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吐槽比亚迪车标的“BYD”,而没有人吐槽起亚车标的“KIA”?

同样是一个椭圆里面三个字母,而比亚迪和起亚的待遇为什么不一样?

我就是比亚迪车主,各种吹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可是我自己也吐槽比亚迪的车标——真low。

别拦着我,让我先吐为快!

不光是车标low,名字也一样low。这里面除了北方人众所周知的谐音梗之外(山东的一句骂人话“碧阳的”),还有点玄学问题。三个字母BYD,翻译成英文寓意还是不错的,build your dreams 成就你的梦想。你哪怕叫逐梦,理想,不说有多好,最起码不跌份吧?比亚迪,听着跟雅迪之类的电动自行车似的,怎么感觉也高级不起来。

如果叫布加迪,或者比奥迪……

随口起几个,布亚迪,比尤迪,布亚帝,布亚蒂……闭着眼睛起也low不过比亚迪吧?

再说车标,最初的车标是这样的:

是不是感觉红圈的logo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这个车标不是因为丑换的,而是因为被宝马给告了,宝马说比亚迪的车标抄袭它……我们看宝马的车标:

都是外边一圈黑色背景,然后是白色三个字母,中间圆圈里蓝白相间的内部配色。说相像的确有点相像,但是绝对不会认错。说整体设计感,宝马车标也不算好看,可是比亚迪这个标……要多山寨有多山寨。再加上本来逼格就low的名字,销量能好了就怪了。

换标之后,变成了现在的红色的,已经low的丧心病狂!你去某宝搜一下,看看什么车的创意车标卖得好?比亚迪!哪怕是车主自己都嫌丑。那是什么心情,自己孩子,花钱买的,亲生的,亲妈看着都吐!

不要求你logo设计的多好,你只要不丑,不low就行。可是比亚迪在这方面登峰造极!我为什么买比亚迪?我买唐之前,对比亚迪的印象就是电动车!甚至是骗补的电动车,我对国产车没有什么歧视,但是真的会因为这个名字和logo天然歧视比亚迪!坐标天津,因为摇不着号,连续摇了半年多,加上那阵子拍卖,一个指标都炒到了3万多了,实在舍不得,这才考虑的新能源。不敢买纯电,捏着鼻子看的唐,结果被销售一脚突然加速的推背感征服了。

之后我才改变了对比亚迪的看法,但是我理解,那些没开过比亚迪的那种天然歧视,真的不是你们的错,这个logo有天然的魔力!下面这几个是网友设计的logo,随便拿个不比比亚迪的强?

比亚迪当初要是换个名字,再换个车标,销量翻一倍!

国际范

中国风

变形金刚

牛头造型。

不过王朝系列,从唐100开始,直接用汉字代替车标,让车主好过了很多,我买的是唐80,还是BYD黑色的车标,不少车友都自己买新标套件自己换了,不惜血本。现在秦、汉、宋、元都有了设计元素,虽然比亚迪的logo没变,最起码车看起来顺眼多了。包括一些宣传图上,似乎logo也有了变化:

似乎也在一点点改进。

再说为什么没人吐槽东风悦达起亚

标丑不丑?丑!一样丑!不过起亚这个名字没什么可吐槽的,而且人家是棒子,没文化也正常。至于说车标,你要问我,我肯定说丑,哪怕说一般都觉得昧良心。但是没人问我啊!

什么意思?他丑,关我屁事?

我们吐槽比亚迪,尤其是像我这种车主,那是因为恨铁不成钢!他车没问题,技术没问题,差得就是个品牌形象!可是起亚?管我什么事?

不是崇洋媚外,也不是瞧不起国产。比亚迪的标丑,名字low我作为车主都承认。可是起亚,说实话,我们不吐槽是因为不关心。

为什么很多人吐槽比亚迪车标的“BYD”,而没有人吐槽起亚车标的“KIA”?

吐槽车标无非就是把英文缩写歪解成了汉字的声母了。"BYD"用英文念该车标识谁听都是"波依歪地",没人给你连起来念全称,就算是说英语的国家单拿出来也不见得就读全称,象我们管美利坚合众国叫美国一样都叫简称。看有人说凡指北方人把车标读法想歪了,明显的地有地域黑!那南方怎么解释这三个字母?谁也别装文明!肯定设计者当时没考虑嫩么多造成了后来的“影响”,现在正在逐步“挽回”。头几年给外地KTV做一批茶几和灯箱,让我们设计标识,叫山边KTV。我设计完了先让他们看,他们认同了才给镂空制作。结果被人念成“傻波依”KTV,甲方认可了我们才制作的。汉字别细分析,要歪解总能给找出点儿笑柄。字头缩写最常见的是火车车皮,C代表敝车,P代表平板车或篷车,以此类推。马季先生有段相声,好像是没文化和有文化骂人的区别。没文化的人直接骂他妈的!有文化的人就文邹邹说他母亲的!

为什么很多人吐槽比亚迪车标的“BYD”,而没有人吐槽起亚车标的“KIA”?

