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40000月供2000能买什么车?

总价不超130000。我刚拿到驾照,想买车,手动挡也可以,自主和合资都行,SUV或轿车也可以,能买SUV最好。

可以贷款买房,但是最好不要贷款买车!

车是奢侈品,别说13万,哪怕就是4万的二手车,也一样属于奢侈品。因为车这东西不是买完就完了,里面还涉及到养车成本,一年油费少说也得5000,租车位,买保险,维修保养,哪怕不怎么开一年也得一万左右。

买车是为了提升您的生活品质的,而不是给您增加生活负担的。我们为什么会选择买奢侈品?大白话就是——我们有闲钱了!买车的消费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舒适。舒适这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没钱的时候,咱需要拼搏奋斗,没资格谈舒适。

而需要贷款买车的朋友,显然您有闲钱,但是闲钱还没存够。买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接下来,您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每月2000的车贷,还有不菲的养车成本。如果不是为了生计(做生意商用)的话,并不太推荐提前消费。

身边已经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车买完,上下班堵车油耗高,也不见得方便到哪去,挤地铁你7:40出门就够了,可是开车你还要提前半小时,因为怕遇上堵车。马路上跟车入行,心急火燎,停着车怠速,烧油心如滴血。不少人都是如此,新车开了两个月之后,又蒙上车衣,停在地库里落灰。自己夹个包又挤地铁了。

当然,这话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您看父母年纪大了,趁他们还走得动,想要开车带他们去玩玩,那就买吧,有些东西是钱换不来的。

如果只是觉得想买车了,该买车了,那不妨再存一两年,您手里有4万,每月能承担2万月供,而且还要支付养车成本的话,那么晚一两年买车,就可以全款了,那时候会有十万左右的预算,而且车型更新更好,那时候的十万元买到的车,肯定要比现在的好。

选车思路:

1、手动挡和自动挡之间:优选自动挡,现在还在选手动挡的就两种,一种是习惯了开手动的老鸟,一种是没怎么开过车,就学过手动挡的新人菜鸟。两者都开过的人,大部分还是会选择自动挡——无它,方便省事!以前说手动挡省油,那是因为那时候自动挡的档位数少,换挡逻辑不行,现在你开手动能开出比同款自动挡油耗还低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了。

2、轿车和SUV之间:从家用代步的角度,还是轿车更适合一些。同级别,轿车的空间更大一些,油耗也更低。不过这个选择并不是绝对的,SUV也有它的固有优势,比如说视野好,人能坐直,而且有一个大后备箱空间。这都是轿车没法比的。具体如何选择看个人需求。

3、国产和合资之间:国产!这和爱不爱国没关系,不能说买日系车就不爱国了,这是两回事,我推荐国产车唯一的理由就是物美价廉!如果有一天国产车也减配,而合资品牌低价高配,质量稳定的话,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推荐合资。就目前而言,国产(一线品牌)是要明显优于合资车的,无论从性能还是配置,也包括质量稳定性。

最后说选择的策略,安全性肯定是不能忽视的,另外,这个价位的油耗表现也很重要,在此同时,尽量选择更高级别的车型和更强的动力。

推荐车型:纯电车类

1、奇瑞小蚂蚁:这是一款让我有点违背推荐原则的车,甚至在我个人的概念里,这种微型车都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然而它太方便了,虽然不够全能,但是在某些用车场景里,却有着燃油车无法比拟的优势。五六万的售价,300公里的纯电续航,上下班代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您不要要求他什么,有空调有ESP有安全气囊——您就当他是一个能挡风遮雨的电瓶车。而且这车整车终身保,您可以一直开一直保。

2、欧拉好猫:推荐理由是太好看了,同样上下班代步,非常适合女性!说这话得罪人了,要是男人开着车,我是感觉有点娘的,但是女孩子开,相得益彰。400Km的纯电续航,汽车上该有的全都有了——这好歹算是车了,小型车也是车,您上下班开这个比飞度什么的强。

因为是纯电车的关系,续航里程所限,都开不远。我也是这样的观点,这两款车,包括所有的小微型车,我都不推荐您上高速,甚至连城市快速路您也最好也别上。这样的车型真要是发生事故,不管是蚂蚁还是猫,都保护不了您。它就是代步车!

另外,这里说一下纯电车的推荐原则,超过20万的纯电车,现在都不推荐,包括特斯拉、蔚来、威马、小鹏,还有我及其推崇的比亚迪。因为目前你哪怕花50万,买到的依然是不成熟的产品。就这种20万以下,有清楚定位的代步车还可以勉强一用。另外,买这两款车的前提最好是您能充电,如果要开到外面充电桩充电的话,您还是考虑其他吧。

推荐车型:轿车类

1、比亚迪秦Plus DMi 超级混动:这是一款还未上市,但是我预测应该在11万起步的插电式混动车。只要你预算够得着,买它!

