但是车企应当有这样的觉悟。你说乘员保护不到位,气囊没能接住脸,这可能是技术问题。可是A柱的强度和技术水平有什么关系?高强度热成型钢安排上不就完了吗?就是用料不够良心,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这样的车企难道不应该讨厌吗?
2、歧视中国市场
韩系车(包括日系)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对待欧美市场是一副嘴脸,而对国内市场又是一副嘴脸。前面提到的起亚智跑,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折戟沉沙,惨不忍睹。可是同款车型Sprotage,在美国IIHS公路保险协会的碰撞测试,竟然拿到了全优的成绩。难道我们不该气愤吗?
现在在售的第十代索纳塔1.5T就给你用干式双离合,而美版车,不管是多大排量,用的都是派沃泰的8AT。
车生东方则为干式双离合,生西方就是8AT。在我们中国A柱就弯折,被称为玻璃车,在美国就能拿到全优的成绩。那些吹捧韩系的人,想一想,你们在现代集团高层的眼里是什么?
二、韩系车水平究竟如何?国产车已经超越韩系了吗?韩系车用料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最劣质的材料,处处压缩成本,质量能保证吗?韩系车生锈问题是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生锈不是技术问题,就是成本压缩得太厉害了。很多人说国产车生锈,你也不看看您那国产车是多少钱买的?同价位合资能不能买到车。其实韩系、日系、德系和国产车,都是最便宜的有生锈问题。20万以上的车,很少很少。
另外,变速箱的问题也较为普遍。派沃泰的AT变速箱,稳定性还是可以的,但是干式双离合,故障率高是必然的。为什么现代有AT不用,非要选择故障率高得多的干式双离合?还不是为了控制成本,攫取更高的利润吗?
稍微懂的车的人都知道,问他干式双离合好还是湿式双离合好?都知道湿式双离合的耐久度更高,故障率更低。可是问他韩系车好还是国产车好?不少人还是会迷信合资,总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可是验证看着韩系车用的干式双离合,国产车用的湿式,愣是觉得韩系的干式比国产的湿式好,这不就是偏见吗?
不能否认,韩系车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里,并不存在明显短板,发动机、变速箱都有自己的技术储备。当然,底盘偏弱,转向机异响、卡滞是通病问题。现代可以做到完全不依赖供应商,独立造车,技术全面没得说,除了现代之外,就只有丰田和比亚迪能做到这一点。这一点需要辨证地看,其实还是和各家的策略有关,丰田和现代对于日韩而言都是支柱企业,小国的供应链不完善,也怕被大国卡脖子,所以才要全面坚持自主研发。而比亚迪在初期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另外一方面它是第一个玩电,玩插混的,那时候国内也没有成熟的供应链,只能自己生产。
很多吹捧韩系车的人其实对汽车的了解都非常有限,现在都是平台化,模块造车,而中国是现在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同时也有全世界最完整,最发达的供应体系。我们汽车工业在近几年才全面崛起,流水线是最新的。用我们现在最先进的流水线和国外已经运行了20多年的流水线比较,优势难道不明显吗?再看看我们国内的一线工人是什么状态,什么精神面貌?你再去美国底特律,看看那里工厂的工人是什么精神面貌?
过去,说国产车不行,没问题,那时候我们连自己的发动机都没有,即便有也是逆向研发别人的,工艺、技术水平都全面落后。然而现在,还说国产车不行,那就真是观念没转变过来。你们觉得韩系车比国产车好的,自己反思一下,你们这种印象是从何时建立的?有没有数据或者证据支持?