比亚迪被喷是部分国人劣根性和商业竞争的恶性结果。说起来商业竞争应该排在前面,但是后期起推波助澜作用最大的却恰恰是部分国人的劣根性。

当年F3一出,圆了许多国人的轿车梦,把“众”多合资惊出一身冷汗,为了保住其巨额的利润,无数针对性商业策划案喷涌而出,意淫国骂直接攻击便是这其中一个极其恶毒的成功策划案例,因为他们成功抓住了国人的两大消费心理:要面子、崇洋媚外。要面子是第一位的,不然怎么叫轿车呢,买个叫人连名字都喷的车可不行。崇洋媚外那也是必须的,洋油洋火的叫了近百年,在几代人国人的思维中那是根深蒂固的,中国人造的车必定是破车、不经开、修不好。于是喷势大开,开合资的那是必喷,合资营销更是主喷,某些媒体丧尽天良的跟着助喷,甚至连买不起车摸都没摸过车的也跟着瞎喷!喷势一片大好。

单单只是喷也不行啊,毕竟F3之类的国车还是拉走了一部分无畏的低端消费者,合资高高在上的低端产品失去了绝对的竞争力,丢失了一部分潜在客户,于是合资开启了减质减配降价的无奈之举,于是合资的国产化率上来了,于是更多的人圆了合资车的梦、家轿梦,然后转身继续喷国产,照死了喷,喷的自我感觉良好,面子倍厚,自信心爆棚。更有粉转黑者,一部分是哀其不争,一部分是国产发家转合资重新催生出了其骨子里的崇洋媚外。

这个精妙的循环令人叫绝!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商业策划案例!

为什么很多人吐槽比亚迪车标的“BYD”,而没有人吐槽起亚车标的“KIA”?

重点就是比亚迪是国产车的原因,遭到人民的吐槽了。而且国产车型里只要车标是拼音首字母就会被吐槽,觉得没有档次,之前说起比亚迪人们会有那种嗤之以鼻的感觉。却不知道比亚迪“心怀天下”。build you dream ,建造你的梦想。公司的理念。

还有就是为了让人们能好记些,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联想起公司的理念,产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客户忠诚度。

和起亚车标待遇不同就是因为一个是国外品牌,一个是国产品牌。人们普遍觉得月亮都是国外的圆,所以导致了差别。

不过比亚迪车标已经改了很多次了,也越来越好看,有意义了。且他们的车型也越来越棒了。从而也会改变人们的看法。

为什么很多人吐槽比亚迪车标的“BYD”,而没有人吐槽起亚车标的“KIA”?

我是車无定论,欢迎加关注一起聊车!

你以为是吐槽车标,实际上吐槽的是比亚迪车,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对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车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看不上。所以车标无罪,有问题的是那些吐槽的人!

当然客观的来说早期的比亚迪车标设计的的确是山寨有敷衍,但凡有点审美的都会觉得比亚迪的车标不好看,拉低了品牌的档次。但是自从比亚迪抛弃模仿宝马的“蓝天白云"车标,换成了字母车标之后,比亚迪的车标基本上属于虽然不算好看,但是起码也不难看的水平。特别是现如今比亚迪的汉子车标已经算是非常的有质感的创意。但依旧是堵不住很多人的嘴。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来自部分人的思维偏见!

目前国内在汽车领域,基本上主流的观点就是国产车跟合资品牌的差了十万八千里,就算是车标都比人家落后几十年。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说的好听点是鞭策,说得难听点就是从洋媚外。所谓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圆,大概就是这样的心里。

具体到比亚迪品牌,其实除了车标,比亚迪这个品牌名称又何尝不是饱受嘲讽呢!事实上如果能够理解比亚迪名字的由来,知道了”Build Your Dream“背后的品牌内涵,我相信一个三观正常的人不会去因为所谓的谐音问题去嘲讽比亚迪。

为什么很多人吐槽比亚迪车标的“BYD”,而没有人吐槽起亚车标的“KIA”?

比亚迪BYD之所以被吐槽,一是因为很多地方有谐音,二是因为之前的低端车型,三是因为确实没什么意义。非要解释成Build your dreams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比起大家耳熟能详的BIYANGDE,这个说法真的很苍白。

你想吐槽起亚,好歹人家这个是韩语起亚的音译,起亚是“起于亚洲”,走向世界的意思,算不上什么很厉害,至少也是中规中矩了。如果在国内有不好的谐音,你看看保证吐槽的更多。

其实车标很多,好的很多,差的也很多,但是BYD绝对是值得大写特写的,也是国产车企在品牌上的必经之路。

比亚迪现在也意识到了这个车标的问题了,开始进行改进,先是主打Build your dreams,开始慢慢去BYD这三个字母,同时引入王朝系列,真不如直接打造一个王朝的品牌,加上年号,王朝-唐-贞观,这种多好听呀。

现在比亚迪开始慢慢发展高端市场,车型也开始高大上了,那么这个品牌势必要进行优化,所以现在汉字标也出来了,未来必然还是进一步的优化,估计一两代车型后,就会将这个高端品牌独立出来,不能再叫BYD了。

而且毕竟国内车企发展时间还是很短,像那些国外豪车品牌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车标也经过无数的演变,不论在颜色、造型、字体上都进行了不断的优化,相比之下比亚迪才16年,还是艰难发展的16年,以前根本没轮到重视这一块。

其实比亚迪引入汉字元素非常不错,突出了中国元素,同时也非常大气,但是还是可以进一步优化,结合不同朝代不同的字体,加以设计,应该会有很好的表现。

等待比亚迪的下一步吧,吐槽不是坏事,也是用户对于品牌的不断进步的要求。

你看这个“汉”字标不是比BYD好很多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