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人那么多,有真真正正地来客观评价一下比亚迪混动和其他任何合资混动的吗?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
不懂混动的,你不知道谁最强,稍微懂点皮毛的,你可能觉得各有所长。真正了解的人才能明白,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比亚迪的三电技术是独步天下的存在,混动技术领先的不是一星半点,而是领先了5到10年!
别戴着有色眼镜看比亚迪,奔驰都没有瞧不起比亚迪,你凭什么?咱们这个偏见太厉害了,一说汽车就是合资进口,一说比亚迪感觉就是low。它和众泰不一样。
你觉得奔驰高大上吧?奔驰和比亚迪合作成立了腾势汽车,腾势X就是唐DM换了个壳,说是合资,双方拿技术,奔驰啥都没用上。为啥?奔驰可是也有插混车型哦!不是他藏着掖着,是因为技术落后。发动机用的比亚迪的,变速箱用的比亚迪的,底盘也用的比亚迪的。
为什么?不是说比亚迪唐的哪款BYD487ZQB比奔驰的发动机好,但是这个系列的发动机是针对混动系统特别优化过的。插电式混动,要经常去自动切换纯电和燃油,发动机会频繁进行启停,这里面就涉及到一系列的细微优化,如何让发动机介入不那么突兀,如何保障频繁起停不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变速箱和底盘也是如此。这其实就是这五年来的技术积累。
目前市面上的混动,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48V轻混,日系双擎弱混,和插电强混三种。增程式因为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参与驱动车辆,所以才叫增程式电动车,而不叫混动车,所以把它单拿出来。
先说48V轻混。轻混的轻字,你好好拼一下,轻如鸿毛,浅尝辄止。严格来说它根部不能算混动,最多只能算是配合发动机自动启停的一种辅助起步配置——只能算配置。
什么意思呢?都知道汽车里有电池吧?一个12V的小电池,启动车辆用,发动机起来随用随充,开空调,车上的各种电子件都用它。它要是没电了,你还得找人帮忙搭个电。48V就是4个这样的小电池,当然和启动电池不一样了。知道电动自行车吧?那电池有24V的,36V的,有48V的,总而言之就是电压越高劲儿越大。以前不规范的时候还有72V的,小摩托一样。
这玩意起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发动机起步阶段是最费油的,为了能让发动机提供大扭矩,不得已要加大进气量和喷油量,提高发动机转数,这时候汽油燃烧不充分,大量燃油被浪费掉。而48V则相当于用一台大概是驱动电动自行车的力量,帮忙“推”了一把。就因为推了这一把,车辆大概没百公里能节省0.5—1升的油耗。
能省油吗?能!和发动机自动启停一样,但是用处大吗?没啥用。
说实话,这玩意就是为了应付欧洲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弄的,因为改造成本低才被车企选用,实际意义并不大。
再说双擎油电混在二十多年前,各大汽车厂商都在和发动机热效率较劲,以求用最少的油给你最澎湃的动力。而丰田却另辟蹊径,在电上下起了功夫。利用电机的大扭矩,快速响应等特点,屏蔽掉发动机最不经济的运行工况,已达到节油的目的。不吹不黑,这要给丰田点个赞的,在当时,弱混技术是非常先进的,丰田抢占先机,一下子把专利给申请下来了,以至于这么多年,其他车企都无法染指。
其实说原理,和48V轻混一样,区别只是电池容量更大,电压更高,可以独立的驱动车辆,进一步节省燃油。日系双擎的厉害之处在于它逻辑弄得特明白,什么时候用电,什么时候用油,什么时候用油给电池充电,弄得非常明白。它基本上可以保持发动机一直在最佳工况工作,不经济的工况则用电加以辅助补充。
省油效果得其不错,然而你说这套技术有多强……咱别抬杠,别扯什么高深的理论,你就说这技术到底能实现什么效果?不就是省油吗?除了省油还有什么?你说动力更加平顺,可以,还有吗?没了吧?归根结底,这就是一个20年前的节油技术,20年来没有什么大的更新进步。
最后说插电式混动说到这,也得把插混分一下类,一种是比亚迪的DM插混,一种是其他。
这话不是捧,因为目前比亚迪的插混技术至少领先了两代。这也是丰田和奔驰选择和比亚迪合作的原因,其他插混车型,点个名吧,帕萨特新能源,其实就是在变速箱传动轴上加个电机,再加一套可外接充电的电池。比如说纯电模式,那就是发动机关闭,同时挂在电动档位上,用电机驱动汽车。如果混动,则电机和发动机同时接入动力。原理异常简单。说句不客气的话,和人力三轮车改电是一样的道理,可以用电跑也可以用脚蹬。这其实相当于比亚迪的DM1.0技术。搭载在F3 DM上的。
比亚迪二代插混叫三擎四驱,542技术,以老唐为代表的。百公里加速5秒,全时电四驱,百公里油耗2升。
现在DM3.0,加入了BSG小电机,保电能力更强,油充电效率更高,可以在绝大多数时候保持发动机最佳工况。更难把电量耗尽,甚至在低电量的模式下还能实现增程式电动车的效果。
比亚迪的DM3.0,是什么概念?