这可能是一款颠覆现有燃油车市场格局的产品,能充电的话,百公里的用车成本几块钱!哪怕不能充电,百公里3个油!现在车还未上市,但是我推荐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推荐了。不着急的话,这车值得等等,在它面前,20万以下的合资,15万以下的国产轿车,全都不香了。

准B级车的空间,超低的油耗,强劲的性能,加上亲民的售价,这是对合资车的降维打击!不要在49年加入国军。

2、长安锐程CC:10万左右的价格,您能买到一款B级车,1.5T长安蓝鲸发动机,180Ps的马力,能爆发出300牛米的扭矩,比之很多车型的2.0T也毫不逊色,低功率的EA888,2.0T也不过如此了。自动挡里,7速湿式双离合和6AT都是可以选择的,都有不错的驾乘表现。和搭载CVT的雅阁天籁凯美瑞相比,锐程CC动力、空间都毫不逊色,变速箱的可靠性还要略胜一筹

推荐车型:SUV类

1、捷途,1.6T+7DCT,不错的动力表现,可以接受的油耗,主要的是十年20万公里的质保。我没写具体品牌,因为都是同平台的换壳产品,推荐1.6T的,要比1.5T车型先进了一代。而且1.5T搭载的是格特拉克的6速干式双离合,而1.6T搭载的是青山的7速湿式双离合,稳定性当然还是后者更强一些。不管是X90,X70,还是X70S,X70M,X70plus、X70 Coupe,只要是1.6T+7速双离合就都可以,最起码十年质保,质量还是值得信任的。十万左右的价位,保你十年的中型SUV,大空间和不错的动力,也没谁了。

2、比亚迪宋Pro:特点是便宜,耐操,没有明显的短板。从发动机的角度来看,那肯定是搭载1.5T骁云发动机的宋Plus更好一点,不过宋Pro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自动挡的最低配只要八万多,十万的中高配已经能上L2级别的自动驾驶了。而且在国产一线品牌中,比亚迪的品控是最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之一了,质量稳定性很高。其实像是长安欧尚X5,也不错的,可是和宋Pro比,价格相差不多,但是空间则小了不少。

3、哈弗新H6,2.0T冠军版:连年销冠,H6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哪怕是烂大街的车,但不管从品控还是从性能,长城一直都战战兢兢,怕冠军宝座被人抢去,所以产品力一直都保持的不错。目前,2.0T的优惠很大,冠军版只要10万多一点起步,搭载表现不错的7速双离合,动力强劲,油耗也不高。除了没有特色(太多了)以外,几乎找不出什么毛病来。

有人会拿中汽研的碰撞测试说事,正好借此机会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侧面碰撞气囊没弹开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车上的假人生还可能性不大。然而这究竟是H6的安全性不行还是偶发事故,另有隐情呢?咱没有内部资料,只能站在外面,从另一个维度来分析。和中保研干弯干折帕萨特不同,你换一个19款的帕萨特来撞它一样跪,直到新款帕萨特出来之后,加强了A柱才拿到了好成绩。而这次中汽研,哈弗明显不服啊,不服没关系,再撞一次不就得了?同款车型,再撞一次,如果还断电的话,就什么也别说了,如果没有的话,那就耐人寻味了……

首付40000月供2000能买什么车?

买奇瑞艾瑞泽5

首付40000月供2000能买什么车?

轿车推荐高尔夫,速腾和雷凌,suv只推荐长安cs75,动力好,空调效果好,耐用。

首付40000月供2000能买什么车?

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是大部分年轻人理想目标,首付40000月供2000,总价不超过130000的车选择还是蛮多的,下面这3款车,首付3-4万,月供2000元左右,你也能做一个自由自在、轻轻松松的有车一族。

奔腾 - 奔腾T33

厂商指导价:6.98 - 9.98万

奔腾T33是一位新来者,相对于传统SUV,它没有历史口碑余留的各种评价,对于当下车市现状,它是一辆真正的新生代SUV。外观时尚动感,配置丰富多彩,性价比非常高。奔腾T33定位于一款小型SUV,顶配价格在10以下,它本质上是为了年轻消费群体而来。

刚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月薪不高,可能会对自己的购买能力起疑,但是即使你月薪5000元,首付3-4万元,分期24或者36期,月供在1500-2000元即可轻松购买奔腾T33。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代步汽车,个人认为,2000元内的月供压力并不大,且不会降低个人的生活品质,奔腾T33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宝骏 - 宝骏530

厂商指导价:7.58 - 11.58万

宝骏530是一款“大空间”紧凑型SUV,而且从性价比方面考虑,它依然为一款不可错过的实用型SUV,售价在7.58-11.58万区间,车身轴距为2750mm,并提供5/6/7座选择,在实用性和价格之间,宝骏530能够处理得更加人性化,这是宝骏530非常值得推荐的原因。如果6或7座并非硬需求,5座足矣,当然前者有选择之后,便更人性化。对此,你怎么看?

宝骏530提供了1.5T和1.8L动力选择,动力方面足够应付日常使用,当然,此价格区间,动力并非硬性需求,而性价比和实用性才是首要考虑因素。如果你月薪5000左右,首付4万左右,入手一款宝骏530汽车,分36期,月供在1500-2000元左右,相信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大压力吧。

首付40000月供2000能买什么车?

捷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