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感觉海马品牌在国产车里面并不出名?
海马:不是兄弟无能,只是竞争对手太狡猾了!
我个人总愿意把国内车企分成一二三线,海马虽然也比较冷门,但是我还是把它放在了二线,它并不像销量表现得那么差,只是在过度自我消耗,没能跟上竞争对手的脚步,一步落后,导致步步落后。
海马为什么是二线,不是三线?它当然和一线的比亚迪吉利长城什么的比不了,但是比三线的众泰、猎豹、力帆、汉腾、汉龙什么的要强了许多。我区分二线三线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有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人家海马的发动机虽然是与国FEV联合研发的,但总也告别了用三菱发动机攒车的阶段,如果不是一线品牌这些车企这么给力的话,海马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海马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否则小鹏也不会找它代工,只是和一线品牌尚有差距。
国内车企,营销和技术你总要占一头。吉利、长安、长城、奇瑞,包括上汽、广汽,人家哪个玩营销都是一把好手。上市什么车基本都能掀起一波热潮。而且它们本身水平也不差。比亚迪算是个另类,那简直就是营销黑洞,但是它技术强啊,强到没朋友的那种,手里俩王四个二,哪怕不会营销,拆单出你也要不起。
比亚迪不用比了,我把一线品牌分为一超多强,比亚迪算是超级水平的,人家提前在新能源布局,这一步领先就步步领先。刚刚奥迪也宣布停止燃油发动机的研发,明眼人都能看出未来的趋势,比亚迪势不可挡。
而一线中“多强”是什么水平?首先,车不差,基本上都有超越他总价为燃油车的实力,然后营销很强,某些拳头产品的确很有市场竞争力。而海马呢?有一说一,造车水平其实不低,最起码不低于同价位合资的水平,但是营销这一块太拉跨了,本身你产品力就没人加强,又不会吆喝,那怎么能卖得好啊?
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在十几年前,所有国产车企都在用三菱发动机造车,都在山寨,都在逆向研发,所以那时候大家基本上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那时候,比亚迪靠一款山寨花冠的F3,把轿车价位拉低到五六万元左右,一款产品热销,让比亚迪淘到了第一桶金。之后,比亚迪把大部分钱花在了研发上,F3DM横空出世,进而是DM2.0时代的秦、唐,到现在,在新能源领域站稳了脚跟,说是新能源领导者并不为过。
长城除了本身皮卡领域以外,也是一款H6包打天下。外观设计加上不错的品控,那就是街车。长城拿到了这一波造车红利,也非常注重修炼内功。过去说H6油耗高没错,但是现在,2.0T的第三代H6在各方面都不逊于20万价位的合资,油耗也得到了很好的兼顾。F7X百公里加速6.6S,几乎可以成为同级别的标杆产品。现在柠檬平台,混动DHT,早就实现了模块化平台造车。
吉利在轿车领域的帝豪,在SUV领域的博越,奠定了市场地位。在钱包鼓了之后,收购了沃尔沃,打造了自己的豪华子品牌领克。是国产也好,算合资也罢,收购沃尔沃这一步棋算是走对了,不光是品牌形象的提升,技术、管理方面也让吉利受益匪浅。
而海马呢?普力马、S5、S7和福美来也都火过一阵子。可是后继乏力,没能跟上前面几个一线品牌的脚步,内耗太严重了。没能像比亚迪那样实现技术转型,也没有品牌包装。别的品牌提升了,而海马依旧还在原地踏步。
说海马没有进步也委屈它了,进步也是有的,只是——还是那句话,竞争对手太快了。
像是海马的深蓝动力1.6T发动机,有195马力,最大扭矩293牛米,而且在1500转就能爆发出来,横向对比的话,从纸面数据来看,是不逊于奇瑞1.6T的,甚至动力表现更好,搭载6AT变速箱,产品力并不算差。但是营销层面,品控层面,都是海马的弱项。
什么行业都是一样,都有一个优势积累的问题,比亚迪赚到钱了,能和奔驰合资,丰田也主动找上门来,它可以挖奥迪的设计师,奔驰的底盘专家,所以有短板也能很快补齐。它有钱可以建各种研发中心,各种实验室,碰撞试验、风洞试验,高低温极端测试,从而让车辆的安全性、风阻、耐久度等都有保障。而海马,至少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了不止一步了,所以只能游走于市场边缘,在某一地深耕,或者打低价市场,捡捡低价位低利润的渣子。
另外,销量萎靡,导致的就是4S店少,车辆后续的维护保养成问题。这也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体现。现在海马走电商直销模式,直销没问题,但是售后就有问题了,这也是我不推荐海马的主要原因,海马质量也没有爆出集中问题,造车水平也不低,只是竞争对手太强,我们有更好的选择。
为何感觉海马品牌在国产车里面并不出名?