纯电模式:等于是一辆续航80KM的纯电动车,市区家庭使用一般足够了。
混动模式:相当于丰田弱混,但是因为电池容量更大,兼容性更强。举个例子,遇到市区走走停停,弱混没问题,启动用电,开起来用油。如果遇上十公里大堵车,一直蠕行,那有一两公里,双擎弱混电池就没电了,只能启动发动机用油。可是插混电池容量大,可能我堵20公里都一直有电,哪怕没电到家了,接电充就完了。可是弱混一晚上就得亏电放着,你不能为了给电池充电再半夜跑一圈去吧?
运动模式:电机和发动机同时提供扭矩,大功率输出,给车以狂暴性能,百公里加速5秒就是这么来的。弱混有吗?不要说那个小电池,小电机功率不行,就是那个CVT变速箱也没办法承受大扭矩啊。
增程模式:其实DM3.0,你要不是特意的,很难把车开到低电量,如果行驶里程超过纯电续航里程,你就设置一个soc值,比如说50%,电量很难下到50%以下。但是,比如真的遇到了十公里的堵车,原地开空调,DM3.0仍旧给你提供了一种增程模式。也就是说让发动机仍然以最佳工况工作,给电池充电,同时用电驱动车辆,像是比亚迪唐这样2.4吨的SUV,依然可以在市区内做到9升油以下的油耗,用电行驶依然平顺。而且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充电一段时间,你的电池电量就回来了。
而最近,广东车展上亮相的秦Plus DMi超级混动,则是DM4.0了。百公里加速7.9S,馈电油耗依然可以达到丧心病狂的3.8L,明眼人一看这就是直眉瞪眼的奔着卡罗拉去的,找日系玩命的架势。
丰田弱混的有点就是省油,平顺,就这两点了。比亚迪插混除了省油和平顺以外,还有动力强劲,能当纯电车使用,成本1公里几分钱。而且大部分家庭用车不就是在市区内行驶吗?一般一年一万公里都开不了,平均下来每天30公里。比亚迪给你80KM纯电续航你根本就不用加油。省油不就是省钱吗?你再省油,百公里也得20多吧?
看回答里有吹丰田的,别说你丰田追求的是省油耐用什么的,这一点比亚迪不差,就问你,丰田混动能不能做到百公里加速5秒?能不能?不能闭嘴就完了。车辆核心价值是性能和油耗,油耗你做的不错,比亚迪也不比你差,可是你性能呢?被比亚迪甩了八条街,怎么好意思说什么弱混的混联技术更牛?那有什么可牛的?并联一个之后再串联一个那不就是混联吗?
最后说油耗,你拿卡罗拉双擎一个轻量级轿车跟2.2吨的唐比肯定是不公平的,你去和秦比,一点都不虚。上图是秦Pro DM和卡罗拉双擎的油耗对比,我去汽车之家随便截的图。
我作为唐车主,省道行驶百公里6.1油耗,车友最低开出过5.2。有没有同级别的SUV来比一下的?
混动技术哪家强,其实都不用问,想一想三电技术哪家强?比亚迪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在全世界都在玩汽油机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搞起了插混。最初的插电式混动就只有比亚迪一家,现在你看看,上到宾利保时捷,下到丰田大众,包括奔驰宝马,几乎是个正经车企旗下就要弄个插混车型。不是为了赶潮流,他们其实是在刷存在感呢,表示他们也能搞混动。
现在插电式混动,基本上已经可以完全取代燃油车了,而秦超级混动,更是可以做到油耗3.8升以下,哪怕不充电都可以买,预计售价在12万有左右起步,对传统燃油车几乎是降维打击!