三、破除关于韩系车的各种迷信1、沃德十佳发动机:
很多人张嘴闭嘴就是什么沃德十佳,用以佐证国产车不行——你把国产车说得这么好,为什么国产发动机无一上榜?这些人真是又可悲又可笑。沃德是什么意思,估计总说这话的人,自己都没弄明白。其实沃德是美国的一家杂志,《Ward"s Auto World》,沃德十佳发动机是这家汽车杂志评选出来的,其权威性和专业性是存疑的。毕竟,汽车杂志作为汽车媒体,也是要接广告业务的,说白了也会接受“充值”并不是中立的第三方,拿它评选出的所谓十佳来作为论据本身就缺乏严谨性。
其次,这家杂志评选范围仅限于美国本土在售车型,这也是国产发动机无一上榜的原因,我们发动机再优秀,只要不销往美国,那就不会入围。所以十佳发动机上只有美系、日系、韩系、德系,而无一国产。
2、现代全球销量如何如何,世界第五大车企:
先要看世界第五大车企是怎么排的,如果按照市值排序的话,第五是蔚来,第四是比亚迪。前五里有两个是国产品牌。按照全球销量来看,那国产的确没有任何一家品牌能和现代集团相比。然而,下结论之前,您先想明白这几个问题:第一,韩国有多少家车企?多少个品牌,而我们国产有多少家车企,多少个品牌?
现代和起亚现在是一家,剩下双龙、大宇、三星,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我们国产品牌有多少?吉利长城比亚迪三大民营企业,长安一汽上汽北汽东风广汽奇瑞江淮这些国企或者地方国企。还有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哪吒零跑威马……还有不少二三线品牌就不说了。韩国是现代起亚集团一家独大,而我们则是百家争鸣。韩系车在全世界范围销量的确不少,可是我们这些自主品牌如果算作一个品牌,打上中国的标签,销量也不差吧?
3、你说国产车这么牛,怎么没销往世界各地?
你十年前说国产车不如韩系,我完全赞同,五年前说这句话,我不反驳,但是也不会附和。而今天,你再说韩系车比我们国产强,我只能说你对汽车行业的理解太过肤浅了。
没错,就是五年,五年前我们一线的国产品牌算是勉强跟上了合资水平的脚步,而这五年时间,则是以“中国速度”全面超越。不懂车的也没关系,你看看现在的合资车和五年比有多大的差异,而国产车和五年前相比,进步有多大?很多人坐在家里拍键盘,已经好多年没有去过车展,甚至逛过4S店了。住在大城市还能好一点,小城市跑的车依旧以五年前的车型为主,所以依旧在坐井观天。
这五年我们在技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技术已经转化为产品,可是产品要得到市场认可,要变成市场占有率仍旧需要时间。今年从各家的销量趋势可以明显看出国产车向上的势头,别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另外,很多人或许不知道,现在,我们中国才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换言之,这里才是各大车企竞争的主战场。我们自己家的碗里还没吃完呢,谁会去外面的锅里抢市场?今年,国产很多优秀车型都是一车难求的局面,比亚迪DM-i车型,坦克300、极氪001,都是供不应求,需要消费者长时间等待。尤其是比亚迪,一直在扩大产能,订单仍旧越积越多。
我们没有把车销往世界各地,一是需要时间,二是需要产能!
另外,还有一个点也是大家所忽略的。您觉得汽车国产不如合资,那么手机呢?几年前,也是三星、飞利浦、诺基亚、LG大行其道。而现在他们还有多少市场份额?现在都是华为、小米、OPPO、VIVO……你觉得华为厉害吗?那你觉得华为为什么没像韩系车那样在美国热销?华为不能,你觉得比亚迪吉利长城的产品再好,它们会让你中国品牌在美国站稳脚跟吗?它们对华为做了什么心里没数吗?韩系车他们可以开绿灯,因为韩国不足为虑,而且韩系车在欧美也占据的也只是低端市场而已,对他们没有任何威胁。
其实,比亚迪的纯电大巴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唐EV在挪威受到热烈追捧。长城、长安、吉利在东南亚、非洲都有非常不错的市场表现和口碑。如果市场可以足够公平的话,我们国产品牌热销全世界只是时间问题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韩系车的崛起,和韩国本土民众的支持分不开。而我们呢?国产现在已经不用您支持了,只需要您放下有色眼镜,站直身体,用理性客观的眼光,给一个公正的评价就好!
为什么大家都讨厌韩国车?