大家好,我是风子,我是一名汽车修理工。
海马汽车已经是徘徊在市场边缘的一个品牌了,随时都有可能挂掉的那种,去年还传海马汽车是靠卖房来维持的。不管是真是假,至少可以看出海马的股东们还是想盘活这个品牌,遥想当年海马还是自主品牌中排的上号的一个品牌,如今没落到这般田地,也怪让人嘘唏的。
当年海马这个品牌挺复杂的,要知道当年有一个海南马自达,还有一个一汽海南马自达,是不是有点懵的感觉,怎么还跑出个一汽海南马自达呢?就是因为一汽的无心插足导致了后面的海马和马自达分手的。据说这个一汽海南马自达是当年海南政府撮合一汽与海马合资成立的,由于海马的生产基地在海南到,马自达考虑到市场的局限性,把更多热销车型放到了一汽长春的生产基地去生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一汽与海马的江湖恩怨。
在还没和马自达分手时,海马确实是混的风生水起,那时候的海马汽车有马自达的技术加持,所以不管是销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是不错的。自从2007年马自达和海马汽车分手后,海马汽车就开始逐步在走下坡路了,其实真正海马自己研发的车型不多,大多是在以前马自达的技术改进了一些,也就换换外壳之类了,连逆向研发的谈不上。能让人叫的上号的也就是S5、M3、M6等车型。
也许海马自己也意识到海南岛地域的问题,海马汽车后来把总部搬迁的了郑州。只是到了郑州的海马虽有逐鹿中原的心,但却力有不足,当大家都在朝着新能源汽车发力的时候,海马却沉寂下来了。细数海马这些年上市的车型S5青春版、8S等车型,销量都不咋地。
海马的失败是始于三角恋,而终兄弟不和。我是风子,我是一名汽车修理工。
为何感觉海马品牌在国产车里面并不出名?
自主汽车品牌中,为什么海马汽车那么低调,各大车评人和汽车网站都很少提到海马汽车?那是因为海马汽车的近况实在是不太好,沦落到卖房卖股权,才能勉强求生,自然就没有太多的钱去宣传以及给车评人来做评测。
海马汽车也曾经辉煌过,1992年,海南汽车和马自达汽车达成协议,海南马自达成立,当时的海南马自达可谓是风光无限,推出的323、福美来等等车型,都是当时的热销车型,只不过后来马自达选择了实力更强的一汽和长安,海南马自达成为了马自达的“弃儿”。2006年,海南汽车和马自达汽车的合作终止,随后海南汽车成立了海马品牌,2006年,海马汽车推出了海福星,新福美来、丘比特等车型,也算是当时的热销车型,2016年是海马汽车最后的辉煌,年销量达到21.6万辆,实现2.3亿元的净利润,但是此后,海马汽车变一蹶不振,2017年亏损16.37亿元,2018年亏损9.94亿元,2019年虽然看起来实现了盈利,但是实际上是卖掉了342套房产的原因,2020年,海马全年销量只有17773台,因此只能选择出售海南银行7%的股份。
海马汽车之所以会落到这样的境地,是因为长期以来,海马汽车都在吃老本,海南马自达时代留下的老本,在自主研发方面却进步缓慢,起点明明比吉利、长城等车企更好,但是却没有好好利用,一直躺在功劳簿上。前期一直在推出和马自达相似度很高的车型,直到实在没有车型可以借鉴了,好不容易推出了海马8S这款车,却在外形上和宝骏等车型相似度极高。
除此之外,海马8S的配置分布也有些迷,2019款的海马8S最低配有10英寸的中控屏,有倒车影像,有胎压显示,但是除了顶配之外,全部只有两个气囊,很明显,海马汽车还是停留在面子工程的造车理念。
而海马的1.6T发动机,虽然在上市的时候被宣传为自主最强1.6T发动机,195匹马力和293牛·米的峰值扭矩确实很亮眼,但是这款发动机实际上是海马汽车和德国著名的发动机研发企业FEV联合研发的,并不是海马自主研发的产品。另外海马汽车在品控方面确实做得不算好,旗下多款车型的投诉率居高不下,说明海马汽车在质量稳定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说回来,海马汽车曾经是被寄予厚望的自主汽车品牌,但是它成于合资,也毁于合资,自从脱离马自达之后,海马汽车便再也难现往日辉煌。好的方面是,海马汽车开始走上了代工和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希望这个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数回忆的品牌,能够还能次带给我们一些惊喜。
为何感觉海马品牌在国产车里面并不出名?