最后,推荐混动车型,如果预算在20万以上的话,无脑唐汉即可,都选择入门版,汉DM21.98万,唐DM23.68万。如果预算不够,可以稍微等等,比亚迪DM-i车型,不管是秦还是宋,都值得期待。
车评人那么多,有真真正正地来客观评价一下比亚迪混动和其他任何合资混动的吗?
同时有比亚迪与雷克萨斯混动的车主谈感受
作为拥有雷克萨斯ES300H、雷克萨斯CT200H与唐DM的车主,同时我也是研究技术的技术控。本人曾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奖、纽伦堡国际发明奖、匹兹堡国际发明奖。也六次获过由九部委联合组织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本人申报并获得批准二十多项专利。辅导学生获专利过百项。从03年有第一辆车开始,我就对各种车的性能非常喜欢去研究和体验。我觉得我的评论会客观严谨。
2016年的时候,我对又大又笨重,油耗又高的车产生了厌烦。就卖掉了汉兰达。从宁波买来一辆13年的雷克萨斯CT200H,开过以后另个人一振,噪音非常低。油电切换比较平滑。最令人高兴的是百公里油耗4点多。仔细开的话,油耗能到了3点几。比起汉兰达动不动到13个油。简直爽歪歪!但是最令人开心的不仅仅是车的外表漂亮,开着能耗低,省油,小巧。更重要的是雷克萨斯四s店的服务。家里亲戚的好车比较多。奔驰宝马的什么都有。但我体验过所有店里服务最好的就是雷克萨斯。不仅仅维护费用低。在六年之内车辆是免费维护的。举个例子说,去店里保养车。雨刷磨损了,免费给你换新的。玻璃水没了,免费给你添加。机油,空气滤清器等都是免费更换。最令我诧异的是,我的方向盘上安全气囊表面,本来是真皮的。不知道啥时候磨损了,蹭掉指甲盖大的一块皮。我都没在意,四s店的服务人员发现了主动跟我说免费给我换新的。而且是方向上那个安全气囊总成。市场价七千多元。过了不长时间件就到了,我到店给我免费换上了。
但是这辆车有一个缺点。就是后排空间太小。有时候前排坐两个人后排再拉人的话有点挤。因为油电混动雷克萨斯优点比传统汽车多很多。我又开始寻找空间大一些的油电混动车。2017年,从济南二手车市场找到了一辆ES300H。这辆车是14年的车,车况还不错。空间,油耗,舒适度,豪华感。都令我非常满意。当时就考虑我不会再换车了。
到了2018年,一次给车做保养。等着没事干就到隔壁长城4s店。去看了看。正好看见有一辆油电混动P8。就去试驾。上去一试,提速迅猛,噪音很低,整车的体验感比雷克萨斯ES300H要很好很多。差距主要在提速上,雷克萨斯虽然好,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提速时动力不是特别猛。当时我就想,长城的油电混动都做的这么好。那中国油电混动的教父比亚迪会怎么样呢?去看看吧,结果:靓丽的外表;迅雷不及掩耳的提速;理想中才有的智能、便捷;70km内零油耗;听懂人话的小迪;手机远程启动车辆。当时我就认定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车。当即就决定换唐DM。实际上我对比亚迪品牌是信赖的,因为在07年的时候,我的老校长就买的是比亚迪f3,一直到今天还开着,基本上哪都没坏过。内饰什么的比同期的大众车要好很多。几个年轻的同事在我的推荐下都把比亚迪的小车f0作为自己入门儿的第一辆车。这几辆车都没让他们失望。我觉得比亚迪潜心研究了这么多年,新出来的车一定不会差。自己开上以后就发现:比亚迪唐DM对比传统意义上丰田油电相当于按键手机对比智能手机。质量感,乘坐感,使用便捷性,智能化都成倍的增加。是不可比拟的。有了唐dm到今天快三年多了。我再来回顾这些车的差别。总结以下几条吧。
1.品牌认可度。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眼中,普遍认为雷克萨斯是豪车。觉的比亚迪差一个档次。
2.乘坐的舒适性。比亚迪唐的视野好。空间更宽敞,纯电情况下噪音低。停车非常方便,因为是电四驱,几乎任何一个路沿石都挡不住唐去停车。