你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检车家的一名二手车检测技师。工作的原因经常接触各种车型,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还是相对有所了解的,下面我就从我个人的角度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以现代和起亚为例,聊聊我的看法:说不上讨厌韩国车,我们有个同事就买的领动,而且一直在开。
其实韩系车在国内还是火过一段时间的。
跟北京现代合资的初期,那时候火的是索纳塔和伊兰特,然后彼德希瑞尔来到起亚,K5出现之后,颜值真的吸引了很多的人。而且,那个时候论性价比,韩系车占了很大的优势。车圈早前流传的“屌丝三宝”,韩系车就占了两个,索8和K5。
其实在车型更新迭代方面,现代还是速度挺快的,比如名图,2013年上市时,竞品只有速腾,又比如朗动,上市时竞品是宝来朗逸K3,而那时,思域还是9代,卡罗拉也没改款。
但是,韩系车也就这点优势了。
比较争议的是玩N代同堂,在这一点上现代起亚玩得贼溜。不说起亚和现代共享平台,只说现代:朗动上市时,喊出了伊兰特主打出租车市场、悦动主打家用、朗动主打级别更高的人群,其实也能理解,问题是你又出了领动又想怎样?新瑞纳上市了,老款改名悦纳,又想怎么样?新车优惠降低了,但是老车主在换车时也跟着亏了。
有一点没有争议,就是在国内市场上它没有底蕴,或者说更大的品牌影响力,以至于韩系车火的时候,从B级车上就开始乏力了。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是没底蕴。卡罗拉、思域改款后就不说了,和南北大众比依然如此,B级车方面,在豪华品牌还没有下探的时候,日系三兄弟和南北大众在B级车市场中的产品还是很坚挺的。
而在品控方面韩系也没有太多的口碑。至于高端…你见过哪个高端品牌说过,你买了后开一年不满意厂家8.5折回收的?现代说:我雅科仕可以。现在虽然成立了捷恩斯,但是只能说:晚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后来者居上,你主打性价比,而国产品牌已经赶上来了,至于颜值也已经不是一枝独秀的时代了,实在不行,我咬牙贷款上BBA总行了吧?
而在技术方面,似乎除了当年的NU发动机,也没什么太多可圈可点的了,虽然也有混动,但是和丰田本田比…也只能存在价格优势了。
然后就是某导弹事件,这个话题不展开说,懂的都懂。
最后说一下韩系车开起来的感觉,我开过瑞纳,也开过朗动、索纳塔8和胜达,总感觉变速箱和发动机传感有点迟缓,而且,瑞纳开时间长了,发动机舱总是油油的感觉。
好了,就先回答到这里吧。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希望能帮到你的。如果你有任何二手车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在下方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我一定尽我所能帮你解决。我是检车家的一名二手车检测技师,愿意做你最懂车的朋友~
为什么大家都讨厌韩国车?
韩系车我没买过,但是身边的同事很多买了韩系车,大抵说一下三位使用者的使用情况吧:
1.迟某,车型:起亚狮跑,手动挡,目前6年,6万公里,问题:车天窗漏水。我的这位同事买的起亚狮跑,整车车况较好,车辆一直正常保养,没有什么激烈驾驶,整体使用感受较佳,空间大赞,在同级别中无出其右。除了天窗漏水外无其他问题。
2.孙某,车型:起亚智跑,起亚福瑞迪;福瑞迪手动挡,驾驶2年,5万公里;智跑自动挡,驾驶3年,8万公里,问题:福瑞迪由于激烈驾驶加他自己非法改装等等。。。接近报废,智跑…………由于车主本人激烈驾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悬挂等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性破坏性损坏…………比起迟某,这位孙某就比较的。。。怎么说呢,一句话“家用车,赛车手,公路飙车没朋友”就是比较爱玩,喜欢开快车,驾驶风格也潇洒,用王羲之的话说“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辆车最后都换了,这俩车最后也没有善终,实为可惜,不过这位兄台修车可花了不少银子,修车钱和改装钱能买个普拉多了。。。。
3.李某,车型:现代胜达,3年3万公里,问题:这位同事比起上两位同事要惨的多,发动机机油增多乳化,变速箱故障。关键是他正常驾驶,SSSS店保养维修,就这样,还是出现了这些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不大,是车载电脑ECU升级后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行车电脑的逻辑思维有点问题,退到上个版本的程序就可以解决问题,but!四儿子店不给降级!网上所有的解决办法都是通过降级来解决问题,第二个骚操作是把发动机机油口用胶带什么的封死了,以前你能发现机油乳化是因为你能打开机油盖,现在我封死了你就看不到了,所以没办法看是不是有问题,如今该车的变速箱好像也有些故障,具体就不得而知了,他发现车有问题,还跟我有点关系,亚洲龙双擎机油增多事件大家应该多少都知道,那阵子,我特别紧张,虽然最后还是增多了,但是没乳化。
综上述情况,我觉得韩系车吧,老车品质或许会好一点,手动挡车型比自动挡能靠谱些
为什么大家都讨厌韩国车?