不知道你是哪里人,也没有查到相关数据说海马在哪里销量比较好。我生活在郑州,这里离海马汽车创始人景柱的家乡很近,而且海马汽车在郑州也有生产基地,但是据我本人观察,海马汽车在郑州卖的也不怎么样。海马到底怎么样,我相信销量可以说明一切。
我们可以先看看海马汽车近几年的销量:2015年,18.1万辆;2016年,21.6万辆;2017年,14万辆;2018年,6.6万辆;2019年,29456辆;2020年,17773辆。从数据上来看,海马汽车销量的高光时刻是在2016年,此后一路下滑,截止到2020年,已不足当今主流车型一个月的销量。
2015年,2016年正是国产汽车大爆发的时刻,站在风口上,海马汽车顺应时代的潮流,主打SUV车型,一下子火了起来,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潮水的褪去,我们也知道了谁在裸泳。为什么海马汽车的销量会出现断崖式的暴跌呢,身边一位在海马工作了七八年的朋友给出了最真实的理由:错把风口当实力,盲目的制定销售计划,产品推陈出新速度太慢,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短短几十个字,道出了海马汽车存在的根本问题,车好不好不重要,没有消费者喜欢,没有人愿意花钱买,那就是不好。大众断轴、奔驰漏油、奥迪烧机油等等,但是人家依然卖的好,这就是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这就是命,得信!
在汽车网站工作的时候也和海马4S店有过合作,当时我们新上了一个网上集客的项目,而海马也正好需要,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合作了一段时间。当过了两三个月以后店里需要开发票的时候,发现市场经理换了个人,后来看朋友圈才知道,已经跳槽到其他品牌了。管理层都如此频繁的跳槽,就更不要说作为底层的销售顾问了,那车能卖好吗?可想而知。
不过海马虽然汽车做的不好,投资房产倒是一把好手,各地的海马公园少数也赚了几十个亿。2019年海马在财务危机的时候就甩卖了位于郑州的400多套房产,套现几个亿,轻松救场。前段时间听说又出售了海南银行7%的股权,套现几个亿,再次救场。不过光靠卖卖卖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毕竟汽车板块是很烧钱的,一年亏掉几十个亿很正常。
最近听说海马又要转战氢能源,可能会逐步淘汰传统的燃油汽车板块。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世界各汽车厂家纷纷押注电动汽车的时候,海马却选择了更加难做的氢燃料,是准备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吗?希望海马汽车能够转型成功吧,毕竟海马也是有大志向的,不像某皮尺俱乐部一味的抄袭,人家也是有一颗做将军的雄心壮志的。
为何感觉海马品牌在国产车里面并不出名?
哎,8s手丐多好的车,不造,汽车这个价钱足够可靠就好,at再牛逼也会拉稀
为何感觉海马品牌在国产车里面并不出名?
作为海马车主个人觉得海马还是可以的马上43万公里发动机好的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