3.智能化。比亚迪唐使用起来要比雷克萨斯方便好多。比如有时候在家里就可以控制车门开关。自己出差到外地,并不需要你把钥匙给朋友留下来。朋友同事就可以把车开走。因为你用手机就可以远程帮他把车打开。而且不论他开到哪,你都能通过手机app知道你的车现在在哪里。当你想知道车辆周围的情况时,通过手机app和车上的摄像机,你也可以远程看到车边的人和景色。在跑长途的时候,比亚迪车内输出220伏3000瓦的电源让你和在家一样。在电源上插上电热壶烧水泡茶喝。就不用忍耐服务区半生不熟带着怪味儿的水了,多么惬意。开车累了,放倒椅子,在电空调作用下。很快就有舒适的温度。却不用担心尾气中毒。也是其他车辆不可比拟的。
4.综合能耗方面。驾驶唐dm,2020年我跑了17000km。其中电费1200元。油费1500元。平均百公里15块钱。雷克萨斯es300h。我开的话正常的5、6个油。按五块钱一升,平均30块钱百公里。雷克萨斯的油耗比一般的大中型车都便宜。但是比起比亚迪唐,多花一半钱。
5.跑长途能耗。唐跑长途,2.5吨的车重。耗完电后的油耗在9~10个之间。作为这么重的一辆SUV是可以接受的。雷克萨斯跑长途的油耗是5~6个之间。如果跑七八百公里到1000km。开雷克萨斯更经济一些。新款的比亚迪dm i看官方公布的数据应该比雷克萨斯不相上下,甚至要更好。没见过实车不敢下结论。前面还是以唐dm做例子。
6.日常用车能耗。夏天在70km以内。冬天在30km以内。比亚迪唐dm,使用电瓶的电就足够了。在这种工况下,一点油都不耗,提速迅猛,行车安静,车内空间高大,视野广阔。应该轻松胜过雷克萨斯。
7.车辆的可玩性。亚迪唐的交互系统功能多,性能前卫,网络化,智能化程度高。比如说站在车位用钥匙可以遥控车前后移动。比如打开手机,可以用车上的摄像机在外地观察车边的状况。再比如说,说句话就可以,空调打开或者关闭,天窗打开或者关闭,还能告诉你今天天气是什么温度。还能帮你自动打开导航。红灯时一排车停靠在斑马线前。变绿灯时别的车可能还没过路口。比亚迪超级的提速性能可能已经到达下个路口。常见的奔驰,宝马,凯迪拉克,,,,,,只能成为小弟弟。跟在你后面望尘莫及。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优越感。
8.车辆的稳定性。雷克萨斯的口碑、性能。应该是全球顶级的。比亚迪唐是新产品。当然会有一些小问题。比如说,22吋的薄胎容易爆胎。偶尔用手机遥控开启车门会失灵。再比如说天气冷的时候续航里程会下降。但这样的情况发生率都不是很高。或对比竞争对手是可以容忍的。
9.售后服务。相对雷克萨斯无微不至的售后服务,比亚迪的服务是有差距的。但是考虑到两种车,一辆40到55万。一辆二三十万。这种差距是可以忽略的。
10.车量的安全性。丰田的车在安全性上一直是排名靠前。特别是它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应该这方面表现非常好。比亚迪唐dm碰撞测试成绩也非常好。这方面就不好直接比较。但是有一种情况,亚迪要胜出一筹。他的全景视频。他的倒车雷达。他的自动辅助驾驶。他的智能安全驾驶系统。好多次都在我开车走神的时候,提醒前面有行人横穿马路。有两次为了防止我追尾,唐自己启动了刹车。这方面的性能是相当棒的。应该为比亚迪点赞。
11.刚才有一位朋友在评论区说我忽略了一点。他也是位比亚迪唐dm的车友。比亚迪内置空气pm2.5净化系统。我这里地处淄博,空气污染非常严重。PM2.5. 经常到二百多排在全国的末位。但比亚迪的空气净化明显能让车内空气达到良好。
12.这里我也对车搞个前瞻 ,大家可以回头看一下。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再到手机。那一种东西不是外别的先进来。最后被崛起的国产打出去。车辆也一样。将来世界上的车必然是中国车的天下。比亚迪的一定是亮丽的弄潮儿。
结束语。如果你买车是为了性价比。为了实用性。那么国产的dm或dm i首当其冲。你选择了比亚迪唐dm。或者是其他产品。一定是非常好的决定。如果你是某种其他品牌的发烧友,爱好者。那么你选择雷克萨斯或者其他的也是非常棒的。因为油电混动的车和传统的车比起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如果让我选的话。我会选比亚迪油电混动的。
上面是我自己的切身体验。如果有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欢迎大家发言交流。
车评人那么多,有真真正正地来客观评价一下比亚迪混动和其他任何合资混动的吗?