不能都讨厌,我自己就有两辆,现代新悦动,民族情感和车的质量没关系,为啥又买了一辆?因为第一辆7年了,没毛病,连小毛病都没有,所以,去年又买了一辆,趁着现代的销路不好,价格便宜不好,我觉得啊,咱买车,买的是实惠好用,不要想别人怎么说,他们都是道听途说而已,真要问现代车哪儿质量有问题?对方肯定答不出来,因为找不到毛病啊!他们讨厌韩系车,是受大环境影响,民族情感!咱就一普通老百姓,咱就觉得值,油耗低,故障少,价格合理,这不就行了!
为什么大家都讨厌韩国车?
你好,我第一部车就是韩国起亚K3,凭我用车的感受和体验来看,个人认为主要是大家都会韩国车跟国产车起步时间差不多,又比国产车会贵一大截,另外一点就是韩国车掉价会比较快,一般新款上市一年会降好几万,相当于自己开几年不想开再卖掉的时候二手残值低,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都没换车的原因。
一、消费者原因:我先来分析比较一下“韩系车”的一些共性就能知道- 首先是韩系车普遍性比较强的缺点,这也是韩国车真正的命门,那就是机械完善程度。转向的轻松及精准与否/变速箱对动力的梳理/发动机的细小震动/底盘的极限动态等等。
在这些也许并非只考验制造本身而更多需要调教/设定搞出来的东西上,比如现代车上略显怪异的电动助力,无论极限还是舒适都在各大测试中表现不佳的索8底盘等,这些甚至谈不上“瑕疵”的东西却又的确是能被感知的差异,这方面以仿制起家的韩国车虽然近年进步巨大,但总体上的大多数车型与成熟大厂仍有可见的差距的根源。
事实上,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也要越过这道坎,相比合资品牌往往参数和性能指标不弱但开起来还是能分出高下。
- 其次说下质量,也就是可靠性,要是以美国数据参考,韩系并不比欧美系差,略输日系两田一筹而已。
- 接下来说说安全性,碰撞试验仍然是唯一能被拿来参考的标准,韩系车仍然没有表现出弱势。
- 最后是品牌形象,韩系几乎没有高端品牌,欧美日都有一众豪华品牌和超跑,国内能见到定位最高的韩系似乎是仍然没有摆脱仿制标签的现代劳恩斯,往高端走仍然能力不济。形象这东西可大可小,可往大了说是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展示极限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韩国人已经证明了他们可以造出一辆低价的有竞争力的车,确实是已经赚到了一些市场和口碑,但他们还没有证明自己有挑战汽车工业尖端的能力。
- 综上而言,媒体与业内对韩系车的差评大抵来自第一条吧,这并非每一个产品,但总体的机械完善程度与先进大厂仍有差距;大多数消费者对韩国车的不佳印象更多来自品牌,也就是说,你都好没造出过一个响当当让人艳羡的车子,那我凭什么要相信你?