比亚迪混动汽车平台与合资混动汽车的差异在哪?
这一问题想要得出答案首先要缕清【BYD-Dm】的发展史:比亚迪涉足汽车领域为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在2003~1995年的八年时间里比亚迪为电池制造商,以2003年为节点达到全球第二强,自此比亚迪开始了未来20年的战略规划。
第一步:涉足汽车领域,但目的并不是纯粹为制造汽车牟利。2003~2008年之间比亚迪依靠制造低端汽车打开市场,这是比亚迪汽车第一桶金的储备阶段;在2008年比亚迪推出了第一台插电式混动汽车【F3Dm】,这套混动平台与今天的ECVT卡罗拉、EDU荣威MG等车的运行原理相同,其变速箱集成了一台M1发电电机和M2驱动电机,M1电机与发动机串联实现行车发电以及两者同时控制离合器输出动力的模式,在纯电和增程驾驶模式中由M2电机驱动车辆行驶,概念原理如下。
这种运行模式不就是2019年上市的双擎卡罗拉吗?然而F3Dm上市时间为2008年,在当年利用这一平台做到了10秒破百以及综合路况平均油耗低于5L/100km,这是双擎E+目前还没有做到的,当然也是丰田会去采购比亚迪全新Dm平台原因。
第二步:淘汰F3Dm绿混平台,全面拆分升级。高度集成双电的变速箱严格限制了发电电机与驱动电机的功率,功率被限制则性能被限制,而在国产车发力初期最大的短板即为性能;但是电动机可以实现恒扭矩输出,峰值扭矩可以在起步瞬间爆发动力,所以如何最大化利用电动机成为混动车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经过F3Dm的验证后,比亚迪的解决方案为并联式混动,这是一种成本相当高的混动方式,细化包括以下几步骤。
1、变速箱M1发电电机改为与发动机集成的BSG发电启动一体机,功率25kw。
2、驱动电机低配两驱车采用P3架构,布局在变速箱末端实现EV、REEV、以及HEV三种驱动模式。
3、高配四驱车使用【P3+P4】双驱动电机架构,这一布局实现了EV和REEV模式前后桥双电四驱,HEV模式实现油电混合四驱。
Dm3.0平台除BSG电机以外的驱动电机都是独立的,所以单电功率也总会超过100kw,性能做到了非常强劲;同时运行模式仍然包括MHEV轻混、HEV油电混合、REEV增程式驾驶、PHEV插电混动,其运行模式涵盖了目前所有的混动类型。
这些丰富的模式合理切换使用不仅能带来理想的性能,同时能做到极低的油耗,比如秦ProDm佛系驾驶综合油耗可低于5L/100km,正常激进的驾驶也只是6L/100km左右,破百5.9秒;同样的插电混动板悬卡罗拉破百十几秒,综合路况平均油耗相当,面对性能的巨大差异和能耗的基本重合,综合品质在同一等级吗?
合资品牌汽车仍在使用与绿混Dm原理相同的ECVT,双电的综合功率也不过100kw,甚至如双擎E+卡罗拉总功率不过50余kw;这种平台与Dm3.0相比有巨大的性能差异,而且Dm3.0单电平台也在规划升级,以后的秦Pro以及宋maxDm等车会使用后驱单电机,运行模式为EV和REEV后驱、HEV四驱,一旦升级后丰富的驾驶模式能带来更充足的驾驶乐趣,这就是比亚迪混动与合资混动汽车的技术等级差,自主品牌的崛起是显而易见的,除非选择性无视。
回答关键问题:比亚迪混动以及纯电动汽车只是跳板。比亚迪在2003年成为电池领域巨头之后,其最终目标应为能源领域,也就是已经在布局的光伏新能源发电;光伏发电的容量扩张需要的是大量储能电池,而直接生产电池投入储能电站成本过于高了,于是比亚迪通过生产新能源汽车让电池创造一次价值;之后在电池SOC衰减值70%后无偿为车主提供更换,把这些汽车淘汰的大内阻电池用作光伏储能电站使用正合适,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装机量超过50GWH,后续的光伏转型已经初步打下基础。
掌握汽车领域的源头是作为供应商,比亚迪已经做到了;然而掌握电动汽车的“燃料”【电】,这才是最终的话语权;所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看似更像是跳板,在汽车领域没有必要过于关注或对比,不在同一阶段了。
(上文由天和Auto原创首发,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车评人那么多,有真真正正地来客观评价一下比亚迪混动和其他任何合资混动的吗?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混动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方案,插电混动和油电混动两种方案,分别以比亚迪和两田为代表,那么这两种方案到底哪种更好?我们今天就这两种混动方式进行一下对比。
先说结论,第三代的比亚迪DM混动技术,在实用性上,暂时相比两田的混动还是要差一点,而比亚迪将在第四代的DM技术上完成反超,因为燃油热效率高达40.6%的发动机即将成为第四代DM技术的关键。
两田的油电混动技术油电混动,以内燃机总成为主,电气化总成为辅,其中代表就是两田,在整体的效率上,本田已经领先半个身位,是目前市面上最高效的油电混动系统。其中本田i-MMD系统是先通过燃油机发电,再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
油电混动技术的优势如下:
1、省油。市区可轻松实现5升以下的油耗;
2、便利性强。不受充电条件的约束;
3、舒适性佳。日常行驶非常平顺,低速情况下电机驱动,静谧性极佳;
4、动力响应性好。中低速情况下,油门响应迅速,动力随踩随有;
5、成本较低。相比插电混动车型,由于不需要负担昂贵的电池成本,成本相对较低。
同时,相比插电混动车型,油电混动技术也有一些缺点:
1、动力佛系。即使是混动车型,绝对动力性并没有和燃油车型拉开差距;
2、理想情况下,用车成本更高。即使是低至5升以下的油耗,由于不能实现纯电行驶,在理想情况下,用车成本比插电混动更高;
3、缺乏政策支持。没有绿牌,没有补贴,绝对是油电混动车型的一大劣势。
比亚迪的插电混动技术插电混动是以电气化总成为主,内燃机总成为辅,以比亚迪为代表。插电混动并非中国独有,但是国内的政策对插电混动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比亚迪的DM技术,通过“并联式”的方式,可实现短距离纯电行驶和更强的动力爆发性。
插电混动技术的优势如下:
1、理想情况下,用车成本极低。充电方便,并且通勤半径较短的情况下,可以当做电动汽车使用,用车成本较低,使用家用充电桩用车成本更低;
2、更好的动力性。通过电机与发动机的协同,可以实现远超同级别燃油车的绝对动力;
3、政策鼓励。上绿牌、新能源补贴、免收购置税等优惠政策;
4、全时四驱。通过电机前后轴的分布,实现全时四驱的功能;
5、电池外放技术。可以通过220V电源插座将电池的电量外放,用于连接用电设备。
相比油电混动车型,插电混动车型的劣势如下:
1、受充电条件约束较大。充电设施严重影响插电混动车型的功能性;
2、馈电油耗较高。馈电情况下,燃油效率无法和油电混动相提并论;
3、馈电驾驶感受较差。馈电状态下,无论是提速能力还是平顺性都有所下降;
4、重量。由于要装下庞大的电池,插电混动车型自重较大,比亚迪唐插电版高达2吨以上;
5、售价较高。电池拉高了成本,导致插电混动车型售价较高。
总的来说,这两种混动汽车系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之说。比如如果你家里有在一线城市,燃油车指标一直没排上,家里有车位可以装充电桩,上下班里程较短,插电混动车型会非常适合你;其他情况下,无论是从便利性、经济性、还是成本考虑,油电混动车型都会更合适。
但是第四代的比亚迪DM技术或将扭转这一局面,热效率更高的发动机、更强的燃油经济性、更低的售价、更好的馈电行驶感受、更强的使用便利性,相信会成为两田混动车型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车评人那么多,有真真正正地来客观评价一下比亚迪混动和其他任何合资混动的吗?
由于疫情,不能跑长途,一直纯电,一箱油加了快3个月了也没咋用,会不会变质啊?愁死我了!
车评人那么多,有真真正正地来客观评价一下比亚迪混动和其他任何合资混动的吗?
头条上只有一个车值得买,那就是比亚迪!比亚迪的粉丝基本上先骂奔驰宝马,后骂日系车,再骂美国车,继续喷德系车,接着国产车,然后特斯拉,蔚来……,你问他那不是没有车可以买了吗?不不不,他说只有比亚迪的车才是真正的汽车!太可怕了!所以车子自己想买什么买什么,千万不要问头条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