韩国,又名南朝鲜。汽车工业其实是起步于二战后日本和美国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大概就是1967到1980这个时间段起步的。
- 我们都知道,汽车工业是重工业的一部分,这个行业里的很多东西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发展早的国家就是比后发国家的技术要好。世界上最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是英国和美国的,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企业是德国和日本的,这几个国家的重工业发展都要比韩国领先了几十年甚至到一百年左右。
反观国内,回到10年前,韩国汽车起步仍然早于我们,那时国人对现代等韩国品牌也是没什么多大偏见的,那时候甚至直到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还保有大量的现代索纳塔,索纳塔和伊兰特,起亚的赛拉图等是国内很多城市的标配出租车。
回想那时,韩系车,比如伊兰特、索纳塔、千里马等为代表,就是一票的性价比高车子,那时候国产车都是啥?奇瑞QQ、东方之子、吉利豪情,比亚迪F3也才刚出现,以今天标准去衡量,那都不是什么车,而经过这10多年发展,中国本土品牌的造车水平,20万元以下车型,跟韩系车比起来,就没什么特别明显差距。
如今随着国内汽车的普及,进入千家万户,各家品牌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加上韩国工业起步晚,品牌相对单一孤立的韩国汽车产品,肯定首当其冲成为攻击的头号目标,关键现代甚至还占着8%的国内市场份额,这块肉谁会不想吃呢。
三、本质的硬伤:撇开价格谈车型优劣也都是耍流氓的最后,我总结韩国的本质硬伤,其实就是性价比,一直没有高端的产品,但你撇开价格谈车型优劣那都是耍流氓的作风。
如果夏利只卖3000元,它就是神车,如果1.6L的高7敢卖30万,哪凉快哪里呆着去。品牌和车型的定价就基本决定了这个品牌和车型的定位。
- 从这个方面来看,韩国车确实不如欧美日。现代起亚自己已经认怂了,大家也不要争。毕竟做企业的都不是慈善家,没人会与利润过不去,能卖的贵,为什么不卖呢?当然是因为韩国车就算标价高了也卖不动,是徒劳,为了销量还需要降价,进而造成品牌掉价很快很大的不良印象。
我就举个实例,既然很多人都以紧凑级为例,那我也选择该级别几辆代表车型,即全球战略车型,而不是像朗逸那种特色产品做对比,且均均为自动档入门车型,因为厂商经常将手动乞丐版报价拉低,造成车型整体便宜的假象。
- 通过对比上图可以很明显看到,售价高7>福克斯>卡罗拉>朗动,在终端零售价上,哪怕是上市数年的福克斯,价格依然高过刚刚上市的卡罗拉。虽然从配置上看,高7和福克斯多了ESP和日行灯,但这两样的成本差价绝对没有售价体现得那么多
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大众和福特的品牌溢价水平更高,因此可以支撑起略高的配置。好了,这就是四国汽车工业平均水平的基本体现。如果还不理解,你也可以请参考iPhone手机,当初4999就是手机的标杆,哪怕三星盖世系列也卖过4999甚至更高,但是3个月后,iPhone还是4999,三星大约就只有4599了,韩系车本来就没有高端车的命,这个心智永远都抹不掉了。
总之,事实上韩国汽车今天正在也许就是正在转型中的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将来要走的路一样,难免会受到质疑的,就像当初手机和电视原本大家鄙视韩国货,后来三星也曾在高端证明了自己,只是后来又被国内品牌给挤下去了。
- 对此,我们要做的无非是:一是要把你能做的做到更成熟与完善;二是挑战别人能做而你不能做的,并且尽力做到更好去赢得对手和业界的尊重,这次是值得去做的,不是吗?
为什么大家都讨厌韩国车?
为啥要讨厌啊,挣点钱多不容易啊,我去年刚换掉的途胜,开了11年,接近30万公里,没换过大件,保养都是路边街头小店做的,就是后期油耗有点高了,轮胎也不行了,后面减震也不太好了,老拉货。也从没把我拉半路的,就这,换车还卖了2万多呢,换了个起亚新一代智跑,开了快4完了,啥问题也没有,就是新车的时候,里面味是真大啊,我觉得韩系车还是不错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